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何人過失
“哈哈哈!諸公莫急,待吾飲上一樽,與這潑皮分說!……兄長,今日安不得不飲!”
張安看似穩若洪鍾,實則後腳發軟,若無二兩酒興,他可鎮不住這眼前的場麵。
“來人,取美酒。”
匪徒勢大,烏泱近千人,高舉的火把將院落照如白晝,莫說是個十五六的兒郎,就算常年走江湖的張世平也覺得膽寒。
如今這種情況是騎虎兩難,張安既然已經站了出來就不能退縮,不然在這些蛾賊心中更沒有說服力。
“為兄親自與你斟酒。”
張世平將酒樽交給張安,其間能感受到張安手掌間的劇烈顫抖,但張仲定眼神依舊鎮靜,目視前方。
“咕咚!”
張安飲了滿滿一樽後麵色紅潤,將酒器就扔在了地上,轉身直視三碾子的雙目。
“張家酒徒,你還有何臨終遺言?”其實三碾子剛才準備背後偷襲張安,但被身旁的流民拉了下來,由此可見蛾賊心中也起了動搖。
“我有一言,請諸公靜聽之。上古有言:法不責眾,今日諸公因倒懸之急而奮起反抗,其間多處情有可原,朝廷仁義絕不會施罪於諸位。如若諸位不信,我張家可做擔保,定保諸位無虞。”張安信誓旦旦的說道。
“哼!朝廷仁義?你休要在此處說大話,如果真的仁義,我們豈會無路可活,另外你張家又不是士族,憑什麽在朝廷為我們擔保?”
三碾子也是在大賢良師身旁聽過道傳的人物,其間脈絡梳理得十分清楚,看似天衣無縫。
“諸公可聽到他所說這話,朝廷仁義與否我等暫不做定論,既然我張家不是士族,立身田地全是良心錢買賣,你為何要趨眾來屠我滿門,究竟是大義凜然為了百姓,還是私心作祟圖我張家銀錢?這於情於理你如何說辭?”
張家二爺生得一副利嘴,這字字如刀,刀刀紮心,三碾子被問的連連後退,其餘黃巾也望而生畏。
“我……如此瘟病之世,黎明疾苦,張家既然有銀錢,理應……理應幫助百姓。”
三碾子學識不過米鬥,今日起事也是張角安排,他的確懷有私心想奪取張氏錢財,所以麵色尷尬,詞窮無語。
“我張家定然相助,現在問你是何居心?還不速速道來。”張安再次言語逼迫,流民紛紛怒視這個居心叵測的貪婪之徒。
“我……我……”
三碾子哪裏能料到形勢一轉,身後這群流民竟然和張家酒鬼站在一個陣線上,此時想退已無路可退。
“再不言語,小心我將你斃命當堂。”
張安抽出腰間佩劍,本想嚇唬一下這個三碾子,讓他日後不敢再來府上鬧事。
誰知張安腳下石頭庭院不平整,再加上他喝酒迷糊,一不小心向前撲了兩步,那鐵劍直入三碾子的腹部,鮮血流淌滿地,頓時結果了他的性命。
“噗!”
張安將鐵劍抽出,血水順著衣袍滴落在布履上,一眾匪徒失了頭領,再無半點戰意,紛紛跪地祈求張家醫病活命。
“二弟,二弟。”
張安似乎聽見耳旁有人在叫他,但眼前被血障遮住了眼睛,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快扶二爺進去休息。”
張世平命人將張安架入房間,隨即安撫跪地百姓,再次承諾眾人會依照約定行事。
……………………………………………………
自那日之後,張安得了大病,在床上躺了月餘,張世平散了半數家財為百姓請醫治病,繼又出糧賑災。在中山太守張純應付黃巾賊焦頭爛額之時,張家賢名廣傳曲逆一帶。
“二叔,該飲藥了。”
張行扶起氣色漸好的張安,精心的將藥湯送入他的口中。
張安飲了一口,突然間一掌打翻了的藥湯,對張行大聲說道:“快去找兄長,此地不是久留之所。”
“二叔,你在說什麽?父親今日去了蘇府商議購買田地之事啊!”張行看著神神叨叨的張安不解的問道。
“扶我起來,我們馬上去蘇府,另外讓嫂嫂收拾細軟,我們連夜就走。”張安搖搖晃晃的坐起身形,他似乎憶起了某事,這件事很緊要。
“二叔,父親他……”
“聽話,此事慢不得。”張安一臉嚴肅的說道。
“是,二叔。”…………
蘇府。
“主家,張二爺來了。”
“快快請進!”蘇雙現在對張安十分敬佩,單憑他說退蛾賊這一點,便可稱得上名家辯士。
“我這二弟做事沒個正形,望子偶兄莫怪。”張世平現在對外經常謙怪弟弟,以示放低身價,畢竟弟弟現在是曲逆的少年名士。
“無妨,蘇張本是親家,仲定我喜歡的緊啊!”蘇雙現在又重新拾起了嫁女的念頭,張仲定是不二人選。
“子偶兄!”
張安進門見禮後,快步奔向張世平,隨即說道:“兄長,今夜我們就離開曲逆,此地要禍事了。”
“仲定,你這是何意?”張世平還打算大肆收購曲家土地,躋身於士族行列。
“冀州擋不住黃巾,曲逆遲早也要淪陷,我殺了黃巾軍首領,他們定會生啖吾肉,飲吾血。”張安十分肯定的說道。
“仲定,此事真的如此凶險?”蘇雙低聲問了一句,如果現在離去,那他散的一半家財就等於白費,這讓他很難接受。
“子偶兄,我且問你,蘇張兩家廣買醫藥可見病患減少嗎?”
“不曾,曲逆一地的流民越聚越多。”
“那你散盡家財能救得了冀州百姓嗎?”
“這怎麽可能?冀州這麽多的郡縣,一人之力怎可平事!”
張安不再多說一句,拉起兄長準備離開蘇府。
“仲定且慢!你們何時離去?要去哪裏?”蘇雙眼神堅定地問道。
“向南無路可走,隻能向北去幽州諸郡,兄長,今晚出發如何?”張安額頭上還冒著虛汗,步伐有些紊亂。
“好,就今晚夜半走,切莫不可驚動蛾賊,不然我等性命難保。”
“二位賢弟,我等同去如何?這偌大的蘇府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