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長安亂
目前長安附近的局勢,可以說是亂成一團。
徐榮並不知道撤退的僅僅隻是劉備的主力,他還以為關東軍全部撤退了,所以才想趁勝追擊,痛打落水狗。
這次出擊的戰略意義,就是徹底打疼關東軍,讓他們短時間內無法入侵長安。
可哪知道曹操孫堅鮑信的兵馬提前一步,藏進了渭河南岸廣袤無邊的蘆葦叢中往長安而去。
由於徐榮的斥候與探馬緊緊咬住的是劉備的部隊,徐榮與段煨的主力被劉備的兵馬吸引住,反倒忽略了他們。
倒不是徐榮戰術布置的有問題,而是劉備的人馬太有迷惑性。
自己本身就有數萬部隊,再加上數萬百姓,浩浩蕩蕩十多萬人,一眼看不到頭。
鬼知道曹操他們的兩萬人馬會化整為零,偷偷摸摸地離開。
畢竟徐榮的斥候本身也會被劉備軍的斥候阻攔,雙方發生過無數次無聲的交鋒。
包括黃忠張遼管亥等人在內,射殺與追趕的徐榮軍斥候不計其數,自然沒辦法讓徐榮探清楚虛實。
隻是令曹操他們同樣沒有想到的是,眼看長安就要被破,在這個關鍵時刻,呂布居然回防了!
這對於曹操孫堅他們來說,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將他們打擊得不輕。
而對於董卓來說,無異於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章城門外,千乘萬騎奔湧而來,抵達長安城下,呂布一馬當先,躍下馬背單膝跪地。
“義父!”
“哈哈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將呂布扶起來:“我有奉先,真是天賜英傑也。今時今日,正是到了奉先揚名立萬的之刻。關東鼠輩偷襲長安,已殺入城中,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布明白,請義父稍待,等我踏平逆賊,便迎義父回城!”
呂布拱手說完,轉身上馬,在他的呼和聲中,成群結隊的西涼鐵騎衝進了章城門中,殺入了長安。
董卓撫須看著這一幕,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自己,終究是掌控住了天命。
隻要挺過這一關,天下,依舊是盡在自己手裏!
而旁邊的諸多公卿,既是失望,又慶幸,諸多情緒醞釀,一個個麵麵相覷,悲喜交加,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們失望的是章城門外的兵馬居然不是關東軍的伏兵,而是回來的呂布。
但更多的是慶幸於這些人還好不是關東軍。
因為一旦是關東軍的話,那天子必然慘遭董卓毒手。到時候哪怕將董卓碎屍萬段,也無法彌補天子喪命於此的損失。
長安城中的亂,隨著西涼鐵騎的殺入,頓時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西漢的長安跟唐朝的長安布局完全不一樣,當時的城市大部分區域,都屬於寬闊的宮殿廣場,光是複道就足有五六丈寬,在城中別說騎馬,駕馬車都行。
所以騎兵衝入城內並不會覺得特別狹窄,反而因為地形不算寬,一旦利用馬鐙發動騎兵衝陣,在寬闊街道上的人幾乎避無可避。
曹操孫堅鮑信的士兵是從南麵的安門殺入,呂布自章城門進去後,就是未央宮。
宮內除了少數恢弘的宮殿以外,大部分都是大理石漢白玉鋪成的廣場,就如同當初劉關張陳率領一千玄甲重騎進入洛陽皇宮一樣,四處馳騁奔騰。
首先被鎮壓的是起義新軍。
這些新軍本就沒有戰鬥力可言,又沒有什麽強力人物領導,幾乎是一盤散沙一樣在城中四處製造混亂,被西涼鐵騎一個衝鋒,就全部老老實實,不敢再繼續作亂。
從東闕殺出後,就到了安門複道,直通東麵的長樂宮,西涼鐵騎如滾滾洪流一般向著長樂宮而去,很快就與這邊才剛入城沒多久的關東軍戰在一起。
慘烈的廝殺僅僅隻是一觸即潰,在重甲鐵騎麵前,人的力量脆弱得像是一張紙,哪怕是孫堅這樣的猛將,也不得不避其鋒芒,暫時撤退。
一個多時辰之後,關東軍如潮水般撤退,帶給長安的,便是滿地戰火與無數的混亂,淒厲的慘叫與哀嚎響徹了整個城市。
帶著一絲絲狼狽從長安逃出來之後,曹操孫堅鮑信不得不決定撤兵,從長安東麵的灞橋開始往華陰方向撤離。
但沒想到第二日又遇上了回防的徐榮,兩邊又打了一戰,三人被徐榮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
這個十二月初,對於關東軍來說,顯然是一場大失敗,奇襲長安徹底淪為夢幻泡影。
……
.
……
.
陳暮這個時候還沒抵達華陰,但也已經不遠。
他一路上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何把長安的人口遷移回關中,再把這些人往青州送去。
史書當中,隻記載了董卓將洛陽數百萬人口往關中遷移,他們的最終死活,沒有人過問。
但曆史本就是需要考究和推敲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都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長安原來就有七八十萬人口,再加上洛陽百萬。
最多可能有兩三百萬的人口去哪了?
隻有兩個去處。
一,死亡。
這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甚至在董卓之亂後,關中地區人口極速凋零,長安周邊幾乎化為一片鬼域的絕大多數原因,就是源於此。
饑餓、戰亂、疾病、兵災,足以讓任何悲慘的百姓像野草一般枯萎。
二,遷移走了。
後來曹操占據洛陽的時候,洛陽已經變成一片廢墟,這些百姓顯然沒有回去建設家園。
那麽他們去哪了呢?
益州和荊州。
事實上,關中一片混戰,最開心的,並不是跑回自己屬地,安心種田的袁紹等原關東軍諸侯,也不是趁亂死灰複燃的韓遂馬騰等西涼叛軍。
而是此時的益州牧劉焉。
漢中到長安,僅僅隻有二百多公裏的直線距離,哪怕是在古代,亦不過五六百裏。
其中有數條古道可以通行,也就是著名的秦蜀古道,分別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連雲棧道等。
包括後來三國時期的魏蜀戰爭,發生在這幾條古道上的事情就有無數。
那個時候雙方自然是兵力嚴防死守,不允許任何人通過。
但此時劉焉雖也派兵駐守,卻並不限製百姓通行。
因為作為一名懷有異心的宗室諸侯,劉焉也很清楚人口的重要性。
巴蜀天府之國,沃野千裏,是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小王國。
然而人口的稀缺,造成了它注定無法壯大。
劉焉不是蠢人,自然明白這一點。
但古代醫療水平不高,抗生素沒有出現,就意味著生育率和夭折率都會很高,人口是無法靠自然迅速增長的。
這是人力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事情。
那麽還有別的辦法嗎?
自然是掠奪其它地方的人口。
而現在就是一個吸納人口的機會,劉焉怎麽可能會錯過?
因此包括各條交通要道在內,劉焉都樹立了關卡,嚴防董軍與關東軍的同時,且大量遷移百姓往蜀中去。
如今的漢中太守已經換人,之前叫做蘇固,向來都不聽從劉焉調動。
劉焉對此人起了殺心,派張魯與張修前去討伐。
蘇固被二人殺死之後,張魯又殺死了張修,目前以督義司馬之職代領漢中太守。
此番截斷各通道,就是張魯在劉焉的授意下所為。
但對外,他卻宣稱這是張魯已經叛變。
劉焉的套路其實很簡單。
現在朝廷諸公乃至天下,對於劉焉身為宗室,居然不想著營救天子,討伐董卓而頗有微詞。
再加上之前就已經有過聽調不聽宣的苗頭,很多人都懷疑他心懷叵測。
但劉焉也有理由呀。
看到沒有,現在的漢中被張魯占據,張魯劫殺朝廷使者,這些事情都是張魯幹的,我劉焉都不知情,什麽都不知道,不關我的事情。
然而成都那邊卻都知道,這一切都是劉焉指派張魯幹的,張魯隻是劉焉推出去的一個戴罪羔羊而已。
所以估計張魯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明白自己被劉焉當槍使,因此在劉焉死後,劉璋上任,就立即自立。
當然。
這一切都是後話。
至少目前來說,張魯還是很聽話。
不斷地遷移長安周邊的百姓往巴蜀輸送。
包括後來三國時期,益州與荊州為什麽人口較多,相對比較繁華?
就是這一段時間,從洛陽百萬百姓,到了長安之後,又逐漸往益州與荊州遷移的緣故。
關中去荊州一樣是有道路的,從長安通過武關與庫穀可以去南陽。
作為曆史的後來者,陳暮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他一直在想的問題就是,如何趁著這個機會,挽救更多的百姓。
讓原本會死,或者會遷往漢中與南陽的百姓,跟著他去青州。
倒不是陳暮聖母心發作。
而是漢末人口是一個巨大的決定性因素。
兵源、生產力、勞動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來補充。
現在青州不缺土地,魯北平原,魯西平原,膠萊平原這三大平原區,養活千萬人口都沒有問題。
所以在眼看漢末群雄割據時代馬上就要到的時候,陳暮怎麽可能不提前做好準備來應對?
因此,實際上這次來長安,他大部分的目的,就在於覬覦上了關中數百萬的人口。
“趁著現在兵荒馬亂,得多擄走一些百姓才行。”
浩浩蕩蕩的奔湧的潼河邊,兩側山嶺入雲,陳暮坐在紫影背上,仰望著連綿不絕的群山。
冷風吹拂,卻沒有剿滅他的一腔熱血。
這次攻打關中,隻要實現了爭奪人口這個戰略意義,那就是賺得最大的一筆買賣。
至於劉辯。
將來有的辦法讓劉辯“消失”。
按理來說,要除掉劉辯的最好辦法,就是關東軍能打進長安,逼迫董卓拿劉辯做要挾,然後兩個人同歸於盡。
陳暮相信,以董卓在曆史上就有過廢帝再殺皇帝的狠辣勁,是完全可以做出這點來的。
隻是想一想畢竟先帝待自己不薄,陳暮還是希望劉辯活著。
因此陳暮才設計,這次關東軍失敗就以失敗為結局。
這樣就不會把董卓逼得太狠,總歸是能讓劉辯活下來。
將來再設計讓呂布再當一次“孝子”,讓閻忠想辦法將劉辯保住。
就跟當初的劉協一樣,讓軍情司的人送走。
送他去與自己的小老弟劉協作伴,隻要嚴密看住他倆不讓他們搞事,也未嚐不是一件壞事。
要知道。
現在的朝鮮半島,以及東麵的島國日本,可都是一片蠻荒之地。
這倆地方的人幾乎跟野人沒什麽區別。
送他哥倆到那邊當個國王,好生繁衍後代,也不愧先帝對自己的照拂。
想到這裏,對於自己的安排,陳暮還是覺得十分滿意。
就看老大哥那邊怎麽樣了。
希望不要讓自己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