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借屏風
那架屏風的事,管家還記得很清楚。小姐是京城第一美人,長得天生麗質,學的是琴棋書畫和女工。那時的小姐不像現在這樣醉心於藥典,在繡技上很有天賦,一雙手巧手,能繡出巧奪天工的畫卷。
明叔還記得,有一段時間,小姐的院子裏燈油廢了不少。每次小姐打發人過來找他,都是讓他去采買各種繡線。作為管家,將小姐的辛苦看在眼裏。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小姐讓他去找工匠,將一副繡品製成屏風。
明叔還記得自己初見那架屏風時的驚豔之感,百花爭豔,萬紫千紅。管家令人小心翼翼的將新製好的屏風抬進小姐的院子。後來,夫人又讓他叫人,將這座屏風抬出了小姐的院子,送進了小小姐的房間。而剛才,那架屏風屍骨無存。
那座屏風之美,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可惜,唐繡瑾那個時候不懂,太美好的東西,她應該藏著的。她不懂,所以她房間的屏風被楊菱珊看到了,楊菱珊既對這座美得驚人的屏風感到驚訝,又對唐繡瑾的繡藝才華感到嫉恨,總之,她對那架屏風動了心思。
楊菱珊覺得這麽漂亮的屏風就該屬於她的,那麽多花朵簇擁,她覺得自己就是其中最美麗的一朵。楊菱珊對那架屏風愛不釋手,對唐繡瑾說了許多許多的好話。明明心底恨得不行,可她能在臉上綻放燦爛的笑容,不停的誇獎屏風是如何如何的漂亮,又讚歎唐繡瑾的繡藝是如何如何的非凡。
唐繡瑾那個時候也知道,她的表姐是想將那座屏風占為己有,那時的唐繡瑾對楊菱珊一直很謙讓,若是一般的東西,唐繡瑾肯定二話不說,就將東西送給表姐了。可是,這座屏風,是她和丫鬟們一起,花費了許多個日夜的心血。繡的景致也是她自己喜歡的,況且屏風才在她的房間裏擺了一天,無論如何,唐繡瑾有些舍不得。
那是唐繡瑾第一次拒絕她的表姐,心裏有些愧疚,楊菱珊見她說了那麽多好話,唐繡瑾都沒將屏風送給她,氣得不行。可她不是輕易放棄的性子,在唐繡瑾這裏沒得到她想要的,便去楊氏那裏那裏撒嬌賣乖。
楊菱珊在楊氏麵前說自己很羨慕表妹的繡藝,她沒什麽才華,隻能在女工方麵下功夫,能不能讓表妹將那座屏風借給她,等她學成了繡藝一定會歸還的。楊氏本就是極寵她,聽到想鑽研繡工,還有什麽不同意的?
楊氏將唐繡瑾叫到主院,教育自己的女兒,大家小姐應該要寬容大度,要敬愛長姐。表姐也是姐姐,既然表姐開口說借東西,做表妹的不能那麽小氣。唐繡瑾聽了楊氏的話,雖然很心疼,還讓將屏風借給了楊菱珊。
這一借就是這麽多年,楊菱珊連針線都沒拿過,更不用說鑽研繡藝了。那座屏風,從進了楊菱珊的屋子起,她就從來沒有想過歸還,直到那先前被她毀屍滅跡。
管家在院子外站得腿腳都快麻木了,楊菱珊埋怨的話才停下來,明叔讓門口的婆子去通傳一聲,得到允許,明叔才帶著幾個工匠進了院子。
進去之後,明叔說明來意:“表小姐院子裏需要添置新家具的事,老奴已經向夫人回稟,夫人令老奴帶工匠過來丈量,不知表小姐這邊方便與否?”
楊菱珊變臉比翻書還快,她前麵還罵罵捏捏,這時又換上了笑臉,“明叔真是辛苦了,這麽晚了還勞煩您走一趟。我就知道姨母最心疼我了,明叔您可要操心些,我的家具要時下最流行的樣式。”說著示意梓熙帶著工匠們量尺寸,並叮囑道:“給我量仔細些,別敷衍了事。”
明叔當自己沒聽到楊菱珊前麵的瘋言瘋語,和楊菱珊敷衍了幾句。工匠們也想早點完活了回家,幾個人忙開,事情很快就辦好了。
明叔離去前,還將楊氏的話帶到:“表小姐這裏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盡管和老奴說。”
楊菱珊巧笑嫣然,“多謝明叔,珊珊這裏以後還少不得勞煩明叔。”
明叔告退,對那幾個工匠也囑咐一番,“今天表小姐前麵說的那些話,你們就當沒聽說過,不要出去亂嚼舌頭。”
工匠大多是一些粗漢子,並不是大嘴巴的人,一個個點應承,再各自散去。
明叔也沒去特意和老爺夫人轉達這些話,表小姐的院子裏當時有那麽多人,相信不用他傳達,府裏的主子,估計都會聽到表小姐說的那些驚人之語。
唐繡瑾的院子裏,小秀一臉氣憤的轉述著楊菱珊的話,然後還恨恨的說道:“表小姐也太過分了,她怎麽可以這樣說呢?”
唐繡瑾反而一臉淡然,她還勸小秀淡然一些。若說對楊菱珊的了解,唐繡瑾相信,就連梓熙那個丫鬟都比不上她。畢竟,有了上輩子的事,她已經能將楊菱珊這個人的性格分析到非常透徹的地步。
唐繡瑾安撫小秀:“好了,好了,我們早就知道表小姐是什麽人,今後防著她一些就是,她本就是那麽一副性子,你氣死了,也改變不了她的想法。”
唐繡瑾知道楊菱珊從來不會有放過唐府的想法。上輩子她得成所願,唐府被滅。這個時候,楊菱珊表示出心裏對唐府的恨,一點都不奇怪。
楊氏那裏,劉媽也聽說了楊菱珊說的那些混賬話,可是劉媽不敢將這些話說給楊氏聽。楊氏是掏心掏肺的對表小姐好,結果表小姐還說出那樣的話,夫人要是知道,她得多傷心。
楊氏不知道楊菱珊已經將她對唐府的不滿表現出來了,她還以為楊菱珊是個寄居府裏的弱女子,現在不懂事是缺乏父母的教導,她這個做姨母的不能放任不管。楊氏準備明天去勸一勸楊菱珊,告訴她睿王不是良配,現在離開睿王,懸崖勒馬,還來得及。
楊氏在盤算著怎麽說服楊菱珊,唐英傑一回府,也聽說了楊菱珊說的那些話,他有些氣憤,也有些無奈。他好歹也是個官員,不可能和楊菱珊去對質吧,難得要他去和楊菱珊解釋,說他沒吞前丞相府的東西?這麽和一個小女子計較,有失他的身份。
想著前丞相曾經對他的栽培,他心底的一些氣也散了。他是貧苦家庭出生,能娶到當時的相府嫡女為妻,確實是他的福分。他的發妻溫柔大方,為他生育了繡繡,唐府能有如今的模樣,也離不開妻子的操持。
那孩子寄住在府裏,他看在嶽父和妻子的麵上,也會好好待她,就算她說出那麽不懂事的話,他也聽聽就算了。可是她和睿王來往過密,這個不是小事,一不小心,將會使整個唐府萬劫不複,他不得不慎重考慮啊。
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女兒的提議不錯,撮合楊菱珊和睿王,這是個可行的辦法。可是他著人去喊楊菱珊過來喝茶的時候,楊菱珊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脫了。以後再找機會說這事吧,唐英傑心裏如是想。
他倒沒等多久,機會就來了,因為第二天,楊菱珊自己忍不住還是來找他。
第二天一早,唐繡瑾過來給母親請安,唐繡瑾見母親的精神狀態還可以,放下心來。在院子裏,母女兩人閑說開來。首先,楊氏提起那架屏風,到底當時是她作主,讓人將那架屏風抬到楊菱珊房間裏去的。
楊氏用略帶歉疚的語氣對女兒說道:“你也知道,昨天睿王對你表姐動了手。你表姐雖然不是我生的,但也是我寵著長大的,哪裏受過這種辱?一時想不開也是有的,她那一屋子家具都遭了殃,你借給她的那架屏風已經被毀了。你也別往心裏去,母親那裏還有些好東西,下次讓你先挑。”
其實這個時候,楊氏已經知道,楊菱珊那時說要學繡藝什麽的,都是借口。楊菱珊將屏風借去,就是想據為己有,可是現在楊氏已經知道她的目的,可行屏風也已經被毀了。
楊氏的話語裏還是那麽維護楊菱珊,可唐繡瑾也不好對楊氏說,楊菱珊終究會讓她失望的。唐繡瑾不忍讓母親傷心,隻好歎氣道:“母親無需這樣,好東西我那裏還有不少呢,母親的好東西還是留著以後用吧。”
“隻可惜了那架屏風啊,我還記得那樣子,真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啊。”楊氏不無惋惜的說道。
唐繡瑾已經知道楊菱珊的為人,心裏嘲諷道:要不是珍品,楊菱珊還看不上眼呢。
從小到大,楊菱珊搶她的東西還少嗎?衣裙首飾,吃的用的,但凡好點的東西,楊菱珊都要據為己有。隻要是楊菱珊看上的東西,楊菱珊都會想方設法的得到。前世,楊菱珊連她的丈夫,她的兒子都搶了,相較而言,一架屏風又算得了什麽?
楊氏見女兒是真沒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了,她也放下心來,她還想著去楊菱珊那裏看看,勸導勸導她,便不再留女兒了。
唐繡瑾正好想去看看她種下的那小片藥苗,就從母親這裏告辭而去,楊氏現在對女兒是一萬個滿意,她的女兒一直乖巧,從小就沒讓她操過多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