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臣> 第二三九章 張楊的信

第二三九章 張楊的信

  徐州,琅邪郡開陽城。


  兗州告急的書信傳入城府時,曹操正與諸將商議攻取下邳國之事。


  初聞稟,曹營眾將皆恐,唯曹操安然獨坐,笑聲朗朗。


  “諸將莫慌,呂布隻一跳梁小醜爾,不足為懼,即日我軍拔營回兗州即可,諸將且下去準備吧!”曹操說的輕描淡寫,讓眾將安心。


  繼,眾將退,堂中隻剩荀攸一人。


  曹操目色瞬間化陰,咬牙連拍三次木案:“陳公台!你這小人!”


  曹操此次征徐州記住了上次的失誤,帶了充足糧食,意在推平徐州,眼看就要成功之際,劉備,呂布一人給了他一記窩心重拳。曹操的此番怨念有潑天之盛。


  約過半刻,曹操平複心靜:“公達,操若不要兗州,直取徐州呢?”


  荀攸低頭思慮片刻:“明公,不可行啊!劉備駐小沛,可直接截斷泰山,任城要道,將我軍困斃於徐州,此舉極險,回防兗州更為妥當。”


  荀攸常行奇策之人都說取不了徐州,曹操瞬間癱坐席間,艱難開口:“公達,操攻徐州前後殺了多少人?”


  殺了多少人,曹操比誰都清楚,他的言下之意是後悔了,曹操的一時之念讓他變了百萬人屠。與初年理想漸行漸遠。


  “明公,亂世需重典,果斷殺伐,明公勿慮,呂布,陳宮非是明公對手,且許一載,攸定助明公平定兗州。”荀攸起身一拜,繼道:“明公,莫說呂布,不談袁術,且看河北袁紹,關西陳道,明公難道不想與他們爭一爭這天下嗎?”


  荀攸要幫曹操再燃梟雄之心,豈可為區區一個呂奉先而止步呢?


  “哈哈哈!知我者,公達也!責令全軍,即日拔寨,且讓陶謙,劉備再苟活幾年!”曹操目色再盛,張安,袁紹的模樣從腦中閃過。


  “明公睿智。”……


  話回長安,三輔大旱如約而至,土地開裂,黃沙飛揚。


  時見華陰縣郊外田壟,壩水過溝澮,滋潤泛黃的糧苗,極目望去,百姓殷勤於阡陌,打井水灌田。


  田壟外側,道人帶鬥笠,後隨華陰令。


  “能保住幾成田畝?”陳道彎腰抓了一把黃土,土質幹燥,無絲毫水份。


  “若再殷勤些,可保六成。”楊修連日奔波,麵相黝黑,衣衫盡是土塵。


  “六成嗎?”


  陳道長歎了一口氣,即便朝廷提前動作,也抵不住天災。


  “先生,漢中未受旱災,若能產出豐年糧,足以接濟涼州。”楊修思緒極快,已經幫陳道想出了對策。


  陳道微微點頭,不再言語。他這一月從高陵至陳倉,再走華陰,三輔全境唯段煨保住了八成糧苗,看來今歲要過個貧困年了。


  值此刻,遠處官道來了一騎,勒馬於二人身前。


  “報!奮威將軍呂布與陳留太守張邈共反曹操,攻占兗州。”


  “嘶!”


  陳道倒吸了一口涼氣,呂奉先真是“忠義無雙”啊:“何處來的消息?”


  “河內太守張楊所呈。”


  “疾行長安,稟告陛下。”陳道拂袖驅退快馬。


  繼,陳道與楊修並行田壟,陳道一路低頭思慮,楊修也不敢搭話。


  又過了半個時辰,二人走到田壟盡頭,陳道目色大定:“德祖,楊司空近日可給你寫過家書?”


  “前日來過一份,全是些問暖話語。”楊修眼神不作避諱,隻談父子親情。


  “德祖勿慮,貧道是問司隸受旱災了嗎?”陳道笑意朗朗道。


  “父親未言,許是沒有。”楊修緊追陳道思緒,忽而雙目一張:“先生要……”


  “且去備馬,貧道去潼關營走一遭。”


  ………………………………


  翌日,陳道入潼關,與徐晃,司馬朗,高順等人會於關城主帳。


  “明公不是在各地查視災情,怎麽會來潼關?”徐晃命人搬來好酒送予陳道獨飲。


  “順道來看看,諸位,不喝一碗?”陳道笑飲道。


  “末將沒那口福,明公暢飲即可。”徐晃治軍極嚴,全營上下滴酒不沾,他自然要充當表率。


  “公明,現在弘農城何人駐守?”弘農城是弘農郡治所,但也是函穀關,昔日由徐榮領兵駐守。


  “王方,李蒙二軍司馬。”函穀關至潼關一道都是徐晃的領軍轄地,其間軍政由他一人做主。


  “弘農縣今歲可受旱災?”陳道起身立於圖前再問。


  司馬朗即答:“有些許螟蝗,但可自足函穀關守軍。”


  “這麽說司隸諸地未受旱災影響?”陳道右手二指敲了敲地圖上的河東郡,繼道:“伯達,貧道聽聞河東太守王邑治地有方,昔年可足於夫羅、韓暹以及弘農王所部?”


  司馬朗聞言點頭:“卻有此事,河東地廣,又得三方庇佑,豐年糧產可足司隸諸郡。”


  “這著實有趣啊!如此沃土無人取,看來這位王使君周旋各方的本事也不弱呀!”


  現如今司隸地:長安朝廷與白波軍以陝縣為界瓜分弘農郡,河南尹最為凋敝,由劉辯領洛陽文武統轄,河內郡歸屬兩麵三刀的張楊,王邑在群雄環伺的地界還能將河東郡經營的有聲有色,可歎是個人物。


  “明公想取河東郡?”徐晃一聽有仗打,立即來了精神。


  “公明此言差矣,王邑可歸屬了弘農王?”


  “不曾,隻是接濟弘農王,順應朝廷法令。”


  “由此可見王使君是朝廷忠義之士,貧道怎忍心將其棄之不顧?弘農韓暹,河內張楊哪裏有兵馬去保護這位大漢的好郡守,這種麻煩事還是交給朝廷來做吧!”


  河東糧產可解三輔燃眉之急,陳道自是有興趣,但他對弘農,河內,河南等郡並無伐取之心。


  有了河內張楊,朝廷便無需直麵袁紹,曹操;有了弘農韓暹,那朝廷與劉表、郭貢也有了緩衝地帶;這樣一來各家都放心,可大量減免直接利益衝突。


  “明公所言極是,想必王使君也對朝廷思歸心切。”徐晃瞬時便明白陳道的意思,舉起大義之旗可比直接入境強上千百倍。


  陳道點頭大笑,徐晃不愧是他的心腹大將。


  “令!”


  “末將在。”


  “即派潼關快馬去河東郡查看民情,確保無旱災螟蛾。”


  “末將領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