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
陳暮新婚燕爾,正處於感情的蜜月期,天天在一起也不覺得膩得慌。
這段時間就待在家裏,陪伴著羅敷父母弟妹,偶爾也會帶著羅敷回一趟娘家。
反正秦家莊離臨淄城又不遠,經常出門四處逛逛也是好事,雖然最近天確實有些冷。
陳暮原本是打算今年就回到泰山書院去教書,上午在書院教小學生,下午去學宮教大學生。
但新婚夫妻,就總覺得像是離不開一樣,一時不見就焦躁得很,反倒因為天天跟羅敷在一起,而耽擱了這事。
不過也不算耽擱,因為年關將至,學宮也馬上就要放定省假,也就是年假了。即便他回去,也教不了幾天課,還不如好好陪陪羅敷。
一晃一個半月過去,到了年底,接近年關。
這一日中午陳暮從化學院回來了,手裏捏著一個小布袋,徑直往廚房的方向走去。
方氏正帶著自己的兩個婢女在廚房裏忙活,即便是如今家庭富裕,她也習慣自己下廚做飯,漢朝沒有炒菜,主要以蒸、煮、燒、烤這四種方式為主,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缺少鐵鍋與食用油。
鐵鍋沒辦法,青州也缺鐵,現在境內的幾個露天鐵礦采集出來的礦石都用於打造兵刃,為將來爭霸天下做準備,還無法兼顧民生。
至於食用油,已經在研究的路上。
宋代之所以出現炒菜就是因為榨油技術的提升,青州已經在研究宋代才會出現的杠杆榨油機,通過人力從菽,也就是大豆中壓榨豆油。
因此隻要能解決鐵的問題,要不了多久,青州也能把炒菜普及開。
不過沒有炒菜不代表這樣事物沒有出現,早在南北朝就有炒菜的記錄,隻是缺鐵和油沒有普及到大眾而已。陳暮習慣了炒菜,作為權貴,他可不缺油和鐵,自然不能虧待了自己。
見到他晃晃悠悠走進廚房,方氏還以為他是餓了來看看有沒有吃的,便一邊煮著鼎中的食物,一邊笑嗬嗬地道:“我兒是餓了嗎?別急,等一下就好了。”
陳暮湊了過去,見她正在燉雞,不由有些失望,便對母親說道:“怎麽天天燉雞,都快吃了大半個月的雞了,今天吃點別的吧。”
“你不吃那就別吃,餓著!給羅敷阿誌阿鳳,剛好一隻雞還不夠四個人分呢。”
方氏有點不樂意了,以前家裏窮的時候,過年都不一定能殺隻雞,現在天天有雞吃,還敢嫌棄,莫不是吃膩了,嫌我這個做娘的飯做得不好吃?
陳暮是個人精,哪裏沒注意到母親的小情緒,當即走過去幫母親捏著肩膀笑嘻嘻地道:“母親莫要生氣,我這不是見家中這一個月來天天吃雞,怕大家覺得厭煩了嗎?想著換換口味。而且天天吃雞,對身體也不好。”
吃雞對身體還不好?
方氏一頭霧水,狐疑說道:“我兒在胡說些什麽,吃雞禽怎麽可對身體不好?”
陳暮便解釋道:“任何一種食物,都會提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營養,雞偶爾吃對身體確實好,但如果長期食用,不吃別的食物,就會導致人體缺乏雞所沒有的營養物質,自然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方氏:“.……”
她不說話了,完全聽不懂,想反駁都找不到什麽理由。
不過陳暮倒也沒有誆她,雞確實大補,但補的是蛋白質,提供的營養十分單一。
而人體不僅需要蛋白質,還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天天吃雞蛋白質是補充了,維生素和礦物質就會缺乏。
所以有了錢,天天大魚大肉是不可取的,青菜白菜也必須要有才行。
過了片刻,方氏才歎氣道:“我兒讀過書,認識字,懂得大道理。為娘什麽都不知道,也幫不了我兒的忙,就隻會煮點菜,若兒覺得娘做的不好吃,那就讓下人去做吧。”
陳暮卻笑著說道:“孩兒不是嫌棄母親做的飯菜不好吃,孩兒的意思是任何食物都要吃,不能隻吃一種,即便再名貴,它能夠提供的東西也很少。”
“那照暮兒的意思是?”
方氏試探道:“娘給暮兒煮一條魚?”
陳暮無語道:“母親,魚和雞一樣,提供的營養都是同一種東西。”
“那煮什麽?你想吃炙肉或者蒸菜了?”
“也不一定要蒸煮或者烤炙,我教母親一種新的做菜方式。”
“什麽方式?”
方氏好奇地看過去,就看到陳暮從廚房角落掏出了一個圓形的鍋。
那鍋的模樣跟平時用於“烹”的鍋不同,像個碗。
“烹”就是煎,春秋戰國就有。
治大國如烹小鮮嘛。
不過煎用的鍋是陶瓷或者青銅平底鍋,像這樣的圓形鐵鍋,方氏倒是第一次見。
陳暮把鍋架在了灶台上,又取出菜勺,從灶台上的豬油罐裏挖了一點豬油倒進鍋裏,然後對灶台另一邊燒火的婢女說道:“火燒大一些。”
“是。”
婢女就開始往灶台裏添加柴火。
自漢民族文明開啟的時候,漢人對於吃,就有著極為深刻的感情。
吃貨民族可不是鬧著玩的。
王充《論衡.譏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見生人有飲食,死為鬼當能複飲食,感物思親,故祭祀也。”
所以與吃有關的灶台,在西漢就已經十分發達。
廚房的灶台上有多個小孔,可以利用機關調節,控製火候大小。
這些在漢代出土灶台陶瓷模型就可以證明。
控製這些機關也簡單,有點像是幹鍋,想火大一點,就把擋火的擋板撤開,想火小一點,就拉上擋板,隻留一條縫。
陳暮直接以最大的火候煎油,片刻後凝固的豬油就融化,廚房就有雞蛋,打五個扔下去。
滋滋滋!
油濺起老高,雖然濺在手上很疼,但陳暮卻看著鍋中的雞蛋變化,臉上壓抑不住高興。
蒸煮燒烤的做出來的菜,真的已經吃膩了。
想象一下,沒有炒菜,天天隻能喝湯吃燒烤是什麽感覺?
生活都會索然無味。
“切點蔥來。”
陳暮一邊開始拿菜勺對雞蛋進行翻炒,一邊又對侍女吩咐。
侍女切了一點蔥,裝進盤子裏遞過去。
陳暮接過來,把蔥倒入鍋中,又放了一點鹽,隨意翻炒了幾下,雞蛋漸漸變為金黃色。
看著已經徹底熟透了的雞蛋,陳暮立即提起鍋,出鍋裝盤。
雞蛋被扒拉進了菜碟裏。
曆史上第一道炒菜——炒雞蛋,新鮮出爐。
“母親,品嚐一下。”
陳暮把菜碟遞到了自己母親麵前,臉上的笑容就更加濃鬱。
這可是曆史上第一份炒菜。
因為史料記載當中,第一次出現炒菜是南北朝裏的《齊民要術》,也是一份炒雞蛋,在南北朝之前,沒有任何關於炒菜的記錄。
所以陳暮現在手中的這盤炒雞蛋,絕對是曆史第一,可以寫進史書的東西,極具紀念意義。
方氏自然不知道,自己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品嚐炒菜的人,她聞著雞蛋香味,不由食欲大增,取了雙筷子,試探道:“那我嚐嚐?”
“嚐嚐吧。”
陳暮微笑著。
方氏夾了一塊,放在鼻前聞了聞,仔細盯了半天,這與煮出來的雞蛋樣子差別實在太大,略微遲疑片刻後,出於對兒子的信任,這才張口放入嘴裏。
一開始,她的表情並沒有什麽變化,可隨著雞蛋在口中咀嚼,味蕾的傳入大腦,她的眼眸也越來越明亮起來。
“母親,好吃嗎?”
陳暮見她的表情,笑吟吟地問道。
方氏吞下這片雞蛋,感歎道:“我從來沒有想過,雞蛋竟能做得如此好吃。”
“那是自然,用炒菜的方式,可以極大提升食物的鮮味,母親若是喜歡,我再給母親做一道菜。”
陳暮笑了笑。
漢人在處理雞蛋的時候,往往隻能采取煮或者蒸的辦法。
這樣弄出來的雞蛋,自然不如炒的口感好。
“還可以做別的嗎?”
方氏好奇。
陳暮四下搜尋廚房,看到了芹菜,能保存到冬天的蔬菜少之又少,芹菜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芹菜屬於耐寒性蔬菜,喜歡低溫、濕潤的環境,所以一般秋天種植,在冬季到來之前收割,剛剛好可以在冬天吃到。
“芹菜炒牛肉!”
陳暮毫不猶豫地說出了自己上一世喜歡吃的一道菜。
當下一邊澆油熱鍋,一邊讓侍女取來牛肉剁碎。
等鍋熱好,牛肉也剁好,直接下鍋炒。
炒到一定程度,放入切好的芹菜,再次翻炒片刻,等到牛肉和芹菜都熟了之後,撒上一點白糖,倒入一點醬油,放上薑片。
到了最後步驟,陳暮又從之前從化學院帶出來的那個小布袋裏,取出了一點白色晶體顆粒。
這是從海帶上搞來的甘露醇。
我們國家其實並不產海帶,這些海帶是從三韓部落,也就是後世的朝鮮半島海域撈回來的。
如今青州在東萊郡大肆發展造船業,就是為了捕撈漁產以及海帶。
大脖子病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都聽說過。
就是缺碘造成的甲狀腺腫。
在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很流行,直到食鹽加碘,才徹底消滅這種病。
而在古代,甲狀腺腫很難治愈,晉朝關於這種病的治療方法是食用含有碘的海藻治療,但十分有限。
因此為了消滅這種病,陳暮派船隊大肆撈海帶,讓化學院研究把碘提取出來。
有了海帶,自然就不能少了味精,不過現在沒有提取味精的技術,就隻能曬幹海帶,提取上麵的甘露醇,也就是幹海帶上的白色粉末。
這玩意兒裏就有味精成分,所以放入菜中,可以起到與味精一樣的效果。
倒入甘露醇,再翻炒幾下,起菜出鍋。
“好香啊。”
方氏的眼睛越來越亮,這味道也太好聞了吧。
陳暮怕這大冬天的菜炒出來很快就冷了,便對婢女說道:“你們先把菜端過去招呼大家吃飯。”
一直服侍方氏的婢女其實是三十多歲的婦女,她們一直跟著方氏在廚房打下手,本身的廚藝也不算差,但今天卻被這新式炒菜吸引。
聽到陳暮的話,兩個婢女才依依不舍地端著菜、碗筷以及煮好的飯送往前廳去。
陳暮便在廚房一邊繼續炒了幾個菜,一邊教母親技術。
其實他也知道,方氏並不是多喜歡做飯菜,而是人年紀大了,又覺得自己沒什麽本事,幫不了兒子什麽忙,就想著給兒子做點飯菜,至少讓兒子吃點好吃的。
這跟後世很多年紀大的老人,搶著幫兒女帶孩子。很多家庭婦女,在家裏努力做家務是一個心態。
一是確實想為自己的子女家人出一份微薄之力,不想讓自己成為負擔。二是想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存在感,讓他們有種被需要的感覺。
歸根到底,還是他們太愛自己家人的緣故。
陳暮兩世為人,自然也很清楚這種心理,何況他曾經看過一部《請回答1988》的劇,裏麵倒也講述過這種心理狀態,因此並不反對自己的母親喜歡為自己做飯菜,反而很支持她,特意教授她炒菜。
很快,又有幾道菜出鍋。
母子二人端著菜來到前廳,廳內有張圓桌,周圍還擺著幾張椅子。
陳家從來不循規蹈矩,桌椅也是要推廣的東西,所以一家人吃飯,都是坐椅子在桌子上吃,日常生活已經逐漸往明清時期靠攏。
畢竟一來常年跪坐著對腿腳不好,二來雖然同樣是古代封建社會,但明清生活比漢朝更先進也是事實。
“今天吃什麽呀?”
“這些菜,怎麽我從來沒見過?”
“哇,聞上去好香啊。”
午飯開席,陳青被奴仆從田裏叫回來,陳誌和陳鳳則從泰山學宮放午休回家吃飯。
進門之後,大家都第一次見炒菜的賣相,十分驚訝。
最中間的那道菜倒是認識,是母親常做的燉雞,但周邊用碗和碟裝起來的,也是菜嗎?
陳誌和陳鳳很是驚訝。
陳暮笑著招呼道:“來嚐嚐我做的菜,這些是炒菜。”
“我來試試。”
陳鳳向來都膽子比較大,性格外向大大咧咧,第一個要動手去拿筷子。
陳誌則沉穩了許多,皺著眉頭道:“阿鳳,沒禮貌。”
陳鳳喜歡比較隨和的大哥,害怕平日裏威嚴的二哥,見二哥不高興,吐了吐舌頭不敢動。
陳暮笑了笑沒說話,不循規蹈矩不代表不能沒有禮儀,長輩還沒坐下呢,確實不像話,便對陳青和方氏道:“父親母親,你們坐下試試味道。”
“羅敷呢?”
方氏注意到羅敷還沒有來。
就在這個時候,羅敷與阿翠小環過來了,臉色微微有些發白,進來就滿懷歉意道:“外舅外姑,我來晚了。”
“怎麽了?”
陳暮納悶,今早上還看到她好好的,現在臉色有些不對勁。
羅敷也不知道為什麽,搖搖頭道:“剛才就隻覺得腦袋有些暈暈的,差點摔倒,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難道是來大姨媽了貧血?
想到羅敷說前幾天是她姨媽來時的日子,這幾天還特意要求分房睡,說不準就是這個原因。
“先坐下吃飯,吃完飯我陪你去醫館找個女醫看看吧。”
陳暮皺起眉頭,招呼羅敷坐在自己旁邊。
古代婦女得病很麻煩,因為女醫極少,從當初請華佗來青州幫忙設立醫學院開始,到現在已經七八年了,總共就培養了不到十名女醫,可見女子學醫的難度之大。
好在至少還有那麽八九名女醫,倒不至於像大漢朝其他地方一樣,幾乎沒有女醫的存在。
秦羅敷過來坐下,也有些驚訝於今天的菜式不同,便問道:“這是?”
“是暮兒新製的菜,叫炒菜,快試試。”
方氏熱情地招呼大兒媳。
秦羅敷含笑地看著二老,他們不動筷子,這裏沒人動。
陳青便第一個動筷,夾起一片牛肉放進嘴裏。
眾人看著他,等待著父親的回應。
過了片刻,陳青緩緩地點點頭,隻說了兩個字:“好吃。”
陳鳳就立即第二個伸筷子,片刻後,眼睛登時就發亮,連連說道:“哇,這菜好鮮呀。”
放了味精可不鮮嘛。
陳暮含笑著,幫羅敷夾了兩片牛肉放進她的碟子裏。
羅敷慢條斯理地品嚐一口,在嘴中咀嚼,牛肉的嚼勁加上味精的鮮美,給予味蕾強烈的刺激,讓她忍不住發出了聲音。
“嘔!”
羅敷直接扭頭吐了出來。
陳暮嚇了一跳,連忙幫她拍背:“怎麽了?食物有什麽問題?”
陳青方氏陳誌陳鳳紛紛起身一臉詫異地看過去。
“不是.……嘔.……”
羅敷艱難地道:“菜很美味,可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想嘔吐。”
就想嘔?
又聯想到羅敷之前頭暈的問題,陳暮臉色一下子凝重起來。
方氏的臉色幾乎跟他一樣。
母子二人對視一眼,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陳暮想了想,便在羅敷的耳邊輕聲問了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羅敷臉色微紅,但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見到這個確定的答複,陳暮內心壓抑不住的狂喜,看向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父親,母親,阿羅,可能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