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9章 魅力無窮
音樂的魅力當然不僅僅隻是在主題、旋律`、節奏、色彩、曲式結構、調性等,有的時候甚至連作曲家的創作觀念、演奏家的風格、錄音師的錄音技術及愛好,在加上聆聽者的素質、閱曆、情感、性格等等這些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構成一個整體的音樂。
單獨去分析其中的一個部分其實都是對音樂的肢解。
結合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創作個性,認真聆聽主題的發展變化與對比,讓你全身心都得到音樂及音響的感染,讓你的思想情感以及情緒都在音樂的體驗中發生微妙的變化。
在音樂欣賞的第二個階段中,你需要了解的東西確實太多了,因為所有你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
都在建立在你對音樂極大的興趣上的。
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又促使你對音樂發生更大的興趣,前提是你對音樂首先要有一種需要的欲望,也就是你首先要真正熱愛音樂,也就是因為這個前提,你才能進入到這個階段去認真的學習這些音樂知識。
進入音樂欣賞的第三階段,並不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對音樂認識的階段永不能說結束,進入欣賞音樂的第三階段,並不意味著要和過去的階段劃清界限。
其實,這樣分析和介紹僅僅隻是一個表述上的概念。
但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音樂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這時候我們再來聆聽音樂:當那神奇的樂音響起時,我們的心中就會泛起無際的激情的浪花,不管是與巴赫交談還是和馬勒神遊,抑或是傾聽莫紮特的心聲。
總之,音樂就象是情感的源泉。
這時候已經步入了音樂的殿堂,不管是人生征途的跋涉還是成家立業的拚搏,也不管你是年輕或年邁,落魄或得意,歡樂也罷,憂愁也罷,在音樂的殿堂裏,你都是在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音樂。
這時候音樂已經不再神秘的了。
音樂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
音樂所表達的一切也都不再是外表的,也許主題還是那個主題,但“山遠水遠,你我的心不遠”。
聆聽音樂時的內心體驗已經有了更深的心潮湧動。
也就在這個階段,已經從一個被動的聆聽者轉變成為一個自由的音樂愛好者了,不會用主題分析曲式結構來約束思緒的自由飛翔,也不會在一個標題下用一個簡單的音樂形象來束縛想象力的馳騁和情感的湧動。
盡管有的時候也需要去分析主題、探究曲式結構什麽的,但真正在聆聽音樂時你已經確確實實是用情感來體驗音樂了。
在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中。
內心體驗與認知活動永遠是結合在一起的。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一發展過程永遠是不會停滯不前,對音樂的理解也永遠是無止境的。
說到音樂欣賞,趙衛東不得不想到了相對論的創始人,讀過愛因斯坦傳記的人,肯定不會忘記這位科學巨匠的另一種生活:他常常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並在美的和諧中觸摸宇宙的“神經”。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
音樂啟迪著他的智慧和靈感,豐富著他的精神生活,為他潛心探索科學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愛因斯坦從小並不是一個神童,相反,被人們懷疑是“傻子”在小學讀書期間,曾被訓導主任斷言:
該學生將一事無成。
而正是這樣的學生,日後卻成了一位驚動世界的天才科學巨人,這首要先歸功於愛因斯坦所生長的良好環境。
愛因斯坦的母親波林是位賢妻良母.文化修養很好,喜愛文學,更鍾情音樂。
是個頗有才華的音樂家。
愛因斯坦幼年時經常躲在家裏的樓梯暗處,長久地聆聽母親彈奏優雅的鋼琴音樂,當波林的指尖從琴鍵—上輕輕撫過,優美動聽的旋律便如行雲流水般流瀉出來,小愛因斯坦被音樂聲中的美深深吸引了,恍然置身於一個美麗神奇的世界,那裏的光和影變幻無窮,令人流連忘返,浮想聯翩。
波林是一個極有遠見卓識的母親。
對孩子們的音樂啟蒙教育從很早就開始了。
愛因斯坦6歲時,母親開始教他拉小提琴,教他的妹妹瑪雅學鋼琴。
稍後,愛因斯坦也開始學習彈鋼琴。
隨著時光的流逝,愛國斯坦對音樂漸漸入迷,13歲之後,當他懂得和聲和曲式的數學結構,當他體驗到演奏莫紮特的奏鳴曲所帶來的那種無法比喻的快樂時,音樂就成為他一生的至愛。
愛因斯坦察覺了音樂內的數學結構。
認為:
“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來組成,也可以由數學公式末組成。”
這是何等的奇思聯想啊!
愛因斯坦對變奏曲極感興趣,在學習演奏過程中,通過無數次練習各類複雜多變而豐富的音型節奏,培養了他日後攻克科學難題的堅強意誌,也奠定了他創造性的思維意識。在他成年後研究相對論的日子裏,正是在彈奏了一番鋼琴後激發了靈感而解決了難題。
愛因斯坦對事物有著卓越的直覺能力。
這種令人歎為觀止的直覺能力。
實則與藝術家的想象有異曲同上之妙。
他認為大自然是簡單、和諧、統一的,他深信宇宙有一種最終的簡單性和美。
因此,他是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自然規律的。
愛因斯坦本人也十分強調直覺想象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對於音樂,愛因斯坦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音樂和物理學領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標聯係著,這就是對表達未知的東西的企求,它們的反應是不同的,可是它們互相補充著,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的公式組成。”
在他的心目中,科學的美和音樂的美是相通的,互補的:科學揭示自然界中未知的東西,而音樂揭示的是人類精神中未知的東西,並且是除音樂之外別的方式無法揭示的東西。
總之,古典音樂濃縮著“宇宙的和諧”。
在這裏,感受之深,寓意之遠,是同美的形式交織在一起的。
在愛因斯坦看來,這種統一意味著人間最大的幸福。
傾聽那魂牽夢縈的“天籟”之音,琴弦和心弦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和諧的共鳴。
毫無疑問,音樂是他心靈的天堂。
他可以隨時摒棄人世間的一切喧囂,自由自在地漫步於美妙的音樂王國,沉浸於浪漫的遐思和深邃的思想之中。愛因斯坦經常把科學的偉大成就稱做“思想領域中最高的音樂神韻”,這也許可以用來概括愛因斯坦自己終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從愛因斯坦對音樂的。
趙衛東感覺到音樂的無與倫比的魅力。
雖然前世對音樂的喜歡,但欣賞水平隻停留在初級水平,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今生是一定要彌補這個缺憾的。
雖然,趙衛東也知道音樂欣賞是從音響感知開始,通過聽覺直接接觸音樂的表層,然而進入感情體驗與想象聯想,直至深入音樂的裏層,理解、認識、領悟作曲家和表演者在音樂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正在沉思的趙衛東被耳邊的音樂吸引。
樂曲緩慢、莊嚴、肅穆、虔誠。
原來笪鈴君放的音樂是《1812年序曲》。
這首管弦樂曲作者是柴科夫斯基,作於1882年,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10月應尼古拉·魯賓斯坦的請求而寫的一首大型樂曲,這首樂曲在出版時標有“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莊嚴序曲”的說明。
該教堂於1812年毀於拿破侖的侵俄戰爭中。
所以此曲是以當年俄羅斯人民反抗侵略。
保衛祖國最後獲得勝利的史實為題材的。
這部作品於1882年8月20日在博覽會廣場上首次演出時,曾組織了龐大的樂隊(包括一個完整的管弦樂隊和另一個軍樂隊),曲終時,直接由大教堂鍾樓的群鍾和廣場慶典的禮炮轟鳴表現勝利場麵,蔚為壯觀。
柴科夫斯基在《1812年序曲》中。
以它英雄的愛國主義題材和音畫般的通俗易懂的標題性,以及形象化的主題發展和燦爛的管弦樂的音響色彩,取得了他自己遠遠沒有想到的被聽眾所歡迎的效果。
樂曲開始是序奏。
首先由弦樂組奏出了按嚴謹和聲結構寫成的bE大調、3/4拍子、慢速、莊嚴的《眾讚歌》,它肅穆虔誠,這是俄國人民在國難臨頭時祈佑於上帝和對和平的向往,既有木管吹出的悲哀呻吟的旋律,又以緊張的三連音相互交替發展。
成為狼煙四起和人民的激怒呐喊、呼號。
沉重的低音樂器這時發出了莊嚴的號召,終於改為4/4拍子矯健的騎兵進行曲,衝破了不祥的氣氛,帶來了希望:
它英姿勃勃。
象征著響應號召的戰士踏上征途。
樂曲的呈示部為e小調、4/4拍子、三部曲式結構,主部音樂以快如旋風的旋律和痙攣似的節奏。
描寫著激烈、殘酷的戰爭場麵。
在主部的展開過程中,出現了bB大調、4/4拍的《馬賽曲》,經過變化引伸,以及與主部音樂因素的交織與發展,描寫了拿破侖軍隊的猖狂殘暴和抗敵戰爭的艱苦、激烈。
副部描寫了戰爭間隙中俄羅斯戰士對家鄉的思戀和生活情景,它包括兩個主題:一個是F大調、4/4拍子、抒情的旋律,刻畫了戰士的內心世界,另一個主題是be小調、4/4拍子的俄羅斯民歌《踟躕門側》為素材的旋律。
反映了人們在戰爭中的樂觀精神。
展開部中主部主題與《馬賽曲)的音調此起彼伏,交錯出現,一直在激戰的旋渦中周旋,開始像那遼闊戰場的遠方彌漫著塵煙,繼之又像眼前刀光劍影人仰馬翻,風聲鶴唳的場麵。
這是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惡戰。
再現部略有變化,主部的戰爭氣氛更加激烈。
副部的兩個主題再現後,《馬賽曲》更猖獗,但它已是回光返照,一連串下行模進的四音列,猶如聲勢浩大的追擊洪流一瀉千裏,那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壓倒了聲嘶力竭的《馬賽曲》。
俄國軍隊終於勝利了。
尾聲中眾讚歌在喧鬧的鍾聲和禮炮的伴隨下,變成了輝煌、勝利的凱歌,這是bE大調、2/2拍子的俄國國歌,它與騎兵進行曲用複調的手法相結合,像是凱旋歸來的戰士行進在凱旋門下、檢閱台前。樂曲在歡慶勝利、萬民沸騰的節日氣氛中結束。
多麽優美動聽的樂曲,趙衛東深深的陶醉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