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第1767章 海軍智能系統「紅后」
「紅后,喜歡這裡的環境嗎?」
浮島要塞控制室內,蔡睿宸掃了一眼控制室,對這眼前的空氣問道。
隨著蔡睿宸的話音落下,在他的面前,一個穿著紅色唐裝的小女孩浮現了出來,對蔡睿宸輕輕一福,說道:「尊敬的主人,人家很喜歡這裡。」
紅后,當年在廢土世界打擊食人族安全區的時候,從食人族安全內找到的智能系統,經過這些年的改善,紅后已經成為繼熊貓之後,基地中另一個最具備智能的系統,現在更是紅警兵團海軍專用的指揮和作戰系統。
此時的紅后,其硬體核心全都在浮島要塞的韓國基地車內,直接將韓國基地車內的量子計算機當作她的伺服器終端,分基地超強的運算能力,只是比主基地車的量子計算機低一點,方言全球,領先最少大半個世紀。
有紅后這個高智能的程序在,海軍的情報和指揮系統,只要不是硬體直接被入侵和破壞,外界根本無法奈何整個指揮和武器系統。
最主要的是,紅后還存在於每一支海軍艦隊,從目前的第一艦隊到未來計劃中的第十艦隊,整個系統都將由紅後來協同指揮。
而此前的六個航母戰鬥群,也能夠隨時加入到這個系統之中,兩代航母戰鬥群最大的差別就是,超級航母戰鬥群中,其中一半的主要戰鬥力,是天空騎士無人機。
天空騎士無人機,是基地高級許可權下開放的全新無人機,最專業的作戰無人機,並且不是其他國家研製的那種起飛重量十來噸甚至只有幾噸的小飛機,而是一款重型的專業多功能無人機。
有人駕駛的戰鬥機所能夠執行的一切任務,天空騎士無人機全都可以執行。
而控制天空騎士無人機的並不是航母上的地面控制人員遙控操作,也不是任何地面人員進行的指揮,而是全都由紅后都分系統,直接控制無人機的起飛降落以及目標識別打擊,甚至是可以進行高強度的空戰。
這有點類似超級米格上自動駕駛系統,十分的自主化,而控制這一切便是紅后,紅后能夠根據大數據進行毫秒級的超速分析,比人類駕駛員大腦判斷速度,快上千倍,且能夠根據任務簡報以及具體執行任務的過程,進行自我分析,確定目標性質,最終自我確定,是否可以執行任務。
根據設定的程序條令,紅後有多條原則性限制,其中一個就是不能傷及無辜,因此就需要紅后具備超強的分析能力。
而紅后的運算能力,自然是無需多說,所有的無人機之間都有雲計算控制器,數據的傳輸依靠的是基地的中微子傳輸信號,幾乎實現了超光速的零延遲。
目前第一艦隊的伊拉克號航母上面,多搭載了四十八架天空騎士無人機,只有地勤人員進行維護保養,裝載彈藥,剩下的事情,紅后都可以自己控制無人機在航母上的起降工作,執行警戒和巡邏任務。
能夠結合所有的海軍設備,衛星數據,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
因此在航母上,雖然有搭載無人機,但是卻沒有任何地面控制中心,完全沒有必要人工進行控制。
這使得航母上面的人員需求,能夠進一步的減少到一個最低的程度,一艘十五萬噸級的航母上面,滿足全都戰鬥力的話,才只需要兩千人多一點。
這對比美國的航母來說,戰鬥力的提升,可不是一點點。
節省下來的人員生活空間,將給船員帶來更加舒適的艦船生活環境,同時也減少對食物儲備以及後勤的壓力,幾乎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私人艙室,這些都將給每一個士兵,帶來更加舒適的生活便利。
這一點,是全球所有海軍都無法比擬的,雖然航母上面的生活很幸苦,但相對比其他國家的航母生活,紅警兵團在航母上的生活,幾乎可以用幸福兩個字來形容。
一艘航母就是一個海上浮動的小城市,國家級航母一樣是如此,人多總會很複雜,人少就可以有一定的任性安排。
紅警海軍士兵,也可以稱之為全球海軍中,最舒服的。
這些有一部分都是紅后帶來的便利,一個智能系統單獨服務一個兵種,是從一開始蔡睿宸就在計劃的軍事變革中的一部分。
這一部分相當的重要,一個高級人工智慧給一個軍種帶來的革命性改變,太顯而易見了。
如果外界知道了這件事情,恐怕馬上就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表示自己的擔憂。
中東聯邦海軍作為全球最強大的海軍之一,破壞力如此驚人的一支部隊,居然大部分都是由人工智慧系統控制,這必然會引起極大的擔憂,畢竟人類當中,有太多人擔心將來人類反而會被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統治。
這一點就連蔡睿宸都有一定的擔心,畢竟人工智慧表現出來的運算和智慧發展潛力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都會讓每一個人人類有點憂慮。
不過和大部分不同的是,蔡睿宸說是擔心,其實自己也清楚,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因為他太了解人工智慧的本質了,就算是基地,都不可能完全具備和人類一樣的思維,所有的智能思維,都是從一開始建立的局面性能力。
不具備完整思維,也不具備情感的人工智慧,所能夠學會的事情,都是基於程序系統固定的發展防線。
這就好像在一張空白的紙上畫出一條線路,而畫出線路的人不繼續動筆的話,那這張紙上,就將只有這一條線路。
而人類的思維神經系統之多,堪比宇宙星辰。
最主要的是,蔡睿宸隨時都可以讓所有的人工系統徹底癱瘓,一切都全都掌控在他的手中,因此他更加不需要擔心什麼。
海軍有紅后,其他軍種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智能系統,當然,這些所有的智能系統,全都是依賴於基地系統本身的能力之下,只是劃分出來,最專業的服務某一個兵種。
「艦長,接收到第一艦隊的停靠指令代碼,是否允許停靠。」
隨著浮島要塞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到阿拉伯海的時候,第一艦隊也發來了停靠入港的指令,紅后第一時間向控制室內的艦長齊菁菁請示道。
「允許停靠第一艦隊停靠在一號港口區域,通知港口部門,準備迎接艦隊靠港。」
齊菁菁並沒有因為蔡睿宸在身邊有任何拘束,很自然的下達了命令。
命令由紅后直接傳達了下去,同時也向第一艦隊發出了允許靠港的指令。
這將是浮島要塞第一次出航,也是第一次迎接艦隊的停靠,尤其現在還是在晚上,而且為了能夠更加考驗停靠的機制,在港口還進行了燈火管制,而且今天天空格外的陰沉,黑夜中的海面上,幾乎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
同時海洋氣候情況,也不是很良好,阿拉伯海域上,陣風達到了十一級,浪高也是將近兩米,這些都給這種移動式的停靠,帶來很大的障礙。
不過現在的所有人都很清楚,越是這樣的環境,才越能考驗艦隊靠港的整體協同能力。
隨著命令的下達,浮島要塞的一號港口區域的控制塔中,封閉式的控制塔,猶如一個圓形的煙囪,從外面看不到任何亮光,而裡面則是燈光明亮。
此刻在港口的控制塔的指揮室內,浮島要塞外面的海面上,通過夜視設備,能夠清晰的看到海面上,已經靠近到一海里之內的第一艦隊。
整個一號港口,有整整二十個大小不一的浮動式船塢,這些船塢就是用來停靠和固定軍艦的地方,其中有五個是專門的補給船塢,補給船塢的作用是為補給船快速的供應補給物資,同時也裝卸從聯邦運送到浮島要塞上的物資。
剩下的十五個就是專業的軍港,是用來停靠軍艦的,而這十五個浮動式船塢,除了超級航母的泊位之外,還有幾個大型的泊位,能夠停靠十萬噸級一下的各種軍艦,只要是三萬噸到十萬噸之間的軍艦,都可以停靠在這裡。
因此目前的第一艦隊過來,對於一號港口來說,根本不需要開啟所有浮動式船塢。
控制塔的指揮室已經將停靠的港口編號,發給了第一艦隊,第一艦隊也開始改變航行隊形,從原本的寬大航行正面,調整成一字型航行正面。
最龐大的伊拉克號航母正好在艦隊的中間位置,並且再一次朝著浮島要塞緩慢的靠近。
隨著第一艦隊的靠近,指揮室內也傳來了新的指令聲:「打開浮動船塢的閘口。」
命令下達之後,第一艦隊靠近的一號港口中,一個個猶如巨大露天水箱一樣的浮動式船塢,在靠近外面那一側的巨大閘門,緩緩的朝著海面下降,大水箱般的浮動式船塢內原本就有的海水,和外面的海水融為一體。
如果這個時候可以從海面下看到的話,就能夠看到那個閘門,已經降下到海水以下六十米的深度,而整個浮動式船塢的吃水深度,也幾乎有七十米深。
這個水深度,是專門為了容納航母而準備的,超級航母的吃水,已經有將近五十米的深度了。
隨著一個個閘門的打開,原本猶如懸挂在浮島要塞邊上的一個大型水箱,全都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此刻,第一艦隊已經靠近到浮島要塞只有不到一百米的位置,雙方靠近的區域,激光測距雷達正在幾乎以毫秒頻率,在雙方的控制室,刷新位置距離。
艦隊此刻也將速度減到了八節,與浮島要塞的速度完全同步。
三十米的距離,這已經是雙方控制的極限了,這個極限距離下,哪怕是操縱桿偏離了一絲一毫,都有可能造成無比嚴重的相撞事故。
此刻,浮島要塞以絕對的直線前進,同時航母也開始將航線調整到與浮島要塞最平行的角度。
此時的艦隊,完全沒有要繼續靠近的意思,原因十分的簡單,以大型軍艦的動力,是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動力停靠在港口上,大型船隻的動力,是不可能控制到如此精細的程度。
因為不管是軍艦還是大型的船隻,要想停靠在港口,全都是需要拖船來幫助,甚至還進入到港口前的狹窄海域時,就已經要停止自身的動力,完全依靠拖船進入到港口。
如果想要依靠艦船自己的動力停靠在港口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可不是停車那麼簡單,稍微一點動力過剩,就是一場災難。
隨著雙方的航線平行的時候,從浮動式船塢中深處了一根根末端猶如吸盤的機械臂,這些機械臂的伸展開的長度,正好是三十米左右。
這些機械臂伸出,緩緩的靠近到三十米外的軍艦側舷上,小如海蠍只需要一個機械臂,而超級航母,則是需要十二根這樣的機械臂。
這些靠近到軍艦側面的機械臂,在貼近到軍艦艦身的時候,全都猶如磁鐵一樣的吸附上去,然後從邊上展開加固裝置,進一步的固定在軍艦上。
接下來所有的軍艦全都關閉了自己的動力系統,可以看到,所有的軍艦在關閉的動力之後,依然跟隨著浮島要塞在前進中。
完全依靠機械臂帶動軍艦前進,這太考驗軍艦的船體結構了。
在軍艦全都關閉動力之後,這些固定軍艦的機械臂,這才開始緩緩的往回拉,只是一分鐘的時間,所有的軍艦全都拉到了浮動船塢之中,打開的閘口再一次升起來,猶如一個水族箱一樣,將軍艦關在了浮島要塞的裡面。
更多的固定裝置,從四個船塢的四個角落伸出來,固定住了船塢內艦艇的每一個角落,靠港工作順利完成。
整個過程雖然是第一次進行,但是卻猶如已經做過無數次一樣,十分的流暢和熟練,中將沒有任何的遲疑和停頓。
此刻,固定在浮島要塞上的第一艦隊,也完成了第一個海試的任務指標,船體結構完全可以承受這種移動式的拉扯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