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吳起的見聞
大周,京都城。
這是大周最為繁華的城市,雖然過去的幾年裏,這裏遭受了不少的戰爭,可在大周建立之後,仍舊將這裏定位了國都。
因此,無數的商隊和人員又慢慢聚集到了這裏,尤其是南北商路重新打通之後,那些商隊們都需要在這裏中轉,無意中也大大增強了這裏的經濟。
不過,這座建立了幾百年的城市,也有著自己的競爭對手,作為北方中心的琅琊城發展迅速,加上整個北方都駐紮著大量的部隊,讓它的地位更金一步。
到現在為止,琅琊城的人口和數量都在極速增長。
但吳起還是先來到了京都城,相比於陳心石的起家之地,他更想看看在這位大周皇帝治下的前朝舊都。
江南三府的地位雖然重要,可這裏也是陳心石最後征服的土地,從這裏,他可以了解到很多消息。
從武陽府乘坐船隻來到京都城後,吳起先去了城中的酒館。
這位大夏的頂級名將雖然已經不再擁有官職,但是,其身上還是有一定的盤纏的。
“聽說臨安府的竇建德已經死了。”
“畢竟隻是草莽英雄,難以成事,不過,聽說他的兒子倒是直接被陛下封為了宣平侯,一輩子也算是衣食無憂了。”
“是啊,夏王竇建德聽信讒言,趕走了吳起,這才落得一個身死明滅的下場,要不是遇到了一個好部下,他的家人也活不了多久。”
……
酒館之中,眾人議論紛紛。
吳起剛剛坐下,就聽到了這些消息,這讓他大為震驚。
現在各地戰亂頻繁,朝廷對於海防的重視性自然也就降低了許多,直接導致了海盜大規模興起,吳起他們的海船在航行到中途的時候,聽說前方有海盜,於是隻能在最近的港口歇息,直到大周的巡邏艦隊在港口補給的時候,那些商船們才敢跟著他們一起來到大周。
所以,在這途中他花費了不少時間,在海上又不知道大部分的消息,而內陸的消息傳遞途徑就要便捷許多了。
於是,他主動向那些酒客問道,“各位兄台,不知臨安府發生了啥事?”
吳起的態度比較懇切,那些酒客見他也是一副外地人的打扮,便將事情的原委都說了出來。
從竇建德趕走吳起,到最後顏良投降,陳心石封竇建德獨子為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完全顛覆了吳起的認知。
他知道竇建德在中了反間計後,肯定堅持不了多久的。
可是武卒們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有他們在守衛江州府的話,怎麽也不應該這麽快陷落啊。
但當他聽完事情的經過後,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因為竇建德的清洗行動,直接導致了平原君趙勝降而複叛,最後才被大唐抓住了時機,直接輕易覆滅了這個勁敵。
不過,竇建德的死去還是讓吳起傷心不已,這位將領回想起自己曾經和竇建德推心置腹,實行變法的時候,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親密無間,但現在呢,兩人已經是天人永隔了。
“閣下為何流淚啊?”
見吳起哭泣,那些酒客十分奇怪,怎麽聽著聽著就開始哭起來了?
“各位有所不知,我曾在臨安府受過夏王恩情,現在得知故人已逝,自然傷心流淚。”
吳起將自己的眼淚擦去,悲痛地說道。
雖然他已經和大夏斷掉了聯係,可竇建德前期確實不錯,對他也是信任有加,如果沒有他,他吳起或許沒有現在的這名聲。
“真是忠義之士啊。”
其他的酒客聽了後,紛紛感歎。
世界上的人有很多,可是像吳起這樣的,可就沒有多少了。
大周的戰將張遼就是因為這種忠義,才會受到皇帝陛下的重視,有幾人見吳起的樣子也不像是大富大貴之輩,於是主動勸道,“前不久皇帝剛剛發布了一道政令,說是打算從全國範圍內選拔有誌之士,外地人也可以參與,你若有才能,可以去那裏試試。”
全國範圍內的招募,這是陳心石和王猛商量後做出的決定。
也是他為科舉真正所做的嚐試,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帝國的人才網選拔製度還是各地的舉薦,從地方開始舉薦之後,然後逐級進行選拔。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選拔出來的,都是那些世家子弟,雖然陳心石和王猛有心想要提拔寒門子弟,可在地方,那些世家門閥們的影響力很大,所以舉薦上來的人才大多都是世家子弟。
哪怕到最後,經過了層層篩選之後,能夠被任命為官員的,也大多是那些世家子弟。
所以王猛就建議,在各地大規模建造官方學府,然後再進行科舉,從全國範圍內開始選拔人才。
隻不過,科舉的實行,肯定會直接損害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雖然在大周的中央朝廷之上,那些世家門閥的力量並不太強,可在地方上,那些世家的力量還是很強。
所以,這一次的選拔,是為後麵的事情做鋪墊的。
不過,這些普通的酒客可並不知道太多,在他們看來,皇帝下達的這道詔令,和京都城的舉賢館一樣,都是為了招募人才的。
幾年前,舉賢館還是能夠招募到一些人才的,可到了現在,舉賢館的作用就極其有限了,有時候,幾個月都招募不到一個有用的人才。
現在皇帝大張旗鼓地宣傳,顯然也是想招募到人才的。
吳起能夠為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流淚,顯然也是忠義之士,所以讓他去那裏試一下。
“招募賢才?”
吳起聽了這話,心中也有了些疑惑。
雖然他之前在竇建德麾下,可是對於大周的傳聞也有不少,在當時,讓他注意的是那些武將,無論是身為皇親國戚的衛青和霍去病,還是韓世忠和徐晃等,他都進行過了解。
在當時,他甚至還預料到,等大唐覆滅之後,他們和大周之間,遲早會爆發戰爭的。
可世事無常,沒想到大唐沒有覆滅,反而是竇建德最先滅亡。
不過,招賢納士,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政策,可他們所麵對的,大多是那些外地出名的人才,可大周這一次的行動,怎麽看上去招募的反而是自己國內的人才呢?
大周建立都好幾年了,那些真正出名的,要麽已經出仕,要麽是決心一輩子隱居,他們並不像是會被這道詔令給吸引的樣子。
想到這裏,吳起的好奇心也起來了,於是,他主動去了解大周的情況。
而在京都城,也慢慢匯聚了更多的士子。
這些學識有限的士子們並沒有王猛那樣經天緯地的才華,也沒有霍去病那樣靈敏的戰爭嗅覺。
但是,他們作為一個普通的官員,還是能夠勝任的。
一個新生的王朝和帝國,他所需要的官吏數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就拿最近投向大周的臨安府來說,這個竇建德的起家之地很多法律法規和大周完全不同,要想治理這個地方,並不是一個程不識就能夠解決得了的。
除了程不識這樣的高級官員之外,還需要無數的普通官吏去各地,這樣才能夠徹底掌控整個臨安府。
而且,對於臨安府舊有官吏的處理,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那些普通的低級官吏,大多都是需要讓他們學習新的律法規定的,這也需要不少人。
所以,科舉的實行,是大周不可避免的一件事。
同時,在京都城,吳起也見識到了這個新生王朝的勃勃生機,相比於掙紮之中的臨安府,已經統一的大周顯然要更加富庶和繁華。
長年戰亂造成的損傷或許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恢複的,但已經統一的大周卻能夠調動更多的力量去恢複自己的實力,這是之前竇建德和李世民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在有著強敵的時候,他們發展領地的第一任務,就是為了能夠擁有更強的軍隊和力量。
隻有消滅了那些強敵之後,他們才有機會慢慢發展,李世民和竇建德都知道這樣的道理,所以他們的發展重心就是軍事,不過,因為李世民有著那些世家門閥的幫助,所以比起白手起家的竇建德來說,要好很多。
但即使是這樣的大唐,也完全無法和現在的大周相比,在擊敗了匈奴人之後,已經有商隊開始嚐試著去西域三十六國進行貿易了。
隨著之前的慘敗,匈奴人明顯收縮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不過即使這樣,大草原對於這些農耕王朝的商隊來說,依舊十分危險。
不過,這一切在利益麵前,可就不值一提了。
資本論中有段話說得非常在理,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隻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這些古代的商人雖然並不知道這話,可是那些利益,可是實實在在能夠看到的,他們從西域三十六國運來的商品,在西寧府可以以十倍的價格賣出,甚至在京都城可以賣得更多。
在這樣龐大的利潤麵前,什麽危險,都無法阻擋他們的腳步。
就算到了現在,大海之中的海盜勢力已經達到了巔峰,可仍舊有不怕死的在帶領著船隊。
所以在這裏,吳起看到了許多商人和新奇的貨物,和處在戰亂之中的大唐相比,大周的局勢穩定,而且這裏更為富庶,換句話說,這裏的人有錢,能夠消費得起,所以其他國家的商隊都喜歡到這裏來。
他們在將自己的貨物銷售出去之後,又會將西域三十六國和那些新奇的特產買回去銷售到自己國家。
這一來一回,他們賺到的金銀可能就夠他們一輩子使用的了。
吳起看得很細,對於他來說,大周就像是一個新奇的國度,當大乾還在的時候,這裏明明是中原幾國中最為落後和貧窮的地方,但是到了現在,他們的實力卻已經開始迅速發展,完全將大唐遠遠甩在了後麵。
而當他來到京都城的太學館時,見到了更為奇怪的一幕。
太學館是大周的官方學府,這在大乾之時就已經存在了,陳心石占領京都城後,太學館也迎來了一次大建,無論是學員規模還是那些教師的水準,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官方學府的名聲不小,所以在陳心石的重金聘請之下,還是有不少人才在這裏教學的。
在以前,太學館相當於入仕的一個捷徑,如果能夠從這裏出去,那麽他們便能夠直接進入到大乾的官場之中。
雖然一開始的職位不是很高,可也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不過在大乾王朝後期,太學館也開始變成了那些世家子弟的遊樂場所,他們隻需要在這裏隨意生活幾年,就能夠順理成章地進入到官場之中。
陳心石建立大周後,對此進行了重新規定,太學館的招生並不限定人員身份,但是要想成為太學館的一員,必須要經過考驗。
而且為了吸引人才,陳心石並沒有將太學館的大門緊閉,隻需要其他人同樣能夠通過考驗,那同樣可以進去參觀。
考驗分很多,有治國理政之類的,也有兵法謀略之類的,吳起雖然是兵家大師,可他同時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這種簡單的問題自然難不住他。
因此,在進入太學館後,他就了解到了更多的消息。
太學館在京都城,江南三府的學子來還容易一點,那西寧府的學子來一趟,不但花費巨大,而且路途遙遠,好多人都沒有這條件。
於是,陳心石為了照顧西寧府和清寧府,又在琅琊城也設立了一座太學館。
而且,為了讓這裏的學生能夠真正派上用場,陳心石還專門增加了學習的內容。
除了那些治國理政之術外,這些學子們還必須學習戰陣殺伐之術。
換句話說,就是這裏麵的學子,不但可以做官,而且也有可能要上戰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