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請神逐鬼
監軍皺起眉頭道:“騙了齊萬年也隻能挑起羌人一部,就憑他們那麽一點人馬怕是不夠吧!”
“當然不夠!”
孫秀嘿嘿的笑了起來解釋道:“那齊萬年若是個笨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覺得自己很聰明。自詡聰明的人往往也會自作聰明,聽到這樣的消息自然會坐不住,暗中聯合其他羌人氐人,也會打壓不服從他的部族。這就給了我們出兵平叛的借口。”
監軍略一思量可不就是這麽回事兒!頭點的和小雞啄米似的:“高,實在是高!”
齊萬年聽不到兩人的談話,幹完活後回到部族便開始聯絡周邊部族抵稅。
趙王自然不會下這樣的命令讓司馬允抓住把柄,司馬允自然也絲毫不知道馮詡郡的事情。羌人大部自然也沒有接到繳納糧草的任務,當齊萬年邀請各個頭人參加抗稅大業的時候,自然也沒有一個頭人響應齊萬年的號召。
頭人們不是傻瓜,腦袋別在褲襠上給人當炮灰的事兒任誰也不會答應!事實給齊萬年澆了一瓢冷水!齊萬年的心卻越是不甘!如果能力差點的人,或許就會忍氣吞聲,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們就會坐等局勢亂成一團群雄激怒的時候在再出來主持大局,說不得就能迅速拉攏人心幹出點事業來,可齊萬年明顯不是二者。
齊萬年心中,散落在大荔的胡人已經成了自己的部屬,如果不管不顧的話,遲早被晉軍搜刮的一毛不剩在被晉軍一股股的幹掉。那時候就算是能收攏一點人,要糧沒糧要兵器沒兵器還是逃不出被裁決的命運。與其如此還不如在背後使使力,等晉人的陰謀敗露,他們就會知道自己的先見之明。
因為齊萬年的動作,圍繞在晉軍大營的刺候探子忽然多了起來。
大營中,司馬倫聽著手下的匯報一臉的不屑。:“什麽牲口跑過來過來追牲口?什麽路過遠遠眺望一下以示虔誠?那些番胡當我們是白癡嗎?”
張進附和道:“這些番胡學了一點點皮毛就開始不老實,不給他們一點教訓他們還以為我們的人都是擺設!窺視大營就是死罪!小將軍已經把能派出遊騎的都派出去了,現在已經斬了幾百顆腦袋,就等他們自己跳出來!”
孫秀坐在下首不屑冷笑一聲道:“番胡就是番胡,稍微一挑撥就坐不住了。這麽好的機會怎麽能不好好利用!這一批腦袋一掛,背後的人必然會再次動作,那個時候就能名正言順的調兵平叛,就憑那些雜魚大軍一過就做鳥獸散,那時就能提著戰功耀武揚威的回京受封了!那時看他司馬亮到底是個什麽表情!”
說著幾人發出一陣桀桀桀的笑聲,仿佛夜梟一樣。
齊萬年利令智昏渾然不顧自己已經被算計的死死的事實,在羌人中散步謠言說晉軍準備動手——那軍營掛著的腦袋就是出征用來祭旗的!除此之外更是調動族人暗中幹掉幾家小部落。
番胡部落人心惶惶,再加上齊萬年背後扇風風點火,沒幾天番胡不少部落就找到太守府哭訴,請求晉人出兵剿滅賊人。
番胡異動可不是小事,太守孫楚立刻飛馬報至長安。司馬亮上書讓司馬倫出兵剿滅亂匪,絲毫沒有意識到,司馬遹借此請了一尊大神進京和司馬亮打擂台。
司馬亮正在攛掇朝臣上書令封王各自返回封國。
這麽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封王返回各自的封國就不能各處亂竄,行縱橫之策惹事生非。隻要他們保持緘默,朝堂也不至於烏煙瘴氣。
這件事徹底惹怒了宗室諸王,也讓司馬亮站在了宗室的對立麵。
把我們支開,你好獨攬大權?這是封王們的普遍心聲。
大晉宗室若想要權柄需要朝中任命才行,否則一幹宗室有何苦在洛陽賴著不走?若是國中君臣不自相踐踏,封王回到封地便隻能做個太平王爺,想要借機鬧事也要等羽翼豐滿才行,那起碼也得花十來年時間打理封地才能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
若想多撈一點好處便隻能呆著洛陽四處奔走,為自己謀一個足夠起事的資本才會心安理得的回到封國。
司馬亮怎麽會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司馬亮在朝中攛掇想讓封王各自回到封地,至於想撈的資本,那得那東西來換!
這也正是司馬遹想做的!不過與司馬亮想的不一樣的是,司馬遹可沒打算讓司馬亮一直杵在洛陽指手畫腳。
“這洛陽就是個坑,司馬亮占著坑其他的封王就會不滿意。不滿意就會再找一個能為他們出頭的人來。司馬倫司馬亮同是皇叔也都曾為一方鎮守,司馬倫有這個資格!司馬倫回來後,便設法想司馬亮拿下。司馬倫上位後,再請另一個回來把司馬倫拉下來。到辦法不靈的時候,我們的力量也差不多夠把他們一起料理了!”
司馬遹說完,劉頌仍舊皺著眉頭道:“這也改變不了最後的結局。封王去除後各地刺史大族必然會侵王一空留下的空白,他們做大難道會比封王好?”
“所以才會讓張華主持選秀之事!”
“你的意思是把諸王再重新封一遍?”
“是極,等我們將這一批封王處理的差不多了,新的封王也差不多該出生了。把他們一封,他們就會在背後的母族的支持下繼續和大族打擂台。”
司馬遹歎了口氣道:“這不過是為了爭取時間,不給他們壯大的機會。有這段時間,我們就的布置差不多也好了!”
司馬亮也沒有意識到對付他的是司馬遹。正一門心思撲在朝政上,想要將滅吳開國之初以來的混亂局結束。像周公一樣名垂千古。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麵的帶根本性典章製度,完善了宗法製度、分封製、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製。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製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製度的形成對中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如今大晉建國方興未艾,局勢也同周朝相仿,司馬亮由此想法不足為奇。
隻是司馬遹嗤之以鼻,曆史不能照抄,周朝過去已經上千年,自秦王一統寰宇分封製度早已不適合中原。
當初周公是有大功於周,他不篡位並非不想而是不能。周公在世的時候殷商未滅實力猶存。這個時候周公若是篡位國內動蕩原本維持的局勢可能瞬間崩盤,再者周公製禮自己違背也會使成周好不容易建立的製度土崩瓦解,無論是為國家還是為自己都不能不還政於成王,更別說武王雖死影響還在,周朝人心依舊在成王而不是周公。更別說周朝最後是個什麽鬼樣子可是記載的清清楚楚,若不早做打算,隻會是諸王爭霸重新上演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