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實現中國夢> 第0004章 熟悉場景

第0004章 熟悉場景

  走出學校,趙衛東看到時間才九點半,時間還早得很,看樣子要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理理思路,對未來進行一個規劃。


  河西中學的後麵,是一座小山,也就一百多米高,山上長得最多的是鬆樹,在雨水豐富的季節,樹下長著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磨菇,是小時候常去的地方,現在是上課時間,沒有人到小山上玩,山上非常安靜,真是整理思路的好地方。


  慢慢沿著小路往山上走去,不一會兒就走到山頂,四周的視野非常開闊,趙衛東首先認真細致地環視了這塊承載自己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的熱土,這裏也將成為自己穿越人生的第一站和起點。


  趙衛東找了一棵大鬆樹坐下,坐在軟軟的鬆針上顯得特別舒服,背靠著鬆樹,現在工業汙染少,空氣非常的清新,這都是後世難以享受到的。


  一切都是如此的愜意,趙衛東深吸一口氣,緩緩閉上雙眼,呼吸著特別新鮮的空氣。


  他的思續又回到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上。


  趙衛東知道,自己的大腦裏有無數的超前知識,有無數的賺錢渠道和方法,可是現在還沒有開始改革開放,很多的賺錢渠道都根本沒有出現。


  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目前自己所擁有的超前知識,暫時還用不上,有無數的賺錢渠道,但沒有啟動資金也枉然。


  怎麽辦?

  眼下最關鍵的目標就是想方設法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趙衛東覺得第一件事,肯定是找賺錢的切入點,沒有啟動的資金,什麽辦法都沒有用。


  那重生的第一件事就從尋找切入點開始,首先就是開始調查和尋找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方法和途徑,確定近期目標。


  既然確定了目標,就越早開始行動越好,想到這裏趙衛東立刻站了起來,拍拍身上的鬆針,整理一下身上的衣服,緩步向山下走去。


  回到河西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街道上,整個公社所在地街道由不規則的二橫二縱四條小街小道組成,新開的街道兩邊都是政府機關,路邊都種了一些法國梧桐。


  而老村莊內的老街巷,都鋪著石頭,中間都有一行大塊石頭,因為天長日久,街道上的石都被磨得光滑發亮,充滿了曆史蒼桑感。


  街道二邊零星分布著河西公社革命委員會,公社大會堂,供銷社、大眾食堂、糧站、營業所、信用社、衛生院、食品站、中小學、郵電所、茶業站、農械廠、獸醫站、文化站、招待所、河西大隊、還有一間個人打鐵鋪、幾間個人裁縫鋪,實在是太簡單了。


  當然,公社的經濟組織還有一些的,全公社的茶山麵積不少,幾乎每個村都有一個集體茶廠,規模都不大,廠裏的機器也很簡單,一種是殺青機,另一種是揉茶機,揉茶機的多寡就可以知道規模的大小。


  殺青機的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在幾口鍋上,安裝一個連軸的杆,每口鍋上都有幾排機械手,再上一台小電動機帶動,在殺青工藝中,鍋灶裏燒著柴火,先打開電動機讓機械手進行順轉,然後在燒得滾燙的鍋內投入一鍋經過攤涼過的新鮮茶葉,進行殺青炒製。


  當殺青結束後,反轉機械手,殺青好的茶葉就會出鍋,再把出鍋後的茶葉放到揉茶機,進行揉製,揉製好後就放到特製的竹編框內用炭火烘焙,烘焙好的茶葉裝箱後就是成品,由國家統購統銷。


  還比較多的是養豬場,幾乎所有的大隊都有一個養豬場,當然規模有大有小,趙衛東記得最大的一家養豬場有三百多頭豬,小的養豬場則是幾十頭。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零星企業,多為規模比較小的作坊類小企業,如用鐵砂煉鐵的小冶煉,一些電動小碾米廠,還有是沒有電力的大隊,在使用傳統的水力碾米麵的作坊。


  傳統水力碾米麵作坊設計的還是很精巧的,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首先將河上用河卵石築一個石壩,提高水位,再建一個引水渠,將水引到河邊的作坊。


  有人使用時,取下引水渠上的擋水板,水流就帶動水車運轉,給整個作坊運轉提供動力,使用的人多,需要的動力比較大,就多取下幾塊擋水板,加大水量,以提供更大的動力。


  在水車上還特別設計了取水筒,隨著水車的轉動,不斷把河水提升到高處的水槽上,再通過竹管引到各處潤滑,減少動力的無謂消耗,而且在容易損耗的地方,都包上鐵件,使水力作坊,主要用木材製作為主的機械,能最大限度延長使用壽命。


  作坊內功能還比較齊全,能滿足自給自足的農村基本需要,進入作坊的第一個部分是榨油間。


  當地社員多以木本油料植物,山茶結的果實榨油,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大片的山茶樹,保證全村人的食用油的基本需求。


  趙衛東小時候經常跑到那裏玩,對其中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無比,因此雖然已經是幾十年的曆史了,依然記憶猶新。


  榨油間內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不小的榨具,那是將一根大木頭中間掏空製成的,裏麵還有一個架子是放一個茶餅的,村民先將山茶子粉碎成粗末,再放到大鍋去蒸。


  蒸好後,工匠拿出一個圓圓的鐵箇,下麵墊一層稻草,然後再倒入適量蒸好的山茶子,用腳把熱氣騰騰的山茶子踩實,再把旁邊的稻草覆上,放到榨具內,一直到把榨具腔內放滿為止。


  接著就準備好墊板及木楔,房頂大梁上,懸掛著一根繩子,下麵係著一根木頭,木頭的頭部套著一個鐵套,幾個工匠一起合力用撞木將木楔打進去,一個木楔、二個木楔、三個木楔……


  隨著幾十個山茶餅越擠越緊,山茶油就如泉水般湧出,流到榨具下部的集油槽內,並從低處的圓孔流下,到接油的小油缸內,榨完油後的茶枯餅。


  茶枯餅還有廣泛的用途,其中含有12-18%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種溶血性毒素,能使魚的紅細胞溶化,故能殺死野雜魚類、泥鰍、螺螄、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蟲。


  茶皂素易溶於堿性水中,使用時加入少量石灰水,藥效更佳。


  由於茶枯餅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因此這還是一種高效有機肥,廣泛應用在農作物及果樹栽種中,效果極佳,對淤泥少、底質貧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使用茶粕作為清塘藥物,比其它藥物具有更獨特的功效。


  茶枯餅廣泛應用於魚塘清塘、和稻田及高檔草坪殺蟲,蚯蚓、地老虎、和其它害蟲。


  茶枯餅作為一種綠色藥物,它能自行分解,無毒性殘存,對人體無影響,使用安全;二是不殺死水草,對水草還有促長效果;三是對蝦、蟹幼體無副作用,在繁育蝦苗和培育幼蟹的出塘率。


  農村還普遍用於洗衣、洗頭、洗澡等方麵。


  從榨油間進去,就到了水車作坊的核心區,水車主軸直徑不少於50公分,主軸呈八麵形,每個麵上都錯開安裝三個木舌,總共安裝了12個木舌。


  雖然,有一排十二個石臼舂米,就是全部都在工作,但水車在一定時間內隻是對二個做功,也就是說每次水車隻是對二個石杵發力就行,非常節省水力。


  石杵的結構是這樣的,頭部的石杵安裝在一根加工成方形的二十公分粗細的木頭上,整根木把石杵放在架在一石槽中,並在木頭的下部安裝一根圓木,放在石槽上的小凹槽內形成支點,每次水車主軸的木舌壓到木把上,石杵就高高抬起,木舌轉過後,高高的石杵就落下舂米。


  周圍還有幾台手搖木風車,用於分離米和糠,還有相關的配套附屬設施和專用工具等等。


  另外,水車主軸還有安裝木齒輪,用以帶動石磨磨麵,旁邊還有一個密封的水力篩房,把麥麩跟麵粉分開。


  整個水力作坊,布局合理,設計精巧,基本滿足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的基本需求。


  跟後世相比,現在的工業確實太少,經濟嚴重不發達,物質供應確實是太匱乏了,糧油按人口定額供應,買布要布票,買糖要糖票,買煙要煙票,幾十元以上的工業品都要憑票供應,當然鍋碗勺盆、小農具是不要票的。


  當然,現時的曆史條件下,物質多了也沒錢買,農村農民辛辛苦苦幹一天就十幾個工分左右。


  各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效益不同,年終結算每十個工分紅,少的一毛二毛,多的也就七毛八毛,扣除農民從生產隊分回口糧等分配物品,一年到頭分紅能分到十幾塊到幾十塊就算是不錯的了。


  而一般國家工作人員工資多數在三十元左右,少的也就二十左右,多點的也就四、五十元,雖然說物資匱乏,事實上,整個社會的購買力也確實很有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