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刀下留人
這時,台上的大人拿起令牌:“時辰到,行刑!”
隨著令牌落地,阿嬌身邊的劊子手抬起手中的大刀,周圍一陣驚呼聲,阿嬌認命的緊閉雙眼。
可就在這時,“乓”的一聲,一支箭射在了劊子手手中的大刀上,力度之大,大刀被彈到了地上。台上的大人立刻驚慌失措。
“是誰!是誰敢擾亂法場!”
這時一陣馬蹄聲,薛城開騎著馬衝進了人群。
“刀下留人!”他大聲說道。
那名大人見是薛城開連忙走了下來,薛城開下了馬。
“薛將軍,為何組織本官行刑?”
薛城開拿出一張皇上的手諭:“奉皇上手諭,暫緩行刑,重新徹查公主被殺一案!”
“什麽!那那那,不行刑了?”那名大人不敢相信。
“皇上的手諭,本將軍還能作假不成!而且皇上命我徹查此事!你趕快把犯人阿嬌送回牢中,案件有了新的疑點!”
“是!”
士兵拉起地上的阿嬌,薛城開朝她的方向看去,她渾身都是血跡,麵容憔悴,看起來受了不少的苦。可她卻對著自己微笑著,如拂麵春風般。
他也回以她微笑,並向她點了點頭。隨後跨上馬疾駛而去。
阿嬌又被送去了暗無天日的大牢,不過隻待了不過大半日便被釋放了,獄長將她送回了薛府。天色已晚,幾個奴婢幫她沐浴更衣,塗了點金創藥。她累的很便沉沉睡去了。
第二日,她在床上舒服的醒來,才驚喜自己竟然活著回來了。她又從鬼門關繞了一圈。她太好起來,薛城開到底是怎麽翻了案?難道他真的在短短三日找到了殺害公主的真凶?
她正疑惑著,就聽見門外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她仔細一聽,是兩個奴婢說話的聲音。
“你說這連阿嬌可真是命大,就這樣了還能活著回來!”
“可不是!謀害公主這麽大的事,本來是板上釘釘的,她自己都認罪了,想不到將軍還能給她翻案了!將軍對她未免也太上心了吧!”
“而且你們不知道吧,那三刑沒有人能熬得過去的,基本上上了刑場之前就是個死人了,隻是多一口氣。可你看阿嬌,竟然隻是一點點皮肉之傷,就連那黥邢也隻是在那無關緊要的耳後花了兩朵梅花。不仔細看根本察覺不到,仔細看吧,還挺好看的。你說,如果不是將軍關照,她能有這待遇?”
“眼看公主被殺了,這婚事也就告吹了,將軍又對她這麽照顧,恐怕她真要成這青竹居的女主人嘍。我們啊,還是好好的伺候好她,指不定哪天就成咱們主子了!”
“就是就是!”
這二人說這捧著熱水進來了,阿嬌連忙閉上眼睛假寐以免尷尬。那二人見阿嬌還沒醒,走過來摸了摸她的額頭。阿嬌傑士醒了過來。
“阿嬌,你醒啦!太好了!”
阿嬌問:“現在是什麽時候了?”
“快到午時了!”
“我睡了這麽久!”她驚訝,看來自己真的是太累了。
她想到這二人剛剛說的那些,於是問道:“二位姐姐可知道謀害公主的真凶是否被抓到了?阿嬌就被這麽送了回來,心中還是忐忑不安?
其中一個婢女說道:“阿嬌你還不知道呢?那真凶已經被將軍抓到了,交代了所有的罪行,今天行刑,看這時候應該已經被斬首了吧!”
“他都認罪了?”她又問。
“是的,他是靈犀國的亡奴,在楚燕處心積慮好久了,那晚混進薛府謀害了公主,陷害於你,就是想挑起薛府和皇上的矛盾,趁機作亂。好在被將軍識破,抓了個正著。不然他還混在咱們的家丁中呢!想想也是怕人!”
另一名奴婢說道:“阿嬌認罪一定是被他威脅的吧?”
阿嬌愣了下,想到這立刻順著話說了下去:“是,是的!他拿我弟妹的性命相要挾,我隻能就範!”
“沒事了!都過去了!你福大命大,將來必是要享福之人!”那二人便開始拍起了阿嬌的馬屁來。
而另一邊,柳欣蘭的房中,她著急的走來走去。而薛城開也在房裏,安靜的坐在一邊。
柳欣蘭見他如此淡定,說道:“煥兒,我已經按你說的,用咱們死士的命換了連阿嬌的命。你現在快告訴我,她和血玉兵符到底有什麽關係!”
薛城開也是在前日才無意中知道了連木是最後一個摸過血玉兵符的人,是從他母親柳欣蘭口中得知的。於是他才有了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才想到了救阿嬌的方法。
他說道:“母親可記得那日你告訴我的,連木可能是最後一個碰過血玉兵符的人?”
柳欣蘭疑惑,說道:“是啊,那又怎麽樣!”
“母親這麽多年一直追查和我同日出生的林夫人的長女的下落。那日你雖然製造了熒惑守心的假象於林夫人的居所上空,暗中想把那長女給抱走,因為她的血是可以喚醒血玉兵符的藥引子。可事實是,你的死士失手,有人暗中抱走了她,沒有人能確定她是否死了,也許她隻是被送走了。而和她同時失蹤的,是血玉兵符!所以這些年,你從沒有停止過尋找她。”
“是!當年我無意中知道薛南山送給林夫人的那個血玉其實就是血玉兵符,隻是沒有被喚醒,所以他們隻把它當作一般的玉佩。我知道這時薛家的傳家寶,所以隻有薛府的後代才能喚醒它。喚醒它的必須是後代的臍帶血。臍帶血用完,孩子也會夭折。天助我也,我和她竟然同晚產子,楚燕老皇上竟然也在當晚突然駕崩。所以我趁機製造熒惑守心天象,所有人都以為林夫人生下的那女娃是個災星,將軍更是要將她送走以免招來罪責。我趁機派心腹去將她抱走,可林夫人已經有所防範,有人提前抱走了她,連同那血玉一起失蹤了。所以我確定那女娃一定還活在這世上!”柳欣蘭隊二十年前的事情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