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謀伐> 第八十六章 翻手為雲覆手雨(萬字大章,求推薦票)

第八十六章 翻手為雲覆手雨(萬字大章,求推薦票)

  出了張讓府邸,與王鈞走在街頭。


  王鈞皺著眉頭說道:“真要與那些黨人做交易?”


  “唉,隻能這樣了。”


  陳暮歎了口氣,裝作無能為力的樣子。


  “沒有別的辦法嗎?”


  “如果東西沒在他們手裏還好說,現在投鼠忌器,什麽法子都不靈了。”


  “可惜,這件事情本來能妥善處理好。都怪張河張奉立功心切。”


  “無妨,如果能和他們聊下去就有回旋的餘地,再看看吧。”


  陳暮一邊和王鈞聊著,一邊在心裏冷笑。


  侯栩與荀和都很聰明,但古人的局限性導致了他們依舊玩不過陳暮這個現代人。


  如果真想人和東西一起要,陳暮也不是沒有辦法。


  但他卻不能這麽做。


  原因很簡單。


  當一個人有求於你的時候,就是他最軟弱的時候。這個時候索要報酬和利益,就是很輕易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原本以劉備四兄弟的軍功,四個人想要身居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堅南征北戰多年,打黃巾,平涼州,戰長沙,從184年一直打到187年,花了三年時間,才最終得了個長沙太守,而且還是荊州南部偏遠地區的地方長官,就可以看出想要一步登天,有多艱難。


  因此陳暮要想攫取更多的利益,首先就得讓張讓明白,陳暮不可取代,也不可失去,一定要花大力氣籠絡,給予高官厚祿,要什麽就給什麽才行。


  這就是明末邊關將領的玩法,俗稱養寇自重。


  亂世有兵的人才是王,孫堅在討董卓的時候帶了幾萬人北上,一路上可以隨便找理由殺刺史和沿途的太守,就可以知道到那個時候,秩序已經崩潰,沒有兵馬,就是待宰的羔羊。


  可兵的來源是什麽?

  是地盤,是糧草,是金錢。


  沒有地盤糧草和錢,哪怕你位比三公都沒有任何意義。


  董卓進京之後,殺的朝廷高官不知多少,難道是因為他長得胖才能殺?還不是因為他有兵。


  劉備的起點太低,想升官,自然得另辟蹊徑。


  原本陳暮是不考慮走宦官路線,畢竟這路子是雙刃劍,有點劍走偏鋒的意思,容易傷敵也容易傷己。


  但這世間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卻會被人推入同一條河流。


  既然走不掉,那就隻好全都算計一把,也不枉來洛陽走這一遭。


  .


  陳暮與王鈞去釋放了黨人。


  放了人,就是在向他們傳達善意。


  包括吳伉在內,除了白馬寺的大和尚自殺了以外,黨人什麽力量都沒有損失。


  當這些人回去將陳暮希望談判的消息傳達給荀和的時候,荀和已經將那一批關鍵證據轉移,自己在家裏等待著張讓的爪牙上門。


  聽到這個消息,一開始荀和還比較驚訝,他覺得以宦官的秉性,當知道幕後是他們的時候,一定會暴跳如雷。


  荀和甚至已經做好了被抓走然後被拷問致死的準備,多年逃亡生涯,早就不懼生死。


  反正東西已經到手,也就無所謂了,大不了與宦官們魚死網破。


  然而他沒想到,宦官集團居然沒有對他出手,而是告訴他,張讓的爪牙,最近聲名鵲起的陳暮陳子歸,即將親自拜訪他的府邸,與他有事相商。


  荀和與趙恭坐在自家廳堂裏,兩人對飲一杯,趙恭放下杯子,疑惑不解道:“張讓這是在玩哪一出?”


  這個消息還是趙恭給荀和帶過來的,荀和搖搖頭:“不知道他們想做什麽。”


  趙恭臉色凝重:“那陳子歸,怕是來者不善。”


  “兵來將擋就是。”


  荀和冷笑一聲,那陳子歸早聽說過,是張讓一手提拔出來,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千石官吏,而且調去了鴻都門學進修,雖然武將轉文職還得邁幾個坎,但無疑說明張讓的看重。


  未來這個陳暮怕是要走入漢庭的權力中心,站在世界的頂點。


  可那又怎麽樣。


  父輩們和宦官派係做了一輩子鬥爭,他荀和也不是什麽孬種,要是怕死的話,豈不是愧對了自己父親八俊的名聲?


  二人閑談了許久,天色漸晚,一直到傍晚時分,門口守著的賊曹進來向趙恭稟報:“部尉,人來了。”


  當陳暮出現在巷口的時候,他就知道這裏有著無數雙眼睛在盯著。


  宦官與黨人的爭端,早在王允上奏折,很多人跟著他一起彈劾張讓趙忠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端倪。


  朝堂上的諸公,有些人看出了眉目,有些人甚至自己就是幕後推手,大部分人雖庸庸碌碌,但也隱隱察覺到了風雲變色,猜測到朝堂出了大事。


  陳暮的一舉一動,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裏。


  馬車緩緩地駛入巷子裏,停在了荀和家門口,陳暮下了馬車,完全不怕兩側巷子會不會冒出無數弓箭手。


  荀和敢殺張河,是因為埋伏地點是在和安裏的深巷,和安裏本來就是人跡罕至,深巷裏更加不可能存在別人。就算張讓知道是他幹的,沒有實際證據,也抓不到把柄。


  當然。


  張讓也從不需要實質證據,冒著天下大不韙幹的壞事又不是一件兩件,真不講道理,大不了再發動一次黨錮之禍。


  但張讓現在正處於一個很尷尬的當口,漢靈帝對他起了疑心,就意味著地位不穩。再加上荀和把東西拿到,張讓自己反倒把柄落在別人手裏,如此一來,自然投鼠忌器,也隻能吃了張河一死的啞巴虧。


  而現在陳暮是在鬧市街頭,在洛陽城內行凶無異於造反,荀和要是敢動手,立即就能震驚朝野。不僅是朝堂上,連民間都會知道這事,荀和怎麽可能會做這麽自掘墳墓的事情。


  “這裏就是荀和住的地方,黨人大赦之後,他將家人送回了潁川,獨自一人來洛陽,在這裏租了一套房子。”


  王鈞掃了眼四周,徐彬的人已經包圍了這裏,保護他們的安全,但聯想到張河的下場,王鈞依舊有些心中戚戚,搖搖頭道:“黨人們還真是膽大包天,也不知道這裏藏了多少殺手。”


  “光天化日,他們不敢行凶的。”


  陳暮瞥了他一眼,王鈞這小子是被迫害妄想症了吧,埋伏左右刀斧手摔杯為號那得是撕破臉皮才會做的事情,連項羽都沒有幹,荀和怎麽會這麽蠢?

  “就怕萬一嘛。”


  王鈞想了想,問道:“就這麽上門嗎?”


  陳暮走到門前,敲了敲門,奇怪地看向王鈞:“不然你以為呢?”


  “我以為請他們去洛陽監獄再談會比較合適。”


  王鈞對於黨人這個天然敵對集團充滿了惡意。


  嘎吱一聲,門開了。


  站在陳暮眼前的是一個中年儒生,飽經滄桑的臉上寫滿了故事,似乎總是壓抑著一股愁意,見到陳暮,微微點頭,露了個笑容,也不說話,隻是把門打開示意他們進去。


  陳暮向他也輕點頷首,毫不慌張地邁過門檻進入到院內,渾然無視不遠處一名臉色凶悍男子投射過來殺人般的目光。


  小院並不大,堂屋前有棵碩大的柏樹,沿著青石板十多米外就是廳堂。有點像是後世某島國的房子,木質圍牆夯土地麵,落葉擠滿了庭院,廳堂的屋簷下就是光滑的木地板,下雨天坐在上麵看身前雨滴落下的時候,一定浸入心脾,非常舒服。


  荀和把門關上,轉身對陳暮說道:“久聞大名,今日有幸相見。”


  陳暮也說道:“伯脩公之名望,我亦萬分欽佩。今能見到先生,如見伯脩公當年之風範,暮也是三生有幸。”


  “嗬嗬。”


  荀和笑了笑,伸出右手指向廳堂:“請。”


  趙恭目光凶厲,冷漠地看著他們。


  四人進入屋裏,相對坐下。


  荀和咳嗽了一聲,緩緩開口:“陳先生忽然造訪,不知有何事請教?”


  “不敢說請教。”


  陳暮看了眼王鈞與趙恭,說道:“荀先生之妙計,暮實屬佩服,隻是在洛陽城內動武,如同造反,荀先生有些過了吧。”


  趙恭臉色微變,凶相畢露。


  荀和卻輕笑道:“陳先生在說些什麽,和怎麽聽不明白?”


  “也是,四個人在場,的確有些話不方便說。”


  陳暮對王鈞拱手說道:“王兄不如先回避,如此有些話才好明白來說。”


  這就是要創造私密談話空間了。


  王鈞自然也懂,宮裏的齷齪事無數,沒人會在人多的時候說些不該說的話。


  私下兩人說,就算有什麽涉及到大逆不道的言論,出來之後沒有第三個人作證,一個死不認賬就行。


  所以王鈞也明白這一點,知道單人對峙比較好,點點頭:“那我出去了。”


  荀和想了想,對趙恭也說道:“子謙,你也去吧。”


  “公舒?”


  “無妨,你去吧。”


  “哼。”


  趙恭冷哼一聲,看著陳暮道:“若你敢對公舒不利,我必殺汝。”


  說罷起身快步出門。


  陳暮也隻是笑了笑,沒有生氣。


  等院中清靜下來,屋內隻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世界仿佛安靜了。


  這時已是傍晚,屋外天色暗淡,火燒雲染紅了半邊天空。接近九月的秋風撫動,吹得庭院的樹葉嘩嘩作響。


  王鈞和趙恭出去,屋裏就隻剩下陳暮和荀和兩個人。


  荀和微笑著說道:“他們都出去了,有什麽話,請說。”


  陳暮點點頭:“我是來與先生商量大事的。”


  “何事?”


  “請先生歸還了張讓的那批禮單。”


  “嗬嗬,我若是不還呢?”


  “張讓與黨人素無仇怨,先生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他蠱惑天子,禍亂朝政,我輩正義之士自當挺身而出,悍然抨擊!”


  荀和冷笑起來。


  他付出了這麽大代價拿這批東西,就是為了扳倒張讓,憑什麽要還出去?

  陳暮認真道:“荀先生,我也是士人,是站在你這一邊的。”


  “哦?”


  荀和故作不解道:“我怎麽沒看出來?”


  陳暮一臉苦笑道:“我還不是被皇甫嵩和王允給坑了,本來是戰場立了功,盧植盧先生將我推薦入太學,結果張讓想拉攏我,將我弄去鴻都門學,我本來可以拒絕,但沒想到皇甫嵩和王允不問青紅皂白,陷害於我,我才不得已奮起反抗。”


  “還有這等事?”


  荀和狐疑。


  “千真萬確,我什麽都沒幹,還幫著皇甫嵩滅了豫州黃巾,結果轉眼皇甫嵩和王允就陷害我,在王允上的奏折裏加了我宗族名錄,連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都沒有,當真令人心寒。”


  陳暮搖搖頭,這事皇甫嵩和王允做的真不地道,你們就算聽說了自己是張讓的人,好歹也過來問問,中門對狙當場對峙都行,何必玩陰的呢?

  聽了他的話,荀和臉色微微動容,拍著額頭道:“這皇甫義真跟王子師還真是”


  真是坑爹。


  平白無故給黨人樹了一個這麽厲害的強敵,差點讓他的計劃翻車,這不是豬隊友是什麽?

  不過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荀和搖搖頭道:“都回不了頭了吧。”


  陳暮卻搖搖頭笑道:“非也非也,正是時候。”


  “此話怎講?”


  荀和詫異問道。


  陳暮嚴肅說道:“暮想問先生,你覺得這大漢天下如何?”


  荀和想起這麽多年流浪生涯,遍曆人間辛酸苦辣,若不是背後有大家族伸出援手,怕是早就遭遇不測,不由發自肺腑感歎道:“哀民生艱呐。”


  陳暮點點頭:“不錯,此番黃巾之事,便是明證。天下已經大亂,百姓水生火熱,生靈有倒懸之急。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天子昏庸不堪,張讓這廝雖然可惡,但罪魁禍首還是天子。天子斂財成性,不顧萬民生死,賣官鬻爵,流放了正直的官員,讓一些卑劣之徒竊取了高位。這些人不思報效國家,反而四處壓榨百姓,巧取豪奪,致使國困民疲,民生凋零,釀造了今年的黃巾之事。朝野上下很多人都說,這一切都是宦官們的錯,可宦官的權力來自何處?還不是來自皇權?背後是天子在撐腰。所以今日就算除掉張讓,明日還會有王讓李讓宋讓繼續替天子為非作歹,荀先生豈不聞楚王好細腰,宮中多有餓死者?所以除掉張讓,治標不治本也。”


  東漢滅亡其實有很多原因,比如天災**,外戰不斷,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聚集到一起,全讓漢靈帝一個人背鍋肯定有失公允。別的不說單說他的前任漢恒帝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賣官鬻爵就是從漢恒帝開始,嚴重打擊了朝廷的公信力以及官員的權威。


  但不可否認的是,漢靈帝依舊是個昏君。如果他勵精圖治,好好治理這破亂不堪的江山,東漢再延續百年壽命也不是不行,可惜的是這廝比他的前任漢恒帝還過分,為了斂財什麽事都能做,完全不顧百姓死活。


  所以即便是把張讓弄死,事情的根源漢靈帝隻要還在,那麽問題就依舊得不到解決。萬一張讓的下一個繼承者比張讓還要過分,最終損害的,仍然是這個國家和萬民。


  “這”


  荀和皺起了眉頭,這個道理他自己也知道,奈何身為士人,忠君愛國是本份,對朝廷再如何不滿,他也不敢於皇權做鬥爭。


  “所以荀先生應該明白,你今日扳倒了張讓,其實對你,對黨人,對這個國家一點好處都沒有。”


  陳暮繼續勸道:“還不如與張讓修好,幫他渡過這次危機。如此張讓必然感恩戴德,大肆提拔黨人,黨人複出之後,便可以趕走那些壓榨百姓的貪官汙吏,好生治理天下,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荀和皺起眉頭,不滿道:“你是讓我投靠閹宦?”


  “當然不是。”


  陳暮笑了起來:“我是想告訴先生,當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為了複仇,甘願俯身做夫差的奴仆,日夜服侍,甚至嚐糞以表忠心,才感動吳王被放歸越國,從此臥薪嚐膽,秣馬厲兵,最後滅了吳國報仇雪恨。如今天子雖昏聵,但長子辯已年方八歲,聰穎有加,智慧過人。若有朝一日天子遭遇不測,皇子辯繼位為帝,則新帝自有新氣象。此時若是像先生這樣的士人已經崛起,占據了朝堂官位,那麽可以正如勾踐服侍吳王一樣,帶著天下仁人誌士,進宮誅滅宦官,輔佐少帝治理天下,教授少帝為君之道,自此國安民樂,萬世太平,豈不美哉?”


  荀和搖搖頭:“天子正當壯年,怎會遭遇不測?”


  陳暮反問道:“荀先生可知我在長社是如何擊敗的黃巾?”


  荀和想了想,說道:“聽說是借來了東風?”


  “不錯。”


  陳暮點點頭:“我祖上傳下圖讖秘術,這是皇甫嵩知道的事情,我今年多次觀察紫微帝星,推算天命,天子即將命不久矣,五年之內,必龍馭歸天而去。此時先生假裝與張讓友好,虛與委蛇,壯大自己,待當今天子離去,皇子辯繼位,則萬事可平矣。”


  荀和蹭地一下站起來,愕然說道:“你說的是真的?”


  “此乃天命,怎會有假?”


  陳暮裝作不悅。


  荀和背負著手在廳堂走了個來回,驀然回首問道:“我怎知你說的是真假,若聽你一番胡說,我就將東西交出去,張讓明日就拿我等士人開刀,豈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先生不信?”


  “不信!”


  陳暮自信一笑:“我有三策,可讓先生信服。”


  “你說。”


  “第一,我最近夜觀天象,發現西北破軍星高懸,這說明再過一兩個月,西北便有刀兵起,邊疆會有大事發生。”


  陳暮仔細在腦中回憶著以前看過的《後漢書》記載,慢條斯理地說道:“第二,去歲我觀天象,看到有黃色光芒的大星落下,這說明有德高望重之士要死。我推測之後,發現隻有伯獻公符合條件,明年伯獻怕是”


  “伯獻公”


  荀和臉色動容,伯獻公就是楊賜,作為如今朝堂上碩果僅存的正義之士,楊賜在士人裏的威望極高,很多名士都是他的弟子,庇護了不少黨人,他如果死了的話,對於士人來說,無異於是一場巨大的地震。


  “第三策呢?”


  荀和又問。


  陳暮答道:“第三策便是大將軍何進,何進新立為大將軍,威望和權勢都不夠,在朝堂的話語權也不足。但有皇後撐腰,地位還算穩固。此時若先生依附何進,讓何進去與張讓說和,我再去遊說張讓,讓他的兒子張奉娶了何進的妹妹為妻,如此他們成了一家人,張讓也會看在何進的麵子上不為難先生與黨人。”


  事實上何進之所以對宦官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清,甚至到最後也隻是想殺一個蹇碩,而沒有考慮把宦官集團全部誅滅,就是因為他本身與宦官集團就有很深的交集。


  比如何進有兩個妹妹,一個是何皇後,一個是後來嫁給了張讓的兒子張奉。


  另外何皇後前兩年毒殺了漢獻帝劉協的生母王美人,漢靈帝震怒,差點把何皇後廢掉,還是張讓等人勸解,又集資了一千萬錢給了漢靈帝,這才讓漢靈帝消了怒,沒有廢掉何皇後。所以張讓對何進有恩,這也是為什麽何進隻想殺蹇碩,而對於殺張讓等人總是猶豫不決的原因。


  現在何皇後地位比較穩固,外有何進,內則與張讓等宦官極為交好,如果荀和等士人把威脅張讓的東西交出來,並且全都倒向何進,那麽看在何進的麵子上,再加上陳暮的遊說,張讓大抵不會秋後算賬,再拿黨人開刀。


  “何進的話”


  荀和在腦中細細思索,何進雖為大將軍,但畢竟是屠戶出身,在士人眼裏地位極低,黨禁解除後,何進倒是想征辟一些人去他的中朝,可惜都沒有人應辟,投靠他的話,還頗有些掉身價的意味。


  不過對於荀和來說,其實投靠何進也不是不可以,畢竟相比於臭名昭著的宦官一黨,何進至少還沒有什麽太大劣跡,與他為伍,總好過與宦官為伍強得多。


  想了許久,荀和還是搖搖頭:“你說的這些還是過於虛幻,鬼神天象之說,我雖敬畏,但卻避而遠之,說些實際點的吧。”


  陳暮笑道:“那就說點實際的,最近朝中多人彈劾張讓,恐怕也是你們在試探天子底線吧。”


  荀和先是顰眉,又舒展開來,眼前的人太聰明了,似乎什麽都瞞不過他,便索性大方承認道:“不錯,的確是在試探。若天子有鬆動跡象,那些張角贈與張讓的禮單,便是壓垮張讓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試探出了什麽?”


  陳暮一攤手:“連皇甫嵩都親自下場,前兩天彈劾張讓的宅邸逾矩,天子依舊沒有有所表示。這說明天子還在猶豫,我若是張讓,隻需要繼續幫天子斂財,淡化此事的影響,再過一段時間,天子就會把這事忘記,你把東西交上去,最終也隻是落得個張鈞的下場而已。”


  荀和沉默不語,這的確是他最擔心的地方。連日來他推動朝中與黨人還有密切聯係的官員,上奏彈劾張讓。奏折如雪片一樣飛到了明光殿,可天子卻把所有奏折壓下不表,這裏麵的意思,恐怕有點耐人尋味。


  陳暮繼續說道:“所以還是那句話,你拿到東西,隻是代表了一種扳倒張讓的可能性。扳倒了張讓,於事無補,還有趙忠,還有郭勝,還有其他宦官,隻要天子不死,張讓多的是人可以取代。如果沒有扳倒他,那就是將張讓徹底得罪,恐怕又是一場腥風雪雨,張讓的報複,也許就不止是幾千顆人頭那麽簡單,到時候斬草除根,黨人沒一個能活下去。因此我奉勸先生,做人不能太耿直,有的時候該隱忍的時候,還是得隱忍一番,當年韓信若是忍不了胯下之辱,與人決鬥,又怎麽會有今天這大漢數百年國祚。聽我一句勸,將東西交出來,與何進張讓結好,讓他們幫助黨人複出,一步步讓黨人走向朝堂,占據高位。”


  “如此靜待時機,等到天子歸天而去,少帝登基之時,先生依附於何進乘風而起,那便是黨人真正複起之日。到時先生治國之才則盡可施展,將來青史留名,那便是無異於昭宣中興的功績。而且還可以為黨錮翻案,為伯脩公等人討回一個公道。”


  陳暮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口若懸河,天花亂墜。


  荀和下意識去幻想那個場景,不由欣然向往,但理智還是告訴他要冷靜,沉思說道:“你說的對,一切根源還是在於當今天子的問題。但張讓把持著洛陽大部分兵馬,就算天子離去,少帝登基,我又如何誅殺宦官?”


  陳暮笑了起來:“荀先生忘了,皇甫嵩盧植和朱儁可還在呢,而且我兄長劉備為漢室宗親,常思報效國家,等待天變之日,荀先生可以向何進進言,召集他們的兵馬同入洛陽,有這麽多忠君愛國之士,帶著人馬,難道還不怕誅滅不了宦官?先生可以懷疑我,莫非皇甫嵩盧植等人的忠心也懷疑?”


  “這”


  荀和瞪大了眼睛,這麽一說好像也有道理,皇甫嵩在大漢軍中威望極高,又是黨人親密夥伴,如果真的如當年竇武等人一樣準備兵諫的話,有皇甫嵩在,這成功率似乎極高。


  這麽一看,陳暮說的似乎沒錯,如果天子真的會早死的話,那麽他完全可以複製竇武的辦法,勸何進召集兵馬來洛陽。


  畢竟當年竇武他們之所以失敗,是運氣不好剛好碰上張奐回京,張奐被宦官蒙蔽,才造成那次兵諫失敗。而這次做好準備,有皇甫嵩的數萬大軍做外援,再加上盧植朱儁和劉備等人的兵馬,那就必然萬無一失了。


  想到這裏,荀和也有些心動。


  因為陳暮說得很明白。


  第一,你扳倒張讓,其實依舊無法達成黨人求政治清明的結果,隻要漢靈帝還在,那麽政治就一定會黑暗。


  第二,如果沒有扳倒張讓,那他們這些人的謀劃就會付諸東流,黨人將再次墮入深不見底的地獄。


  這兩個問題擺在荀和麵前,十分的嚴峻。


  而陳暮不僅提出了問題,還給出了解決的方法。


  那就是先與宦官集團虛與委蛇,壯大自己,等到漢靈帝死的時候,就召集人馬,誅殺宦官。


  方案的可行性極高,畢竟竇武試過,雖然沒有成功,但隻是竇武的運氣太差了而已,並不是說辦法不可行。


  荀和沉思良久,才開口說道:“你說勸何進召集兵馬來洛陽,可之前又說遊說張讓的兒子娶何進的妹妹,如此他們是一家人,何進會同意?”


  陳暮搖搖頭:“荀先生,我以為你應該是明白的。如果皇子辯登基為敵,那麽何進就是天子的親舅舅,你說作為親舅舅,他會忍著讓自己的外甥被宦官操縱權術,而眼睜睜地看著皇權落在宦官手裏嗎?大漢數百年來那麽多例子,不用我一一來列舉吧。”


  就跟黨人與宦官天然敵對一樣,外戚和宦官同樣如此。縱觀東漢二百年曆史,外戚和宦官的權力鬥爭就沒有停過。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對皇權的爭奪而已,誰能戰勝對方,誰就能奪得皇權,粱翼如此,竇武也是如此。


  所以別看何進與張讓他們交集很深,在誅殺宦官這事上猶猶豫豫,但猶豫完之後,還是得下定決定這麽做。因為他不這麽做的話,劉辯的權力就還是在張讓他們手裏,何進怎麽可能會忍得住?


  “嗯,我知道了。”


  過了片刻,荀和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長舒了一口氣,問道:“我想知道,陳先生做的這一切,到底是為的什麽?”


  如果說陳暮是為了大漢天下,為了黎民百姓蒼生,這話他是半句都不會信。


  陳暮認真回答道:“荀先生,我之前說過,我也是士人。皇甫嵩和王允雖然陷害我,敗我的名聲。但我心中依舊懷著的是對士人身份的認同,我做這些,便是為了將來不得一個宦官黨羽的名聲,為了青史留名,為了流芳百世,不知先生信不信與否?”


  “我信!”


  荀和點點頭,世上的人無數,有些人為了權,有些人為了錢,而對於他們這些士人來說,真正喜歡的是名。


  一個流芳百世的機會,足夠讓任何士人為之心動,為之狂熱。


  “荀先生是同意了?”


  陳暮問。


  荀和搖頭道:“我再想想,容我再想想。”


  “嗯。”


  陳暮看了眼外麵,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不知不覺,竟然已經聊了快一個時辰,便說道:“那請荀先生好好考慮考慮吧,暮便不打擾了,告辭。”


  “不送。”


  荀和坐在原地,倒不是他不想送,外麵那麽多人盯著,他送陳暮出門,會對外界產生令人誤會的信息。


  陳暮走出廳堂,來到了庭院。


  天色暗淡,銀白色的月光灑落下來,將院中的柏樹投射出一個巨大的陰影。


  陳暮站在這陰影下,身上滿是斑駁的月光,回頭看了眼荀和。


  荀和依舊坐在廳堂,臉色變幻,苦思冥想。


  嗬。


  陳暮輕笑一聲,轉身出門。


  等解決了這事後,他就會建議張讓向漢靈帝進讒言,向天下每畝收取10錢的修宮錢,再加劇一下漢朝的滅亡速度。


  到時候漢靈帝一死,天下大亂,就是劉備進京的時候,也是與董胖子扳手腕的時候。


  當然。


  劉備那點實力肯定打不過董卓,所以到時候陳暮會謀劃一番,替劉備撈取足夠的聲望和政治積累,等董卓正式掌權,禍亂宮廷的時候,就是宣檄文發矯詔,號召天下義軍共討董卓的時候。


  到那個時候,劉備的聲望必然能到達天下的頂點,將來爭霸,對他的好處就是無限大。


  翻手為雲覆手雨。


  這腐朽的大漢天下陳暮要滅,劉備他要扶持,名聲和權力,他全都要!


  在他眼中,這天下,不過是棋盤。眾生,不過是棋子。


  隻是這天下,不知誰有資格與自己對弈呢?


  月光下,陳暮的背影越拉越長。


  站在陰影裏,低著頭,待出門看到王鈞站在馬車前等他的時候,陳暮露出了人畜無害的微笑,宛如春風一般和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