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續兩個多月不斷更,也很辛苦,昨天是實在沒力氣加更了,說聲抱歉。)
九三年全省鋼鐵產量還不到三百萬噸,省屬淮海鋼鐵集團九三年產量才一百萬噸多點;市鋼廠作為全省第三大鋼企,鋼鐵產量才五十來萬噸。
以這個為參考,沈淮要把梅溪鋼鐵廠做到一百萬噸規模,在別人眼裡,或許真是有些野心勃勃了。
不過,何清社親眼看到梅溪鋼鐵廠在沈淮的整頓下,這半年時間來循著怎樣的奇迹發展著,他相信,只要給沈淮足夠的時間,把梅溪鋼鐵廠發展成年產百萬噸鋼的大型鋼鐵企業,並非不可能。
當然,這也是沈淮把梅溪鋼鐵廠的遠景目標放在一百萬噸上,要是把他真正的意圖說出口,就未必是何清社此時所能承受的了……
沈淮跟袁宏軍說道:「因為要爭取市裡的重視,我們要頂格報項目;實際上這六百畝地也不用鶴塘一次性拿出來。不管怎麼說,鶴塘能拿出多少地給我們用,我們都照每年每畝地六百元支付佔地費用給鶴塘鎮,用於補償征地農戶的損失……」
之前談到再親熱,一談到錢的話,袁宏軍也是寸步不讓,說道:「六百元一畝地,是不是有些少了?我們鶴塘窮啊,大多數農民都靠種田生存,一下子把他們手裡的地給征掉,補償不多給一些,他們怎麼生存?鋼廠要是把這錢提高一倍,我們回去才好做工作……」
袁宏軍也沒有想到沈淮就直接談到錢的問題上來,雖然他有意把地價抬高一倍,還是不確定的看了身邊的陳學祈一眼:他自己對這個不是很懂。
陳學祈點了點頭,說道:「一畝地少了一千二,村裡工作也很難做;畢竟鋼廠看中的那塊地,是屬於李社村的……」
要是每畝地六百元都補償給農戶,應該是足夠了。近年來糧棉油菜籽等農產品價格沒有漲上來,化肥農藥卻一個勁的猛漲,農戶純粹種田,一畝地從年頭忙到年尾,都未必有兩三百元的收入。
不過,鋼廠補給鶴塘用於徵地的錢,鎮上村裡要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他們何苦出這力?
沈淮跟袁宏軍、陳學祈說道:「現在開發區工業用地一畝也就三萬,還是平整好的。鶴塘鎮要是有能力做好三通之後再交地,我們也可以照這個價給……」
看袁宏軍露出為難的神色,沈淮也知道鶴塘鎮沒有能力做大規模地塊的平整,接著說道,「當然,我還有一個方案,不知道袁書記、陳鎮長能不能接受?」
「什麼方案?」袁宏軍問道。
「我們可以向區里申請,把李社、蔡家橋兩個村可以從鶴塘劃出來,併入梅溪鎮來,」沈淮看著袁宏軍的眼睛都眯了起來,知道他聽到這樣的方案不會高興,接著說,「我們可以適當的給鶴塘一些補償……」
聽沈淮想將鶴塘鎮位於梅溪河與渚江東汊口的兩個村子劃過去,袁宏軍自然不會高興,誰願意別人明目張胆的從自己碗里搶地盤?但坐在桌上聊這樣的話題,袁宏軍又不得不給沈淮牽著鼻子走,忍不住問了一聲:「有哪些補償?」
「從梅溪鋼鐵廠東側往南到碼頭的便道,北接下梅公路,我打算以城市二級公路的標準修造。李社、蔡家橋兩村的划並,以這條路為界,方便兩個鎮共用這條公路。這條公路以西,梅溪鎮會規劃發展鋼鐵工業園;以東的土地,鶴塘鎮也可以規劃來發展工業、建造工廠,」沈淮說道,「這個條件如何?」
袁宏軍與陳學祈對望了一眼,不得不承認,沈淮的這個條件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先致富先修路,這個道理很淺顯,也很深刻。往小里說,是通行方便;往大里說,是工業配套能力要跟上發展需求。
袁宏軍也試圖拉一兩筆投資,但不要說外面的人不願意把工廠建到鶴塘來,鶴塘本地人也不願意把錢投在鶴塘。說到底就是鶴塘的基礎設施太差,要路沒路、要電沒電,走水路也沒有一座像樣的碼頭,誰願意把企業建窩窩角里?
如今定下三年的過渡期,兩鎮財政自理,所有的建設資金也都需要各自籌措。
袁宏軍也知道梅溪鎮今年就打算動手拓寬下梅公路——梅溪鎮當然只會拓寬自己轄區的那段下梅公路,不可能幫鶴塘也把路修好——到時候鶴塘鎮將會極為被動。
鶴塘鎮要跟著梅溪修一起動手下梅公路,幾百萬的修路資金從哪裡去籌?
要是不修,老百姓看著梅溪鎮那邊動手修路,而這邊還是坑坑窪窪的砂石路,會不會指著他們的脊梁骨罵無能?路不修,投資更會止於梅溪,鶴塘跟梅溪的差距將越拉越大。
不僅僅是臉上無光的事情,他與陳學祈在唐閘區也沒有什麼根基,沒有什麼上層關係,將來區里借們經濟發展沒起色,直接將他們捋下去,他們能有什麼話為自己辯解?
倘若梅溪鎮在修下梅公路的同時,在兩鎮新的邊界上往南再修一條高等級的公路,鶴塘鎮能與之共享,那鶴塘鎮就可以直接拿這條公路作為主幹道使用,暫時不用去管下梅公路拓寬的事情。
另外梅溪鎮集中在這條路的西側發展鋼鐵工業,道路有了,水電燃氣等工業配套也會很快跟上去,將來梅溪鋼鐵廠還要在沿江地區建發電站,這就為鶴塘鎮在路東側拉投資建廠提供了最基本的工業配套能力。
雖然沈淮張口就要把鶴塘的兩個村划走,這件事換誰頭都不會高興,但袁宏軍又不得不承認,沈淮這個條件太有誘惑力了。以鶴塘自身的能力,每年擠出四五十萬的建設資金,十年都湊不出修一條高等級公路的錢來。
再一個,沈淮看中的兩個村,窩在梅溪河跟渚江的汊口上,沒有直接外出的通道,很窮困。這兩個村真要劃出去,只會減輕鶴塘鎮的財政壓力。
見袁宏軍、陳學祈沉默了很久不吭聲,沈淮說道:「袁書記、陳鎮長,你們回去商量一個,到底願意採取哪個方案,我們儘快定下來。我們下面談妥了,區里的工作也好做……」
袁宏軍見何清社一直都沉默著沒有說話,問道:「三個方案,梅溪鎮都做好了準備?」
「沈書記是我們梅溪鎮的領頭雁,他心裡裝著梅溪鎮的發展大略,我們也都放心得很。再一個這件事以鋼廠為主,鎮上只是做配合工作……」何清社說道。
雖說沈淮的計劃叫他也很吃驚,事先也沒有聽沈淮提起過,但在袁宏軍、陳學祈面前,他還是要跟沈淮維持一致。何清社細想,知道沈淮也許更想把李社、蔡家橋兩個村直接並過來,這樣梅溪鎮就直接擁有出江的通道。這樣在李社村沿岸建碼頭、堆場以及小型電站,能保證都在梅溪鎮轄區內,肥水不流外人田……
沈淮提的三個方案,無論哪一個,都不是袁宏軍短時間能消化,他說道:「這事我們回來會儘快討論,不過梅溪是不是先跟區里勾通一下?」
沈淮點點頭,說道:「我會找適當的機會,跟楊書記、潘區長彙報這件事……」要是照他的想法,更想直接將鶴塘鎮並過來,但要實施這個方案,必須要得到譚啟平直接的支持才有可能。此時沈淮很懷疑譚啟平會支持他這麼做,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堵住梅溪鋼鐵廠出江口的兩個村先並過來。
酒菜陸續端上來,即使照著最低消費標準,滿滿一桌子酒菜還是很豐盛。
楊麗麗就再沒有進過包廂,那兩名穿旗袍的服務員也偷懶不過來了,想來也是懶得敷衍這邊。沈淮見分了三瓶劍南春,大家也都臉色泛紅,便建議收了酒杯,不再繼續喝下去。
袁宏軍也知道彼此接觸不深,兩個鎮又是黨、政一把手都在場,安排其他活動也不合適。包廂里半天也不見有個服務員上來,大家就一起下樓去結帳。
剛走到樓梯拐角,趕巧楊麗麗領著另一撥客人進來。
這一撥客人有**個人,站在電梯口等電梯下來。他們人比較多些,堵住跟電梯緊挨著的樓梯口,也完全沒有說要讓道的意思。
陳學祈跟姓楊的砂石場老闆走在最前面,連說兩聲「借道」,見這撥人沒有讓道的意思,也知道經常到英皇國際消費的客人,非富即貴,不是他們鄉鎮幹部跟鄉鎮小老闆能得罪的,只能無奈的回頭看向走在最後的沈淮跟袁宏軍。
這年頭肆無忌憚、橫行霸道的人多了去,沈淮也不能遇到就跟人家動手打一架,便站在樓梯拐角,打算等他們先進電梯再說……
這撥客人選擇這個點進英皇國際,不大可能是來用餐的,應該是奔五樓或六樓娛樂去的,其中倒有三個人是沈淮認得的:
一個是葛永秋的舅子,也是市鋼廠的生產安全處處長周大嘴;另一個就是市鋼廠廠長顧同;一個是原市公安局副局長宋三河。
沈淮知道宋三河給雙開后,就到高小虎控制的萬虎集團擔任副總經理。而萬虎集團主要靠壟斷市鋼廠的鋼材銷售而大發其財,宋三河跟顧同、周大嘴走到一起,沈淮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奇怪的是,在等電梯的這撥客人里,宋三河、顧同、周大嘴三人還只能在稍靠後的位置,顯然是給拉過來作陪的。
楊麗麗領著、給眾人圍在當中領電梯下來的兩名青年,正趾高氣昂的交談著,左邊的那個大約三十歲左右,臉跟高天河有如從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
沈淮雖然半年前在梅溪鋼鐵廠的北大門,連軋了高小虎兩部豪車,但從頭到尾都沒有跟高小虎打過照面,倒沒有想到會在這種場合跟他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