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九十七章:淫雨霏霏烽煙濃(一)

第九十七章:淫雨霏霏烽煙濃(一)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無窮無盡的雨水如銀河倒瀉般瓢潑而下,將披蓑戴笠的趙無極打得睜不開眼。他的坐騎則不停地抖動鬃毛,試圖甩掉令人厭煩的雨珠。


  “這是什麽鬼天氣!”趙無極一把將闖入眼瞼的雨水抹去,扭頭望了眼在狂風暴雨中拚命趕車的夥計們,放開嗓子吼道:“慢一點,千萬別翻車!”


  可風雨太急,趙無極根本拿不準手下夥計是否聽到自己的吆喝。好在這幫夥計跟隨他多年,個個都是頂呱呱的好手,行事也極其周詳謹慎,趙無極倒也沒什麽不放心的。


  “霧遮井宿、雨落關中,李先生真的這麽神?”長途漫漫,甚是無聊,趙無極被雨澆得心煩,不禁想起路上聽到的種種傳聞。


  趙無極此行從朔方靈州運輸數十車糧食到長安,若放在去年,長安一鬥米不過十五文,一大馬車大約運幾十石糧食,市價才幾貫錢,利潤則更低,根本無法與寶石、玻璃、銅鏡、棉布等貨物相比。


  但從今年春夏之交起,關中和益州北部暴雨連連,即將收獲的莊稼不是被洪水淹沒,就是被雨水打落在地,長安糧價一日三漲。京畿和劍南的各處莊園則大肆囤糧,糧價愈發水漲船高。


  各地行商將目光轉向糧價時,他們驚愕地發現,如意居、弘農閣和聞喜堂等商肆從春天起就開始不動聲色收購糧食。素葉居則最為誇張,掌櫃簡若兮不但從去年冬天就囤積糧食,竟然還在長安西郊的劉家村修築個中等規模的糧倉,美其名曰“素葉義倉”。


  於是坊市間紛紛流傳,說東宮屬言李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在去歲冬至就夜觀星象,發現二十八星宿的井宿為雲霧遮擋。井宿分野在秦,雲霧乃水氣凝結之兆,故李先生算定今年關中必有洪災。益州北部馬馬虎虎也歸井宿管,所以雨水也多。


  霨郎君與李先生私交甚篤,把酒言歡時得知天機,故提前有所籌備。至於如意居、弘農閣和聞喜堂,背後都站著手眼通天的大人物,自然要比其他商肆消息靈通。


  天寶十二載(753年)六月,長安糧價飛漲到鬥米一百一十文,城內外的流民越聚越多,京兆府尹鮮於向忙得狼狽不堪,生怕驚擾到聖人。


  長安民眾正猜測聖人何時下詔開太倉放糧,減價糶於平民時,右相李林甫突然上奏,說盛王李琦傾其所有在城東莊園儲備大量糧食,願以每鬥三十文的價格賣給平民。不僅如此,盛王還在莊園外開設粥廠施舍給缺衣少食的災民。


  聖人聞之大悅,下詔嘉許盛王。太子李亨則趕忙上表,亦稱要開設粥廠,救濟流民。


  那時,趙無極剛從拓枝城運了批瑟瑟、紅寶石、金銀器皿和大食彎刀到庭州,結結實實賺了一筆。他如此賣力經營,是為攢錢購買海船。


  自從庭州金銀幣被朝廷認可為正式流通的錢幣後,江南西道的銀礦就成了香餑餑。而霨郎君放出風說倭國金銀甚多,長安城中倭國遣唐使門前頓時車馬輻輳。性急的海商則直接雇傭人手、購買貨物,揚帆東渡。不少行商一去不歸、葬身魚腹,但也有人攜帶金銀礦石滿載而歸,轉手就成富甲一方的巨商。


  趙無極看得眼熱,對一衣帶水、金銀遍地的倭國甚是向往。無奈他之前一直關注陸上生意,手下無船無人。而購買海船的開銷又高得令人咂舌,趙無極不得不多跑幾趟庭州,以積攢本錢。


  素葉居興起後,庭州一躍而起,成為絲路上數一數二的商貿重鎮。每次來庭州,趙無極都能發現層出不窮的新玩意。火鍋、鏢局、棉布與四輪大馬車早已司空見慣,他更感興趣的則是素葉居開創的一係列打理生意的模式,如入股合夥、複式記賬等。


  此次在庭州逗留期間,由於西郊軍寨曾在去年冬至前遭遇襲擊,北庭副都護程千裏更是遇刺身亡,整個北庭對各路行商的盤查格外嚴格。好在王正見治軍甚嚴,無人敢趁機勒索商隊。


  趙無極影影綽綽聽說,北庭軍成立專門的工兵營、醫護營和虞候營。其中工兵營執掌攻守城器械和土木營造;醫護營廣招民間醫師,負責救死扶傷;虞候營則專門巡查各軍軍紀,一旦被虞候營盯上,不死也要脫層皮。


  “什麽人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難道真是大食人?”趙無極常走絲路,知道從去年夏天起,大唐河中軍與黑衣大食呼羅珊軍間的摩擦越來越多,盤踞怛羅斯的突騎施部也卷入其中。但他很詫異,為何黑衣大食不報複河中軍,反而攻打北庭軍寨、刺殺程千裏。


  趙無極向來不喜歡戒律森嚴、一本正經的大食人,若不是為了賺錢,他才懶得去木鹿城。大食人襲擊庭州更讓他覺得愚不可及,雖不知西郊軍寨中藏有什麽利器,但趙無極堅信北庭的軍寨肯定是殺機暗伏的龍潭虎穴。


  在庭州南市采購棉布時,趙無極聽聞關中、益州大雨,立即敏銳察覺到商機,當即打算運糧到長安。可他在市場上轉了數圈卻隻購得寥寥幾石麥子。


  在酒肆打探半天,趙無極才知,原來五月時南詔和吐蕃正式結盟,吐蕃讚普赤德祖讚與南詔王閣羅鳳約為兄弟。兩國趁益州北部雨水不斷,發兵十萬偷襲劍南軍,逼迫劍南兵馬使李宓領兵退回大渡水北,將去年戰果付諸東流。


  戰報傳回長安,聖人自然震怒。戰戰兢兢的楊國忠還未編好借口,右相李林甫就果斷出手,以戰事危急為由,奏請楊國忠出鎮益州,安撫劍南黎民之心,擊退南詔、吐蕃聯軍。


  太子李亨、盛王李琦、陳.希烈、高仙芝和張均等紛紛讚同李林甫的主張。於是聖人從善如流,下詔令楊國忠離京。


  為牽製吐蕃、支援劍南戰事,聖人又令隴右、安西兩鎮發兵攻伐吐蕃。可因關中大雨,從長安向兩鎮轉運軍糧極其不便,哥舒翰和封常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法出動大軍。北庭都護王正見得知後,上奏聖人和政事堂,從庭州運輸軍糧到鄯州和龜茲,支持隴右和安西。


  隻是北庭的儲備也不足以支撐三鎮開銷,為此,王正見通過素葉居的渠道,將庭州市麵的糧食一掃而空,全部送往兩鎮,故而趙無極才買不到多少。


  不得已,趙無極買了幾十車棉布送往朔方,然後在靈州將棉布換成糧食,直奔長安而去。


  一路行來,越接近長安,雨水越密,災情也越發嚴重。渭、涇、灃、澇、潏、滈、滻、灞等圍繞長安城的八條河流水位暴漲,雖未達到懷山襄陵的地步,卻也衝垮不少橋梁,並將兩岸的農田變成一片汪洋。


  關中大地上的村莊十室九空,饑寒交迫的災民成群結隊離開家鄉,餐風宿露、攜妻帶幼湧向長安城。路途中心有不忍的趙無極散出近半糧食救濟災民,遭到不少同行商隊的嘲笑。


  趙無極派夥計一打聽才知道,當前如意居、聞喜堂、弘農閣等商肆都高價收糧,但還屬素葉居氣魄最大,霨郎君為鼓勵各地行商運糧到關中救災,宣布素葉居每收購十石糧食,額外贈銅鏡一麵。


  素葉居的銅鏡落地不碎、造型新穎,深受長安貴婦、仕女喜愛。各地求.購的商人早就踏破素葉居的門檻,可簡掌櫃總以工藝繁瑣、產量不足為借口,嚴格控製供貨量,導致銅鏡價格居高不下。但即便如此,隻要能將數十麵銅鏡運到外地,行商的利潤依然頗高。素葉居不惜打破成規,敞開供應銅鏡,可見霨郎君對糧食的重視。


  如今趙無極運將糧食白白送給災民,本該賺得盆滿缽滿的機會也就不翼而飛。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行商固然以逐利為目的,但見死不救的事趙無極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帶著為數不多的糧食抵達長安西郊劉家村時,趙無極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雨水依然很大,可劉家村的道路全部由青石砌成,使商隊免去泥濘之苦。村莊距離潏水甚近,卻並未出現水淹田地的慘狀,村子裏也生機勃勃,遠方不時傳來鏗鏘有力的號子聲。


  趙無極問了幾名村民,方知素葉居一早就雇傭人手加固河堤、深挖溝渠、修葺道路,不僅抵禦了洪水的侵襲,還使得家家戶戶都有積蓄和存糧,所以劉家村才在大災之年安然無恙。


  “敢問號子聲從何而來?”趙無極詢問道。


  “簡家娘子說弄什麽以工代賑,將四村八鄉的災民聚在一起勞作呢。聽說今日有郡王和王妃來俺們村,某得抓緊去瞧瞧。”扛著鋤頭的村民腳步匆匆。


  “怎麽會有郡王和王妃來此?”帶著一絲疑惑,趙無極來到若兮客棧門前,隻見碩大的木棚裏,十餘名素葉居的賬房撥子如飛,數十名夥計環侍左右,或收購糧食、或發放口糧、或搬運銅鏡,附近更有近百名鏢師維持秩序,一切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