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官道醫聖> 第954章 本草考古

第954章 本草考古

  進來的三位評審,其中一個是宋澈的老熟人。


  顧華年,工程院的醫學院士。


  一進來,顧華年的目光也率先鎖定了宋澈,臉上露出慈祥的笑意,彼此心照不宣的微微點頭。


  隨即,宋澈又看向了顧華年身旁的兩個評委,頓時目光一凝。


  這兩人中的一個,他也認識,很早以前在報刊和學術典籍裏看到過。


  韋西平,中央保健委員會的顧問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研究所所長、燒傷整形科名譽主任,一級教授、博士(後)導師!


  除此之外,韋西平還擁有一連串的榮譽頭銜,譬如首屆“華夏醫師獎”,解放軍四總部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總後勤部“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野戰外科學)學科帶頭人,受到過諸多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可以說,這是一個集實力和榮譽的醫學至高存在!


  大概是部隊的背景和經曆,使得韋西平的身上自帶著一股剛毅渾厚的威壓。


  他一進門,目光如炬的掃視過去,令這些刺頭們的心頭不同程度的顫了一下,連一直吊兒郎當的胡芝書都下意識的改變坐姿,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騫誌飛見狀,心下一陣嘚瑟,心想總算有治得了你們的大佬了,當下就殷勤又客氣的道:“諸位,我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韋西平韋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的……還有這位,顧華年顧教授,工程院的醫學院士……”


  相比剛烈的韋西平,嫻雅溫婉的顧華年無疑很平易近人。


  這也符合了時下許多節目在選擇評委的特點:剛柔並濟,方能讓節目既有看點,又張弛有度。


  介紹完兩人,大家的目光轉移到了剩餘的那個老者。


  相比戎裝的韋西平和休閑裝的顧華年,這位老者卻是穿著傳統的中山裝,戴著黑框眼鏡,極富學者氣質。


  宋澈不認識。


  而且憑借感覺,他隱約覺得這個人的氣質和形象,不像是一個醫生……


  “這位是葛東旭教授,燕京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博士導師,醫史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中華醫史雜誌》總編輯和名譽主委。”騫誌飛這般介紹道。


  聞言,宋澈的心頭頓時雪亮。


  沐春風和吳元奇也煞有介事的打量著葛東旭。


  隻有小蠻、龍源山和胡芝書還一臉呆萌,渾然不了解這個身份的含金量。


  乍一聽,葛東旭的這些頭銜加一起,牌麵都沒韋西平和顧華年來得大。


  按世俗的眼光標準來衡量,也確實如此。


  但對於資深的內行來說,這個身份,卻是相當特殊!


  這個身份,在圈內,通常來說,被稱為醫史學家。


  顧名思義,一種將考古和醫學結合在一起的頭銜。


  或許很多人都會納悶,考古不就是考察古文物嘛,考察古代醫學做什麽?

  但別忘了,古代醫學和古代文物一樣,都蘊含著曆史的文化沉澱和故人的智慧結晶。


  甚至,考古的分支學科裏,還有單列出來的疾病考古學,但凡考古遺址中出土了和醫藥學有關的考古,都可統稱為藥物考古。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傳統的藥物學,在古代被稱為【本草】,寓意“以草為本”,因此藥物考古又可稱為“本草考古”。


  總說現代的中醫之所以式微,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很多正統的中醫學術失傳斷層了,弄得當今的中醫們學了個不三不四。


  而醫史學家,恰恰是將這些埋藏在曆史黃土下的醫學文化重新發掘出來的考古者!

  他們的使命,就是複原古代藥物應用的曆史與文化,探索先民與藥物的關係,複原、重建人類利用藥物的曆史。


  這個學派,在西方最先誕生,華夏這邊的開創者,是著名醫史學家王吉民,他在民國時期就意識到了傳統中醫很可能會被西方醫學全麵取代,為了保存傳統醫學文化的火種,他於1936年開始籌辦醫史博物館,兩年後正式成立,首開醫學文物和文獻征集之先河!

  當時曾有人問王吉民先生保存這個作甚,王吉民有言:“即便目前西洋醫學被證明比傳統中醫更快捷有效,但這不能證明中醫就是要被放棄的曆史遺物,這是老祖宗們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傳家寶,丟不得!我能力有限,重振不了中醫的旗幟,隻能將它保存傳承下去,留給後人,讓後人去評判!如果後人能利用我保存的中醫去多救幾個人,那我今天的付出就值得了!”


  ……實乃國士無雙!

  “葛叔叔。”


  這時,樂城居然站起來,彬彬有禮的跟葛東旭欠身問候。


  宋澈一怔,沒想到這個桀驁不馴、脾氣粗暴的二世祖,居然還有如此恭順的一麵。


  不過平心而論,就算不認識,宋澈、吳元奇等人,都對醫史學家有一種天然的好感和敬意。


  這個職業和考古學家類似,往往寂寂無名,又沒多少利益可圖,還肩負著傳承醫學文化火種的使命,典型的錢少事多離家遠。


  隻有品德高尚的醫者,且懷揣著對醫學純粹的熱愛,才能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


  葛東旭也對樂城報以微笑,還抬手輕輕拍了拍樂城的肩膀,道:“你父親的身體還好吧?”


  “沒大礙,多休養一些時日就行了。”樂城回道。


  “那就好……唉,你也要爭氣,可別再讓你父親操心了,這麽大歲數的人了,該頤養天年了。”葛東旭教誨道。


  樂城非但沒有抵觸,反而很幹脆的點頭應允了。


  “葛教授,我依稀有聽聞過您的事跡……”吳元奇沉吟回憶了一下,道:“我曾經看過您發表在《中醫年鑒》上的文章,是關於良渚遺址、河姆渡遺址等考古中發現的醫藥文物,我看完之後,啟示頗多、受益良多。”


  葛東旭點頭笑道:“對,十幾年前的事了,居然還有人記得。”


  “葛叔叔的手筆又豈止這麽些,滿城漢墓、威武漢墓、長沙馬王堆墓……但凡涉及到醫學文物的遺址考古裏,基本有葛叔叔的參與。”樂城猶如一個小迷弟,侃侃講述著葛東旭的非凡事跡。


  不用細說,就知道這些曆史文化遺址裏,都保存著或多或少的醫藥文物,通過這些醫藥文物,不僅可以補充這些古文明的內容,還能推演出這個文明裏的古人們是如何治病的。


  這些都是千金難買的醫學寶典啊!


  “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曾經看過葛教授的那篇《中醫考古及出土文物研究》了,失敬失敬。”沐春風也連忙跟進拍馬屁。


  看樣子,是想提前跟這位考官打好關係。


  至於他究竟有沒有拜讀過葛東旭的作品,那就不曉得了。


  畢竟《中醫考古急出土文化研究》,是業內比較知名的古醫藥經典讀物。


  “你們太抬舉我啦。”葛東旭擺手苦笑道:“我和你們可沒得比,你們一個個都是當今杏林中醫裏的佼佼者,而我就是年輕時候學醫不精,注定當不成一名好醫生,隻能跑去鑽研那些醫學古文化,勉強做出了一些成就,也算給國家的中醫學術文化添點磚加些瓦了,不值一提。”


  頓了頓,他還很謙遜的鼓勵道:“學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治病救人,你們能被選上這個節目,就證明你們這方麵的實力絕對是過關的,而我的職責,就是給第一線的醫生們輸送彈藥的,你們可以把我看成是醫學事業的後勤服務者,接下來的節目互動裏也是如此,沒必要搞上尊下卑的那一套。”


  觀其言、察其行,皆透露著一股虛懷若穀的氣度。


  再聯想到他的特殊職業,宋澈不禁油然而生出一股由衷的欽佩。


  當所有的聚光燈都聚焦在醫療前線的戰士,卻鮮少有人關注過那些默默無聞的後備力量。


  正是有了這些後備力量的堅守和付出,傳統中醫的火種方能延續至今,這份職業,確實當得起所有醫者的尊重……


  不過,恢複理性,宋澈又轉而思考起欄目組邀請葛東旭過來當評審的緣由了。


  講道理來說,這是一檔評判醫學實力的節目。


  而醫史學家的醫學造詣,其實有點參差不齊。


  這個職業群體裏,不是沒有優秀的醫者,隻是概率很小。


  畢竟有實力了,就意味著有前途和錢途,有幾個人還願意埋頭辛苦搞後勤啊?

  正如葛東旭自己說的那樣,他或許是由於實力不足以成為名醫,加上興趣使然,就轉行了這個偏門職業。


  當然了,想要搞好醫史考古,就必須具備過硬的中醫實力,即便不出眾,也不能差太多。


  欄目組請他過來坐鎮,估摸著是想凸顯出杏林中醫的文化底蘊吧……


  思慮間,葛東旭看向了宋澈,笑道:“宋澈?”


  “葛前輩有什麽賜教盡管說。”宋澈也很恭敬的道。


  “我可當不起賜教你的資格,要知道,我都是被你爺爺宋耀祖賜教的。”葛東旭朗聲笑道。


  宋澈微微錯愕,下意識的看向了顧華年。


  顧華年微笑道:“葛教授年輕時候剛開始鑽研醫藥考古,很多問題都是跑去請教你爺爺的。”


  “沒錯,嚴格來說,你爺爺算是我的半個老師。”葛東旭半開玩笑的道:“你是你爺爺的孫子兼徒弟,勉強來說,咱們也算是半個師兄弟了。”


  聽葛東旭這麽熱情的套近乎,吳元奇和沐春風等人的心裏頓時就有些酸溜溜的了。


  他們挖空心思拍馬屁,結果這家夥杵在那兒一聲不吭,還反被評審主動攀關係,這也忒氣人了。


  隻能說這貨的投胎本事真強。


  但是宋澈的心思卻活絡了過來,腦海裏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恰在這時,葛東旭有意無意的瞥了眼宋澈的左手,那一枚金菊花戒指,感慨一歎,喃喃道:“菊花一開,飄香去病,唉,真是睹物思人啊。”


  葛東旭,和爺爺有過醫學上的交集,又認得這件醫聖門的傳承聖物,想來也應該知道醫聖門的傳說!

  結合他的特殊職業,那麽龍骨從顓頊的陵墓裏被發掘出來,莫非也是他的手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