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三觀崩塌
李哲關閉多媒體電腦,收起試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下午第三節課剛剛上完,兜裏的手機忽然震動起來。
李哲拿出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見電話是祝語涵打過來的,便走到教室外接聽電話。
“李總,城西智慧科技園那邊的辦公場地我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和對方談好了,現在有一份入駐合同需要您簽字。”祝語涵幹脆利落的聲音從手機裏傳了出來。
“這麽快?”李哲有些驚訝。
祝語涵輕笑一聲,道:“李總,以我們公司目前的實力,在朗州市這個地方估計沒有哪個園區敢把我們拒之門外吧?”
祝語涵的語氣充滿了自豪,不過這也很正常,現在的花生科技,每天的的營業額最少也有二十萬,年營業額起碼有幾千萬,而且按照這個勢頭,過億也不是問題。
所以不光是祝語涵這種總裁助理崗位的管理層,就連王佳劉雲聰等一些實習生,也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張口閉口就是BAT、互聯網思維、用戶痛點等高大上詞匯。
李哲也沒去管這方麵,就當是提高企業認同感吧。
“能把事情在最短的時間辦好,這也是你的功勞,回頭給你發獎金。”李哲笑道。
祝語涵自入職以來,確實沒讓他失望,不但將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對李哲的各種要求也能完美執行。
聽到‘發獎金’三個字,祝語涵頓時笑嘻嘻道:“謝謝老板,老板萬歲!”
李哲笑了笑,道:“對了,那個入駐合同你拿過來吧,我現在走不開,回頭打車費你自己去報銷。”
“好的,李總。”說到正事,祝語涵又恢複成了端莊總裁助理的模樣,“那麻煩李總您把地址告訴我,我現在給您送過來。”
李哲道:“朗州二中,你到了的話,在校門口給我打個電話就行。”
聽到這個地址,祝語涵微微一愣,不過卻忍住好奇心沒有多問,應道:“好的,李總,我馬上給您把合同送過來。”
又是一節課上完,李哲終於接到了祝語涵的電話。
此時正好是李哲他們這些走讀生的放學時間,簡單溝通兩句之後李哲便匯入走讀生的人群中走出了校門。
可能是因為學校偏僻的緣故,為了安全起見,學校並不要求走讀生上晚自習,反而走讀生想留在教室裏上晚自習的話,還要向班主任申請。
這也讓李哲多了幾個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不然一邊備戰高考一邊創業,完全忙不過來。
出了校門,李哲隻是環顧了一眼,便敏銳地發現了站在路邊的祝語涵。
祝語涵依舊是那套西裝襯衫的搭配,一副標準職場女性的打扮,優雅中透著一股英氣,看上去顯得非常幹練。
周圍部分路過的學生都會暗中打量一眼祝語涵,一部分自然是被祝語涵的外表所吸引,而另一部分則是充滿了羨慕之色。
就像很多人讀書的時候一樣,看到路上的上班族都會特別羨慕,認為他們不用被學校這個牢籠所束縛,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但是等他們走上社會,麵對生活上的壓力,工作上的鬥爭,家庭中的煩惱,又會開始無比懷念曾經的青春時代。
牧羊童子想戎裝,虯髯將士想放羊。
此時祝語涵手裏拿著一份文件袋,目光一直緊緊盯著校門口,當她看到李哲出現,頓時朝著他揮了揮手,然後快步跑了過來。
李哲衝她招了招手,將她帶到了旁邊一家書店。
“李總,這是入駐合同,您可以先看一下,沒問題的話再簽字。”祝語涵打開文件袋,從裏麵拿出兩份合同。
“對了,園區負責人還說,等我們搬過去之後,他們想要抽空登門拜訪。”祝語涵道。
李哲點點頭,這種事情很常見,一方麵是和園區企業搞好關係,一方麵是擔心企業有什麽不良業務。
李哲拿起合同認真看了看,一共五百平的辦公室,帶辦公桌椅,而且還有優惠政策,給他補貼了一半,從價格上來說確實還算比較劃算。
看過合同之後,李哲從祝語涵手中接過筆,分別在兩份合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行了,你拿回去吧。”李哲將合同和筆遞給了祝語涵。
就在兩人走出書店的時候,一名背著書包路過的女生正好看到李哲,衝他打了聲招呼,笑嘻嘻道:“李哲,是不是在租網絡小說?當心我告訴老師哦。”
“劉馨你和隔壁班男生談戀愛的事情比我看小說嚴重多了吧?”李哲笑了笑,道。
“呸,你也好意思?”被稱為劉馨的女學生一邊回頭,一邊衝李哲鄙夷道。
等到劉馨離開,李哲卻發現祝語涵一臉呆滯地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你還不走嗎?”李哲笑道。
祝語涵一副見了鬼的表情,道:“老板,你別告訴我你還在讀高中?!”
李哲知道這件事情遲早瞞不住她,畢竟是自己的貼身助理,當即便點頭承認道:“是啊,我在讀高三。”
啊啊啊!
聽到這個回答,祝語涵感覺自己快要瘋了,有沒有搞錯,自己居然在給一名高中生當助理?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特麽哪一點看起來像高中生啊?看上去起碼也有二十多歲啊!
就算剛剛李哲從學校裏走出來的時候,祝語涵也沒往這方麵想,畢竟李哲的氣質和周圍學生比起來實在成熟太多了,她甚至覺得李哲可能是教師家屬或者本身就是學校老師。
氣質還可以用早熟來說,但你在公司開會讓一幹員工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模樣,那是一個高中生能辦到的事情嗎?
今天之前,在祝語涵心目中,李哲是一個精通互聯網的商業奇才,各種奇思妙想和驚豔手段,才有了現在的花生科技。
可現在,祝語涵感覺自己的三觀都要崩塌了,一個高三學生自主創業,短短半年時間不到,創立了一家年營業額幾千萬甚至極有可能上億的企業,恐怕就算她說出去,也沒有人會相信這種‘無稽之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