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戲班遇鬼(八)
上行頭敲鑼奏樂就唱了起來。
今日足足唱了三出戲,分別是《西廂記》《荊釵記》和《鬧銅台》,因為缺了兩人,吳征也不得不披掛上陣,以致於待得三場唱完眾人收拾家什回來都汗流滿身疲憊不堪。
吳征站在樹下仰首看天,心中盤算著明天一早需當離開楊家,出了村子就直奔官府,告楊家父子個**害命之罪,到時可人贓俱獲以助黃氏申冤報仇,隻是事不宜遲,須得早下決斷才行。
想至此處他便讓家仆帶他去見楊家父子,意欲向他們告辭。
此時楊家父子帶著幾個豔姬正在庭中鬥蟋蟀,忽見吳征前來告辭,心中都有些意外。
楊老爺一臉疑惑問他道:“我今日聽得不過癮,本打算明日再留諸位一天,可如今你卻說明日要走,莫不是我楊家怠慢了各位不成?”
吳征一聽忙拱手笑道:“東家盛情款待,我們感激不盡,這話可萬萬不敢當。”
楊老爺又道:“那為何要匆匆離開?”
楊皓玉在旁也道:“莫非是你們嫌酬金少了?若果真如此那也好說,隻需吳班主開個價就成。”
吳征一聽急忙擺手道:“少東家千萬不要誤會,我吳征也並非這樣的市井小人。隻因大家夥在蘇州待了半月,到得貴府又連唱兩天,各人早已疲憊不堪,眼看昨日已經病倒了兩個,若是明天再唱一天隻怕大家夥都撐不住了。
再說出門時間長了思家心切,所以大家夥才托我來向兩位東家求個情,還請您二位千萬見諒。”
說畢便彎下腰深深向二人做了一個長揖。
正在此時忽聽叮當一聲,從他懷中掉下一物來,咕嚕嚕的在地下滾了幾圈,恰好落在了楊皓玉的腳下。
吳征抬頭一看心中不由一怔,原來此物竟然是昨晚黃氏給他用以告官的信物碧玉手鐲。
楊皓玉緩緩彎腰將鐲子撿起,拿在手上仔細端詳起來。
吳征心中此刻卻是忐忑難安,不知這玉鐲楊皓玉認不認得,若是認得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隻見楊皓玉看了一會,忽抬頭對他笑道:“怎麽吳班主身上會有一個女人的玉鐲?看這質地還不錯,難道是給哪個相好的定情之物?”
吳征一聽忙回道:“少東家說笑了,這本是在蘇州給賤內所買的,值不了幾個錢。”
楊皓玉走過來將玉鐲交還給他,吳征看他臉上神情自若和往常並無不同,一顆懸起的心才悄然放下。楊皓玉轉身對楊雲君道:“既然吳班主執意要告辭,我看父親大人也就不要再勉強了吧,免得誤了人家夫妻團聚。”
楊雲君聽罷沉吟片刻也點了點頭同意了。
楊皓玉回頭又對吳征道:“待會我吩咐下去,讓廚房備上兩桌上好酒席好給你們踐行。”
吳征正待推辭,楊皓玉卻擺擺手讓他不要再客氣了,即是如此他也不好再說什麽,於是謝過楊家父子便回了房中,待給眾人一說,大家也都很高興,唯有小七撇一撇嘴道:“偽君子!”
吳征怕被別人聽見,急忙扯了扯他衣袖,示意他不可亂說。
過了半個時辰,忽見楊皓玉帶著一個家丁又來了,吳征迎上前去還未張口,就聽楊皓玉笑道:“這兩日大家夥辛苦了,這是老父專門給各位備的一份謝禮,還請吳班主不要嫌棄。”
說話間身後家丁已將瓷盤呈上,吳征掃了一眼大概有五六百兩白花花的銀子,比昨日出手可大方多了。
眾人一見心裏都樂開了花,覺得這次辛苦總算沒有白費。
吳征帶眾夥計一起謝過楊公子,又與他寒暄兩句才送他離去了。
眼看日落西山華燈初上,楊府家仆來請戲團所有人去大廳赴宴。
眾人來到廳上,隻見兩桌精美筵席早已備好,豐盛程度比昨日更甚。
隨即便見楊老爺便從內室走出,對吳征等人笑道:“小兒方才有點急事出去了,所以不能來給大家踐行,因此隻能由老朽來陪諸位,若是招呼不周還請各位見諒。”
眾人見楊老爺親自作陪,一個個皆感受寵若驚,急忙逐一站起謝過。
楊老爺揮揮手便開席大吃,席間他還頻頻舉杯勸酒夾菜,這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多時辰,直到快二更時才結束,此時眾人都已喝了不少酒,有的連路都走不穩了,還需別人攙扶才回到房中。
吳征也經不住楊老爺勸,自然喝了不少,所以回到房中腦袋一挨枕頭便沉沉睡去。
這一覺也不知睡了多久,正沉睡間吳征忽聽一個女子的聲音在耳旁急促地道:“公子!公子!”吳征欲睜開雙眼,可感覺這眼皮就像被漿糊黏住一般難以張開,且全身酸困乏力,懶洋洋地似乎隻想一直睡下去,以致耳中聽得有人呼喚,口中隻能嗯嗯應答兩聲,卻依舊閉著眼睛繼續酣睡。
隻聽那女子呼聲越來越急,吳征剛開始還能應兩聲,到後來索性就像聽不見了。
正在此時他忽覺一陣寒風沁骨,全身如墜冰窟一般,連打了數個寒顫,滿腦倦意瞬間消失得無蹤無影。
他心中大驚,急忙睜開雙眼,隻見麵前一張嬌俏的臉龐看著自己,正是冤死的少婦黃氏。
吳征還未及發問,就聽黃氏急急道:“恩公,楊家父子已知事情敗露,所以今夜四更便會命人來點火燒房,意欲將你們盡數燒死,再上報官府說是失火所致,以此來殺人滅口。我得知消息後急忙趕來報信,不料好不容易找到這裏,一進門卻見你們橫七豎八滿身酒氣的睡了一地。
方才我數次叫您卻叫不起來,因此才用我體內的陰氣助您清醒過來,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吳征聽罷此言不由大駭,一骨碌便翻身爬起,滿身酒意蕩然無存,他一邊去叫其他的夥計,一邊詢問黃氏何以得知。
原來白日下午吳征去辭行之際,懷中玉鐲不慎滾出落下,楊皓玉俯身拾起一看便覺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