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
「會這麼順利么?」哈羅德·威爾遜一聽,面帶思索之色,隨後像是想起來了什麼,「能不能和法國一起,讓美國站在英國一邊。」
「這個可能性不大,大臣。美國之所以選擇伊朗,原因很多,伊朗和英國、蘇聯都結仇過,美國遠在天邊,名聲不錯等種種因素。而我們如果拉上法國的話,法國的中東利益幾乎沒有,英法站在一起的話,首先我們排除戰爭因素,美國無非就是扶持我們兩國勢力範圍的反對派,伊朗自然是最合適的選擇,而我們選擇法國共同應對,不一定有效果。」
「法國的利益主要集中在非洲,而我們利益優先序列明顯是亞洲,包括遠東和中東。不可能做到親密無間。現在我們先說說這一份備忘錄,法國所要求的是和英美兩國平起平坐,不提美國,其實我們心裡也是不同意的。」
「如果實話實說的話,北約框架之內英國是一個輔助者,真正的領導者確實是美國。我們在北約佔據利益,而美國的利益更大。不提別的,既然法國的主張是平起平坐,那麼北約總司令肯定不能為美國預留,大臣覺得華盛頓會同意么?」
「我想應該是不會同意。」哈羅德·威爾遜順著常務次長的思路往下想,搖頭苦笑道,「法國在外交上還是不夠熟練,這種事硬頂著是不行的。」
「所以,法國的要求確實不會成功,我們不反對,美國也一定會反對,如果美國施壓讓英國和美國一起反對,我們一定要在美國人之後再反對。」
艾倫威爾遜說了一段繞口令,「我相信戴高樂將軍這一份備忘錄,不是這麼簡單的目的。往後事情還多著呢。但當前,對伊朗問題的幫助不大。不過我們可以把問題拖到和法國態度重合的時間,不知道面對伊朗的收回國有企業舉動,本屆政府的態度是?」
「一定要展現強硬姿態。」哈羅德·威爾遜斬釘截鐵的道,馬上就要選舉了,這一次的伊朗問題可能會被保守黨做文章,擺在工黨面前有也只有一個選擇,不能就這麼算了。
「我們先和伊拉克、科威特、以及現在還能施加影響力的酋長國好好談談。這一次讓伊朗認真體會一下英國的實力。」
五年前的伊朗石油危機,英國其實辦法不多,美國的外債沒還完,馬來亞的發展也沒有成型,雖然制裁起來伊朗還在能力範圍之內,卻無法形成對比。
「艾倫,你想說什麼。」哈羅德·威爾遜已經感覺到,似乎自己的常務次長有些想法。
「這需要內閣決策的支持,和我們市場和能源基地的計劃同步進行。而第一步是要一個利好消息,要通過一項名為石油儲備計劃的決策,這就需要大臣和首相溝通。」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幾天來的工作成果,當然不是載人航天的那部分。
「法國人的石油儲備?」哈羅德·威爾遜看著這一項計劃,不由自主的嘟噥一句。
世界上最早建立石油儲備的國家是法國。早在二十年代,法國要求石油運營商必須保持足夠的石油儲備。法國成立「國家液體燃料署」管理石油儲備。法國石油戰略儲備由國家、專門機構和石油生產經營者三者共同管理並承擔費用。
法國作為當時的世界大國,但沒有控制在手的石油產地,所以首先建立了石油儲備。英國不同,英國的實力範圍包括中東,自然不需要建立大規模的石油儲備。
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是在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機的時候,才建立了國家石油儲備。
在外交大臣看石油儲備計劃的時候,艾倫威爾遜解釋道,「上一次伊朗危機,英國還在恢復當中,雖然仗著在中東的影響力沒有受到損傷,但也給不了阿拉伯人多大的利益。這一次完全不同了,馬來亞工業基地已經成型,親英阿拉伯國家需要什麼,我們都可以提供。」
「要建立英國全國使用一百八十天的石油儲備?是不是多了一些。」哈羅德·威爾遜看到了關鍵之處,顯然對這個數字感到吃驚。
「大臣,這樣才能把英國石油公司的損失降低,而且有足夠的份額拉攏親英國家。」艾倫威爾遜十指交叉,「如果能夠帶動其他歐洲國家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最主要的是,應該會對政府的支持率有所作用。」
最後的話是艾倫威爾遜胡說的,英國現在兩黨的支持率很長時間不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後世美國的兩黨支持者呢,你贊成的不管多好我都反對。
但實際上是英國確實有很大一批選民,對工黨執政這麼長時間有了懈怠。
「確實需要首相的支持才能成功。」一說到支持率,哈羅德·威爾遜就不困了。內閣大臣和影子內閣大臣,可不是一回事。
「睿智的決定,我的大臣。我們以石油儲備計劃,和即將開始和伊拉克、科威特的談判做籌碼。應該可以避免因為強硬態度的損失。這是考驗政府能力的時刻。」
艾倫威爾遜不嫌早,直接現在就給哈羅德·威爾遜和艾德禮首相唱起了讚歌。
對伊朗的制裁一天就可以做出來,但只要持續時間超過一年,就能夠和法國實質性退出北約的時間重合,事情是普遍聯繫的,這是列寧說的。
在有選舉制度的國家面前搞事,是一件風險巨大的事情,要麼大獲全勝、要麼損失慘重。雖然工黨的幾個重要人物知道,工黨要解散議會提前大選,但也僅限於他們幾個大臣以及首相知道。
連保守黨的艾登都不知情,更何況是其他國家,倫敦下議院當艾德禮首相忽然表現出來強硬態度,要制裁伊朗的口風出現,並且拿出來了英國要建立足夠一百八十天使用的石油儲備計劃時,下議院一下子變成了菜市場。
這對保守黨來說完全是措手不及的,保守黨的一號和二號人物艾登和麥克米倫卻沉默不語,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艾德禮是否要提前大選?」這是艾登和麥克米倫不約而同想到的問題。
通過bbc的轉播,整個英國的民眾也都知道,伊朗對英國的不友善舉動。
「我們支持首相的決定,全體愛國者,都不能忍受這種對英國的侮辱。」保守黨一直是以愛國者的面目出現的,短暫的爭議之後,保守黨黨魁艾登立刻一錘定音,在下議院表態,「波斯灣是世界的能源中心,這和英國的繁榮息息相關。屬於全體英國公民的共識問題,我們全體支持首相關於本次伊朗石油危機的反應。」
艾登的表態,讓下議院出現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團結的議會,團結的英國。保守黨黨魁一心為國,全力支持本屆政府的態度,也隨之傳遍全國。
在兩黨的共識政治下,英國石油儲備計劃在下議院獲得通過,英國以此為態度,表明英國要和伊朗進行一次持久戰。
「這不是憑空多出來一張牌了么?」艾倫威爾遜拿著本土的電報,沖著迪克遜道,「兩天後和伊拉克、科威特它們會談的時候,我們的迴旋餘地就更大了。」
英國輿論霸權也在擅長影響,什麼責任全在伊朗,伊朗石油工業會因此遭到重創。
華盛頓,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抵達白宮,不多時就見到了現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杜勒斯手中拿著兩封電報,分別是伊朗石油危機的二點零版,和法國提出要改組北約,要更大權力的備忘錄。
「我們還是要支持伊朗,總統先生。伊朗和以色列,是美國打入中東的鑰匙。理智上我們當然願意選擇阿拉伯人。但我們不能拋棄以色列,以色列畢竟勢單力孤,這就需要其他中東大國牽扯阿拉伯人的注意力。沒有比伊朗更加適合的選擇了。」
杜勒斯一臉的為難,「我們當然也不願意和英國不愉快,但伊朗建立美國影響力,對美國的中東利益是十分重要的。」
美國不能放棄以色列,就註定站在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對立面。就算阿拉伯國家有少數親美國家,也不敢明著站在美國一邊。還具有影響力的中東大國就只剩下了伊朗。
「拒絕英國聲援的口吻盡量委婉一點。」艾森豪威爾總統沉吟了一下,「對伊朗的經濟援助方面,不要讓美國直接表態,但是我們同意扶持后發大國的舉動。」
「我明白了。」杜勒斯點了點頭,旋即離開了白宮開始操辦這件事,至於法國提出要改組北約的備忘錄,他給忘了。
在英國和海灣國家舉辦會議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英國的反對下,向伊朗提供六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消息傳遍世界,整個英國滿是錯愕,對這個舉動摸不到頭腦。
「這就是我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么?」艾倫威爾遜把倫敦轉來的電報付之一炬,不過,總比真的蘇伊士運河戰爭要好。
這個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出這種決策,毫無疑問就是美國表態了,因為這個組織美國有一票否決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