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
四人商量好計策,陸續分道離開。
閻忠回去之後,第二天董卓就召見他與李儒議事。
廳堂之中,董卓麵無表情地坐在席上,這次他請辭驃騎將軍,滿朝文武紛紛讚成,很多人請求要將他調離洛陽,去外地討伐叛亂。
董太後倒是信守承諾,讓他擔任太尉,但暗地裏,卻籠絡關中豪強等人,賞賜他們官職,調派他們的位置。
分董卓的權力,董太後幾乎已經不加掩飾,不僅將董承升為驃騎將軍,還令關中豪強聽命於他。
要知道,原本董承的實力已經不弱,掌控南軍兩萬多人,曹操等人盡在他麾下,又執掌宮廷宿衛,總兵力接近四萬人,比之現在的董卓還要強大。
若是關中豪強也依附於董承,那麽董卓麾下兵馬,就隻剩下自己的西涼軍與一部分並州兵,總共不過一萬多人。
而董承吞並了關中豪強的兵馬之後,一躍就有六萬多人。
如此削弱董卓,董太後打的什麽心思,幾乎已經不用董卓手下的謀士去提醒,用腳指頭都能想到。
到時候難道會放棄一個麾下有六萬多士兵的親侄子,讓一個麾下隻有一萬士兵的遠房侄子當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嗎?
怎麽想都知道不可能。
所以董卓很清楚,自己當初抱有的幻想以及董太後的承諾,都會如清晨的露珠一樣,變成夢幻泡影。
自己那遠房便宜族姑母。
這是要食言而肥,根本沒打算立他董卓,而是要偏袒自己的親侄呀。
想到這裏,董卓的臉色就更加嚴峻,粗著氣對手下兩大謀士說道:“誠漢,文優,你們到底想到了對策沒有?”
李儒頂著一對黑眼圈,沉吟道:“明公,我想了一夜,若要動手,隻有從內部與外部兩個方向考慮。”
“內部做何解,外部又做何解?”
董卓問道。
“內部,自然是從皇宮裏找突破口。”
李儒說道:“我想了很久,做這種事情,隻能讓太皇太後身邊的人去做。可她身邊之人並沒有我們的人。原本我以為皇宮內部鐵板一塊,卻又忽然靈光乍現,想起了一個人。”
“誰?”
“何太後。”
“她?”
董卓思索道:“你說的對,在皇宮中,也就隻有她巴不得太皇太後死。可是何太後就是我當初向太皇太後建言廢帝,她才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恐怕也是恨不得我死,文優覺得,她會同意這件事情?”
一旁的閻忠頗為驚訝地看了眼李儒,沒想到他跟陳暮一樣,也看出了何太後這個關鍵點。
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呀。
不過仔細一想,想到何太後身上倒也不算太難。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而整個皇宮之中,就隻有何太後是董太後的敵人,還是多年仇敵,互相都巴不得對方死的那種。
李儒跟陳暮一樣,同時想到她身上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她會不會答應,不過試試就知道了。”
李儒撫摸著下巴山羊胡,笑著說道:“永安宮位於皇宮東明門外,由城門校尉把守,不似皇宮那般戒備森嚴,我們可遣人進去一探,不告訴何太後底細,隻問她答不答應,若是願意助我們一臂之力,那就最好,若不願意,也不會暴露我們底細。”
其實在董卓想來,一個被廢掉的太後能有什麽用處?
無權無勢,又沒有法接近太皇太後。
但有辦法總比沒辦法強,勉強點點頭道:“那就按照文優的法子做,誠漢,你有何想法?”
目光看向閻忠,眼中充滿希翼。
閻忠苦笑道:“其實我跟文優的想法一樣,隻能將從何太後身上想辦法。”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一般想從內部攻破,收買內應間諜,是一個長久的工程。
比如你看中某個人,想收買他,你就得了解他的喜好,他貪財,就給錢,好色,就給美女,投其所好,總歸得一步一步來。
可時間緊急,大差不離也就這一兩個月的事,董卓哪有那麽多時間慢慢收買董太後身後的人?
所以隻能找現成的,無比憎恨董太後的人。
而宮裏頭最恨董太後的人是誰?
可不就是何太後嗎?
因此李儒陳暮想到何太後,並不是多麽聰明的選擇,而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陳暮的優勢在於,還有個王鈞幫忙出主意。
作為熟知宮廷內部情況的常侍宦官,王鈞在除了何太後以外,還提出了一個關鍵人物郭勝。
這就是強於李儒的地方。
聽到閻忠跟李儒的想法一樣,董卓失望地道:“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他總覺得何太後有點不靠譜,一個失勢的太後,還怎麽去下毒?
李儒說道:“何太後畢竟在宮裏那麽多年,也許能夠想到一個比我們想得更好的辦法。我們隻需要找到她這個關鍵人物,具體實施,就得她由自己來負責。我們隻需要答應她,如果她能成功,我們就扶持她上位,幫助弘農王複辟。我相信以何氏的狠辣與貪婪,必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閻忠補充道:“何太後與董太後不和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董太後又廢掉了何太後之子,立陳留王為帝,如果能夠殺死董太後,重新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她恐怕一萬個願意,這一點倒不用擔心,而且我聽聞郭勝還活著,她也不是完全沒有人可用。”
“郭勝?”
董卓細細回想了一下,試探道:“十常侍?”
“是。”
閻忠點點頭:“此人是何進同鄉,當年何太後入宮,就是他舉薦。如今郭勝在內省為太官左丞,負責膳食。”
董卓眼睛放光,連連點頭:“這倒是個關鍵人物,若是他來下毒,機會很大。”
“可惜自始至終,我都覺得下毒的風險太大了。”
李儒歎息了一聲:“毒藥味道很重,難以被掩蓋,即便能找到合適的去下毒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也太小。所以我認為,從內部攻破不應該報太大希望,主要還是以外部為主。”
“也不盡然。”
閻忠微微一笑,取出兩瓶毒藥:“此兩種毒藥,一者為慢性毒,二者為急性毒,可以參雜在香料,食物當中,而且味道並不濃鬱,難以察覺。”
“哦?”
李儒對毒藥很有研究,聽到這毒藥味道並不濃鬱,驚訝地道:“此藥毒性如何?誠漢兄是從哪裏弄到的?”
“這是西域奇藥,產自身毒,僅僅隻需要一滴,就能殺死數人,毒性極為猛烈。是當年我從一個西域朋友那要來,價值不菲,一流百金,為我壓箱底的寶貝。”
閻忠大方介紹。
一流就是八兩,二流就是一斤。所謂的半斤八兩,按照漢朝的計量單位來算,都是一流。
而閻忠口中的身毒就是印度。
早在西漢時期,漢朝就已經與印度有來往,包括《後漢書》當中,對於東南亞、西亞等地區就已經有了明確記載。
其中不僅記載了印度,甚至還記載了古羅馬帝國。
如《後漢書·西域傳》中就有“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的說法。
西海,就是今天的波斯灣。
當時甘英的使命就是出使“大秦”,也就是古羅馬帝國,最終到達波斯灣,在今天的伊朗一帶受阻返回。
因此很多人以為古代王朝封閉,實際上秦漢時期對世界就已經有初步了解。
中國人的冒險基因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由西域的絲綢之路,向著歐洲進發,開始探索整個世界。
真正閉關鎖國,搞封閉主義的,是清朝。
後來野豬皮因為自身的愚昧,使得中國遭受了極為屈辱的近代史,讓列強無不懷念我大清,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事情。
閻忠將這些毒藥的來源說成是西域,一來讓人沒法查驗,二來增添了幾分神秘感,給予董卓和李儒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李儒接過藥瓶,看著這個小瓷瓶,同樣保持著懷疑地態度問道:“一滴殺死數人?砒霜也不過如此,毒性真的有這麽猛烈?”
閻忠笑了笑:“誠漢兄若是不信,可以親自試一試。”
“那我聞聞。”
李儒非常作死地打開青化物那瓶聞了一下,頓時隻覺得一股杏仁味撲鼻而來,整個人頭暈目眩,心跳加快,連忙將瓶口封住,喘著粗氣道:“好厲害的毒,我也曾研究毒藥,從未見過如此奇毒,隻聞一點點氣味,就讓我感覺要窒息。”
差點試試就逝世。
“此藥可參雜入香料當中,慢慢浸入人體。若是明公購置珍貴的西域香料進獻給太後,讓太後每日熏香,不出數日,當毒氣入體之日,便是太後身死之時。”
閻忠微笑著介紹。
董卓滿意地點點頭:“好藥。”
“而這一瓶,便是快速致人死地的毒藥。”
閻忠又介紹那瓶夾竹桃毒,說道:“倒進一滴入食物裏,不僅味道很淡,且可以迅速致人於死亡,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的良藥。”
李儒聽到這兩瓶藥的藥性,高興地道:“有了這兩瓶藥,那我們可以製定的計劃就多了幾個,選擇的餘地,也多了幾分。”
董卓吩咐道:“那這件事情,由你們來製定具體的計劃,要我做什麽,盡管開口,此時就拜托給二位了。”
“唯。”
“都是為明公效力。”
兩人同時站起來向他行了一禮。
禮畢之後,李儒才又道:“既然是明公所托,那內部攻勢,就由我和誠漢製定計劃,接下來說說外部攻勢。”
“文優請說。”
董卓雙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們坐下來說話。
“董承每日住在皇宮裏,牢牢把持著皇宮禁衛,南軍則主要由幾名校尉統領。所以皇宮的守衛並不是特別森嚴,隻有虎賁軍羽林衛加上禁宮宿衛,總計不到萬人,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北宮,約有五六千人。”
李儒又坐回席上,侃侃而談:“如果我們要行事,就必須要做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再來一場宮門之變。如果能夠攻入皇宮,以武力控製住皇宮,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以武力攻取皇宮?
閻忠心道李儒這貨真是個狼人,比狠人還多一點。
這事當初竇武幹過,現在袁紹也幹過。
不過他倆都被赦免無罪。
事實上一開始他們也都被定性為造反謀逆。
可竇武陳蕃被天下人敬佩,民間風評上根本沒人說他們是逆賊。
至於袁紹。
還是那句話,人家有好家世啊。
你董卓一沒好名聲,二沒好背景,居然妄想學竇武袁紹?
誰給你的勇氣?
當然,閻忠這些話都在心中腹誹,肯定不能明說。
但董卓也不是傻子。
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跟自尋死路有什麽區別?
因此董卓詫異道:“真的要出動軍隊嗎?可竇武袁紹發動宮門之變,是以誅殺宦官為借口,如今沒有宦官了,我還能找什麽理由?”
李儒微微一笑:“理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董卓道:“文優不妨明說。”
李儒看向永安宮的方向,淡淡地道:“何太後與弘農王的詔書,就是最大的理由。”
又打上廢後與廢帝的主意了?
閻忠大抵也猜到了李儒是什麽意思。
別看劉協上位有董太後背書,一切似乎來得名正言順。
但實際上當時的人心目當中的正統皇帝,還是劉辯。
無它,就因為他是先帝皇後所生的嫡長子。
嫡長子製度在漢朝已經根深蒂固,不止是皇室,諸侯王國也是如此。
在推恩令出來之前,嫡長子幾乎是真正的含著金湯勺出生。
一個王國所有財產,包括王位繼承,都屬於嫡長子。
即便是有推恩令出來之後,嫡長子依舊能分得大半的財產,次子和三子分小半的財產。
因此即便是當初劉宏想要立劉協為太子,也是困難重重,阻力非常大。
而董太後雖然借著宮廷之亂,利用董卓和董承掌控了兵權,趁勢廢掉了劉辯,立了她最心愛的孫子劉協為皇帝。
可天下明眼人都知道,劉辯才是正統。
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
包括後來朝代修史,劉辯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也遠遠高於劉協。
至於後來為什麽劉協會被承認,那是因為劉辯死了,被董卓派李儒下毒給弄死。
在劉辯死後,劉宏就隻剩下劉協一個兒子。
如此那些古板守舊的官僚士大夫集團,也隻能捏著鼻子承認劉協的正統地位,然後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現在劉辯還沒死呢。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所有人都承認劉辯的合法性。
在心目當中,反而劉協的帝位來路不正。
眾人明麵上不說,隻是攝於董太後的權勢而已。
這也是為什麽在董太後廢帝之時,依舊有一部分正直的士大夫反對她的原因。
包括陳暮當時為什麽要那麽做?
還不是為了迎合主流思想,做的一個政治作秀,以此來攫取名望。
而現在。
李儒卻又打上了何太後與劉辯的主意。
這對母子的命運與身世,已經到了非常坎坷的程度,相當可憐。
“何太後與弘農王?”
董卓不太明白李儒的意思,問道:“關他們什麽事情?”
“文優的意思是,讓明公以幫助弘農王複辟的名義,帶兵入宮去。”
閻忠瞥了眼李儒,淡淡地道。
李儒這個人,跟董卓簡直是天生一對,兩個人都沒有底線可言了。
“如今天下人都很可憐弘農王母子。”
李儒卻盯著手中的毒藥,眼眸中露出奇異的光芒:“弘農王嫡長子繼承皇位,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卻被董太後無故廢除。天下人雖然表麵不說,但心裏都有怨氣。若這個時候,董太後再無故鴆殺何太後的話.……”
鴆殺何太後?
閻忠隻覺得不寒而栗。
李儒這人跟陳暮比起來,怕是也相差不了多少了。
“文優要是早這麽說,我便早明白了。”
董卓眯起眼睛,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弘農王本就無錯,無故被廢,天下人心有怨氣。若是因為何太後當年無故鴆殺王美人,再加上先帝遺詔,勉強能說得過去的話。何太後與弘農王俱都被廢,也算是彌補了何太後當年犯的錯誤。可此時何太後再被鴆殺,讓本就十分可憐的弘農王又失去了他的母親,顯然說不過去。”
“不錯。”
李儒點點頭:“這樣世人的怨氣必然會很大,而且明公莫忘了,董太後這次誕辰,還強令各地方郡縣獻上無數金銀珠寶,搜刮地方百姓,若董太後鴆殺了何太後,群情激憤,屆時明公再取出弘農王與何太後的詔書,以何太後遺詔的名義殺入皇宮,那樣天下可憐這對母子的人都會支持明公,明公罷黜董太後與陳留王,又扶持弘農王複辟,加封太師,把持朝政,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關於董太後對錢財的貪婪隻在漢孝康帝劉宏之上,絕不在康帝之下。
包括借自己過壽之名,大肆斂財,也是寫在史書裏的事情。
所以事實上包括滿朝百官在內,都非常厭惡董太後。
因為董太後如今掌權之後,跟當初的漢孝康帝沒什麽區別,依舊大肆斂財,買賣官職,勒令各地上供財物。
因此,不管是從士大夫階層的利益出發,還是可憐何氏與弘農王母子的角度出發,以及堅定的正統支持者出發,朝臣估計都不會反對弘農王忽然複辟。
隻是關鍵在於,之前董卓可是廢帝先鋒,是董太後的擁護者。
結果一下又變成弘農王的簇擁,廢帝複辟的提倡人,這反複橫跳的本事,估計會讓世人都傻眼。
當然。
李儒還是幫董卓找了個借口。
那就是以何氏的死,來換取一個反對董太後的理由。
再加上世人還是支持劉辯的人更多一點,更加認同劉辯的正統,到時候即便董卓幹出先廢帝,再幫廢帝複辟這種離譜的事兒,估計大家夥也都會捏著鼻子認下。
董卓被這麽分析之後,隻覺得茅塞頓開,撥雲見日,桀桀怪笑了一聲,低聲道:“桀桀……那是當然,弘農王本就是正統,拿回屬於他的皇位,理所應當……我董仲穎,可是大漢最忠誠的臣子,自然要助弘農王一臂之力.……”
大漢忠臣?
閻忠臉色微變,隻覺得頭皮發麻,腳底升起一股涼氣,又怕董卓察覺出他有異,連忙低下頭行禮:“明公為大漢江山摩頂放踵,死而後已,當為百官楷模,天下楷模。”
“哈哈哈哈,我有文優誠漢,何愁不能振興漢室江山?”
董卓哈哈大笑,眉目間露出殘忍的神情。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誰敢阻撓我登上人臣之位的極點,誰就是我的敵人。
即便大家都姓董,都是仲舒公的後人。
可誰讓你言而無信呢。
我的好姑母。
董卓的眼眸,已經變得愈發的陰冷。
那雙閃爍著寒芒的眼睛裏,露出了詭異的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