第十一章 昊國朝議
朝天殿,雕梁畫棟,龍飛鳳舞,不僅使用了黃彩琉璃瓦製作的裝飾物,而且殿頂的岔脊獸是唯一十樣俱全的。
朝天殿中有十八根大柱,上麵雕刻有龍和鳳,“龍”它是皇權神聖的象征;取“鳳”也是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
大殿中既磅礴大氣又威嚴無比,讓人望而生畏。
朝天殿內的布局,從殿門進殿到君王主位下的台階中央鋪有各種圖案的地毯,地毯兩旁有蒲團二百多個,是大臣們跪坐議事所用。
跪坐又叫正坐,表示正式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君王同樣以跪坐議事,有“君視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之意。
地毯最北麵就是台階,五道階梯上是個小平台,平台在往上走三道階梯才是君王主位。
帝昊行至主位,主位之下的平台上的李忠用那尖銳的聲音高聲道:“今日朝議,現在開始。”
群臣率先禮道:“參見王上,王上萬年。”
帝昊還禮,:“諸位臣公有禮,請坐。”
“謝王上。”
帝昊先坐下,群臣才跪坐在自己的蒲團之上,每位大臣都持有白玉象牙牌。
有事啟奏時,持象牙牌拱手即可。若是領命自然要起身出列,站在大殿中央躬身受命,以表對君王的尊重和自己全心辦事之意。
帝昊環視群臣,高聲道:“諸位臣公可有事啟奏?”
“稟王上,臣有事啟奏。”台階下矗立一旁的高雲轉身麵向帝昊拱手道。
他是王宮大統領,有資格配劍上殿,站在台階下方左側,防備歹人行刺。
“準。”
帝昊淡淡道。
“忠義侯舉兵謀反,其中兆氏,厲氏,甘氏三大家族全部參與,朝中還有三十多位大臣,以及各地城主皆有參與。如今昊天城內參與之人已全被拿下,這是兆氏家族嫡係兆康所招供的叛逆名單,請王上定奪。”
說完拿出一卷竹簡奏紮,恭敬雙手奉上,這才是叛徒招供的供詞,帝昊在太廟廣場拿出來的證據是忠義侯府邸之人偷偷送來的。
而兆康並未和厲駟等人一起逃命,他是在兆氏府邸被鳳明哲抓獲的。
李忠急忙下來雙手接過,返回帝昊身側,恭敬遞了過去。
帝昊接過一看,臉色愈來愈沉,沒想到參與之人比想象中的還要多,這樣也好,全部拿下,免得日後再找罪名。
帝昊又再一次為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王感到敬佩,為何,世族之人把持大權,官位。可昊明王上位,不僅推動變法,還大力提拔庶族之人,讓他們在朝中為官,在各地擔任城主。
如此一來,世族遭到清洗,大昊的整個框架依然還在,各地被世族架空沒有實權的城主,從今往後將會大權在握。
朝中年輕一輩更是占了三分之二,正是胸懷大誌,野心勃勃的年紀,昊國經此劫難反而煥發了新的生機。
不得不說帝坤布局之遠,眼光之毒辣,天下少有,接手的若不是已經是個爛攤子的昊國,他帶領昊國成為中等國的心願未必不能實現。
聽完高雲的話,帝昊低頭思索起來,要殺人,誰都可以下令,此次牽扯之下,定會有五萬多人被斬。昊國才百萬人口,五萬人已經是二十分之一的人數了,這個命令最好不是自己所下。
自己想要強大昊國就不能背負一個弑殺的名頭,更何況自己才十歲,若是傳遍天下,誰人還敢忠心自己願為昊國效力,還談何強大昊國。
帝昊心中已有主意,道:“孤自知年紀尚幼,心智能力皆不能讓臣民信服,還需聽諸位臣公的教誨,多多錘煉,然父王遺詔,朝中國政由相國大人總攝,孤自不可違背父王遺命。忠義侯謀反一事,全權交由相國府處理。眾卿以為如何?”
諸位大臣沒有想到帝昊會如此絕斷,若是帝昊真要插手此事他們也會以先王遺命阻止帝昊,畢竟其年紀實在太小,不能服眾。
若是真讓他下令,以他在太廟廣場的可怕行徑昊國豈不是要血流成河,天翻地覆。
想起太廟廣場時的一幕,眾臣渾身一顫,那時的帝昊真是可怕,如同魔鬼。
李國忠坐在左列第一個蒲團之上,閉目養神,聽到帝昊的話,猛的睜開雙眼,朝王位上的帝昊看了一眼,意味深長。
然後起身出列,一拜,“老臣謹遵王上之令。”
後又轉身對著群臣,道:“廷尉府廷尉何在?”
昊國廷尉府的職責是管理刑獄,負責司法,抓人審理案件等。
“下臣在,不知相國大人有何吩咐?”
廷尉府老廷尉馮嚴出列道。
“忠義侯謀反同黨之人全由廷尉府審理判決,不得有誤。”
馮嚴偷偷的看了王位上的帝昊,見其沒有反對,心裏鬆了口氣。
“下臣領命。”
“國尉府王駿何在?”李國忠又是一聲大喝。
“下臣在。”一位中年漢子緊忙出列道。
國尉府,掌管各城守軍,以及大軍的日常管理,這裏的日常管理就是昊國大軍沒有打仗之時是由國尉府管理。
國家發生大戰,或者是需要調兵遣將就是由上將軍府的人擔任將軍,到時整個軍隊的權利移交上將軍府掌管。
“令國尉府協同廷尉府抓捕各地叛逆。”
“諾。”王俊應道。
李國忠吩咐完,轉身對帝昊禮道:“王上以為如何?”
帝昊輕輕一笑,“一切皆由相國做主。”
李國忠轉身,眼神淩冽,話語平淡,卻是不容置疑。
“諸位同僚可有意見?”
大臣們打了個冷顫,“我等附議。”
這時,坐在右派第五位的昊天令鳳明哲起身道:“稟王上,相國,帝天賜雖身為忠義侯義子,卻並未參與謀反,反而恪盡職守,在北城門外誅殺了叛逆厲駟,以及三大世族嫡係,請我王念其忠心,贖其死罪。”
“帝天賜年紀輕輕便戰功累累,更是我昊國後起之秀,其還大義滅親,護衛昊國,孤以為將其貶到南麵邊境,防備南蠻,護衛我昊國安危。當然這一切還是由相國做主,孤隻是發表意見,相國如何決斷,孤自不會幹涉。”主位上的帝昊迫不及待的率先說道。
群臣心裏雖然不滿,可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反對嗎?
“臣等附議。”
“附議。”
“附議”
“那就如此吧,將帝天賜貶為南郡荒城城主,總領荒城一切軍政。”
李國忠的話一出,群臣愣了,你這和沒有貶職有何區別,可自己都附議了,總不能再反對吧打自己臉吧。
“此事交由禦史府負責。”
禦史府,掌握律令並監察百官,還掌官員升調之職,權利極大,對丞相府和君王負責。
“下臣遵命。”
禦史府禦史程文出列領命。
諸事畢,帝昊在王位上威嚴問道:
“可還有事要議論?”
“稟王上,臣有兩事請王上定奪?”李國忠稟道,
“何事?”
“其一,帝雲謀反身死,上將軍職位空懸,上將軍府的官吏牽連者眾多,關係重大,如今當務之急就是要選出新的上將軍,讓其整頓上將軍府,統管全國兵馬,以安軍心。此事刻不容緩,還請我王速斷。”李國忠語氣嚴肅,鄭重無比。
“相國可有人選?”
“老將軍戰不敗是我昊國的神話,可以請其出山擔任上將軍府一職。”
李國忠說起這人時,那語氣都是無比的崇敬。
“什麽?”
“是他?”
“當年那事讓他心灰意冷,發誓永不回都。他會同意嗎?”
“是啊,戰不敗啊,這名字是多少人的噩夢,天下九國,十大神將之一的戰不敗,若不是相國大人提起,我都快忘了他老人家的存在了。”
帝昊知道戰不敗,當年吳國二十萬大軍壓境,昊國五萬大軍調動不及時,老將軍獨自一人前往東明城,矗立於東明城上,讓吳國二十萬大軍不敢前進一步,這是何等的不可思議。
然而吳國的統帥懼怕戰不敗的威名,不敢進攻隻有三萬守軍的東明城,二十萬大軍就此被嚇退了。
後來吳國得知東明城隻有三萬大軍,視為奇恥大辱,第二年舉兵二十五萬,勢要滅昊,斬殺戰不敗。
老將軍臨危受命,率軍七萬,前往東明城阻敵,斬殺十萬敵軍,俘虜六十五萬,己方死傷不到兩萬,這是他的封神之戰。
各國兵製,分為上軍,中軍,下軍三軍。
上軍是負責殺敵作戰的將士,中軍之人隻負責行軍,戰時的警戒。
下軍就是傭兵,跟隨上軍,負責損壞的兵器修理,兵器運輸,修建防禦工事,做飯等活計,兵器一般都分不到他們手裏。
昊國的七萬大軍指的是上軍,上軍才是精銳,敢打敢殺,中軍和下軍是輔軍。平均一位上軍將士有兩個輔兵。昊國出動七萬大軍,總共出動人數為二十一萬,還不包括後勤運輸軍糧的隊伍人數,這已經是昊國傾盡全國之力的一戰。
昊國百萬人口,婦女,老人,小孩,青壯,可以說青壯比例是四比一,也就是說昊國隻有二十五萬青壯。
當年那場戰爭老人婦女都入伍運糧,昊國能勝,是何等艱難。
吳國二十五萬大軍,出動人數為七十五萬,所以才有戰不敗斬殺敵軍十萬俘虜六十五萬之事。
正是種種原因,戰不敗封神,天下九國共十大神將,他位列第三,下等三國,昊國是唯一一國擁有神將的,另外的衛,魯兩國隻有衛國有一名將。
至於帝雲的戰神稱呼,是一種尊稱。
帝昊也是疑惑問道:“相國有辦法請老將軍出山?”
李國忠回道:“臣沒有辦法,王上前往,有希望成功。”
“何意?”
“因為先王和忠義侯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
李國忠的話就像扔入平靜池塘的大石頭,掀起波濤駭浪。
“怎麽會?”
“從沒聽說啊……”
“怪不得先王和忠義侯的兵法如此了得,竟然是他老人家的弟子。”
帝昊也是震驚無比道:“這事老師是如何知道的,這麽多年來,雖然有無數猜測,可還沒一人敢斷定。”
李國忠眼中閃過一抹哀色,繼續道:“老臣敢說出來,自然是有百分百的把握,當年老將軍不願意收先王和忠義侯為學生,還是先王爆出自己的王族公子身份,老將軍才願意收兩人為學生。”
“此可見,老將軍嘴上說痛恨昊國,其實心中是有大昊的,且老將軍和王上淵源頗深,此事恐怕還需要王上親自前往東明城,請老將軍出山。”
帝昊一聽覺得在理,道:“此事孤準備一番就出發,相國的第二件是何事?”
李國忠道:“朝中大臣各地城主參與叛亂者將近五十人,應立馬選拔能臣接替這些人的職位,穩定局勢。”
帝昊一聽都明白了,李國忠這是讓自己授權他主事權利,讓他名正言順。
道:“一切皆由相國做主便可。”
沒辦法,他不同意也沒用,遺詔在哪裏擺著的。
“老臣定不負王上信任。”
李國忠恭恭敬敬一禮。
“諸卿可還有事啟奏?”
“臣等無事。”
帝昊朝李忠示意,李忠上前兩步,高聲道:“退朝。”
群臣全部起身,彎腰禮道:“恭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