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玩明> 第344章 縱橫捭闔(下)

第344章 縱橫捭闔(下)

  陽春三月,本該是踏春的時節,不過由於戰爭的陰雲籠罩,使得北平行省大部分民眾都不得不退入北平城內,城外各府州縣成為了空城,農田沒人打理,礦區被廢棄,就連那些物資,都全部打包運回到了北平城。 

  真正的堅壁清野,好在北平城本就寬闊,上百萬人口擠入,也只是略顯擁擠而已,與此同時,還有很多老弱婦孺乘坐火車退到了遼東,北平城內所剩的民壯都被集中起來,進行民兵訓練,以應對明軍的進攻。 

  整個城市進入了緊急備戰狀態中,萬磊每天都往來於各座軍營之中,安撫百姓的情緒,激揚他們的鬥志,畢竟這些都是安份守己的平頭百姓,現在要他們準備上陣守城,他們多少都有些怨言的。 

  其實,為了平復百姓的怨言,萬磊一直不放鬆輿論控制,本來每十天一發的期刊,變成了每天一發的日報,日報的內容多是宣揚保家衛國光榮,投敵賣國可恥,同時也在狠狠地揭露明朝的背信棄義與其邪惡專制,號召百姓不可屈服於其暴政之中。 

  「賢侄,現在糧庫內有存糧七十萬石,按照現在這種消耗速度,恐怕只能熬半年,要不要實行戰時軍管條例,向百姓徵收存糧?」鐵鉉負責後勤補給,城裡有多少家當還是瞭然於心的,不過北平行省連年豐收,百姓家的存糧還是有很多的。 

  「先不急,這一次戰爭不會綿延半年之久,最多只會惡戰兩個月。」萬磊卻搖頭,「不到萬不得己的時候,就不要動百姓家的糧食,畢竟他們也都不容易。」 

  「嗯,那就暫時先不征。不過,現在北平城內人口太多,有一些人藉機哄抬糧價菜價,這個得要治一治。」鐵鉉道。 

  「回頭我去找燕商會那幫人,讓他們管好自己和手下,誰想藉機發戰爭財,我就讓誰傾家蕩產。」萬磊冷聲道,他這可不是開玩笑,別看他平時對人和氣,到了特殊時期,他殺起人來眼都不眨一下,更別說殺一些奸商來儆猴了。 

  「賢侄,藉機哄抬物價的肯定不是咱們燕商會的,應該是那些小商販,這些小蝦米翻不起什麼大浪,回頭我讓恆盛公司平價放一批糧,把那些想投機倒把的傢伙給擠死。」趙鴻儒道,恆盛公司是他趙氏家族開辦的一個百貨公司,其中最主要的業務就是經營糧油買賣,公司里有幾十萬石的糧食庫存。 

  「我知道趙老哥有心了,不過先不要動真格,以教育為主,實在是屢教不改的,再狠狠地教訓他們也不遲。」萬磊拍了拍趙鴻儒的肩膀,笑道。其實,趙鴻儒作為萬磊的最早的同盟者,又有些親戚關係,當然是站在萬磊這一邊的。 

  「報!」萬磊正與鐵趙等人議事之際,一名精忠衛快步而來。 

  「進來。」 

  「萬先生,朝鮮傳來捷報。」精忠衛說著,將一份軍報遞上。 

  萬磊打開一看,臉上頓時滿是喜色,「好,趙司令果然不負我們所託。」 

  「趙司令能謀善戰,有他出馬,自然是馬到功成的。」鐵鉉笑道。 

  「呵呵,這也是賢侄您籌劃得當……」趙鴻儒那張圓臉也笑開了花。 

  「不必多說,這一次是趙司令籌謀得當,當居首功。他將倭軍一部圍住,引其他倭軍來救,昨日一場大戰,聚殲四萬倭軍主力。這圍點打援之術,運用得妙,經此一戰,倭軍主力盡滅,朝鮮戰局基本成定局。」萬磊笑道。 

  倭軍入朝一共有十二萬人左右,開戰之初,就有兩萬多入遼的倭軍和一萬多駐守鴨綠江邊的倭軍被殲滅,現在又聚殲四萬,倭軍兵力少了三分之二,自然是無力再戰,早就抱頭鼠竄了。 

  倭軍主力被殲,北平軍就不必在朝鮮布重兵,只要留下一萬騎兵在江邊戒備就行,而四萬主力可以調回北平,以應對即將殺入的明軍。有這四萬主力部隊回防,北平城的防衛就更加輕鬆了。 

  所謂兵貴精而不貴多,明軍雖然布下了四十多萬重兵在北平行省的邊界上,不過這四十多萬人多是臨時拉來的民壯,量有餘而質不足,很多民壯連戰刀都不摸過,至於精通馬術箭術的,更是少得可憐,憑這些人想一舉攻下北平,那是痴人說夢。 

  而明朝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新鑄的火炮,這也是明軍自信的根源,不過萬磊一點都不懼怕,因為明朝所用的火炮,不管是在射程上火力上還是精度上,都差北平軍一籌。 

  明軍如果列炮轟城,萬磊也可以讓城頭的炮兵發炮,直接用射程火力與準度上的三大優勢,直接摧毀掉炮陣。一旦沒有了攻城火炮,明軍只能用人來攻城,憑北平城的高度與厚度,就算是用幾十萬人來堆,也休想越過城頭。 

  另外,明軍在土氣上也明顯低北平軍一籌,一旦看不到取勝的希望,士氣就更加低落,就算是用嚴酷的軍法逼小兵上陣,那些小兵也只會消極作戰,萬磊再藉機搞一番宣傳攻勢,明軍全線倒戈都有可能,畢竟明軍本就是出師不義。 

  正當北平城內積極備戰之際,明軍的先鋒部隊已經從真定府開進了保定府,而山東方向來的明軍也搭起了過河浮橋,準備偷襲河間府,大同方向的明軍也集結於紫金關一帶,隨時都會入關直逼順天府。 

  位於真定府的掃北軍總部,掃北大將軍耿璇的中軍大營內,耿璇正與部將在商定如何排兵布陣,而這時,一名哨兵來報:「先鋒李將軍急報。」 

  耿璇接過軍報一看,就遞給了坐在身邊的監軍御使,問道:「景大人,你以為如何?」 

  被派來監軍的,是御使大夫景清,其實,早在洪武年間,朱元璋就改御使台為都察院,不過建文帝上台之後,又聽從方孝孺的建議,恢復了古制,而御使大夫就是御使台的長官。把御使台的長官都派出來了,可見建文帝對此次北征北平一役十分重視。 

  景清細細地看完這份軍報,閉目沉思了一會,就道:「北平賊棄保定而走,恐怕內有陰謀。」 

  「能有什麼陰謀,北平賊定是見我王師壓境,自知無法抵抗,故抱頭鼠竄而去,我軍當奮勇追擊,一舉殲滅之。」同坐在一旁的一位大將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