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劉天貴
周圍眾人靜靜的等待著,而剛才那大漢也已經轉過頭來,冷笑著看向不遠處的劉青竹和李二虎兩人:“哼。你們兩個小毛賊,待會兒就有你們好果子吃了。”
不過,這兩人非但沒有半點緊張的神色,反而依然是一臉淡定:“怎怕什麽,我們這是事急從權,縣令大人肯定不會怪我們的。”
李二虎一臉平靜。
這讓那大漢感到格外的不滿,張了張嘴還想說什麽。
但就在這時,縣衙的大門再次打開,剛才那個捕快已經從裏麵探出頭來:“我們大人說了,你們可以進來,但是待會兒審問犯人的時候,你們隻能在外麵等候,不許旁觀。”
“沒問題,既然是縣令大人的安排,那自然是一切聽從大人的。”
大漢的目的本就隻是為了賞銀,至於其他的事情,他當然一點都不在乎。
所以他自然不會有半點意見。
而另外兩人,也就被這一群大漢給拖拽著,進了縣衙的大門。
但就在這時,劉青竹卻一把甩開身旁押解自己的兩人:“我自己會走,不要拖著我。”
“你……”
大漢頓時一惱,沒想到劉青竹馬上就要進官府了,還敢這麽蠻橫。
不過還沒等他發作,在他不遠處的另外一人倒是笑著說到:“大哥,你和他計較做甚,待會兒他就是要進大牢的人了,犯不著跟他慪氣。”
聽到這話,那大漢雖然還是皺了皺眉,但也沒有再多說什麽了。
天底下的縣衙大多都是一個造型,而劉青竹在太平縣的縣衙裏麵住了那麽長的時間,就算是閉著眼睛都能找到路,這會兒反而走在了眾人的最前麵。
一行人一路來到內堂的門外,那捕快也上前將眾人攔下,隻讓劉青竹和李二虎兩人進入內堂。
在內堂的太師椅上,一個頗有些富態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那裏,手中端著一個茶碗。
如果不是因為他身上穿著的官服,隻怕肯定會被人給當成哪家的富家翁。
這樣的打扮讓李二虎不禁心中有些憤怒。
那些個百姓們一個個都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可是這些官員一個個搜刮民脂民膏,都吃得腦滿肥腸,如果不是因為自己還有別的目的,他都恨不得衝上去把這官員給暴打一頓。
不過,一想到自己此行而來的目的,他還是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那官員用茶碗蓋子撥弄了一下茶水,這才緩緩抬起頭來,看著眼前兩人:“就是你們兩人打算行竊官府是吧?當真是好大的膽子,我看你們真是不想活了!”
他說話的時候,嘴唇上麵那又粗又厚的一字胡,看起來就好似一條肥大的蟲子在不斷的扭曲。
在他身後,站著一個穿一身長衫的幹瘦男子,身材有些高大,可形體卻和骷髏沒什麽兩樣,一身長衫掛在他的身上,空蕩蕩的。
而在這男子的一雙小眼睛裏,卻不時可以
看到有精芒閃過,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就是個師爺一類的角色。
見到劉青竹和李二虎兩人進屋之後依然站在原地,師爺不禁皺起了眉頭:“你們兩人好大的膽子,見了大人還不下跪?”
可就在這時,李二虎卻忽然露出一臉笑容,走上前來對著那肥胖官員道:“想必您就是昌河縣縣令劉天貴了吧?劉大人,草民李虎,有要事想報。”
“恩?”
身型肥胖如豬的劉天貴挑了挑淡薄眉頭,有些奇怪的看著李二虎。
李二虎卻忽然湊了上去:“大人,草民乃是道明府春草縣人士,此番路過昌河縣,乃是為了回家,但就在來的路上,卻在半路上被一群人給劫去了行李盤纏,而且他們出沒的地點,就在三川河流入昌河縣的那座山丘上。”
“草民心裏想著這些匪徒肯定不是什麽好人,這才特地來向劉大人您匯報的。”
“恩……”
劉天貴微微點頭,卻不緊不慢的用一副懶洋洋的語氣回答道:“我知道了,那多半是災民落草為寇,他們的存在的確是會給不少人帶來麻煩。”
“隻是這些匪徒行蹤不定,就算我想去抓他們,可他們說不定也早已跑遠。”
“這樣吧,你說一下你的行李盤纏是什麽模樣的,有多少數目,我回頭如果發現了,就命人給你送去。”
他的這一番話,乍一聽好像並沒什麽問題,可細細琢磨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漏洞,例如,他連李二虎的住處都沒詢問。
按照這些官員的尿性,他們雖然嘴裏答應,可是之後肯定不會再有回應了。
畢竟,這些落草為寇的劫匪,如果人數規模不大的話,那甚至連政績都算不上。
而且他也並不知道有這麽一夥人,那就說明對方的數量並不算多。
既然如此,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他何必去做呢?
不過,這樣的回答早就在李二虎的意料之中,他心中雖然冷笑,但表麵上卻不緊不慢的說道:“大人,依我看,你的推測應該是錯了。”
這話讓劉天貴又一次抬起頭來,疑惑的看著李二虎。
在劉天貴的身後,那個師爺卻是眉頭一挑:“大膽,竟然敢質疑大人的話,你是大人還是他是大人?”
但李二虎卻搖了搖頭:“大人,我和我這兄弟兩人也都曾練過一些腿腳功夫,尋常對付三五人不在話下,可是麵對那一夥劫匪,卻根本無可奈何。”
“而且他們訓練有素,一群人的招式都幾乎相同,再加上配合極為默契,依我看,肯定不是普通落草為寇的劫匪。”
“甚至極有可能是倭寇的大部隊撤退的時候,沒能一同離開,被困在山裏的倭寇。”
這是他和林宋此前就已經商量好的說辭,這會兒說出來,自然沒有半點凝滯。
而且當時昌河縣雖然也同樣收到倭寇騷擾,但是因為太平縣麵
積要大出許多,戰略意義也要更重要些。
所以也成了倭寇重點攻打的地方,昌河縣這裏受到的影響倒不算多。
再加上現在所有的倭寇都已經被逼退到沿海一帶。
那邊的朝廷大部隊正在和倭寇打的熱火朝天,李二虎剛才這一番推測也不無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