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
烏雲在天空空層層疊疊,若山起,蔓延到天空盡頭,忽然風起,又化作馬奔,風雨交加,颱風便降臨人間了。
但在廣州很正常的天氣,杭州也有。
幾個官員沒有當作一回事。
鄭朗繼續說道:「這樣,元轉運,你負責總調度,以及道路修葺工程,鮑刑點,你負責維護治安以及移民安置,田安撫,你負責海堤,楊轉運,蔡轉運,你們在江東任職多年,有著修圩的經驗,雖然廣東南路與江東圩形式有所不同,大體相彷彿,內河堤圩就交給你們了。程轉運,你的擔子稍重一點,雖然工程總量不大,但自北到南的廣大山區陂田與堰田、車田全部交給你。」
「喏。」幾人答道。
這項調動可謂人盡其用,比如程師孟,雖說對水利jing通,多在北方主持水利,真讓他主持堤圍之事,他在水利上比蔡挺與楊察更高明,卻未必能有楊察與蔡挺做得好。回到廣州后,鄭朗又做了第四次計劃調整。
也不僅是鄭朗一個人,一頭獅子帶著一群綿羊,上了戰場,綿羊同樣會化成獅子,一頭綿羊帶著一群獅子,上了戰場,同樣也化成了綿羊。水利也是如此,幾人對水利方面皆比較善長的,至少最低的蔡挺與楊察二人,在宋朝官員中也能排到前五十位。由鄭朗帶領著,幾個官員將所有潛能一起發揮出來。
快到施工時,各自對即將施工的工程再次派官吏視察。重點工程他們自己親自前去觀察過。第四次計劃是大家共同調整的。
鄭朗不是神,有的僅是金手指,落實到細節上,又是這麼大的地盤,必須要眾人協手同心,共同出力。
這就是用人之道。
中書做得好,也是人用得好。兩廣也是如此。鄭朗說過多次了,可未必有多少官員能會意。
看著桌面上厚厚的地圖,大家長鬆了一口氣。
這次計劃才是大約模的計劃。當然還要做一次調整,直到下月第五次計劃才能真正的落實。
有張有馳,到了聊天時刻。鄭朗讓月兒沏上茶。茶葉乃是上等的建州茶,烏龍茶味,不過大家皆喜歡。為什麼許多官員跟在鄭朗後面感到舒服,也是這個原因,生活不太摳門,要求也不是很高。相反的,范仲淹不行了,想學都沒有辦法學,根本做不到,不過學鄭朗還是可以的。大不了辛苦一點,盡心盡職。
鄭朗說:「諸位,看到三千五萬緡錢,一年之內便被我們用完,有何感想?」
「行知。什麼感想?」楊察問。
「這樣大手大腳的花,是不是很愉快?」
幾人哭笑不得,不過似乎也是,幾人從來沒有掌控過這麼多錢帛的花銷。
楊察說:「龐醇之那邊壓力很大啊,臨行前都寫信求我,讓我不要聽行知的話。」
「苦一苦。楊轉運,你想一想,若是兩廣、荊湖路全部開發出來,郁水流域、韓江流域與欽江流域以及湘水流域整個成為魚米之鄉,國家可以多容納四五千萬人生存空間,我朝經濟會是何等的光景?」
也不能這樣說,要看的,增加控制區域,必須增加官吏,兵士,與管理費用,支出也在增加。得看如何調整與治理,治理得當,這些都是真正的魚米之鄉,一年三熟之所,宋朝經濟會更上一個台階,治理不當,反而麻煩多多。
終是一個夢想,幾個官員抬起頭,深思,眼中皆有些期盼。
雨點落下來。
打在瓦檐上,猙猙的作響。
看著窗外,宛若一片片水幕從天空拉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