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城下之盟
不出萬磊所料,朱家祖墳果然是建文帝的死穴,一聽說北平軍要刨自家的祖墳,建文帝頓時就慌了手腳,馬上找來方黃齊等親信大臣前來商議對策,不過商議來商議去也只有求和一途。
畢竟中都已經淪陷,不管是明皇陵還是明祖陵都落入北平軍的控制當中,根本無法重奪回來,北平軍如果想刨墳,隨時都可以,要想保住祖墳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去求北平軍手下留情。
說真的,萬磊還真不想刨朱家祖墳,哪怕是明知道這些墳里有很多珍貴的陪葬品,他也不會當摸金校尉。萬磊之所以拿朱家祖墳說事,不過是想多拽有一個籌碼,在談判桌上能多劃拉些利益。
萬磊足足把明朝來使晾了六天,等到北平軍各路大軍已經控制住整個江北區域之後,才肯會見他們。而明朝的來使,已經是被換了第四撥了,一撥比一撥的級別高,這一次居然是由方孝孺充為全權議和大臣,並帶了十多名高級大臣前來,可見明朝方面這一次對議和是很有誠意的。
此次議和的地點並非定在揚州城,而是停於江上的夏-01號戰艦上,當方孝孺等人一靠近夏-01號戰艦,就被戰艦上那密密麻麻的炮口給嚇得手腳直發抖,他們好不容易才順著軟梯爬上戰艦,迎面就看到甲板上架有數十門長達一丈開外的火炮,那幽藍色的炮管在太陽的照射下發著寒光,讓人不禁膽寒。
「歡迎各位登上夏-01號戰艦,這是我們北平軍海軍第一艦隊的旗艦,萬先生與劉司令正在開會,請各位先到客廳小坐。」負責接待的只是一名政委,而且他身邊只跟著幾位精忠衛,連個迎接的儀式都沒有。
北平軍如此怠慢,這讓方孝孺一行人很是不爽,不過他們也不敢有意見,畢竟形勢總是比人強,現在是他們有求於北平軍。所以,方孝孺強壓著心中的怒氣,不冷不熱地說道:「勞煩軍台帶路。」
「這邊請。」
所謂的客廳,其實就是戰艦的一個指揮室,四十多平米的房間內放著一張長桌,長桌上還放著一個大沙盤,旁邊還放著一個巨大的地球儀,明使們被帶進去之後,足足等了一個時辰,都快等得不耐煩了,萬磊才帶著一幹將領出現。
而此時的萬磊,臉色有些蠟白,胸口還纏著紗布,被兩個精忠衛扶著一步一晃地進了客廳,邊走還邊微微地咳嗽,看起來像是受了重傷,而且還沒有幾天可活了。明使們見了,心中都是暗喜:重傷好啊,越早死越好,這萬家小子一死,北平軍就是一團散沙了。
心中雖然幸災樂禍,不過明使們臉上還是一副嚴肅關切的樣子,畢竟這裡是北平軍的地頭,一個言辭不當,就會引起一場嚴重的外交災難。
「各位,萬先生遭遇刺客行刺,我方查過了,是你們派來的。派刺客來行刺,現在居然還敢厚著臉皮過來,你們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厲聲質問的是劉文秀,因為萬磊病怏怏地坐在太師椅上,無法開口說道。
「誤會,這定是誤會,有人要嫁禍於我朝。」方孝孺忙道。
「誤會?不見得吧,我們已經查明了,那刺客明明就是你們派來的錦衣衛。」劉文秀白了方孝孺一眼,又道:「不管這是不是誤會,明朝都是我北平軍的仇敵,要不是因為萬先生身體要緊,我軍早就直取金陵了。」
「我,我將,將不久於,人世,不,不要,以我,的身體為念,咳咳,當,當以天,天下蒼生,為念,早日,早日出兵金陵,救,救萬民於,於水火,我,我死而,無憾。」萬磊艱難地說著,一副出氣多進氣少的樣子。
「先生不要著急,小心身體要緊。先生有神靈庇佑,定能渡過此劫。」劉文秀忙上前低聲相勸,好不容易安撫好了萬磊,才起身對方孝孺等人道:「你們也看到了,萬先生傷重難愈,你們有什麼話趕緊說,我要儘早送先生回北平城休養。」
方孝孺見萬磊還真是一副快死的樣子,心中更是大喜,嘴上卻一臉歉意地說道:「萬公子傷重,我方本不該來擾,只是明軍與貴軍開戰日久,多有殺傷,百姓何辜?聖上不忍心見生靈塗炭,是以派我等前來議和。」
「議和?」劉文秀一臉怒意,「戰爭是你們挑起的,現在打輸了就想議和,想得倒挺美。回去告訴你們主子,叫他別做白日夢了,我們北平軍已經在江北集結了數十萬軍隊,隨時都可以南下,識相的趕緊投降,我們或許還會留他一條小命。」
劉文秀的態度如此蠻橫,方孝孺的臉色頓變,他知道劉文秀說的可不是大話,北平軍加上降軍,在江北還真有幾十萬人馬,如果真的大舉南下,江南半壁肯定難保,所以忙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現在想到相煎何太急了,在派軍攻打我北平行省之時,怎麼就沒想到?在派人行刺萬先生時,怎麼就不記得本是同根生?」劉文秀怒意更盛,四周的北平軍將領都都怒容滿面,大罵明朝無信無義,並且還誓言要踏平江南。
北平軍一方群情激昂,大有操刀子砍人之意,明使們都嚇得不敢吱聲,這哪裡是什麼和談,更像是一場批鬥會,而明使們不但氣勢上不佔優勢,而且還不佔理,所以連辯解的話都沒法說,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叫罵。
「各位,請容我說一句。」萬磊身邊的趙雪兒終於開口了。
「夫人請說。」趙雪兒一出聲,眾將立馬就安靜了下來,畢竟她不只是萬磊的二夫人,還隨同將士們出征,將士們對她十分敬重,她說的話雖然不能算是軍令,也是有十足的分量的。
「各位別被憤怒沖暈了頭腦,現在我哥身受重傷,自然是治傷要緊,既然明朝有意談和,那何不先談談,若是談攏了,我哥也就能安心養傷了。」
「夫人說的是,我,我們同意和談。」眾將馬上改口附和,只是坐在一旁的萬磊痛苦地掙紮起來,口中還含糊不清地叫著,眾將甚至還能聽清「過江,過江」這幾句,看樣子萬磊還是十足的主戰派,不同意談和。
「哥,安心治傷要緊,不要再憂心其他。你難道就忍心拋下我和闈兒姐嗎?難道忍心讓小海沒有爸爸嗎?」趙雪兒略帶哭腔地勸著,萬磊的嘴唇動了幾下,最後雙眼閉上,暈睡了過去。
「來人啊,快扶萬先生回暖閣安養,任何人不可打擾。」劉文秀一聲令下,十幾個精忠衛就抬起太師椅,直接就把萬磊給抬走了,而趙雪兒也急追著跟上了。等萬磊離去了,劉文秀才道:「你們都看到了,我們萬先生真的是傷重,急需回北平救治,你們如果有意談和,現在就談。」
「好,我們現在就談。」方孝孺暗暗地舒了一口氣,讓屬下將一份黃紙寫成的詔書呈上,道:「這是我朝草似的停戰和議,請劉將軍過目。」
劉文秀打開詔書掃了一眼,就直接把詔書扔回去,怒極反笑道:「以淮河大散關為界,以北歸北平軍,以南歸明朝?呵呵,你們真是敢想敢幹啊。來人啊,送客。」
劉文秀直接就翻臉,方孝孺忙道:「這只是草擬的和議,有何不妥之處,還可另行商議。」
「有什麼好商量的,現在長江以北全部都被我北平軍佔領,你們是戰敗一方,不割地求和也就罷了,還想用一紙和約把我軍拚死打下來的領土要回去,你當我們是傻子不成?」劉文秀的憤怒再次升級。
「都說這只是草似的和議,不妥之處可以商議。劉將軍有何要求,只管提。」
「很簡單,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歸我北平軍所有,以南歸明朝;沿海島嶼,包括崇明島、舟山島,澎湖島和瓊州島在內的大小島嶼,全部歸我北平軍所有;明朝開放浙江福建廣東三省沿海為自由貿易區,准許我方商船自由靠岸貿易,沿海十公里內,明朝不可駐軍。」劉文秀提出了三條要求。
「這,這些條款太,太苛刻,恕我方不能接受。」方孝孺有些傻眼,他知道北平軍不好打發,不過沒想到居然會提出這麼苛刻的要求。以長江為界倒也好說,畢竟這些地方都被北平軍給佔了,不可能再吐出來,現在要割海島,特別是瓊州島,這是無法接受的。
瓊州島,就是海南島,是一座大島,如果割讓給北平軍,這跟賣國何異,再加上還要開放沿海給北平軍作為貿易區,這更是喪權辱國。方孝孺雖然是帝師,但是如果同意了這幾條,回去肯定沒法交差。
「哦,對了,再加上一條,明朝賠付白銀一千萬兩作為戰爭賠款。」劉文秀猶如沒聽到方孝孺的討價還價,還道:「這四條一條都不允許商討,如果你們不同意,那就是血戰到底。」
劉文秀態度堅決,沒有退讓的意思,方孝孺一皺眉,就道:「此四款太過苛刻,我等無法定奪,只能上奏朝廷。」
「那就請回吧,萬先生馬上就乘船回北平,他是咱們北平軍唯一說話算數的,他這一走,我們就等按他的命令渡江作戰。你們以後如果再想談和,恐怕就得等他傷好之後,那時就不知你們還有沒有機會了。」劉文秀做了一個送客出門的手勢,還對親兵下令道:「傳令下去,起錨,準備開船。」
劉文秀一副催命鬼的樣子,方孝孺這下真的急了,與隨行的官員們一陣交頭接耳,就咬牙道:「那四條條款,我方同意。不過,你方要保證大明皇陵與祖陵之安全,決不可盜掘,同時保證不再捕殺大明宗室。」
方孝孺之所以提出這兩條,主要是為了挽回一點「功績」,他可是建文帝的帝師,自然了解這位學生。或許這一次議和妥協會讓朝廷上下把他罵城秦檜一般的賣國賊,不過只要保住皇家祖墳和宗室,就是有大功於皇帝,建文帝還會罩他。
「我們北平軍可不像你們這般小氣,只要你們不公然違反和約,我們自然不動朱家的祖墳;至於朱家宗室,全部帶到中都去恩養,讓他們守護自家的祖墳,只要明朝不耍花樣,我們也不會虧待他們。」劉文秀十分豪爽地說道。
當然了,所謂的恩養,其實是圈禁起來當人質,劉文秀的意思十分明顯,拿朱家祖墳和朱家宗室當成籌碼,以防止明朝單方面違約,畢竟明朝廷是出了名的沒有誠信,誰輕信誰就是傻子。
「不是恩養,而是放歸,你方必須放歸宗室人員。」方孝孺又道。
「放歸?」劉文秀搖搖頭,道:「這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明朝支付完一千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我方自然會將宗室放歸。如果明朝遲遲不支付賠款,那我們就無法保證宗室的安全了,這年頭天災人禍實在是太多了,人活著就是不易啊。」
「一千萬兩白銀實在是太多,我方一時間無法湊集到。」
「挑起戰端的時候,就出得起糧餉,戰敗了就說沒錢付戰爭賠款,你們也真是的。」劉文秀白了方孝孺一眼,「我們也不是不通人情之人,這一千萬兩白銀可以用糧食來抵,一石白糧抵一兩白銀。記住,是白糧,並在半年內交清,不然我們就無法保證宗室人員的安全了。」
「半年時間太緊,能否延長時限?」方孝孺又道,他可是知道的,以往明朝廷一年的賦稅本折色加起來,也就四千萬石左右,現在丟了江北,就少了一半的稅賦,再加上稅賦重地的江南一帶受戰爭陰影的影響,稅收又少了幾成,這一千萬石白糧,恐怕就是明朝今年的歲入了,如果都陪給了北平軍,那官吏們和京營的將士們就得喝西北風。
「回頭我讓人統計一份宗室人員的名單給你們,你們送糧來了,我們就送人回去,一手交糧一手交人,如果你們不急,我們當然也不急,只是半年之後,這些人若有個三長兩短,這就不能怪我們沒把人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