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利弊分析
此後數日,黃昶便留在水靈宮,在指點黃旭和羅春兩人引氣入門之餘,自己也借機好好梳理了一番新近習練的水行功法。
黃昶現在終於理解為什麽師父說他遲早要回到昆侖山的——在凡世間要找到好的修煉靈地可真不容易。黃昶下山半年多,也就是在參與姒氏秋獵,發現隱泉穀的靈泉那一回才找到個靈氣算是比較充裕地方,但和昆侖本山也遠不能比。
除此之外,平時他在褒南城裏隻能打坐調息,堪堪恢複法力而已。對於已經習慣了昆侖山的他來說,在凡世間實在是提不起修煉的興致。
如此荒廢疏懶,境界當然提不上去,倒是在那些需要推演思索,以及實戰領悟的地方頗有進展,但長期積累下來的諸多問題和疑惑,也需要在修煉中去細心體會。對於他這樣的正宗煉氣士來說,不打坐不入靜,不引借天地靈氣入體,修行終究是不完整的。
褒國那裏是沒這條件,如今到了姬若這邊,正兒八經的水行靈地,其靈氣品質在凡間已經算得上數一數二,正好可以深入實踐,將之前的假設和推算一一演練起來,以佐實證。
姬若很高興能幫上黃昶的忙,她不但將自己專用的練功靜室讓了出來,還像個小主婦似的精心安排好了黃昶的日常生活,讓他每天隻需要休息和練功即可,倒是讓黃昶頗有些不適應,但看姬若那興致勃勃的樣子,也不好違逆了她的好意,隻得安心接受。
不過黃昶這次來鎬京,畢竟不單單是為了彌補修煉缺口的,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僅僅停留在晟陽君府和水靈宮。除了督導他人和自身修行之外,他還抽出許多時間,帶著陳實黃旭等人在鎬京城四處拜訪,拓展人脈。
…………
這一日,鎬京城最著名的大商家錦繡閣又開始了它每月一次的常拍。姬氏皇族本身便是錦繡閣背後的大財東之一,黃昶很容易便拿到了一份請柬,帶他幾個兄弟親戚去見見世麵。
拍賣會本身並不重要,黃昶是基本看不上這裏的東西。而黃旭,陳實,薛湧等人看到那動輒萬兩以上,甚至是幾十上百靈石的金額,那也隻有傻眼驚歎的份兒,根本不敢興起購買念頭。不過黃昶帶他們來主要是感受一下鎬京城的商業氣氛,以及最頂級商閣的經營手段——他為黃氏家族設定的崛起方式亦是走商貿路線,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非常重要。
而拍賣會之後的宴會才是他最為看重的內容,晟陽君想要在將來的開疆之爭中有所作為,大量的金錢財物支撐必不可少。光靠晟陽君府本身的財力肯定是不太夠的,就算是本著風險共擔的原則,引入外部投資也必不可免。
——這對於來自一個資本為王社會的黃昶來說,根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如今的大周王朝中還並不流行。這裏的人依舊秉持著“貴賤有別”的想法,就算有幾個臭錢,也配參與到咱們姬氏皇族的大事中麽?
就是晟陽君本人,起初的時候也不太能接受這種想法。不過黃昶和他仔細分析了一下利弊——相對於他的兩位最主要對手:昱原君是家資巨富,他的母族乃是大周國豪商獨女,整個家族數代聚斂的財富全都匯集到了他一人身上。
但昱原君本身隻是個凡人,在大周王朝這個仍是以修仙者家族統治的國度中,隻能算是有錢而無權,故而他希望借助這次機會開辟封國,哪怕所有財富全都為此花費掉都在所不惜。
故此昱原君不需要借助外力,他自己的財力便足夠支撐他的行動。
而另一位競爭者昊陵君的母家也是大有來頭,乃是和褒國姒氏差不多的一位諸侯王之女,其本人所結的一門親事也是公侯名門,頗為得力。這樣昊陵君在將來的行動中可以得到他外祖家以及妻家的幫助,錢未必很多,但那兩方都是修仙世家,力量很強。
相比之下晟陽君在這方麵就差得遠——其母族雖然也是名門望族,卻是凡人世家的後代,並沒有仙家力量可以憑依。財富的話,人家自有嫡係子嗣,看在親戚麵上給些援助可以,但終究不可能全拿出來幫你忙。
再說妻族,晟陽君前後兩位夫人,包括姬若的母親和他如今這位王妃,都是朝廷文官之女,根基甚淺,在官場和輿論方麵或許能得到一些門生故舊的支持聲援,但要說能拿出多少真金白銀的資助,也不現實。
晟陽君最大的倚仗,便是他有個拜入昆侖山的女兒,以及隨之而來的一位女婿。但姬氏家族在昆侖的人並不少,昆侖不可能公然隻支持他一個。姬若和黃昶最多隻能以個人力量協助他,而不能將背後的門派牽扯進來。
“所以,君侯,如果我們想要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話,勢必要引入外部資源。包括人力,財力,以及武力等諸多方麵,集結來自眾人的力量,才可以抵消掉那兩位君侯的優勢,乃至於爭而勝之。”
黃昶當時是這樣對晟陽君說的,但後者在思慮了良久之後,依然猶豫道:
“賢侄所言,固然很有道理。隻是我們家族內部之事,卻要依靠外人,難免會遭人恥笑啊……我在豐邑那邊,以及鎬京城的周邊,尚有幾處山莊別苑。有的是母妃族中所遺留,有的是先皇所賜……如果賣掉的話,應該也可以支撐住很長一段時間的開銷了。”
但黃昶卻立刻搖頭:
“君侯萬不可做此想法——這種事情,向來隻有錦上添花,而沒有雪中送炭的道理。您如果動用了自家產業,別人便很容易對您失去信心——都被迫賣地了,肯定是到了相當窘迫的程度。而信心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您越是表現得遊刃有餘,越容易獲得他人的信任。”
“自古成大事者,皆不拘小節。集合眾人之力,成就一番事業,本就是高明之舉,何來恥笑之說。花費了大量資金財富,最終卻一無所得,這才會惹人笑話。”
在黃昶的勸說下,晟陽君終於下定決心,點頭道:
“既是如此,那一切就拜托給賢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