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謀伐> 第十五章 陳暮之謀

第十五章 陳暮之謀

  陳暮十二月從洛陽出發,在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了撤回來的曹操和鮑信。

  雙方只是在路上進行了簡單的會晤,並沒有太多深入交談。

  但陳暮還是給他們透露了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劉岱死了。

  之所以說是不好不壞,是因為對於眼下的曹操鮑信來說,肯定是個壞消息。

  劉岱一死,兗州就群龍無首,各自為政,難以統一兵力。

  現在正是要集中力量對抗黑山軍的時候,沒有了刺史調動兵馬,曹操鮑信也怕打不過黑山軍。

  不過陳暮卻知道,從長遠眼光來看,肯定是個好消息,因為曹操有個兗州基本盤。

  如果是以前,對於曹操這樣的梟雄,陳暮肯定是如臨大敵,想辦法除掉。

  但現在。

  呵呵。

  不是他吹。

  不提他早就安排了諸多後手。

  單說曹操現在頭上戴的這頂「仁義君子」的緊箍咒,就夠他喝一壺的。

  有了這個約束在,還敢盜掘陵墓,吃人肉嗎?

  還敢隨便亂搞別人老婆嗎?

  還敢屠城嗎?

  站在輿論高地首先就噴死你。

  青州有印刷術,發傳單,貼告示,再找幾個受害者現身說法四處演講宣揚你的醜惡行徑,立馬讓你名譽掃地,民心盡失。

  東漢底層百姓可能很多人都不識字,但趨吉避凶是每個人的本能。

  曹操只要幹了這些事,很快就會被所有人知道。

  到時候曹操每攻一城,百姓害怕被屠城,要麼拚命死守,要麼拖家帶口紛紛逃跑。

  即便拿下一座城來,要麼死傷慘重,要麼得不到一個人口。

  包括那些世家子弟,也不會為他效力。

  這就是技術革新帶來的好處。

  畢竟如果沒有印刷術的出現,你沒法大規模貼傳單發告示,想去宣揚別人的罪惡也很不容易。

  而有了約束力,那麼曹操想要在地獄難度開局干出一番大事,難如登天。

  陳暮把一切都算計好,早就不在乎曹操這個梟雄了。

  十二月中旬。

  從洛陽到華陰,總共也就不到三百公里,穿越秦嶺就走了半個月。

  當陳暮抵達華陰的時候,劉備已經將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正打算浩浩蕩蕩地起兵,正式開始兵圍長安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封奏摺,進入了長安,擺在了董卓的桌案之上。

  現在這天下雖亂,可各地諸侯也沒有閑著,有些諸侯不在乎朝廷的威嚴,擅自做主,比如公孫度自領遼東侯,稱王稱霸,盡顯野心。

  而有些諸侯則還需要這個朝廷大義,不時遣使來進貢天子,討要封賞。比如荊州刺史劉表,就請封袁術為豫州牧。

  不要以為劉表好心,糟老頭子壞得很。

  袁術現在霸佔了荊州南部,胃口大得很,不僅想要豫州,連荊州和揚州也想吞併。

  由於豫州汝南為袁氏基業,在郡中多有名望,所以袁術早就派人聯絡了汝南袁家,令從弟袁胤為汝南太守,一南一北夾攻荊北,取了荊州之後,則立即可以拿下豫州與揚州。

  而劉表請封袁術為豫州牧,那在名義上,整個豫州都是袁術的,現在有一大片兵多糧廣民富而且還沒有人佔領的地盤,你袁術要不要?

  要,那荊南就讓出來,我兵不血刃地取了整個荊州,你就跑到豫州去跟豫州各地叛亂打生打死。

  不要,那咱們繼續僵持著,放在嘴邊的肉都不吃,饞死你。

  所以劉表這番操作,看似是要和袁術講和,對袁術的示好,實際上就是禍水東引,想要用套路把荊州南部拿下來。

  不得不說,這個計策確實挺離譜的,讓袁術怦然心動,被劉表派來的說客一番言語,居然心動了。

  只是劉表還是低估了袁術的野心,他不僅豫州要,荊州也要,又引發了其他矛盾。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暫且不提。

  那邊董卓桌案之上,看著眼前的奏摺,眼皮子直跳。

  這奏摺蓋印,是齊國相印,而現任的齊國相,董卓自然知道,正是他恨之入骨的陳暮。

  「那陳暮,竟然還有臉往長安上奏摺?」

  董卓很是不高興地道:「簡直是在欺辱我,你們也真是,這種奏摺還拿到我這裡來做什麼,就不能直接燒掉?」

  被任命為尚書令,在長安監視皇帝,負責處理政務的李儒卻力勸道:「太師,此信事關重大,還是要看看。」

  董卓無奈,便打開奏摺,一封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的楷書白紙信件,就出現在他眼前。

  楷書在東漢名叫正書,為隸書演化而來,流行於漢末,正是大行其道的時候。

  董卓自然是識字的,看著這封信,掃視了片刻,皺起眉頭。

  「王芬居然要另立皇帝?」

  將奏摺合上,董卓臉色非常不好看。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冀州刺史王芬居然要給他來一個釜底抽薪!

  李儒亦是愁眉苦臉道:「是啊,我就是為了這件事情發愁。那河間王劉陔為孝穆皇帝玄孫,按族譜,為先帝從侄,當今天子的從兄,若他真的被立為皇帝,那我們手中的天子,恐怕.……」

  孝穆皇帝其實並不是真的皇帝,他的名字叫做劉開,是漢桓帝劉志的爺爺,漢孝康帝劉宏的曾祖,所以被兩代皇帝先後追尊為皇帝。

  劉開的兒子不少,子孫開枝散葉。像現在河間王劉陔的曾祖,就是漢桓帝劉志的親叔叔。劉陔的爺爺,同樣也是漢孝康帝劉宏的親從叔,本人跟兩代帝王的關係,非常相近。

  如果劉陔真的被立為皇帝,被天下人承認,那麼劉辯的位置就難保了。

  關東軍之所以不敢進攻長安,就是擔心劉辯的生命安全。而一旦劉辯失去了這個皇帝位置,少了天子大義,那麼關東軍恐怕將肆無忌憚,長安將陷入很大的危機之中。

  李儒的話顯然也成了董卓擔憂的問題,一時間竟有些彷徨,沉默了許久,才問道:「文優,可有辦法否?」

  「.……」

  李儒同樣沉默了許久,搖搖頭道:「我也不知該如何應對。」

  「不若召誠漢與王允過來,共同議事吧。」

  董卓想到了他另外兩個智囊,也許他們有辦法。

  李儒卻道:「太師,誠漢是西涼人,又早年跟隨太師,出計無數,立下汗馬功勞,必然可信。唯那王允,世居并州太原,出身世家,與朝堂諸公走得很近,還是要小心提防一二才是。」

  雖然王允現在匍匐在董卓腳下,向來表現得都十分忠心。但不知道為什麼,李儒卻總覺得他不可信,背地裡醞釀著什麼陰謀。

  而且最近董卓也很反常,上次明明勸說他讓他將妾室送予呂布,可是依舊沒見什麼動靜。

  不過好在經過李儒從中調和,董卓氣也消了大半,除了不許呂布進入眉塢以外,其他時候還是讓他跟隨左右,關係倒也恢復了從前,沒有讓這對父子出什麼大亂子。

  董卓聽到李儒的話,想了想道:「那行,就先召誠漢過來,看看他有什麼辦法。」

  說罷就命令侍從回長安叫閻忠過來。

  眉塢就修在長安西面的潷河邊上,周圍環繞著昆池水與蓬萊池,離長安不足二里,只片刻功夫,目前在長安擔任司隸校尉的閻忠就已經抵達。

  閻忠來了之後,李儒將情況給他說了一下,末了又道:「誠漢兄,你覺得此局,應當如何破之?」

  「這是個死局。」

  閻忠想了想,搖搖頭道:「不太好破。」

  李儒嘆氣道:「是啊,如果劉陔的帝位得到天下諸侯承認,那當今天子就徹底失去了作用,到時候關東軍群起而攻,恐怕長安就危險了。」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閻忠思索道:「我曾經聽聞,那關東軍盟主劉備,深受孝康皇帝之恩,因此對孝康皇帝極為尊崇。後來在洛陽的時候,劉備曾經反對廢后、廢帝,其實都跟這個有關係。如果他站出來反對劉陔稱帝,我們就還有希望。」

  「劉備?」

  董卓啞然失笑道:「他如今是我最大的敵人,會幫老夫這個忙?」

  閻忠笑道:「太師,其實你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劉備為什麼要下這麼大力氣進攻長安?如今天下都亂成這樣,聰明人早就會想到離開了,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會花費如此多人力物力繼續打呢,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孝康皇帝的子嗣。」

  「劉玄德不傻,升官發財肯定也有他的意願。畢竟如果他能夠迎回當今天子,那他以宗室身份攝政,擔任三公,總攬大權。但如果這個時候換一個皇帝,那麼好處就全歸了王芬,你說他會不會答應?」

  「所以在我看來,劉備尊崇孝康皇帝,想要奪回孝康皇帝的唯一子嗣不假,還想要總攬大權,做一個權臣也不假。可這一切的前提是,當今天子還是皇帝。」

  說到最後,閻忠看向了李儒。

  李儒不愧是聰明人,幾乎一點就透,恍然大悟地說道:「不錯,如果變成了劉陔,劉備一旦承認了他,那麼劉陔一道詔書,立即就能解除了他的兵權,甚至連性命都不保。所以劉備要想獲利,那麼當今皇帝,只能是現在長安的天子,而不是遠在冀州的天子。」

  這個邏輯很簡單。

  劉備現在花那麼大力氣打長安,還不是想把劉辯弄在手裡,奪了大義之後,奉天子以令不臣。

  那麼如果他尊冀州的劉陔為天子,那麼劉陔現在在誰手裡?

  王芬手裡。

  那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人就不是劉備了,變成了王芬。

  只要劉備不傻,都不可能承認劉陔的皇位。

  所以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在董卓李儒他們看來,劉備在這個時候,也許確實可以幫上他們的大忙。

  畢竟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嘛。

  聽到閻忠李儒的分析,董卓只覺得豁然開朗,高興地道:「哈哈哈哈,誠漢文優之言,當真是令我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我有你們二人相助,真是天賜英傑也。」

  「都是為明公效力。」

  二人拱手一禮。

  李儒又道:「太師可以讓天子下詔書,讓劉備東討偽帝,攻打冀州。此策乃一舉兩得,又解決了王芬立偽帝的麻煩,又能調走關東軍,誠漢兄真乃大才也。」

  閻忠心裡在想這都是陳子歸乾的壞事罷了,嘴上卻謙虛地道:「哪裡哪裡,我也只是靈光一現而已,比不得文優兄素有急智。」

  嗯。

  跟陳暮比起來,我跟李儒還真是單純得像一張白紙。

  連自己大哥都算計,還有什麼事他干不出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