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
推動政變無非就是幾個方案,向反對派提供資金援助,這是最安全和最方便的手段。
如果不行的話就暗殺。暗殺目標國家的領導人,支持友善的一方的領導取而代之,這是比較激烈的選擇。
破壞和扼殺目標國家的經濟,通過公開或秘密手段的經濟製裁目標國家,要麽控製該國的媒體宣傳部門。創造動蕩機會,在社會上創造動蕩的現象。
除了暗殺之外,艾倫威爾遜的方案當中全部囊括,並且為此準備了三十萬英鎊的資金作為支持,同樣科密特·羅斯福也準備了一百萬美元,用於收買親美的勢力,便於政變之後掌控伊朗的局勢。
科密特·羅斯福知道,這一次英國的決心很大,有著某種泄憤的思維在內。但是他不在乎,因為摩薩台某種意義上追求獨立自主,在當下這個時間中華盛頓的眼裏,就和投蘇差不多。
今年以來,不論是家門口的古巴還是非洲中心的剛果,接連落入蘇聯的掌控當中。
這給了美國巨大的危機感,別說是存在親蘇黨派,就是一個真正的民族主義者,美國也容不下了,無非就是現在投蘇和以後投蘇的區別。
在宣傳單出現在德黑蘭街頭之後,科密特·羅斯福立刻統治傾向於君主立場的報紙,對這種行為展開了猛烈的抨擊,表達對伊朗國王巴列維的擁護。
同時將手中的資金投入保守派和軍方領導人的手中,政治上發起對摩薩台的攻擊,同時借用輿論煽動保守派的支持者,擁護巴列維攻擊摩薩台的支持者,製造德黑蘭的緊張氣氛。
而麥考迪克少校,代表的英國海軍情報局則開始另外一個部分。
這一天德黑蘭的一個著名宗教領袖遭到了襲擊,這還第一場針對宗教人士的暴力事件,這位廣受愛戴的宗教領袖遇襲身亡,揭開了德黑蘭的亂局。
當附近警察到的時候,隻看到了宗教領袖的屍體,並且拿到了罪犯逃跑時候遺留的蘇製武器,這件事震驚了伊朗警察。
德黑蘭附近,無數手持著匕首、鋤頭的親國王民眾正從四麵八方未來,進入首都擁護他們眼中身上的國王巴列維,這些人衝破了沿途的阻攔,逼近了德黑蘭。
說起來步驟繁複,其實這隻是短短四十八小時之內,德黑蘭出現的變化。對於英美兩國來說,顛覆一個國家的政治簡直不太太過於容易,哪怕伊朗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小國。
這些保皇派民眾進入德黑蘭之後,直奔伊朗議會請願,表達對巴列維國王的支持。
逗留在巴士拉,正在和巴迪亞公主談合作和扶持的艾倫威爾遜,接到了麥考迪克少校的進展電報,不由得想起來一句話,“今天不選出來讓我們滿意的大總統,誰都別想離開……”
“威爾遜爵士?”巴迪亞公主不由得好奇,詢問艾倫威爾遜發生了什麽事情。
“公主殿下,是伊朗好像出現了一些遊行示威。”艾倫威爾遜事不關己的開口解釋。
巴迪亞公主點頭,英國製裁了伊朗這麽長時間,不可能沒有一點影響。實際上今年以來就有一些聲音從伊朗傳來,說是有些人不滿摩薩台的政策,認為這破壞了伊朗的經濟,“是巴列維的支持者?”
“不知道啊,我對伊朗也不了解。”艾倫威爾遜聳聳肩,他就算不是世界上最知道的人,也是最知道的人之一。他還知道在德國做勞工的伊朗人,大多都是巴列維的支持者。
“我們還是繼續談,關於石油方麵合作的事情,印度是一個缺乏石油資源的國家,而龐大的人口注定印度對石油資源的需求很大,除非印度人永遠活在幾百年前,但我想這是不現實的,我們英國有一個想法,和伊拉克王國共同經營對印度的影響力……”
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他是在安撫伊拉克,實際上更小的國家,比如科威特和其他酋長國,更加需要印度提供市場。
“印度人……”巴迪亞公主麵色不渝,他對印度人的觀感不好,誰讓印度學術界,對蘇美爾和巴比倫的光輝曆史進行質疑呢。
伊拉克王國對世界文明中心的曆史,也是感到自豪的。誰都不願意其他國家對自己祖國的文明說三道四,巴迪亞公主卻不知道,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就在她麵前。
“蘇聯大使館已經被支持巴列維的支持者包圍了。現在我們是支持誰,恢複巴列維的實權君主還是以軍政府模式管理伊朗?”
德黑蘭美國大使館,麥克迪克少校詢問科密特·羅斯福,美國方麵是怎麽想的,“既然動手了時間越長風險越大,萬一蘇聯感覺事情不對,我們就被動了。還可能破壞伊朗和英國以及美國的關係。”
麥考迪克少校其實一點都不在乎伊朗和英國關係的好壞,已經不可能比現在更壞了。這麽說隻是為科密特·羅斯福施加壓力。
“再等等,我們正在和伊朗軍方聯絡,馬上就有消息了。”科密特·羅斯福安撫著麥考迪克少校,事到如今他也不能保持淡然,但也隻能靜等消息。
與此同時,伊朗議會也處在人聲鼎沸當中,德黑蘭的混亂局麵,讓摩薩台的政敵不在沉默,對摩薩台進行了攻擊,“我們已經處在這麽時間的封鎖當中,很多人都對此十分不滿,難道要為了一口氣破壞伊朗的民生麽?”
“說的對,英國雖然簽署了備忘錄,但是備忘錄並不存在實際約束。英國完全可以繼續拖下去,我們還有哪個國家幫忙?巴士拉會議的國家,已經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強國,誰還會站在伊朗這邊?”
“看看外麵,好幾千人就在議會之外要求給說法。一旦不小心這就是一場動亂。”
接二連三有人站起來,開口對摩薩台施壓,讓之前還廣受愛戴的首相想想辦法。
“國王的代表正在勸說示威者離開議會!”就在這時候,議會之外傳來一道聲音。
伴隨著這道聲音,議會議員們望去,隨後神色一鬆,認出了是王宮的宮廷大臣。
“國王陛下無意於幹涉議會的運行,隻是盡到了一個國王應該做的事情。安撫民眾保障首都的安全,不過還是希望首相能夠說一些話,安撫處在困頓中的市民。”
宮廷大臣說話的時候,目光從議員的身上一掃而過,在幾個人身上停留了一番,這些人都是剛剛起身攻擊摩薩台的議員。
在宮廷大臣來議會表達善意的同時,另外一個美國執行人唐納德·威爾伯則在王宮見到了巴列維,“伊朗人對日漸困頓的生活感到不快,隻要陛下下令罷免摩薩台。英國和美國都會支持你的,如果一直沒有反應,伊朗遲早會變成共和國。”
巴列維沉默不語,他被說動了,摩薩台確實有反對君主的前科,當初就反對他的父親建立王國。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支持禮薩汗的伊朗議會議員提倡立法解散卡紮爾王朝,以禮薩汗為新國王。摩薩台對於禮薩汗自封為王一案投下了反對票,他認為這顛覆了伊朗憲法。
他在議會上發言,稱讚禮薩汗的政治成就,同時呼籲禮薩汗要尊重憲法忠守總理一職,而不是要成為沙阿。不過摩薩台的意見不被其他議員認同,議會廢黜卡紮爾,禮薩汗成為了波斯王國的新國王,他也是巴列維王朝的第一位君主。
摩薩台有過反對王室的前科,而且摩薩台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王室成員,隻不過是卡紮爾王朝的王室成員,他的妻子是前朝的公主。
“倫敦和華盛頓能夠保證,我收回權力麽?蘇聯人怎麽看?”巴列維還是擔心蘇聯的反應,他的父親前任國王就是哥薩克,對蘇聯可是太了解了。
“不但支持國王收回權力,還支持國王將一些對伊朗有惡意的國家勢力一起清除。”唐納德·威爾伯信誓旦旦的保證道,“國王大可不必擔心蘇聯,蘇聯也不能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入侵,要是這麽做,一定會引起自由世界的敵意。”
“好吧!”巴列維招呼過來宮廷大臣,讓他再走一趟,去摩薩台的府邸,以宗教領袖遇刺身亡的理由,希望摩薩台能夠提出辭職,平息國內的隱隱的對立。
麥克迪克少校在收集了消息之後,再次通過電報的方式,將最新情況告知艾倫威爾遜。
“要不要這麽天真?”艾倫威爾遜看了電報一臉的膩歪,他現在明白了,巴列維為什麽會在七十年代被推翻了,優柔寡斷是天生的。
平時一副殺伐果斷的模樣,到了真刀真槍需要果敢的時候,就開始瞻前顧後。
準備休息的艾倫威爾遜直接回電,“這都什麽時候了,還擔心影響?還要顧及所謂的民意通過正式的法令,讓摩薩台自己辭職?”
古往今來眾多曆史事實證明,這樣的君主是沒有好下場的,看來巴列維最終被趕下台也是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