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麵神經麻痹症
張健醫生笑了笑,抬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後將多餘的茶渣吐到了垃圾桶裏。
這時,門口進來了一位剛剛去做檢查的女患者,40多歲。
她手裏拿著大大小小好幾張檢查單,並遞到了張健麵前。
張健接過檢查單首先看了看她的血常規,24項其中有嗜堿細胞和平均紅細胞值兩項有點增高,其他的都正常。
血凝檢查也正常。
再看她的腦CT檢查單,其中提示這位患者腦血管受壓。
經過這位患者的描述,她以前也做過微血管減壓術。
不過效果好像不大好。
看著張健皺了皺眉頭,周辰起身站到他身旁,也將檢查單結果看了看。
“小周,我想聽聽你的看法。”張健問道。
周辰目光轉向那位女患者,例行詢問了一下病情。
女患者主訴:
近半年來,感覺左眼由陣發性跳動,但並沒有引起重視。
近半個月來跳動越來越頻繁,而且已經擴展到了左側的整個麵部肌肉都會不正常抽搐了。
周辰根據自己的經驗,首先說出了他的診斷結果。
“依我看來,這位患者很有可能是患了麵神經麻痹症!”
這樣的診斷結果,和張健診斷的病情如出一轍。
張健點了點頭:
“看來,咱們想到一塊去了!”
既然周辰都這麽說了,張健也暗自確定了自己的診斷結果。
這也能夠從側麵證明誤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周辰在張健的心中,已經成了權威的專家。
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可以作為疾病鑒別診斷的教科書式的參考。
接著,周辰說了說他的治療思路:
“急性期以控製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麵神經水腫為治療目的。”
“常可選用強的鬆、地塞米鬆等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另外還可選用加蘭他敏、B族維生素、煙酸、ATP、肌昔、細胞色素C等藥物治療。”
按照名醫係統給出的治療經驗看,這些藥物都隻能起到緩解的作用。
如果要根治此病,選用中醫針刺治療法,能夠對特發性麵神經麻痹有著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勢。
一念及此,周辰轉問到這位女患者:
“以前有做過中醫針刺嗎?”
女患者搖了搖頭,看起來有幾分疑惑。
這裏可是市立醫院的急診科呀?
怎麽醫生會推薦中醫針刺療法呢?
她想。
張健醫生也看了看周辰,有些不大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於是開口問道:“小周啊,你的意思是中醫針刺療法對症療效更加確切嗎?”
周辰點點頭,眼神裏閃著自信的光芒。
目前,麵神經麻痹症的病因未明。
一般認為病毒感染、自主神經功能不穩等均可導致局部神經營養血管疼李,神經缺血、水腫出現麵肌癱痰。
故,治療上多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麵神經水腫、緩解神經受壓、促進神經功能恢複為主。
激素類和B族維生素類是特發性麵神經麻痹治療的首選藥。
用以減輕神經水腫,促進神經髓鞘恢複。
如同時伴有病毒感染,則常用阿昔洛韋口服用以抗病毒治療。
病情頑固的患者也可采用手術治療。
這是一般的西醫治療思路。
也是目前西醫上治療這種疾病得到最多醫生認可的治療方法。
接著,周辰闡明了中醫關於此病的病因。
“麵癱”在中醫學中又被稱為“口眼口咼斜、口僻、偏風口口咼”。
最早的記述見於《內經》,是指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為主症的病證。
曆代醫家對本病的探討頗多,就病因而論,不外乎內因和外因。
古代醫家多把此病歸為“風證”,認為此病大多由虛邪賊風入侵引起。
如《內經·靈樞》曰“:足陽明之筋……頰筋有熱則筋馳縱緩不勝收,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故僻。”
《諸病源候論·偏風口口咼候》曰“偏風口口咼是體虛受風,風入夾口之筋也。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其筋偏虛,而風因乘之,使其經筋急而不調,故今口口咼僻也。”
張健醫生就這麽眼睜睜的盯著周辰一字一句的把這些話說完後,他聽得一頭霧水。
畢竟,這是中醫類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
作為西醫出身的張健,自然不懂。
更別說站在一旁的那位女患者了。
她更就像是聽天書一般,一臉蒙圈。
不過她看向周辰的眼中,卻不由流露出了敬佩的神色。
名醫係統中的醫學知識浩如煙海。
周辰能夠信手拈來,在別人看來,還以為他這是在借此機會炫耀所學。
周辰這會兒繼續滔滔不絕的說道:
除上述外因致病之說,另有一些醫家認為病是由內因引起的。
如《類證治裁》中認為口眼喝僻是因血液衰酒,不能榮潤筋脈所致。
《醫內法律》雲:“口眼喝斜,麵部之氣不順也。”
綜上所述,本病主要是由於勞累過度,氣血虛耗過多或平素機體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外邪乘虛入中陽明、少陽經脈以致氣血運行不通、阻滯經脈,經筋失於湍養,肌肉縱緩不收而發病。
期間,張健根本沒有半點插嘴的機會。
當然他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直到周辰停下來,張健這才開口道:
“那小周啊,說了這麽多,你中醫治療的思路和方法究竟是什麽?”
“對不同的病症,我們應該辨證分型治療。”周辰擲地有聲的回道。
中醫醫學曆來講究辨證論治。
根據名醫係統的分類,此疾病主要分為以下幾個證型:
風寒型,多見於麵部受涼或風寒侵襲以後,突然出現麵癱,患側麵部肌肉鬆弛,有冷感,無痛,可兼有惡風寒,無汗,頭痛,肢體拘緊,耳下壓痛。
治療上宜以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方藥為主。
風熱型,早期有外感熱病的病史,患側麵部肌肉鬆弛,口歪眼斜,有火燒感,汗出,口渴,麵赤目紅,五心煩熱,大便幹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療上宜以法風清熱的解表藥以及通絡活血的方藥為主。
風濕型,多發生於中年以上肥胖者,皮膚及眼瞼發厚,肌膚有浮腫感,麵部受涼或風寒侵襲以後,突然出現麵痛,患側麵部肌肉鬆馳,有冷感,無痛,肢體拘緊,耳下壓痛。為風濕之氣相攜向上侵入麵部肌肉所致。
治療宜祛風通絡及溫化寒濕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