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小霸王> 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

第2205章 隱患(求推薦!)

  太湖,樓船緩緩靠在碼頭上。


  跳板放下,楊彪、黃琬提著衣擺,拾級而上,上了船,來到孫策麵前,躬身施禮。麵對這兩位前輩,孫策不敢托大,起身還禮,以示禮敬。


  見禮完畢,荀彧等人上前見禮。黃琬上下打量了荀彧兩眼,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你這王佐之才真是不錯,先將天子佐成了秦王,又將秦王佐成了布衣。”


  荀彧早有心理準備,倒是不急不躁,拱手以謝。“黃公教訓得是,彧愧對先帝。”


  劉曄卻有些按捺不住。天子戰敗,他是主要責任者,黃琬這句話至少有半句是在指責他。他嗆聲道:“黃公珠玉在前,我等後生豈敢專美。”


  黃琬盯著劉曄看了好一會兒,轉頭問荀彧。“文若,此人是誰?”


  荀彧苦笑。黃琬自然是見過劉曄的,此時故意這麽說,隻是為了表示對劉曄的無視罷了。他剛要打個圓場,劉曄又道:“黃公貴人多忘事,記不得我,我卻不敢忘了黃公。落鳧山戰紀我可是拜讀了好幾遍呢,有機會還要請黃公指教。”


  說起落鳧山之戰,黃琬頓時火冒三丈,老臉漲得通紅,一擼袖子,上前就要與劉曄理論。孫策見狀,連忙攔住,喝令劉曄向黃琬致歉。劉曄雖然不願,卻也不敢固執,很勉強地向黃琬道歉,然後退到一旁。黃琬雖然火大,卻也不好當著孫策的麵和一個後生過不去,隻好暫時放過。


  荀彧上前打岔。“楊公,黃公,彧奉大王之命,為新政立綱紀,諸事草創,還請要二公多多襄助。”


  楊彪撫須而笑。“公琰,有文若主事,你我可以輕閑一些了。”又對孫策說道:“多謝大王體諒,召集了這麽多年輕俊傑。我有種預感,這次學術整頓一定會比石渠、白虎兩次會議更有成效。”


  孫策含笑拱手。“果真如此,二公的籌備之功必將載於史冊。沒有二位披荊斬棘,開拓出一條新路,如何能有今日之設想、將來之成就。飲水思源,二公之功不可忘。”


  黃琬心情大好,不再理會劉曄,與楊彪一左一右,與孫策並肩下了樓船,沿著長長的棧道,向湖心山走去。一路走,黃琬一路解說最近的情況。隨著海商發達,吳郡屯田大見成效,有錢有糧,生活安定,四方人士蜂擁而來,既有治儒學五經的,也有治諸子百家的,還有治浮屠道、太平道、天師道的,各種學術都有,歧義相見,爭訟不休,吳郡郡學堂人滿為患,已經影響正常教學,陸康不得不籌資擴建。如果不是大雷山、小雷山是禁地,有水師看守,閑雜人等不得入內,連他們都無法清靜。


  孫策已經聽陸遜說過此事,倒也不意外,隨即問起楊彪、黃琬對浮屠道的印象。


  對於太平道和天師道,楊黃二人並不陌生,評價也不高。在他們看來,《太平經》就是一部拚湊起來的東西,根本不配稱為經。天師道雖說以《老子》為宗,實際上和太平道差不多,都是以混雜儒道,參以巫術,適足以欺騙愚夫愚婦,不足以論。至於浮屠道,比太平道、天師道略強一些,但也強不到哪兒去。從他們看到的幾部道經來看,也沒什麽高深的東西,境界不出老莊之上。


  孫策靜靜地聽著,沒說什麽。對待佛經,他的意見和楊黃二人不太一致。就宗教而論,佛道各有千秋,佛教雖說開口空,閉口無,實則積極入世,反不如道門身心合一。就思想體係而言,佛學更勝一籌,至少這時候的太平道、天師道巫術的氣息還很濃,沒有真正的思想體係。


  隻是嚴浮調布道的熱情比水平高,不足以代表真正的佛學罷了。


  “二公對嚴浮調印象如何?”


  楊彪地溫和笑道:“有些小聰明,隻是誌向太大,一心傳道,花了太多心思在交遊上,到吳郡這幾年,日夜奔走於富貴之門,怕是沒什麽時間靜下心來求學問道。依我看,他對浮屠道的理解還不如蔡大家的幾篇文字來得透徹。”


  “我倒是覺得這浮屠教不能掉以輕心。”黃琬撚著須尖,沉吟道:“大王記得笮融此人否?”


  “有印象。”


  “這笮融何嚐有什麽學問?隻不過閑來讀了幾句浮屠經,卻蠱惑了那麽多百姓,在廣陵、下邳一帶鬧出那麽大動靜。為何?以其擅蠱惑人心耳。來世縹緲,無以知真偽,百姓苦難,今生無望,固然寄希望於來世。富貴之家,亦望永保富貴,來世更比這世強,是以無論貧富,皆入其彀中。貧者固傾其所有,富者亦不吝捐贈,這浮屠經倒成了無本萬利的商品了。”


  孫策有些吃驚。“有人捐贈家資,供養僧侶了?”


  黃琬探頭瞅了一眼孫策另一側的楊彪。“大王不妨問問楊公,他對此最有體會。”


  楊彪連忙搖手。“公琰,不要亂說,荊妻花的錢都是她自己的,我一無所有,現在吃的穿的都是她供的。你也是,若她聽到你這麽說,以後不肯供你了,我可不管。”


  看著兩個老頭互相打趣調侃,孫策不禁莞爾,心裏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孫策在大雷山休整了半天,當天下午便趕到城裏,拜見母親吳夫人。


  袁衡等人已經先行一步,向吳夫人請安,並探聽口風。得知孫策為此親自從平輿趕回來,吳夫人心情好了很多,見到孫策時,笑容滿麵,很是親熱,一點也看不出心有芥蒂的模樣。


  吳夫人身邊有一個少年,是吳景的次子吳祺。吳景的長子吳奮幾年前就領兵,隻不過沒有去前線,一直在吳夫人身邊。吳祺才十五歲,一年前隨侍吳夫人左右。


  孫策心知肚明。吳夫人將吳祺帶在身邊,就要給他一個前程。他招了招手,將吳祺叫到跟前。吳祺施了禮,有些局促,不安地舔了舔嘴唇。孫策按著他的肩膀,捏了捏,發現他肌肉頗有彈性,平時應該經常練武。吳家和孫家差不多,在學問上沒什麽天賦。


  “跟誰學的武藝?”


  “阿兄。”


  “你阿兄啊,武藝是不錯,教人可不太在行。”孫策笑道:“你怎麽就跟他學了?”


  吳祺窘迫,小臉漲得通紅,求助地看向吳夫人。吳夫人倒也不生氣,吳奮的武藝很一般,孫策已經給他留麵子了,況且孫策和以前一樣,以兄弟之間的口氣說話,說明沒把吳家人當外人。


  “我眼前就這麽幾個人,不跟元興學,那就隻能跟著伯海學了。”


  “算了吧,伯海的武藝還不如元興呢。”孫策擺擺手,歪著頭,打量著吳祺。“怕吃苦嗎?不怕吃苦的話,跟著我。我身邊有幾個高手,教你不成問題。正好最近伯陽也在學武,你們搭個伴。”


  吳祺再次看向吳夫人。吳夫人很滿意,嗔道:“你這孩子,還猶豫什麽。你大兄身邊的許將軍、典將軍都是萬裏挑一的絕頂高手,隨便教你幾招,你就能脫胎換骨了,不知道要比你阿兄強多少呢。”


  吳祺大喜,連忙拜謝。


  吳夫人又道:“伯陽怎麽去習武了?他不是一直在作學問麽?”


  孫策躬身道:“阿母也是知道的,我當初答應過袁公,不能虧待他的獨子,必使他有血食。如果還算順利,半有天下,將來若能再進一步,裂土分封諸兄弟姊妹,伯陽自然要居其一。領封土,為藩國,自然不能不通兵事,現在早點學,將來用得上。”


  吳夫人眼珠轉了轉。“兄弟姊姊都要分封,還要領土建國?”


  “這是自然。兄弟如手足,天下這麽大,我一個人哪管得過來。”


  吳夫人沉吟良久,看了孫策半晌,臉色有些尷尬。“伯符,阿母有句話,一直藏在心裏,不吐不快。”


  “母子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是兒子疏忽,怠慢了阿母。”


  吳夫人連忙搖手道:“伯符,你可千萬別這麽說。你對幾個弟弟妹妹的關照,阿母看在眼裏,是真心歡喜的。隻是有一點不解,你對仲謀是不是有些想法?”


  孫策沉默了片刻,點點頭。“以前倒沒想過,此次接到阿母家書,我認真想了想,應該還是有的。我們兄弟姊妹八人,雖有性格不同,但不是像阿翁,就是像阿母,唯獨仲謀有些例外。阿母,你覺得他像誰?”


  吳夫人一直不知如何回答。誠如孫策如言,這八個孩子性格雖然不太相同,卻不是像孫堅,比如孫策、孫翊、孫尚香,就是像她,比如孫匡,唯獨孫權不同,心思更深。


  孫策接著說道:“尚香最幼,從小我們幾個人都寵著她,有什麽好東西都想留給她,唯獨仲謀不然,偶爾還趁阿母不在眼前時欺負她,我是以不喜,還教訓過他幾次。不過那些都是兒時的事,我也沒放在心上,如今都長大了,尚香武藝比他還好,他想欺負也欺負不了。我就更不往那方麵想了。現在想來,可能多少還有些隔閡吧,隻是自己沒意識到,反讓仲謀有了芥蒂。”


  吳夫人一聲輕歎。“是啊,細說起來,仲謀是與你們幾個不同,心胸狹隘了些。伯符,事到如此,你又打算如何處置他?交州的戰事打成這樣,連你父親都受了重傷,他是有責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