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以守代攻
呂嬰寧在拿到旗幟的時候,就已經將整個軍隊作戰的形勢分析了一下。她知道馮聰和沙子約有隙,二人肯定會急著交鋒,先不說沙子約,就說馮聰一定會打算從自己這邊過去。
既然早晚都要經過這裏,要和自己打一架,那自己為什麽不主動一點呢。所以她的部隊提前出發了,打算在前麵地點埋伏馮聰。
期間,呂嬰寧已經派出了很多探子,調查馮聰的蹤跡。但是這些探子即使腳力再快,也猜測不到馮聰直接衝向了勝格峰。
就在半路之上,呂嬰寧打算布置陷阱的時候,馮聰軍隊的蹤跡被發現了。剛開始,呂嬰寧就讓那個自己的探子觀察情況,她也不敢保證馮聰究竟是什麽樣的人物,所有偷襲之時她的軍隊並沒有帶上旗幟,這也是她不懼怕馮聰包圍自己的原因。隻要旗在,總有招數應付。
看著對麵的小不點,她心中不由嘀咕起來,馮家的人怎麽都那麽精明,明明沒有看到他防備,也沒有派出幾個探子,怎麽就知道自己要偷襲了呢?
他或許不知道,馮聰臨時教授了幾名探子偵查,都是前世最先進的東西,即使學不全,也比普通探子強多了,敵方想要發現不是那般容易的。
“我沒讓你束手就擒啊!這樣吧,咱們就在此地來場對決。若是我攻營成功,你的部隊就跟著我好了,若是我輸了,我的旗幟歸你,怎麽樣?”馮聰對著呂嬰寧攤了攤手,很是爽快地提議道。
呂嬰寧看著對麵的馮聰,不知道馮聰賣的什麽藥,但是偷營未成,能夠再來一次,她幹嘛不嚐試。這麽多年,自己不斷地熟讀兵法,為的什麽,還不是為了打敗他嗎?既然都是馮家的人,我就從打敗小的開始好了。
“好,這是你說的!所有人員集合,回營!”呂嬰寧沒有矯情,直接下達了命令。
看著一隊隊士兵走過,馮聰揮手讓他們過去,馮聰所屬的三百人全部讓路,他們可不想觸了馮聰的眉頭。
注視著那道曼妙的身影帶著一堆士兵離開,馮聰眸光閃動,不知在想什麽。
“就這樣讓他們走了?”羅連雨有些無語,這行軍打仗也太豁達了吧,這可是放虎歸山。呂嬰寧是誰,被稱為武興國第一女將軍的人物,她的手段哪有那般輕易就接下的。
“不然怎樣?你打算留這個妮子在軍營啊?”馮聰翻著白眼,顯然認為羅連雨就是一個大色狼。
可憐的羅連雨無辜遭受白眼,真是冤屈之極啊。而其旁邊的韋索幾人絲毫沒有同情,反而哂笑著。
“你們也笑,呂嬰寧的手段你們不知道啊,還笑,小心被捉去當俘虜!”羅連雨氣得無話可說,不由罵道。
但這話卻惹得馮聰不高興了,隻見他臉色一冷,說道:“怎麽說話呢!不過,當俘虜,這個主意不錯!”
說到最後,馮聰竟然笑了起來,讓一眾紈絝和士兵背脊生寒。
一夜無話,東方魚肚白升起,兩軍對壘正式開始。馮聰懶得思考,隻是采用了以守代攻的方式,他就是要讓呂嬰寧來攻打。
隻見馮聰軍營之外,已經設置了各處陷阱,一個不小心,恐怕敵人就要吃虧上當了。而外圍的士兵,全部三五成群的站隊,竟然搞起了訓練,根本沒有在意攻城的問題。
呂嬰寧攻了三個時辰,已經損傷了不少士兵,不管是向前探索還是遠程攻擊,馮聰的軍營就像是一個烏龜殼,根本就攻不上去。
終於,到了中午,呂嬰寧實在受不了了,在馮聰軍營門口罵了幾句就回去了。然而,就在他前腳剛走,馮聰一眾全部集結,直接殺了出去。
一上午的疲憊不堪,肢體乏力,本來打算回營歇息的呂嬰寧部隊,卻不想,馮聰來了一個回馬槍。呂嬰寧怒了,等了半天,本想和馮聰較量一下戰場之上的謀略,卻不想對方如此狡詐,根本不出招,出招之時正是自己士氣最薄弱的時候。
三百士兵對三百士兵,一個士氣旺盛,一個身體疲乏,如何抵抗。外加馮聰幾個不住地叫喊著,投降者不殺,抵抗者全部擊斃。在出現了幾個實例之後,呂嬰寧一方哪還有人敢抵抗。
呂嬰寧輸得憋屈,這叫什麽事,自己攻了一上午什麽都沒有,真叫晦氣。看著一眾士兵全部垂頭喪氣,呂嬰寧為了他們的生命安危著想,讓所有人停止了抵抗。
當看到馮聰政令執行迅猛霸道之後,她哪還敢反抗。被殺的幾個人,都是比較忠誠硬實的漢子,但是馮聰說了抵抗者全部擊斃,那幾個人沒有一點的回旋餘地,全部被斬殺了。
就拿如此果斷的軍風,呂嬰寧就比不過,哪怕她心中謀略萬千,卻依舊是女兒身,比較感性。
看著呂嬰寧好像失魂落魄的書生,馮聰不由笑了起來,道:“行了,軍隊作戰隻有三天,誰有時間陪你耗著,趕緊收拾行李,該走的走,想跟著我一起參加,就跟我一起!”
馮聰說話沒有一點的拖拉和委婉,直接對著呂嬰寧命令道。
呂嬰寧微微一愣,是啊,勝格會軍隊作戰隻有三天,哪怕有再多謀略也不行,隻能夠比試誰的作風硬朗,攻伐迅猛。
聽到馮聰說勝格之後陪自己較量沙盤爭鬥,呂嬰寧才回過神來。沙盤爭鬥謀略都會得到施展,到時在殺他個片甲不留也好。
沙盤,一種虛構兩軍或者多方軍隊爭鬥的一種方法。但是勝格會卻不用這種方式,隻是不想讓紈絝們隻會憑空想象,他們要讓這些沒見過沙場的紈絝們,親身經曆一下戰爭的威力。
而未來的紫族之爭更不會使用沙盤,那是浴血的實戰,每一次紫族選拔都會使得大陸失去許多精英部隊,是一種殘酷至極的競爭。
不說馮聰讓呂嬰寧暫時跟在自己身邊,卻說勝格營這邊已經有各種消息傳來,各團體的進程顯示在沙盤之上。
“報,馮聰和呂嬰寧達成協議,呂嬰寧歸於馮聰的團體之下!”
“什麽?”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都驚住了,他們已經關注馮聰和呂嬰寧之間的爭鬥很久了,卻不想馮聰居然沒費多少力氣就收服了呂嬰寧部隊。
但是許多老謀深算,深知兵家之道的人物,在分析了士兵傳來的事件經過之後,立即明白了怎麽回事。
兵家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而呂嬰寧攻打了一上午,一點起色沒有,士兵士氣早就低落下去。
而馮聰選擇的方式更是讓人吃驚。兩兵交戰,必有損傷,馮聰選擇以守代攻,不僅避免了大規模的血腥爭鬥,也節約了前行的時間。
一般來說,到達勝格峰需要一天半的時間,而剩下的一天半就是各團體相互爭鋒的時間。這一天半,有些倉促,卻能顯現出領導者的大局觀。戰場之上,如果大局觀都掌握不了,那他領導的軍隊最終一定會損失慘重。
每一屆的勝格會軍隊作戰,都會有人三天沒有到達勝格峰,因為期間同別的團體爭鬥,使得時間耽擱了。而馮聰選擇這種方式,卻顯示出他的大局觀是如此的驚人。
領導者,一定要冷靜分析,選擇合適的對策。曆史上,勝格會總是有一些團體的領導者,無法做到縱觀大局,最後埋沒在勝格之上。
勝格營之中許多人眸光閃動,眉頭緊蹙,僅僅從這裏他們就看出了馮聰的不簡單!
“不戰而屈人之兵”,也不過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