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善的回力鏢
三一中學的學生們也竊竊私語,面色困惑。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拿膚色問題當演講話題,以便昭示自己多麼的悲天憫人,多麼的政治正確。
殊不知現在的美國,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都會這個話題有些厭惡。一些事情,你越提它,就越像是揭傷疤一樣讓人尷尬。
膚色問題無疑就是這種。
如果王庸此次演講真的是這類話題,只能說太讓人遺憾了。王庸想要以此換取三一中學學生們好感的算盤,落空了。
只是,當畫面繼續推動,映入眾人眼帘的卻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種場景。
而是這個黑人走在街上,正巧看到一個踩著滑板的少年摔倒在地。黑人上前將滑板少年扶起,微笑而過。
鏡頭並未一直在黑人身上停留,下一秒就轉成了滑板少年為主角。
滑板少年過馬路,看到一個抱著一大堆東西的老奶奶。滑板少年上前接過老奶奶的東西,將老奶奶護送過馬路。
視角再變,老奶奶看見一個正翻找著手提包卻找不到一枚硬幣打電話的女人。老奶奶順手將買東西找回的一枚硬幣放入女人手心。
……
鏡頭持續變化,每一次的主角都不同,但是內容卻都一樣。
全都是順手做了一件幫助到別人的事情。
配合著歡快的音樂,視頻當即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當視頻里一位得到幫助的男士,買了兩個漢堡遞給一位流浪漢,而流浪漢吃著漢堡將旁邊一位女孩忘記的手機撿起,還給女孩的時候,全場都發出一陣善意的微笑之聲。
每一個善良的瞬間,都會讓人情不自禁為之欣喜。
視頻很快來到結尾部分:一位餐廳的侍者端著水杯,將水遞給剛剛卸下貨物的一位工人。
工人笑著接過,露出正臉,赫然是視頻開頭那個扶起了滑板少年的黑人。
「哇哦!」整個禮堂的人發出一陣驚呼。
卻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局,視頻里每個人都在主動將善良傳遞下去,看似毫無關係的人物之間,最後形成了一條閉合鏈。
幫人,即是幫己。
「很棒的視頻,只是跟王老師今天的演講有什麼關係呢?」有前排一個記者問。
王庸再度走上前,道:「這個視頻是你們美國人拍攝的,叫做『善的回力鏢』。意思是我們隨手做下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善舉,都有可能在某個節點上形成回力,最終將這份善良帶回到我們自己身邊。
不得不說,是一個觸動人心的視頻。不過我想說的是,這種理念在我們華夏為代表的東方文化里,同樣存在。我們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尊敬自家的老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那些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在愛護自家的孩子的時候,也不要無視那些跟自己素昧平生的孩子。
是不是跟『善的回力鏢』理念很像?
而這個,就是華夏幾千年文化的核心。華夏民族正是以此為根基,從家庭之善,擴散到村鎮之善,從村鎮之善,擴散到城市之善,從城市之善擴散到國家之善。直至整個民族蔚然成風,綿延千年。一個空有善良的民族是走不遠的,但是一個沒有善良的民族更加不可能走遠。
西方文化也好,東方文化也好,康德主義也好,儒家思想也罷,其實林林總總這些文化思想的本質都是一個字——善。
源於對人類本性里最根本東西的追求,源於人類最美好的期盼。
所以說,東西方文化根本就不存在隔閡,因為他們的本質一樣。
而這就是我今天演講的主題—— 一樣的我和你。」
「原來如此!」之前疑惑的人們全都恍然大悟。
嘩啦啦,台下響起成片掌聲。
王庸則趁勢以東西方文化的共同價值觀為切入點,開始了旁徵博引式的演講。
演講中,王庸體現出對西方文化的驚人了解,甚至一些到場的西方學者都對王庸驚嘆不已,稱讚如果王庸肯在西方文化領域下功夫,也能成為權威級的專家學者。
台下。
加西亞等人恨恨盯著王庸,現場每響起一次掌聲,加西亞等人眼裡就冒起一團怒火。
「不能再讓他講下去了!」加西亞發出一聲低吼。
「是啊,好多同學都被他的演講吸引住了,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我懷疑他在咱們學校呆上一個月,整個學校的同學都會被同化。必須阻止他。」瓊斯也道。
「但是我們總不能衝上台堵住他的嘴吧?聽說他可是功夫高手呢!」
「哼,功夫?騙人的把戲罷了!不過我們確實不能動粗,我們要用點高明的法子讓他下不來台,這樣才能讓他出糗,讓他宣揚得了理論不攻自破。瓊斯,你學習成績好,你想個主意!」加西亞道。
瓊斯低頭沉思半天,忽然眼睛一亮,在加西亞耳邊耳語幾句。
加西亞也露出一抹笑容,沖瓊斯豎起大拇指。
「老師,我想提問。」
一個聲音響起在台下,打斷了王庸的演講。
卻是加西亞。
王庸看向台下,見是那個惡作劇的男生,心中微微驚詫,卻還是點頭道:「請講。」
加西亞狡黠一笑,問:「老師你剛才提到東方文化中同樣存在著善,我對此表示懷疑。」
「為什麼?」
「因為如果東方文化中假如真的存在善,那麼為何代表著善良的民主卻始終未能在華夏得以實行呢?這是不是說明你所宣揚的東西,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加西亞眼中閃爍著得意的光芒,道。
此話一出,滿座皆驚。
就連前排的名人、記者、學者等朋友,都愕然看向加西亞。
他們沒想到,如此尖銳而又直指要害的問題竟然出自一個學生之口。
這個問題如果王庸回答不好,王庸之前的幾十分鐘演講基本等於全都廢棄。王庸此行所宣揚的華夏文化,也立馬會變成垃圾。
畢竟,在西方人眼裡,民主跟自由是一個天賦人權式的東西。違背了這兩個價值觀的文化,西方人會從內心反感。
恰巧,華夏正是頻頻被西方國家以此作為攻擊目標。也就這些年隨著華夏崛起,少了一些而已。
對王庸有好感的一些學生跟記者,都忍不住為王庸捏了一把汗。
而幾個美國學者,不約而同搖了搖頭。
他們都認為這個問題無解,可以說加西亞的提問就像是一柄尖刀直接刺入了王庸心臟,根本不可能救得活了。
三一中學的學生先是一陣轟動,隨後全都眼巴巴看向王庸。
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隱隱的幸災樂禍。
王庸掃視一圈,目光重新落回加西亞身上,笑了起來:「這位同學的思想敏銳性以及洞察性,讓我很驚訝。我覺得你畢業后完全可以直接去cnn上班,那裡的部分人還沒有你厲害。」
「哈哈。」全場鬨笑。
大家都知道王庸跟cnn之間的恩怨,王庸這個嘲諷恰到好處,緩解了不少現場沉重的氣氛。
只是光緩解氣氛沒用,真正能夠挽回面子還得靠足夠完美的回答。
「老師,你是在轉移話題嗎?」加西亞目光閃爍,窮追猛打。
王庸搖搖頭:「不,與之相反,我非但不想轉移話題,我還想認真的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因為這真的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它在東西方呈現出來的不同面貌,正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我們華夏有句話叫做『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就像是把佛羅里達州的柑橘拿到華盛頓州,則不會那麼好吃一樣。民主在美國跟華夏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是你不能否認它依然叫做民主。
現代的西式民主起源於英國,這種制度對於a領主或者b領主來說很公平,但是對於平民來說就未必了。因為他們罕有被民主推舉的資格。
華夏直到49年的時候,仍舊存在著巨大的文盲人群,識字率連20%都不到。你讓一個普通的華夏人去區別自貿協定跟太平洋協定哪一個對華夏更好,根本不現實。可以說普通人跟專家學者之間存在巨大的知識鴻溝。但是那時候的華夏又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抉擇,一方面國土遭遇侵略,另一方面人們又遭受著貧窮與死亡的威脅。人們必須做出一個決定,往左還是往右。
慶幸的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華夏人民深知他們需要什麼。他們明白自己不可能什麼都懂,但是他們會讓懂的人去帶領他們去達成目的。
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華夏,有了現在的華夏式民主。
可能有人對此不屑一顧,認為華夏制度根本不叫民主,也根本起不到民主的作用。對此我想說……」
王庸微微一笑,停頓一下,道。
「這個在你們西方叫做民主的東西,在華夏叫做——你先上!沒錯,你沒聽錯,就是你先上。面臨選擇的時候,你先上;出了問題的時候,還是你先上。
敵人來了,你先上,於是華夏開國太祖的六位親人被殺;洪水來的時候,你先上,於是有超過數千人的官兵死在救災的第一線;地震來的時候,你也先上,於是才有了全民響應的華夏式救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