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蜀地男子的線索
蘇詠從懷中將一疊報告給取了出來,放在了自己的麵前,林宋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才發現上麵記載著的是蘇詠今天在外麵調查時記下的內容。
“我已經照著王家賬本,找到了那些跟王家有來往的商人,可是在問過之後才發現,事情並非我想的那麽簡單。”
蘇詠說到這裏,表情顯得有些鬱悶:“照那些人的說法,王家每一次和他們交易的時候都是打的欠條,之後會有人拿著欠條來結賬,但是那些人究竟是誰,他們並不認識。”
林宋微微點了點頭,蘇詠的總結和他記錄的那些供詞並無差別。
但是這反而讓林宋的內心更加的疑惑,從王信家中的那些銀票,李江河的那二十萬兩白銀,再加上現在所有的發現,都可以確定一件事情。
在王家的背後絕對還有其他人,而且這些人的勢力極大。
可若是不把這些人給揪出來,那他們根本就無從下手,但是這些人究竟是誰,一時間林宋也沒有半點頭緒。
從發現王信這麽一條線索,迄今為止與此事有關的所有人裏,似乎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件事情。
王家家主王軒文不知所蹤,王家如今的實際掌權者王信太過年輕,不像是有這個能耐的人,如果要說再往下身份足夠的人,也就隻有一個祁成書了。
但是從他的嘴裏還鑲著一顆毒牙來看,顯然也不太像,畢竟哪有幕後黑手會害怕自己泄露秘密的。
那就說明,這真正的幕後黑手還處於事件之外,並沒有進入自己的眼簾。
可是放眼天下人海茫茫,自己又要到什麽地方找去?
“林大人,你在想些什麽呢?”
一旁的蘇詠見到林宋陷入沉思,不禁有些疑惑,林宋聞言,便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給他講了一遍。
可是蘇詠在聽完之後卻頓時眼前一亮:“林大人,你說王軒文的失蹤,會不會與此事有關?”
“嗯?”
林宋聞言頓時一愣,可稍加思索卻發現,蘇詠的這個猜測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
王軒文的膝下隻有王信這麽一個兒子,除非王軒文失勢,否則王家下一任家主就是王軒文,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如果說王軒文消失是為了給王信鋪路,難免有些不太現實,可如果不是為了這個,那又是為什麽消失呢?
更何況在王軒文消失之後的這些時間,王家上下都沒有傳出半點消息,如果王軒文消失的不太正常,那王信肯定會有些動靜才對。
這就說明王信肯定知道王軒文如今的下落。
難道說這幕後黑手正是王軒文?
可他又是怎麽和王信交流的呢,就算是書信交流,之前龐虎的手下搜索王家的時候也沒有發現半點線索。
在王信的房間裏,倒是找到了不少這小子寫的詩詞歌賦,文才還算不錯,但和此事沒有半點關係。
那王家的管家這會兒倒是還在王家府邸待著,雖然他在王家沒什麽地位,但多少也算得上個知情人士,可是以他的地位,卻依舊沒資格知道王家的事情。
想到這裏,林宋就感到格外的鬱悶,王家的人動作實在是太快了,自己才剛剛發現一些端倪,他們就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但凡能讓自己抓到一個王家有地位的人,這個案子的調查行動也會更輕鬆一些。
但就在這時,林宋卻敏銳的想到了什麽。
在王家還算有些地位,而且待的時間足夠久的人,現在在自己的身邊不就正好有一個麽?
王寒可是顧章之派到王家的臥底,雖然他被王信趕出去了,但到底還是王家的直係,所以王寒也不好做的太過,好歹每隔一段時間還能回到家裏。
而且有心算無心之下,王寒自然也在一直盯著王信身邊的情況,若是有什麽風吹草動,立刻就會匯報給顧章之。
想到這裏,他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蘇詠,兩人也有些坐不住了,就這麽朝著王寒的住處趕去。
等兩人到了王寒的住所之中,林宋將自己的疑惑告訴了王寒之後,卻看見王寒一副驚訝的樣子。
“林大人,你不愧是顧老看好的人,我之前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重呢?”
他說到這裏,卻讓林宋心中一喜,王信能這麽說,那就說明在自己的提醒下,他肯定已經發現了什麽。
不過林宋還是擺了擺手,謙虛的說到:“這倒不至於,我隻是旁觀者清罷了,有些事情可能你當時發現不了,但是回頭想想就能察覺到其中的異常。”
王寒頓時哈哈一笑,又把自己知道的事情給林宋講了一遍:“王軒文失蹤是在半年前的時候,那會兒顧老才剛剛坐上江州布政使的位置,我也來到王家不久,所以並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可是在那之後,我就再沒有見到過王軒文,而且在王軒文消失前後的一段時間,王信的身邊也出現了一位操著蜀地口音的男子,而且從那以後,那個男子就一直跟隨在王信的身邊。”
王寒說到這裏,林宋頓時皺起了眉頭:“你的意思是,那蜀地男子的到來,跟王軒文消失兩件事情之間有些聯係?”
“也未必如此,隻是兩件事情發生的時間格外接近,所以我才會有這個想法。”
王寒搖了搖頭,顯然他的心中也不太確定,但林宋這會兒卻已經皺起了眉頭:“你知道那蜀地男子在王家居住的房間嗎?”
對於這個蜀地男子,林宋一無所知,如果能夠得到一些線索,說不定可以就能確定他的身份了。
王寒這一次倒是點了點頭,蜀地男子在王家府上住的竟然不是正屋,而是一間客房,隻不過客房裏各種東西擺放的一應俱全,無論是日常的生活用品還是吃穿用品,全部都能找到。
雖然龐虎的部隊此前已經搜查過這個房間,但最終是一無所獲,可是林宋卻有些不信邪,就算他們收拾的再怎麽仔細,在這裏居住了半年的時間,多少也會有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