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善與惡
“大人,那位的意思是?”
賊眉鼠眼的男子靜靜站在龐遠山身旁,好奇的問道。
龐遠山將手裏的信封打開,拿出信紙讀了兩遍,可是當他看清楚信紙上的內容後,表情卻變得有些詭異了起來。
一旁的男子見到龐遠山的表情,也頓時更加緊張。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跟在龐遠山身邊這麽多年,他對龐遠山的性格自然是了如指掌。
見到龐遠山的表情,他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主子似乎心情不太好。
雖然他是龐遠山的表叔,這怎麽也算是龐遠山的長輩,可是在龐遠山的麵前,他哪裏敢有半點長輩的架子?
很快,龐遠山就將信紙給放在了桌子上,深吸一口氣後,搓了搓臉:“把賑災糧都發出去吧。”
“啊?”
男子頓時一愣,有些不解的看著龐遠山:“可是,我們不是要把那些糧食送到……”
“讓你發你就發,少說廢話。”
龐遠山頓時提高了幾個調子,嚇得幹瘦男子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顯得有些緊張:“明……明白了,那我們發……發多少?”
“你是耳朵有問題嗎?我說了,都發出去,聽不明白嗎?”
這一次,龐遠山頓時麵露怒容,猛地將手中信紙一拍,這才站起身來,朝著門外走去。
見到自家主子的模樣,男子頓時被嚇的一個哆嗦。
不過在龐遠山離開的時候,倒是並沒有把信紙拿走,這讓男子頓時有些好奇了起來,連忙湊了上去,小心翼翼的打量著信紙上的內容。
既然龐遠山沒有把信紙拿走,那就說明這封信裏的內容他可以閱讀。
但是當他看清楚信紙上的內容之後,卻微微有些吃驚。
信紙上的內容很短,隻有寥寥一行字:“巡按禦史不日抵達天明省,速將賑災糧悉數發放。”
信紙上一片空白,但是隻看字跡,他就能認得出寫下這封信的人是誰。
不過,他知道的也隻有一個代號,至於寫下這封信的人的真實身份,倒是隻有龐遠山一個人知道。
不過他也知道,龐遠山向來對這個人言聽計從,甚至比麵對聖旨的時候還要恭敬。
……
宣化府位於天明省的邊緣,距離京城約麽有五百裏地,從京城抵達宣化府,正常需要兩天的時間。
不過,因為這一次事情緊急,在驛站特使快馬加鞭的護送下,林宋一行人隻用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就來到了宣化府的驛站。
按照大周的法律,除非出現戰亂,否則地方官員要盡可能的維持當地百姓不能胡亂流竄,而最低限度就是不能離開本省。
也就是說,如果天明省的饑民離開天明省,那各個地方的官員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畢竟,如果這些饑民一旦離開天明省,再想尋找蹤跡就麻煩了,而且在周國的曆史上,某個地方的災民離開本省之
後,就再也沒法回去的例子數不勝數。
可即便如此,位於天明省邊緣的宣化府,也同樣能見到有不少饑民存在。
離開驛站,朝著府衙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就能清楚看見,街道兩旁站滿了麵黃肌瘦的百姓,個個手裏拿著個破碗,向著沿路的人挨個乞討。
眼下已經入秋,走在街道上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絲絲涼意,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災民衣不蔽體,焦黃的肌膚下,根根肋骨清晰可見。
看到他們的淒慘景象,林宋的心中頓時一痛。
他生在一個資源豐富的年代,從他出生之後,餓肚子的事情就越來越少見。
就算再怎麽貧窮,但是吃不飽肚子的事情也早已成了曆史。
可是現在就在他的眼前,竟然站著這麽多的饑民,這每一個人,可都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
而且他們並不是因為有罪,隻是因為天明省的官員不想將糧食發到他們的手裏,所以他們就隻能餓肚子。
想到這裏,林宋頓時感覺肚子裏生出一陣火氣。
“大爺,行行好,給點吃的吧,我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
一個老頭抓住蘇詠的衣袖,因為巡按禦史出行乃是為了查案,自然不會穿著一身官服,可即便如此,他那一身衣服放在這一群災民之中,依舊是雞立鶴群。
這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見到他們的淒慘模樣,蘇詠頓時有些於心不忍,他身手放入袖口,想要從袖子裏那些銀兩交給眼前老人。
就在這時,林宋卻伸手攔住了他,並且拽著他加快幾步,走出了人群。
等到周圍的人變少一些,他這才停下腳步,可一旁的蘇詠卻顯得有些慍怒:“林大人,你這是做什麽?就算你不想施舍,那也不該攔著我施舍不是嗎?”
見到蘇詠的表情,林宋無奈的歎了口氣:“蘇禦史,我怎會不想施舍?我曾是天明省天安府太平縣的知縣,這些流民中說不定就有我曾經治下的百姓,看著他們的模樣,你以為我心中不心痛嗎?”
說到這裏,他已經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
但他的回答卻讓蘇詠更加疑惑:“既然不是,那你剛才為何要阻攔我?”
“唉,蘇禦史,我知道你是菩薩心腸,可你終究沒有菩薩能耐。這些饑民數不勝數,你就算能救濟一人兩人,可若是十人百人呢?”
“而這一次,天明省的流民那可是數十萬計,你難道能全都救的下來嗎?可是隻要你施舍了一人,那其他的人就會一擁而上,就算你散盡家財,沒有得到施舍的人也隻會對你心生怨氣。”
林宋一臉認真的分析道,聽到他這一番話,蘇詠也微微點頭,覺得不無道理。
但他緊跟著,卻依舊有些不滿的反問道:“難道說,就因為我沒有足夠的能耐,我們就不管他們了嗎?”
“.……”
蘇詠一臉慷慨激昂
的表情,讓林宋隻覺得一陣無語。
照理來說,能夠做上監察禦史的人,腦子應該要靈活些才對,怎麽這個蘇詠還是個榆木疙瘩呢?
可誰讓自己攤上了這麽個同伴,他也隻好無奈的說到:“當然不是,我們不僅要管,而且還要管整個天明省的流民,想辦法讓他們全部都吃飽肚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