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修仙界(中)
修士對凡人的態度大抵如此,但若是碰到了修仙界的同道,更假如對方是實力強大的前輩,或者是有著深厚背景的,難道就要卑躬屈膝予取予求?
——做夢呢。大家都是走在修仙道路上的同道,你進境快一些,達者為先,我尊你一聲前輩,言語之間禮貌些,行事需求上若有所衝突,那我技不如人隻能退讓,也就是了。但若是還要得寸進尺,頤指氣使,甚至企圖侮辱或奴役其他修道者。又或者本身藝業不高卻想要仗勢欺人的,那十有八九,人家就是拚著一死也肯定要咬你一口。
——修煉之士怕死嗎?很怕,他們會想盡辦法尋找各種方式去延長自己的壽命,以求在修仙路上多走一段。但要想企圖強迫一個修士違背自己的本心去做什麽,那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寧死也不會屈從的。在這種時候他們根本不會在乎死亡。
論其原因根本,則在於兩個字:“心魔”。
——按照長青子的說法,修仙者煉身成道,除了淬煉身體之外,對於內心魂魄的修煉也同樣不能放鬆。在法元期之後,對於心智神魂的培養更是看重。尤其是到了每次進階突破時,修士所遭遇的天劫,不僅僅是物質世界中會有雷火風等真實劫難降下,包括修士的精神和靈魂,也同樣會遭遇到域外天魔,或是種種惡靈邪念的侵襲,意圖奪取這具即將成功的法元仙軀,為己所用。
屆時在修仙者的腦海之中,以往的前塵往事都會曆曆在目,其心如平湖,澄觀似海,從小到大所經曆過的種種前事一一浮上心頭。如果有未曾處理完滿,存著缺陷,導致後悔的,便會成為心靈上的縫隙,進而成為被心魔所依附,所利用的破綻,時時刻刻都跳出來作祟,輕則導致無法再平心靜氣,難以修煉下去,自然也談不上進一步突破。重則心神失控,瘋舞癲狂,乃至行功出岔,走火入魔都是難免。
“故此修道之士都極其看重‘因果’二字: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想辦法償還,否則心中存了愧疚之心,日後難免化作重重負擔。同樣的,若是被人侮辱了呢?——也要盡快出了這一口氣,讓自己心無掛礙才行。否則長期積存在心中,便會成為一根毒刺,到關鍵時刻說不定就跳出來紮你一下子。”
“我等修道之士,哪個不是心高氣傲的,實力相差再大,殺了他們容易,要他們屈膝投降,甘心受辱,卻是千難萬難!”
——這便是長青子所說修道士大都不肯受氣的緣故了——若是一般凡人,麵對著外來的威脅汙辱時,有可能會選擇忍一時之氣,以後就算想起來,最多覺得心裏不太舒服而已。但對於修士來說這卻是會要命的事情——倘若對方的境界遠遠超過自己也就罷了,譬如金丹對煉氣,那後者也生不起反抗之心。但如果雙方實力相差並不太遠呢?
仙家道術千變萬化,即使打不過還可以逃麽。真要傾盡全力一戰,即使死了也不會有什麽遺憾,而且在這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下反而更容易達成突破,修仙界的種種傳聞中,那些於生死惡鬥中忽然提升境界,進而轉弱為強,反敗為勝的例子決不在少數。
若是碰上雙方實力相差太大,根本沒有任何機會的狀況——比如煉氣對上法元,甚或是金丹元嬰之類,那倒也簡單了——反正本來就沒有任何機會,該死就死,該降則降,無論什麽結局,都不是靠自身能力能改變的,那以後回想起來自也心安理得,一般不會留下心結。
可如果明明有能力一戰的,卻因為害怕,膽怯等原因屈服退讓了,那即使這次活下來,從此也將在心靈上留下了一個極大破綻。後悔,痛苦,羞辱……諸般負麵情感遲早紛至遝來,心魔邪念必然趁虛而入。日後修煉就算不是再無進益,也難免步步荊棘,尤其是在破境度劫的時候,更是將遭受到極大的阻礙。
要想破解這種狀況,要麽再去找到當初那個始作俑者,把這口氣出掉,要麽就是能自行開解,強行彌補掉這心靈破綻——這兩者可都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還不如當時就奮勇一搏呢。
麵對實力比自己強的人尚且如此,對那些狗仗人勢,本身能力還不如自己的仙二代之流,那當然更加不會假以辭色了——無關痛癢時還可能會在表麵上敷衍一下,但如果真正涉及到實質內容了,那些高喊“我爹/我師傅是XXX”的純粹就一笑話。
更何況修仙者壽命極長,如果當真想要開枝散葉的話,其一生中子嗣後代必然極多,徒弟更是如此。而什麽東西一多了就不值錢,除非是從小看顧長大的子女,或者朝夕相處的親傳弟子,那感情會深厚一些,否則一般隔了幾十上百年的子孫,就算有血緣關係的,也不可能像凡人那樣寵著護著,更不太可能把他們惹下的因果麻煩背到自己身上——世間凡人對親緣血脈的觀念,並不能套用到修仙者身上。
“所以說,修道亦即修心,修道者的心智之堅定,絕非凡俗之人所能想象。修士之間交往大都隻憑本心,好惡分明,極少會有屈己從人的現象發生。那些把描寫江湖黑道,官場宮廷裏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戲文改個名字就拿來形容我等修道之人,實在是過於無知了。”
長青子這輕輕一句話,就把黃昶前世裏看過的大部分仙俠小說給批了個一文不值,而隨即卻又話鋒一轉:
“既然說到這裏,黃昶,還有一句話你定要記住:修道即修心,修心則要正。若是持心不正,日後則難免多遇蹉跎,乃至身遭禍患。”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心魔是否會出現,完全隻取決於各人的自身判斷,看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決斷是持肯定還是否定態度,說穿了就是自信程度,並沒有什麽善惡之分。一個人經常與人為善,立下大功德大善業,破境之際回想起來必然是充滿自信,萬不怕心魔來襲的。而另一個人哪怕壞事做絕,他人皆視之為魔頭,但隻要他自己心安理得,把這一切看作理所當然,那心魔也不會找上他。即所謂“天道有常,不以堯存,不為桀亡”——隻要認準了自己的“道”,便可循道而行,在仙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