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情劍有共鳴
“好一個山水共情。”謝於鋒讚歎不已,哪怕他此刻再不願意少年過於驕傲,也實在是按捺不住自己想要誇獎李子衿一番的衝動了。
如果說他的那些師兄弟們,大多是有劍道天賦,勤勉程度卻遠遠不夠,而謝於鋒自己是勤勉程度足夠,劍道天賦卻又差得太遠的話。
那麽眼前的青衫少年李子衿,就是既有遠超那些所謂劍道天才,劍仙胚子的天賦,又有跟自己一般,肯下死功夫鑽研劍術,拓展劍招的勤勉。
天賦與勤勉,缺一不可,而李子衿,兩者兼備。
這才是萬年難遇的修道種子,劍仙胚子。中年劍修一步跨出,直接出現在數十丈之外的李子衿身前,沉聲道:“你可願隨我修習共情?”
謝於鋒問這句話,並非是什麽一時衝動,看見一位根骨資質,脾氣品性都極佳的少年,就想要傾囊相授,反而隻是覺得在那無定河邊,好似見到一位故人少年時的模樣,而自己又無法再與那位故人相見,所以才想要從少年身上找補回來。
歸根結底,謝於鋒是有私心的。
然而這段日子,在無定山竹林之中,與李子衿相處下來,雖然時間不算長,可對於一位少年郎的品性,他謝於鋒也看了個大概。
李子衿的心性,比起其根骨、資質,更為難能可貴。
自己這一脈,願意學共情的,都如他謝於鋒一般,天賦不夠,而那些天賦夠格,可以修行共情的,卻又因為嫌棄共情是一門沒有殺傷力的劍術,又極其複雜、晦澀難懂,所以不願意去學。
到了最後,師尊仙逝,人心也就散了,原本就是一個小宗門,此前全靠謝於鋒的師父撐著,師尊死後,自然是樹倒猢猻散,那些個平日裏,被師尊寄予厚望的“劍道天才”們,一個個跑得比誰都快,忙著去其他劍宗,學點有用的劍術去了。
本來隻是這樣,他謝於鋒根本懶得去管,也無話可說,隻是那些個白眼狼出去之後,一個個恨不得把宗門名字藏起來,絕口不提也就罷了,甚至有人公然詆毀宗門。這才是讓他難以接受,也絕對無法袖手旁觀的。
他出手替宗門清理門戶,手刃叛徒,殺了不少欺師滅祖的師兄弟,但是礙於境界低微,所以迄今為止依舊有兩個人,他殺不掉。
一個,在那風雷城,混了個內門弟子的身份,劍道造詣也日益增長。
另一個,去往了蜉蝣洲一座不大不小的劍宗名門,對過往絕口不提,謝於鋒私下找過他們,皆以平手不了了之,雙方誰也殺不了誰。
沒什麽天賦的劍修就是如此,盡管再努力,哪怕別人睡覺他練劍,在後麵追了二三十年,依舊隻能堪堪打個平手,奈何不得這兩個劍道天才。
“謝前輩所說的共情是什麽?”李子衿問道。
謝於鋒想了想,回答道:“一種沒有殺傷力的劍術,對你這種天資愚鈍的少年來說,極為適合,就當是為你日後修習那些深奧的劍術,做一個鋪墊吧。”
李子衿將信將疑,我天資愚鈍?好像沒人這樣說過啊。
少年一直覺得,自己的資質,還算馬馬虎虎吧,畢竟得到過那位劍術通神老前輩一句“勉強”的評價,在那位老前輩眼裏的勉強,換成普通人眼裏,怎麽也應該是中等之資,說不得還要再往上稍稍拔一節呢,怎麽到了謝前輩眼裏,就成了天資愚鈍?
不過李子衿也沒把這種事放在心上,畢竟笨鳥先飛嘛,天資不夠,勤勉來湊!大不了,別人睡覺我練劍!比別人少睡一會,這樣一日複一日,一年複一年,時間越長,不就越能體現我們的差距了?
其實在聽到謝前輩說共情是一種沒有殺傷力的劍術之後,李子衿便覺得應該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劍術,加之謝前輩說他資質愚鈍,所以才需要練習這門“基礎劍術”,來為日後學習那些更為深奧的劍術,奠定基石。
所以李子衿很爽快的就同意了,還笑道“有沒有殺傷力都沒有關係,反正也要練劍,就當勤勉修行了”。
謝於鋒屈指一彈,身後配劍飛向空中。李子衿目不轉睛,想要看看這門名為共情的劍術,跟自己那招山水共情竟然碰巧名字相似,到底是怎樣的劍術?
“共情重在一個情字,練劍之時,與修習其他劍術的心無旁騖不同,共情反而需要你心神足夠‘散’,不要太過專注於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心思,把你的心神分散到許多處去,這種感覺,有點類似於你那招山水共情中的隨心所欲,記住那種隨心所欲的狀態。”謝於鋒沒有用師尊教他的方式去教李子衿。
因為謝於鋒自己才是天資愚鈍的那個,若是讓他教一個與自己天賦差不多,資質悟性都不太好的弟子,那麽他肯定會得心應手,教的絲毫不費勁。可眼前少年儼然是一位日後劍道極其高遠的劍仙胚子,他謝於鋒自己都資質愚鈍,如何去教一個天才?
所以他定然不能使用師尊教自己那一套,來教李子衿。
但共情一事,本就是人與人之間,各有不同,“情”不同,劍就不同,所以並無“萬變不離其宗”這一說,恰恰與之相反,要想練成共情這門玄之
又玄的劍術,反而需要練劍之人“離其宗”,出劍要夠“放肆”,夠隨心所欲無拘束,不能強迫心神集中,所以不可以“聚精會神”,要讓“情”自己與劍產生共鳴。
如果說練天下其他劍術,是劍隨身動,那麽練共情劍,就要求劍隨情動,而且這種“情”,決不能是虛假的、裝出來的,得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他那些同門師兄弟們,在練共情劍之時想要走的捷徑,便是假裝憂傷、假裝快樂、假裝痛苦。
其實完全是與共情劍的初衷背道而馳。
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便是用來記錄在當時那一段光陰流水當中,練劍之人的情緒,它就像是一個度量衡,記錄在哪一段光陰流水當中,練劍之人是什麽樣的情緒,而無數個“這一段、這一刻”,將這些情緒連貫起來,便組成了完整的共情。
正如李子衿,將再基礎不過的十三種劍招,反複練習,交替出劍,最終排列組合,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山水共情”的劍招一樣。
共情劍,之所以能夠讓他人進入練劍之人的心神,去窺探那個當年的“究竟”,實際上也是將一小截光陰流水中,練劍之人的不同情緒連貫起來,排列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劍招”。
情與劍,產生共鳴。
謂之共情!
“練其他劍術,要求你劍隨身動,而想要練成共情劍,則要求你劍隨情動,能不能聽明白?”
謝於鋒瞥了眼半空中旋轉不停的配劍,轉頭問道李子衿。其實他這句話的原意是想說“我說的,你聽明白沒有”,而不是問少年“你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他絲毫不懷疑李子衿的悟性和理解能力,謝於鋒隻是懷疑自己的表達能力,怕自己說的不對,少年聽不明白。
沒想到李子衿果然有問題,少年滿臉疑惑,問道:“謝前輩,劍隨身動這個很好理解,你教過我,就是練劍之人,出劍之時一定得是人帶著劍動,這個很好理解啊。可劍隨情動,這個‘情’是什麽意思呢。”
於是謝於鋒便細細給少年講了下,人的七情六欲,而這些七情六欲,在光陰流水當中的關係,又著重指點了少年一番,關於度量衡的概念,以及練共情劍,所需要的情感,一定得是真摯的,自然流露的,不能是虛假的偽裝的。
那些個所謂的劍道天才,其實反而在最簡單的問題上犯蠢。
師尊有意無意間就提過一句,不論你們練其他的劍術,是如何如何,唯獨練共情劍之時,需要謹記一點,“當你想走捷徑
時,就踏上了彎路”。
謝於鋒當年也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到後來他多次使用共情劍,自己沉浸於那截光陰流水當中,去反複觀看師尊的表情,發現令他毛骨悚然的一幕。
每一次他回到當年還在宗門內,跟師尊一起修習共情劍的那一截光陰流水,總能看見師尊轉過頭,以“當年當時”的身體,朝著“此時此刻”的謝於鋒,麵帶微笑。
不知不覺,又出神了,謝於鋒額頭有冷汗滑落,他伸手擦去額頭的汗水,發現李子衿竟然已經在一旁出劍了,下一刻,中年劍修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個少年郎,出劍之時,隱隱有了情與劍產生共鳴的大道氣象。
少年英姿颯爽,出劍之後轉頭朝謝於鋒微笑道:“前輩,我明白了,所謂共情,就是說我如果懷著高興的心情出劍,那麽就像這樣,這樣。”說著他便使了兩記大開大合的劍招,這是快樂的劍。
“如果我是帶著恐懼的心情出劍,那麽就會像是這樣、和這樣。”李子衿又出劍兩次,手腕微微顫抖,劍身微微顫鳴,劍尖與劍身波動不停,一柄翠蕖劍本就蒼翠欲滴,此刻更是波光瀲灩,似乎光華流轉的碧綠劍身上,都要滴出水來了。這是驚懼的劍。
“對!就是這種感覺!以後練習共情劍,你也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記住今天的這份感悟!”謝於鋒興奮不已,他當年學共情劍,苦練十年,才堪堪有了一絲情與劍共鳴的氣象,不曾想李子衿隻是聽完自己的見解,提起劍,便隱隱有了情劍共鳴的姿態,讓謝於鋒自愧不如,又替少年驚喜,又替自己難過。
再然後,他便發現那個青衫少年,出劍有些飄忽不定,在風中搖搖欲墜了。
無定山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
雨水砸在翠蕖劍上,如訴如泣。
山水有共情,情劍有共鳴。
謝於鋒忽然有些心疼李子衿。
因為那是悲傷的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