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第1110章 外交勝利
王寵惠和九國公使一場大吵,雙方不歡而散。
很快,中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就通過各國公使傳回歐洲,這其中,像荷蘭、盧森堡等幾個小國都是打醬油的,法國和美國態度相對平和,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嘴臉,只有英國和義大利的反應最為激烈。
比較有意思的是,英國和義大利不是一夥的。
儘管德意日三國仍還沒有簽訂軍事同盟條約,但是誰都能看出來,德意日軸心軍事同盟的形成已是板上釘釘,很難逆轉,眼下德意日三國之所以還沒有簽約,不過是因為其中的條款有分歧,都想爭取更多的權益,更少擔負責任。
而英國,則跟蘇聯一樣,是這個即將成型的軍事同盟的主要敵人!英國希望這個即將成型的軍事同盟能將矛頭對準蘇聯,推行綏靖政策,對於德國的許多過分的行為一忍再忍,甚至不惜簽訂慕尼黑協定出賣捷克。
所以從根本上,西方九國就不可能統一行動。
看到嚇唬沒用,幾個小國便立刻決定放棄了。
美國和法國也開始置身事外,事實上,美國和法國對中國是充滿了同情的,對孤軍營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因為這根本就是英國人背信棄義在先所惹出來的,要不是當初英國人背信棄義羈押孤軍營,又怎麼會有今天的事?
所以,真正下不來台的只有義大利還有英國。
英國尤其尷尬,不管怎麼樣,英國都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工業製造實力雖然已經超過英國,但是說到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卻要比英國差得遠了,德國和蘇聯的工業實力也很強,但是國際影響力遠不如英國。
所以,對於中國政府的強硬,英國是尷尬的。
根據以往經驗,英國人原以為只要嚇唬一下,中國就一定會認慫,可是誰又能想到,這次中國人居然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根本沒有認慫,反而呲出兩排獠牙,擺出了要跟英國人較量一番的架勢,這個就很尷尬了。
中國人的回復傳到倫敦,張伯倫立刻召開內閣會議。
張伯倫並不是好戰分子,所以對於德國的咄咄逼人,他一忍再忍,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張伯倫就是好好先生,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德國人的工業實力及軍隊太強大,張伯倫是絕對不會這麼好說話的。
而中國,在張伯倫眼裡,一貫是軟弱可欺的。
兩次鴉片戰爭,將中國人面對西方人時的自信打得蕩然無存,卻也將英國人面對中國人時的自信高高托起,事實上,張伯倫從來就沒有拿正眼瞧過中國,中國在他的眼裡,就是個英國的商品傾銷地,一個任由欺負的弱小的國家。
所以,張伯倫在接到駐渝公使的回復之後,還是想要開戰的。
不過,打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軍隊從哪裡調撥?
英軍除了本土陸軍以外,還有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僕從軍,眼下歐洲的局勢劍拔弩張,從本土調兵顯然是不行的,而且從本土調兵去中國距離太遠了,在路上就要消耗好幾個月,等到中國時黃花菜都涼了。
最可行的還是從香港或者新加坡調兵過去。
不過香港原本就只有一萬駐軍,用來防備廣東日軍都顯得不足,這麼一來,就只能從新加坡調兵,新加坡的駐軍倒是足夠,足有五萬!
但是,要想把新加坡的五萬陸軍運到上海,需要動用大量船隻,這個光靠遠東艦隊是完成不了的,還需要將印度洋上的艦隊也調過去,但是如果將印度洋上的艦隊調過去,又勢必會引起日本的反彈,所以必須先搞好外交交涉。
另外,動用這麼龐大的海軍以及陸軍,軍費開支也是十分巨大,雖然在中英戰爭結束之後,可以通過中國政府賠款來補償,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這筆軍費開支那必須由英國政府先行墊付,這對於原本就財政拮据的英國政府來說,是個巨大負擔。
財政部長就首先開始大聲哭窮:「首相閣下,我很遺憾的通知你,財政的賬上已經沒有更多的錢,根本支撐不起這樣一場大的軍事行動,別說動用兩個艦隊運輸五萬人的陸軍到萬里之外的中國戰場,就是調一個師的部隊到印度,都已經很難做到了。」
「錢不是問題,可以發行公債。」張伯倫擺擺手,說道,「我們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日本人的反應,如果日本人站出來干涉,那就有些棘手。」
「日本人應該不會站出來干涉,畢竟這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外交部長聳了聳肩接著說道,「問題是,首相閣下你真的打算那麼做嗎?你難道沒有想過,一旦英國介入中日戰爭之中,並且站到日本人的一邊,中國很可能會迅速敗亡。」
「中國亡了就亡了吧,無所謂。」張伯倫沉聲說,「只要日本在吞併中國后,將矛頭對準蘇聯就行,我覺得這還是很可能的。」
「我卻不是這樣認為。」財政部長搖搖頭,說道,「從戰略角度而言,日本人北上進攻蘇聯並不能獲取他們急需的石油、鋼鐵及橡膠等資源,但是如果南下進攻東南亞,卻立刻可以獲得橡膠、原油及鋼鐵等資源,所以日本在成功吞併中國后,南下可能性更大。」
關於日本人在吞併中國后,究竟會北上還是南下,英國國內爭論得非常激烈。
張伯倫反駁說:「情報部門不是說,日本的關東軍正在緊鑼密鼓準備對蘇作戰?」
「那只是日本人的一次試探性行動。」軍情部長接著說道,「如果結果理想的話,並不排除日本人會對蘇聯全面開戰,但是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日本人的軍事冒險,很可能會以失敗而告終,既便是勝利,也一定是慘勝。」
張伯倫便很鬱悶的說道:「這豈不是說,我們不能與中國開戰?」
「我想是的,首相閣下。」幾位與會的部長齊齊點頭說,「中國人的強硬表態,只是造成了一點臉面損失,但如果任由日本吞併中國,並且將戰火燒向東南亞,則無疑會將德意日這個即將成型的軸心同盟引向帝國,這個卻是關乎帝國生死存亡的危機。」
「好吧。」張伯倫頹然的說道,「那就讓美國人出面調停吧。」
(分割線)
與此同時,在重慶。
整整一天,蔣委員長都是在坐立不安中度過的。
雖然英國政府出兵的可能很小,但凡事無絕對,萬一英國政府真的出兵呢?那對於中國來說真不啻於滅頂之災!
所以,表態是表了,但是蔣委員長的內心還是無比忐忑的。
一眾幕僚也沒離開,都留在蔣委員長官邸等待最新的反饋。
時間,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緩慢流逝,外面的天色已經開始逐漸昏暗下來。
蔣委員長抬頭看了看牆上掛鐘,只見時針已指向傍晚七點,旋即又扭頭問外交部長王寵惠道:「亮疇,倫敦現在應該快到中午了吧?」
「是的,委座。」王寵惠恭敬的回答道,「倫敦現在應該是上午十一點左右。」
「十一點鐘了,內閱會議應該開完了。」蔣委員長幽幽的說了一句,又說道,「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出來了,是吧?」
王寵惠苦笑說:「應該是這樣的。」
蔣委員長環顧在場的十幾個幕僚,問道:「你們說,英國人會跟我們開戰嗎?」
「肯定不會。」白崇禧篤定的道,「英國人除非瘋了,否則不可能跟我們開戰。」
「卑職等也覺得不會。」何應欽和陳誠也罕見的認同白崇禧的判斷,沒有別的,因為蔣委員長現在希望聽到這個,但是就本心而言,何應欽和陳誠兩人卻不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認為英國人肯定會與中國全面開戰的。
幾句話之後,會議廳便再次沉寂了下來。
好在這次沉寂沒並未維持太久,沒過多久,侍衛長王世和便興沖沖的走了進來,神情激動的向著蔣委員長報告說:「委座,詹森大使打來電話,說他等會就要過來,出面調停我們與英國人之間的這場糾紛。」
「詹森要出面來調停?」
「竟然是美國人出面?」
「英國人自己不肯來?」
「你們剛才沒聽見么,這是一場糾紛!」
「美國人對這次事件的定性,是糾紛!」
「哈哈,看來英國人不想跟我們開戰。」
「我早說了,英國人不會也不敢開戰!」
在場的十幾個幕僚聞言,都是神情振奮。
外交勝利,這絕對是一場外交戰線的重大勝利!
不可一世的英國人,在中國人面前,終於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
蔣委員長的臉上也不由得湧起一抹紅光,面對西方的恐嚇和訛詐,蔣委員長極少有強硬的時候,這一次的強硬也是被迫的,但這僅有的一次強硬,卻竟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這樣的結果,真的不能夠再苟求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