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七國

  公元前一八八年。


  趙國,文王五年。


  鹹寧城,昭烈侯府,靜心苑。


  五年後。


  三月初,萬千桃花盛開,不知年輪的老樹像是在綻放最後的美麗。


  一場春雨過後,嫩枝抽條,新葉初發,花骨朵兒一個接一個的冒出頭,在晨露微風中緩緩舒展開了身體,白裏透紅,如染了紅梅的雪色,塗了胭脂的雲彩。一朵閑雲飄過,一隻倦鳥落上枝頭,離開時晃動了枝丫,驚落了花瓣。


  一片花瓣落在了竹簡上,手持竹簡的孩童恍若不覺,一陣清風吹過,吹散了他額前的碎發,也吹走了那一片小小的花瓣,仿佛它不曾飄落,也不曾停留。


  祁元夜用手細細摩挲著竹簡上的文字,不是筆畫隨意、形體混亂的趙國文字,而是嚴謹統一的秦國大篆,仔細還能看出幾分楚國文字的痕跡來。


  照竹簡上的記載,書簡乃是秦國大家符陽先生所著,符陽先生也是靜心院原來的主人。


  三十年前,公元二二三年。


  秦武王十七年,武王駕崩。鄭太後挾持幼帝、把持朝政,結黨營私、禍亂朝綱。符陽先生怒斥之,責其還政於君,群臣響應。太後怒,欲殺之。遊俠邵況慕符陽先生之高義,救之。


  此後二人再無音信。


  原來邵況與符陽先生二人,一路東行,倉皇逃命。途中遇到了趙國巨賈莒(ju)義,莒義亦為符陽先生的氣節折服,誠邀之。由是,三人歸趙國。


  莒義將符陽先生和邵況安置在府中,對外謊稱前來投奔的遠方親戚,因身患惡疾,不便見人。


  隨後邵況離去,符陽便於此院中潛心著書,莒義也為他收羅天下典籍,這才有了院中的萬千藏書。


  隻可惜,符陽先生於趙惠王二十五年因病卒。其後,莒義也因趙國戰亂舉家奔逃,不知所蹤。


  按符陽先生在書中所述,如今天下七分。趙、魏、晉、吳、秦、韓、楚七國中,楚國最強,晉國次之,吳國最弱,韓國次之,其餘三國勢均力敵。


  秦國地屬西陲,武力強盛。


  然秦人多為漢夷雜交,是以民風剽悍、禮教不通,常為諸國所譏諷。


  秦武王十七年始(趙惠王八年,穆王八歲),十餘年間,鄭太後把持朝政,任人唯親,結黨營私。及至秦穆王十一年,鄭太後於秦王宮逝世,穆王才開始掌權。


  秦穆王生性仁慈恭儉。即位後,對內取締酷刑、輕徭薄賦、節儉用度,治政賢明,對外派潛使者去各國學習中原文化,互通有無。


  頗有乃父武王遺風。


  魏國與秦國相鄰,偏居北方。


  魏地苦寒,背靠群山,土壤貧瘠,百姓以遊牧狩獵為生。魏人的汗血馬在六國聞名,正所謂“魏國的寶馬,吳國的美人,韓國的兵劍,晉國的絲綢”都是當世一絕。


  晉國在東,沿海。


  晉成公以前,晉國國力與趙國相仿。晉地出產的絲綢,天下聞名。成公即位後,勵精圖治,勸課農桑,扶持商賈,整頓軍隊,又收服周邊的小國,擴充了疆域。在趙惠王五年時,曾派兵攻打趙國,雖敗於燕軍,但依舊震懾六國。及至趙國內亂,趙文王即位時,晉國稱強已是實至名歸。


  韓國位於東南。


  韓人多巧匠,能造四方奇巧,尤善兵器。韓國國君韓幽王在位多年,不問政事,欲打造“天下第一兵”,朝廷上任命幾位大臣輔政。如今韓國與晉國有通家之好,兩國結盟,以晉國為主。


  吳國居南方,與楚國相鄰,依附楚國生存。


  吳國美人多嬌,細腰婀娜,姿容妍麗。


  楚國昭王的繼王後高見月,便是吳國進獻的美人。昭王曾讚其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據說,凡是見過她的人都失了心魂,感歎世間再無美人。那一雙含煙帶霧的明眸,憑欄凝望著遠方,遠看似承載著萬千愁緒,近看卻像一汪澄澈的湖水,春風吹過,似有漣漪泛起。


  不愧“天下第一美人”盛名。


  楚國雄踞中原,與六國接壤。


  楚都恒昌,是七國的樞紐,素有“天下第一都”的美稱。


  酒樓茶肆、客棧商鋪、青樓舞館、道觀寺院,應有盡有。各國的文人墨客、行人商旅,南來北往,絡繹不絕。


  楚昭王好美人。愛屋及烏,亦偏愛繼王後所出的三王子叔昊,欲廢太子伯宸另立。此外,昭王還有一個同胞幼弟,乃先王最寵愛的幼子,隻是數年前不知所蹤,世人傳說其為昭王暗害。可見楚國平靜中亦是暗藏洶湧。


  趙國位於東北,西臨魏,南臨晉,中與強楚接壤。


  惠王在位期間,天災人禍,外敵內亂,國事衰微。


  後麵的雖無記載,但亦不難猜測。如今文王即位,百廢待興,趙國君臣自是夙興夜寐。


  祁元夜按照書簡所述細細分析當今局勢。越是思量,便越發佩服這位符陽先生。


  寥寥數言,天下大勢猶在眼前。


  秦王內修國政,外交諸國,所圖必定不小。穆王其人,雖然有“仁”名在外,但是能在鄭太後當政期間,隱忍十餘年而不發,太後死後卻又能迅速接管朝政,不見一點生疏,其心性可見一斑。


  魏國雖不富庶,卻有天險蔽之,賀蘭山與巫山呈合圍之勢,將魏國包裹的密不透風,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且魏國商人以汗血寶馬為禮周旋於各國世家貴族之間,其心可察矣。


  而韓主看似荒唐,但數年來,韓國國力不減反增,便可知幽王此人,絕非尋常。況且天下精兵(兵器),莫不出於韓國。韓馬雖不如魏國汗血馬日行千裏,名滿天下。但其耐力持久,性情溫順,適於騎兵作戰。如今,韓晉結盟,看似晉強韓弱,實則韓進可攻退可守。


  再說晉,成公即位,吞並小國,攻打趙國,聯合韓國,其心可昭。


  吳國雖小,其美人卻遍布六國。都說美人鄉,英雄塚,也不知哪些英雄會命喪美人關。而且吳太子孔陽未滿十歲,便有孝賢之名傳於天下,可謂後繼有人。是以吳國雖依附於楚國,亦不可小覷。


  楚國野心勃勃自不必說。楚自視前朝正統,楚文化亦為諸國傾慕。隻是楚昭王偏寵幼子,欲廢嫡立幼,恐怕終會引來禍端。


  趙國曆經戰亂,國困民乏。如今上有明君,下有賢臣,其心雖隱,也不是不可覺察。


  楚(先楚)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一場好戲正在緩緩拉開帷幕,賢君名臣、文人墨客、豪俠義士,能人異士都將一一粉墨登場。


  隻是這些又與自己有什麽關係呢。隻要趙國未滅,祁府不倒,他便可在這寂靜的院落裏當一世富貴閑人,捧一卷古書,抿一口香茶,淡看世事變幻,管他戰火紛飛。


  若能有一人相伴左右,百年之後,身死魂消,也不求來世。


  若有國破家亡的一天,便隨著這偌大的昭烈侯府一起滅亡,也算全了這一世親緣。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命運早已脫離了軌道,將來駛往何方,誰又說得清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