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有一杆筆> 三五:諸子的秘密(下)

三五:諸子的秘密(下)

  “什麽危機?”孟清川問道。


  “那是一場諸子百家都害怕的浩劫。”曾阿牛臉帶害怕的回憶起那段故事。


  “當時諸子們為了成聖,批駁百家,提升自家學說。


  但同時又將其他家的學說融匯自己學說裏,使得自己家學說斑駁,魚龍混雜。


  差點導致自家學說立根不穩,致使諸家學子差點斷送成聖路。


  開始諸子百家沒有注意這一點,認為完善自己學說會更有助於成聖。


  直到墨家和儒家巨變,才引起諸子百家的恐慌。


  那時候,墨家有巨子,儒家有講師,思想基本統一,所以實力極為龐大。


  經常打壓其他諸子抬不起頭。


  而能與儒家,墨家相抗衡的隻有道家,陰陽家,兵家三家。


  法家雖然起源早,但是他成型時期卻晚,無法抗衡儒家,墨家。


  在最開始,儒家和墨家同時找上了名家。


  名家走的是詭辯之路,天道不彰顯其本源,所以立根不穩。


  當時公孫龍也是博了一把,想要做開派賢師,成則成聖,敗還會有一脈宣揚自己的學說。


  但是,他卻選錯了道路。


  後來,儒家,墨家找上名家時。


  公孫龍才發現自己錯了,他選擇的道路竟給自己的弟子埋下無限禍根。


  名家詭辯不暗含天道,無法捕捉那抹天機,使得修習名家學說的弟子無法成聖。


  公孫龍知道後,悲憤異常,最終抑鬱而死。


  直到死,他都無法封聖。


  但是,公孫龍或許沒想到,不是他開創的路不暗含天道。


  而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名家詭辯學說契合不了那個時代的天道。


  詭辯學說的路是對的,就比如現在。


  公孫冠沒修習其他家的學說,隻修名家詭辯之術,不也成功喚靈了嗎?


  詭辯也是天道一部分,隻不過不適合春秋戰國那個時代。


  另外公孫冠成聖隻是時間為題,可惜,他選錯了道路。


  在他想要謀害帝族後人時,天道就已經將他隔絕了。


  倘若他不謀害你們,他成聖隻是時間問題。


  可惜了,名家一個麒麟子。


  哦,扯遠了,我們繼續回歸那場危機。


  當初儒家,墨家批倒名家後,名家學說就徹底失敗。


  殘存的名家學子被迫東躲西藏。


  因為,若是被其他諸子知道後,肯定還會找他們那些殘存的人繼續辯論。


  若是贏了,什麽好處都沒有。


  若是敗了,無疑會對名家再來一次重創。


  致使殘存的人對名家學說產生懷疑,成聖路上蒙上一層陰翳。


  所以,名家最先消亡。門下弟子要麽隱世不出,要麽改姓移族。


  一生不談名家詭辯學說。


  也有投靠其他諸子的,但大多是年輕人或者剛入名家,依賴感不強。


  名家真正的大佬都隱世了。


  但是,諸子的危機也正是因為這些人。


  當儒家和墨家吸收了這些人後,勢必也會將他們的學說融入自家學說裏。


  這就直接導致了,本就清澈的一條河流,湧進了無數黑墨,使得整條河流漆黑。


  不顯成聖源頭。


  最先開始的是墨家。


  墨家是墨子所創,墨家遵守著“兼愛”,“非攻”,“天誌”,“明鬼”,“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十大規矩。


  並且,凡是墨家人去他國為官,必須要遵守墨家規矩。


  這十條規矩直接直指儒家,就差指著鼻子罵儒家了。


  但是,即便這樣,儒家也無法奈何墨家。


  因為墨子當時也憑借著這十條立地成聖,稱為“墨聖”。


  更何況墨家還有公孫般,也就是魯班這個大佬。


  所以,兩家雖然理念不同,矛盾不斷。


  但,始終不敢大麵積開始辯駁。


  墨子的靈沒人知道是什麽,他也沒顯示過。


  後來,墨家吸收其他諸子學說後,根基開始不穩。


  直到墨子去世,墨家三分。


  分別分為相裏墨氏,相夫墨氏,鄧陵墨氏三家。


  三家互相攻犴,都說自己是墨家正統。


  直到先秦時期,墨家徹底分離。


  分為兩派,一是注重科技,理論,思想。


  另一派回歸了最原始的墨家,遊俠。


  至此,墨家崩離。


  但是,由於墨子和魯班兩位大佬支撐。


  一直到現在,墨家感悟的天機仍未斷絕。


  甚至在現在,有了複蘇的跡象。


  墨家分開後,儒家開始很高興。


  直到荀子的出現。


  荀子出身儒家,在儒家思想上,大肆批判諸子百家。


  但是,他卻和孟子思想產生衝突。


  當時儒家因為孔子是繼老子後第二個成聖的,所以儒家天道十分穩健。


  隨後誕生了顏子複聖,曾子宗聖,子思子述聖,孟子亞聖。


  子思子因為是孔子直係後代,雖然不夠封聖,但是憑借著孔子的餘蔭,我們儒家也稱他為“述聖”。


  但,其他諸子卻稱他為“偽聖”。


  所謂“偽聖”就是能喚靈,但是卻達不到成聖的資質。


  在當時,儒家一門四聖,七十二偽聖,幾乎一家獨大。


  可惜,荀子的出現,徹底將儒家差點打散。


  荀子批評百家後,直接針對儒家亞聖。


  孟子提出性善論,荀子提出性惡論。


  性惡論一出,儒家天道不穩。


  隨後荀子又直指孔子。


  孔子提出“天人合一”,荀子提出“天人相分”。


  直接導致儒家天道渙散,要不是有四聖和七十二偽聖的鎮壓,儒家那時候也就消失了。


  所以,使得儒家學子痛恨荀子。


  另外,荀子雖是儒家人,但卻教出韓非子,李斯兩位法家代表人物,這就等於間接將儒家的一部分天道贈與法家。


  所以,哪怕荀子思想成就再高,也無法進入孔廟,接受祭祀。


  荀子也不在乎這,一直在稷下學宮講道。


  最終,經過荀子這麽一鬧,儒家徹底啞火。


  直到西漢董仲舒提出的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才開始漸漸複蘇。


  至於陰陽家,則是一直堅信自家學說,不爭不搶,沒有涉及進去。


  道家也是,逍遙於外。


  但是,兵家卻不同。


  兵家是唯一諸子不敢惹的一脈。


  因為兵家太狡詐,陰險,冷漠,凶狠。


  所以諸子不敢挑釁兵家,甚至還害怕兵家找上門。


  因為,春秋戰國那個時代正是兵家無比契合天道的機會。


  兵家始祖是薑子牙,更是比其他諸子更親近天道。


  所以兵家從古至今聖人,偽聖不斷。


  開始的兵祖薑子牙,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計聖孫臏,尉聖尉繚,謀聖鬼穀子,偽聖人屠白起,偽聖帝師王翦,隱聖黃石公、謀聖張良等等。


  所以,諸子不願意和兵家爭鬥。


  兵家一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所以,大多數,兵家都是自己內鬥。


  儒墨兩家的事變,給了諸子了警示。


  於是紛紛剔除斑駁的學說,使得自己的學說更為純粹,幹淨。


  後來,秦始皇一統六國,縱橫家自然消亡,諸子百家才黯然退出。


  但是,除了兵家,道家,儒家。


  其餘學子則是轉入地下,以陰陽家為首,暗中尋找上古及成聖的機會。”曾阿牛懷念道。


  孟清川聽後,沉吟一會,隨後開口道:“是不是能喚靈就能成聖?”


  “不,成聖還需要……”曾阿牛正欲說出成聖道路時,突然被一陣清脆的女聲所打斷。


  “陰陽八卦五行中,天道天機各不同。


  陰陽學子多少恨,盡負紅塵千年風。


  陰陽家不請自來,文錦書拜見各位。”


  文錦書:陰陽家,現實中是坐著一朋友,ID“可樂妹妹”,名字和文中名字差不多。


  嘿嘿嘿,感謝各位大佬,讀者的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