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汝明天道?
(新版後台坑爹,發布時間搞錯了……)
劉勝之微微動容,當然明白這是《老子想爾注》之中的內容。
據說,此是當年初代天師所做,註解《道德經》。
這段話不過是說,人不能修行,與草木芻狗無異……只不過是天地間匆匆過客……
既然如此,來的莫非是?
劉勝之心中微微一抽,但是卻早就有著思想準備。
如果,他們不想和自家作對到底的話。鬧到現在這個份兒上了,肯定會有人出面和自己談判……
也就是在電光火石之間,這一切劉勝之已經想的明白。微微一笑,從容說道:「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進吧……」
幾乎隨著劉勝之的話聲剛剛落下,那道人就已經深入天宮之中。
便是劉勝之見過了大風大浪,這個時候,也是倏然心驚。
這天宮可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夠進來的地方,這是大漢龍庭好他自家神域相合,藉助天柱的天地人大力,直升而上。
可以說整個天宮盡數都是在自己力量籠罩之下,或者說變成了自家神域。又或者可以說自家神域變成了天宮……
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出現這般被人輕易闖入的情況。
除非,那人修為境界,遠遠超過了劉勝之的想象……
天宮之中,還有著六萬神兵,百萬天兵。但是,隱約間,就讓劉勝之就有著古之刺客,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的感覺……
匹夫一怒。天下縞素!
這般想著,劉勝之依舊不動聲色,從容說道:「貴客遠來,請坐……」
那道人也不客氣,直接坐下,笑道:「我來的不遠。倒是你當真是遠道而來……」
這般打著機鋒的對話,劉勝之並無多少興趣。不過,這個時候他自然不會傻的主動去開口談起正事。
只是從容靜坐,不發一言。
那道人呵呵笑了起來,說道:「當年高祖斬白蛇而起事,遇一赤衣神人說,汝赤帝子斬白帝子。吾終當報之……日後那蜀漢先主,就病逝於白帝城之中。
吾中土雖然沒有報應之說,但是也有承負之理。天子不可不察之!」
這般赤裸裸的威脅,劉勝之如果都聽不出來的話,可就當真不用去混了。
當年那劉備攻打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之後,卻是氣急敗壞,病死在白帝城之中。
而那白帝城。相傳為當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所築。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
見劉勝之並不說話,那道人又悠然說道:「後來高祖卻自稱黑帝。天子可知道什麼原因么?」
漢初之立,卻是自稱以水德而王。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怎麼想也不對勁。
明明大秦才是水德,大漢如何是火德?土以滅水,卻就將漢德改為土德。
這段公案自然在劉勝之的腦海之中裝著,不過劉勝之可當真沒有想過其中原因。
不等劉勝之回答,這道人就笑呵呵的道:「當年高祖在彭城敗於項羽,幾乎全軍覆沒。回到關中時候,見大秦祭祀的是青、白、赤、黃四色帝,於是就說,看來這黑帝是等著來為之了……」
劉勝之心中頓時一動,莫非當年高祖勝過項羽,還藉助了大秦龍庭的力量不成?
「漢德三轉,初以水德而立,再以土德而王,最後才最終轉為火德……不過,只是為了那六天之位而已。」道人笑吟吟的說著。
劉勝之這個時候,終於開口,卻問道:「你到底想和我說什麼?」
「秦為周天子下一諸侯,獨坐西方勢大,西為金。且金得周朝土德所生,其勢更旺,所以秦國五德應為金德。
金主殺,主暴政,主兵戈,而大秦霸業,也是數百年戰爭而兼并天下。
奈何秦卻崇尚水德,水泄金勢,如何能久,終被項羽所滅……」
大秦不去佔據金德,卻為什麼要去佔據水德?
「如此可見,諸朝和本身德性卻並不貼切啊……」
這道人悠悠然的說著:「還不是為了六天之位?我想說的是,六天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再加上昊天。
而如今,這六天之位可是已經滿了……」
「那又如何?」劉勝之隱約知道這道人到底要和自家說些什麼了。
「百年之後,不知道大漢何以自處?莫非想成為另外一個大秦么?」
劉勝之知道,大秦不被計入五德循環之中,卻是沒有佔據到六天之位。
其實,現在看來。自漢代以後,再沒有朝代能夠佔據六天之位……
後世王朝所謂的德性,不過只是一場鬧劇罷了……或者只不過為感生帝而已!
而正如同這位道人所說,那六天已滿,五德都已經被佔據。
而他劉勝之的大漢,雖然龍庭化為天宮,但是卻不得德性所合。日後終究沒有下場著落……
這道人居然是來勸降他的……
劉勝之頓時哈哈大笑,差點把眼淚都給笑了出來了。
事實上,早在他打著漢家旗幟的時候,就已經和天師道的教義起了衝突。
在天師道眼中,那漢家本來就屬於六天故氣……
一個故字,就說明了其態度。
難怪,沒有多少真正的天師道高手出山,為他劉勝之效力呢!
便是那寇謙之,早先投靠。日後也都邊緣化了……
「汝天縱奇才,又得我天師道傳承神籙。何必執著於人間俗世,不如徹底皈依於我天師道如何?真正實現三天清約,掃除那六天鬼神……」
這話說的劉勝之哈哈大笑:「汝明天道……」
這道人臉色微微一喜,便接著就聽劉勝之笑道:「可是你明人道否?不說天師,太平兩道了。便是說那孫恩……就算是沒有我出世,你以為他就會成功么?」
在另外一個時空軌跡之中,沒有劉勝之出世。在這個時間,那孫恩現在似乎已經掛掉了……
「如果汝等能明人道,那天下也不會大亂兩百載……若是汝等能夠明白人道,那冥府也不會受到氣運反噬,變得如此模樣……」(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