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焚膏繼晷
初秋的晨光略微顯得有些柔暖,濕潤潤的微風輕輕的吹著,從書房開著的紙窗外吹了進來,微微的拂著屋裏的一切。閻澤打了個冷顫,這一夜他都沒有停歇。摸了一把臉上的汗漬,從桌上已經涼透的茶壺裏,倒出一碗半清不清的水一飲而盡。
還不到早餐的時間,府外的更夫再一次經過,提醒著他已經五更天了,打開屋門才發現,應茸坐在地上依著門框在酣睡,昨晚她應該一直都在這裏守著。
桌子上的圖紙被窗外的風再一次吹起,一頁一頁的飄落在地上。
“這是繪好的圖紙,讓工匠們照著做就行。”揉了揉發紅的眼睛,打了個哈氣,將圖紙交給柳欣怡。
“殿下,這是?”翻看圖紙的柳欣怡一臉驚訝,這些奇奇怪怪的都是些什麽,有一張裏麵畫的像極了馬車的軲轆,隻不過並不是圓的,而是由八條均勻的線條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形,下麵還有類似於桌子腿的東西。
“這叫八仙桌,說了你也不會明白,讓工匠們按照圖紙照著做就行,做好了告訴我,數量尺寸等圖紙上都有。全部都用梨木。”
“那……殿下,這個黑乎乎的是?”
“哦,忘了,這個你單獨找幾個城中最好的鐵匠師傅,讓他們照著上麵的樣子打造就行。”
“鐵器?用來做什麽的,看著就像沒扒開的蒜頭,隻不過上麵也太長了些。”柳欣怡翻看著圖紙,一臉的迷惑。
“這個是爐子,現在用的火盆燃燒後煙氣太重,食客還沒吃到食物就會被熏跑,嚴重影響了心情,但是離得太遠又不暖。”
當然還有一點閻澤並沒有說,這個爐子在酒樓的某個區域是要一個桌子一個的,畢竟烤肉和火鍋都需要這個設備,在唐朝火鍋被稱為“古董羹”,是因為食物放入煮沸的水中為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而得名的。但由於不能一直保持溫度,因此口感會大大的降低。
“柳姑娘,這段時間就辛苦你了,一定要快,但在質量上一定要過關。不然會砸了招牌。”
“這點您放心,這些木匠都是精心挑選出來,隻是鐵匠可能還需要過幾日才能尋到合適的。”
“你看著安排就行,食材的供應有幾家我不滿意,同樣的東西價格卻比其他酒樓高出了一成。”
“竟有這事?這幾家的食材是黔州最好的,如果敢做出這種事,我們柳家肯定不會放過他們,殿下,我這就去處理。”
“以後不用在喊我殿下,叫我李公子就行,我現不是皇子,已是庶民!”閻澤再一次的提醒著她,皇子這個身份讓他非常不舒服,一天都沒享受皇宮裏的榮華富貴,卻被人天天喊著,太鬧心了。
………………
………………
沉浸於酒樓的忙碌之中,閻澤沒有了時間和精力去懷念後世。二十個和柳欣怡一樣大的女子都住進了柳家提供的客棧,在柳家的強烈要求下,為了補償柳雲康的惡劣行為,客棧的名字也會在酒店開張的同時改成“金萊客棧”。給這群姑娘製定的服裝還需要三天才能做出來。製定的桌椅也需要五天的時間。
酒樓內已經被打掃幹淨,破爛的樓梯台階已被修複完,一些看起來極為土氣的擺設也被閻澤換一遍了。
“殿下,恕小女子愚昧,茅廁為何要建立在酒樓之內,本就是吃飯的地方,為何要將這汙穢之地放在其中。”
“殿下,保潔又為何種生計?”
“殿下,服務員和夥計有什麽不同?”
“殿下,工作服又是什麽服飾?”
“殿下,你說的下水道又為何物?”
“殿下…………”
這幾日隻要進入酒店,這幾人的問題就一直沒斷過,和三歲孩子一樣,閻澤真想回一句我又不是十萬個為什麽,我怎麽會知道。但又怕被問什麽是十萬個為什麽。所以他每次都以嚴厲的態度告誡這幾個人,不要問那麽多,照意思做就行了。
金萊閣想要區別於黔州城內其他酒樓,除了在裝修服務上的差別外,還需要一些特殊的食材和輔料。這事閻澤並沒有交給其他人,畢竟說出來他們也弄不明白是什麽,所以隻能親自去找。好在黔州是近水城都,靠近烏江,河上的貿易頻繁,很多唐朝其他地區的食材都會出現在這裏,偶爾也會碰到胡人在此售賣物品,就能從他們手裏買到葡萄酒、生菜之類的珍惜食材。
木匠已經將定製的八仙桌做好送了過來,鐵匠也將火爐打造出來,大家看著閻澤將一口大鍋放在八仙桌中間的洞口處,下麵砌上打造好的火爐後,直呼不可思議。毛氈地毯鋪酒樓上下三層的每個角落。大廳中央有一個高於地麵的台子,上麵有一把精致的梨木凳子,這裏便是白子心每日演奏琵琶的地方。
酒樓一層大廳是散客吃飯的地方,一共有三十套八仙桌。一半是普通桌,一半則是桌中鍋。二樓是固定包間,共有十二個房間。每個包間都配備一個廁所,內部配備清水用來洗手衝廁使用,而管道通過樓外牆體直通後院地下池內,每周都會安排專門的人取走灌溉農田。三樓一共有六個房間,每個房間除桌椅、廁所和一些裝飾品外,分別搭配舞台,洗浴桶,梨木沙發,雙人床鋪等家居式餐廳。
看著酒樓內外每天的改變,袁掌櫃等人也在緊張準備著開業的事情。隻不過樓門正中央上始終空了一個位置。
在黔州城這個不大不小的地方,一間酒樓想要讓所有賓客都流連忘返,除了經典的菜式,豪華的裝修,特色的服務外,一塊名家出手的牌匾定是必不可少。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菜好也怕招牌廢。如果可以找到名家給金萊閣題字,即便“一字千金”也無妨,沒錢就先賒著,不行給弄個酒樓的終身會員卡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