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簡單輕鬆
七月下旬,華雄、張繡圍晉陽,後虎賁營又至,合兵兩萬五千卒,聲勢浩大,全境震恐。
戰事傳入祁縣,溫恢立即籌措千餘縣卒與王允的兩千餘家侍佃農一同舉事。
同月,京陵、中都、鄔縣、界休、茲氏、平陶六縣令長響應義舉,皆尊王允為首,出兵四千餘,奔赴祁縣,共謀大事。
繼,王允親至大陵縣,勸降大陵令,將太原南部的勢力版圖連成一片。
七月末,張繡率兵登樓,晉陽城告破,同日榆次、陽邑二城同降於王允,王上公即暫代太原太守之職,各地縣卒源源不斷會於晉陽城。
時見晉陽刺史府,王允居首,下列一眾文武。
“臣等拜見太傅。”眾人弓腰施禮。
“諸位請起,老夫本一告老之人,不願見居家之所生了戰火,故而出麵暫作主持之責,待仲定、德容一至,老夫也可卸任清閑了。”
王子師的名號在太原當得一呼百應,加上他太傅的身份,取地謀城之事如吃飯喝水般輕鬆,這也是袁紹、高幹竭力恭維王允的原因,名望這東西就是如此恐怖,在士族中有清譽,在百姓中有口碑,勝過千軍萬馬。
“上公,今太原郡隻剩狼孟、盂、陽曲三縣未取,末將是否要派兵取之?”華雄出列問兵。
“不必,老夫修書一封,狼孟、盂縣自會歸降,至於陽曲令隻怕已被步度根所害。”王允擺手說道。
“上公,那是否派兵去上黨接應東中郎將?”溫恢再問。
“上黨甲士多為徐公明舊卒,他既能攻下長子、壺關,那定能如約趕至涅縣。
我軍當務之急是防禦井徑、上艾狹道的冀州卒,雖說袁紹現在正與公孫瓚決勝,但井徑通途不可不防。”王允提出一策。
“末將願往。”張繡單膝跪地道。
“好,雄鴛可勝任此職。”王允微微點頭,隻這片刻工夫王允已略顯陶醉,權力這東西讓人又愛又恨……
七月二十七,徐晃出壺關,走襄垣,過涅縣,入祁縣,上黨全境入雍漢之手。
徐晃也從剛入境的一萬潼關卒擴展至三萬六千餘步騎,此間除了舊卒之外,多為蒙混充數的縣兵,地方雜兵凡是能搭上一點關係,軍餉夥食可以翻上幾番,雍漢的強軍製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而徐晃也將最精銳的潼關卒留在了壺關,帶著兩萬餘上黨兵入了太原郡。
八月初,徐晃入晉陽,與王允會見堂中。
“末將拜見上公。”徐晃單膝落地,神色淡然,他很討厭王允,一直將其當做不忠義的典範。
“公明快快請起。”王允善意笑道。
“多謝上公,上公今日之舉乃是大義,晃甚是欽佩。”徐晃隨口恭維了一句。
“這都是老夫應該做的,依公明之見,我等接下來該當如何?”王允問行軍之策。
“一路向北,擒高幹,殺步度根,與都督會合。”
“好,那全軍交由公明驅使。”
“末將就卻之不恭了。”
…………………………………
話回七月中,高幹圍攻原平,兩日破城。張安北逃廣武,高幹追之,又圍廣武,殺的張安丟盔卸甲,最終張安領著千餘郡兵敗逃陰館。
時見陰館縣境內,灰頭土臉的張安一眾帶著殘兵傷員稀稀拉拉的行於土道之上。
“國讓,在前方山麓休息片刻。”張安有氣無力的喊道。
“是,都督。”
田豫即令甲士簡易紮寨,生火造飯。
正當甲士拾柴之際,對側官道起了響動,當空旌旗蔽日,兩山間人影蔓延,此軍來的突兀,張安殘部無處躲避。
“列陣!”
田豫翻身上馬,魏延呼喚甲士,很快千餘殘兵結陣以待,但在如雲大軍麵前顯得單薄弱小。
“踏踏踏!”
一刻左右,對營分裂出數千騎甲,奔行至張安營前百餘步處,其中一將驅馬上前問話。
“爾等是何人?為何在此?”
“來者何人?速速通名!”田豫驅馬上前,與那將對視,反問其出處。
“吾乃烏丸校尉閻柔,特來匡助大都督。”閻柔隱約看見對列的漢旗,高聲答道。
田豫長舒了一口氣:“將軍來的正是時候,吾乃衛士令田國讓,大都督亦在營列,將軍可來拜會。”
閻柔一聽,帶著數十位親騎奔入殘兵營,會見張安。
閻柔下馬即問:“哪位是大都督?”
張安坐在一突石上,擺手招閻柔上前:“閻子和?”
閻柔能感受到濃鬱的上位者氣息,即單膝跪地:“末將拜見都督。”
“想通了?”張安接過親衛遞來的湯羮,美美的喝了一口。
“末將本是漢臣,願隨都督驅使。”閻柔弓腰再答。
“起來吧,懂迷途知返便是好兒郎,文長!給子和勻一碗!”
閻柔之前的所作所為並不光彩,若他執意留在難樓麾下,那他就沒有與張安坐而交談的機會了。
“多謝都督。”閻柔盤坐於地,接過魏延遞來的吃食。
“子和啊!高元才真乃一員虎將,差點讓本都督喪命於廣武城,你可願為本都督去尋一個說法。”張安邊吃邊問。
“末將定斬高幹,為都督一雪前恥。”
“不必多禮,你這次帶了多少人馬?”張安將碗筷交給親衛,以袖拭口。
“七萬高柳卒與一萬喬小月降部,末將在平城留了一萬,又給張將軍借了兩萬,現下有五萬甲士。”閻柔據實以答。
“甚好,給本都督留兩萬,你帶著三萬卒去廣武城,務必將高幹留在雁門境內,此為你歸朝首戰,日後能不能坐穩高柳營主帥之位,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張安躍下突石,拍了拍閻柔肩膀。
“末將立即出兵。”閻柔目色略顯興奮,隻要張安開了口,那就沒人能從他手中奪走高柳營。
“且慢,待本將予你一封書信,若遇朝廷兵馬,也好避免衝突。”
“多謝都督。”……
繼,閻柔領軍攻廣武,高幹見追擊無望,退守原平城。
七月末,閻柔又圍原平城。
同月,張安領兵走慮虒城,救助司隸營,並東之戰漸入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