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進攻印度
受英軍在戰場拙劣表現,以及緬甸和馬來半島的丟失,英國股市狂跌,剛剛有所恢復的英國經濟又回到了大蕭條時期最慘淡的一刻,經濟萎靡不振,而猶太人卻在趁機發英國的國難財
而英國國內的股市狂跌稍後也影響到了殖民地,很多在大蕭條時期沒有破產的人終於破產了,他們還以為大蕭條已經過去了,可是沒想到啊,居然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
經濟上的打擊一下子讓英國政府手忙腳亂的,原本用來調兵遣將的錢只能拿出部分用來賑災,為了儘快湊錢出征,挽回損失,英國政府同時也加緊了對殖民地的掠奪,但這樣也引起了連鎖反應,殖民地的人原來越受不了了,很多獨立組織秘密收攏人心,只等英國士兵一走他們就開始起義獨立
在當地華人的幫助下,秦軍很快穩定了佔領區,那些破壞分子不是逮捕起來就是直接死翹翹了,那些潛藏的日本特務在秘密警察的打擊下一個一個的被揪了出來
王九齡知道英國人不會善罷甘休,所以需要儘快的實行第二階段的作戰計劃,士兵們也休息了幾天,4月8號,秦軍再次出征,王九齡一再盯著他們要小心,印度的人種、宗教語言沒有一樣跟秦國相同,估計沒辦法過得這些印度阿三的認同,所以戰事不會比在緬甸作戰順利,而且戰線也越來越遠,補給難度加大,萬一事有不順,戰事就難以為繼,王九齡不知道這些軍官聽進去多少,但是他還是要說
第二階段作戰,目標是拿下恆河以北和以東地區,在恆河下游以南的地方建立孟加拉政權讓他們阻擋在秦國和英印軍隊的中間,第二階段作戰並不是要征服印度,而是要擾亂印度,使得英國人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對付秦國,王九齡知道秦國的國力比不上英國,而且差的十萬八千里,要是英國在二戰之前的這幾年都把精力用來圍堵攻擊秦國,那秦國很難有大的發展了,這可是致命的,那樣二戰之後,秦國也不會有打的作為
王九齡攻擊印度就是要讓印度亂起來,亂他個三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那樣英國就會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在穩定印度上面,至少沒有什麼太多的精力來攻擊秦國,秦國則可以安心的大發展,至於大發展的錢自然是從印度來,如果大半個印度的金銀珠寶都到了秦國,王九齡相信,兩年就能完成蘇俄五年的計劃,那四年就能挺十年,不過這樣的財力可是巨大的,王九齡只能拿印度阿三開刀了,秦國周邊只有印度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個時候印度有三億7千八百萬人口,只比秦國和中國加起來的五億三千萬人口少一億五千萬人口,印度被英國人稱為女王頭上的王冠確實是名副其實,有這麼多人消費英國的工業品,難怪英國那麼有錢,前世王九齡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說二戰期間英國有百分之四十的物資來源於印度,王九齡覺得應該不假
只要印度大亂英國人必救,王九齡這一招是直中英國人的死穴,而對於王九齡來說,只要印度大亂,有個幾千萬難民的,到時候就算印度阿三在怎麼不堪,為了肚子,肯定會到處搶,然後流民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知道英國人是回去填補那個無底洞,還是會去殺光這些印度人,要是殺的話,是最好的,那樣估計印度剩不了多少人了,印度雖然很熱,但是能養活十多億人口確實不容易,王九齡需要他們,王九齡很期待,等英國人忙完了印度就是二戰了,到時候等英國人忙著守衛本土的時候,王九齡趁機拿下肥沃的印度
王九齡現在最恨的就是一件事,他奶奶的,這個時候中國為什麼沒有十三億人口,真的是前世不喜歡就有,現在希望有就沒有,王九齡只能鼓勵生育了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大陸最大的國家,與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包括後世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之前還包括緬甸印度全境分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位於東5區
印度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各地差異很大,大致2000-4000毫米不等最冷的1月份,北方平均氣溫為15c,南部平均氣溫則高達27c,氣候乾燥,為印度最佳旅遊季節夏季從3月份開始,雨水較少,天氣乾燥悶熱,大部分地區氣溫可高達40之間乞拉朋齊被稱為「雨極」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蘊藏量的煤炭其他主要的自然資源還有鐵礦、錳、雲母、鐵礬土、鈦礦、鉻鐵礦、天然氣、石油、鑽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印度經濟以傳統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但是,印度的資源利用率很低,開發利用不高據統計為15-30%左右
不過目前他們跟王九齡的關係不大,唯一王九齡在乎的一處礦產資源是石油在藏南不遠處,而且是個大型的油田,秦國太需要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