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官> 第六百零三章 不是小角色

第六百零三章 不是小角色

  方應物從左順門進來時還看到有謝遷,但後來卻不見人了,肯定是他提前走人了。至於其有什麼理由,方應物不關心。 

  本來他不想提這茬事,免得連累老泰山,因為他知道劉棉花也是經常午時溜號回家。如果劉棉花此時不在,而自己又要拿這個說事,難免要被人聯繫到劉棉花身上。 

  誰知道泰山大人的政治敏感性實在太強,偏偏今天沒有提前溜號(不能不讓人佩服),故而方應物也就沒顧忌了,開場就先跑了題,理直氣壯的攻擊謝遷。 

  常言道,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謝遷今天就沒長眼。若看官們遇到這種事且不要怪別人,多想想自己為什麼不長眼罷。 

  面對父親的瞪眼和別人異樣目光,方應物無所畏懼,毫不怯場。書讀多了確實有點好處,腹有詩書氣自華,士不可不弘毅也,大家都是讀書人,雖然地位不同,但方應物有詩才名聲在外,有高位功名在身,比誰差了? 

  反正此刻在殿,他方應物地位最低、年紀最小,胡言亂語幾句也不丟體面,正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 

  別人只能感慨方應物這話說的厲害,一句「何以教導太」堪稱綿里藏針。如果放在別人家,這也就是幾句念叨議論,好像是因為教書先生不負責任而產生的抱怨,但是在天家就是另一種含義了。 

  東宮講官不僅僅是皇家教書先生這麼簡單,在政治還是翰林詞臣的必經進身之階。如果因為今天這事,讓謝遷從此不能教導太。那他政治生命就算結束,可以辭職回家了。以後繼續做官也沒什麼意思。 

  司禮監的公公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紙糊閣老們與清流絕緣了很多年。這時候看熱鬧心情更多一點,畢竟這樣公開的清流內訌可不多見。 

  在東宮講官陣容里,李東陽和吳寬都是謝遷的前輩,但謝遷有貴人力挺所以後來居上,傲然力壓李吳二人成為著名的火箭幹部。 

  而李吳二人醉心學,雖然對此豁達不計較,但這時候也真犯不上出面給謝遷擦屁股。誰讓謝遷看方家父風光,一時間生了小意氣?委實怪不得別人。 

  至於方清之,更不知所措。便乾脆記起「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立穩了跟腳不說話了。 

  所以滿殿人,有心思為謝遷開解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少詹事劉健了。此時只得硬著頭皮出來辯白道:「謝餘姚偶有微恙在身,先行離去了。」 

  方應物對劉健抱拳為禮,然後又問道:「不知謝遷可曾奏知過太?」 

  天朝語言博大精深、微妙非常,常於細微處見真功夫。方應物一句反問,直接直呼謝遷本名,不用字。不用號,不用官職,不用任何代指,就是**裸的點名。很是意味深長。 

  放在日常交際,這是極其無禮的羞辱,但在這裡。則表示出了不惜一切代價要踩謝遷的決心!這就是方應物傳遞出的信號,同時還有著「這是私人恩怨。閑雜人閃開」的涵義。 

  劉健長嘆一聲,他也不想與方應物硬頂。但別人或可坐視不理,他卻因為人情關係不能不支持謝遷。 

  便對謝遷過失避而不談,劉健對方應物道:「今日議事,殿上皆內閣、東宮、司禮監臣僚,你方應物因何列入其?只不過適逢其會而已,僅用耳目即可,還請勿開口多言,免得貽笑大方。」 

  「呵呵呵呵。」有人輕笑幾聲,是內閣大學士劉珝,其譏諷輕蔑意味十足明顯。 

  這個笑聲也傳染了首輔大人和對面兩位司禮監隨堂太監,也跟著「呵呵」笑起來。 

  在這個場合里,方應物出面發言實在是自不量力、不知輕重。別說方應物,就是侍郎級別的高官來了,也得老老實實。 

  雖然被劉健質疑發言資格,又被人嘲笑,但方應物仍然面不變色,鎮靜自若的看了看周圍,然後再對劉健道:「本官方應物,現為給事,掌台垣之事,何事不可議論?撞見謝遷過失,不該糾劾,只管視若無睹? 

  還是劉公今日能代替朝廷明令,叫本官不許糾劾謝遷?若是如此,本官亦無話可說!」 

  這廝竟然還是給事……劉健愕然。冷不丁被反將了一軍,一時間啞口無言。 

  給事方應物有沒有這個資格?有,必須有!一個聲威極盛的諫官給事,踩誰的資格都有了,只要有膽量,打天臉也是等閑! 

  而劉健對方應物的印象一直是「方清之那個超級能幹的兒」卻忽視忘了方應物目前的本官。此時方應物本官確確實實是給事,與御史合稱科道的給事! 

  不止劉健,殿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只能說方應物進官場后當京縣知縣時間最長,後來大出風頭又是因為欽差的差遣,但他的本官卻被人忽略了。 

  一提起方應物,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青天方應物或者欽差方應物,給事方應物的存在感實在太低。可是即便再不引人注意,給事還是給事。 

  給事和御史兩個官職,是不能以等級看待的,國朝太祖高皇帝建制,極其重視上下制衡,給事和御史就是特別設計用來以小制大的官職。所以縱覽史書,會看到大明言官極其猖獗。 

  劉棉花反應是最快的,此時便自言自語道:「公然阻塞言路不大好罷?」 

  少詹事劉健糾結萬分,自己今天流年不利,遇上這事真是倒霉透頂,要幫謝遷開脫卻把自己也繞了進去!剛才自己質疑方應物相當於阻止諫官發言,如果被有心人揪住不放,論一個「堵塞言路」卓卓有餘。 

  方應物不等別人說什麼,又一次對劉健逼問道:「以劉公位份,今日應當是東宮領班。還請回答本官,不知謝遷自稱微恙,離去之前可曾奏知過太?」 

  方應物這口氣成了諫官對東宮講官的糾察,劉健總不能睜眼說瞎話,無可奈何的答道:「不曾。」 

  接下來便冷場了,別人沒必要落井下石,也沒法出面幫事實確鑿的謝遷辯解。所以就這樣,出現了短暫的僵持——你方應物反正都問清楚了,下去上奏本彈劾就是,此時別人犯不上摻乎。 

  而方應物似乎也沒話可說,他偷偷瞥了旁邊父親大人一眼,卻見父親還在瞪著自己,眼皮也不知道累。 

  這時候你老人家還不出面,在想什麼呢!方應物情急之下,對著父親瞪了回去。 

  方清之瞪兒半天毫無效果,反而被自家不孝之瞪回來,瞬間勃然大怒,險些就要不顧場合的發作起來。 

  但方清之突然福至心靈,想起自家兒雖然無法無天,但卻從來沒有當面做過不孝的事情。今天瞪自己實在反常,必然有別的緣故。 

  從這個角度想去,方清之突然茅塞頓開,連忙上前一步站了出來,對方應物道:「謝餘姚雖有過失,但此乃小節。明日讓劉公當面訓誡幾句,下不為例即可。」 

  方應物就坡下驢的說:「言之有理,是本官苛刻了。」此後便風輕雲淡的重新回到班位最末尾。 

  看著方應物收放自如,殿人齊齊冒出個念頭,不能以小角色視之。(未完待續。。) 

  ps:送大家400字!如果大家去看電影,還望支持我兄弟的魁拔3,下面幾個章節爭取都送大家字數,算是我補助大家的!另外待我再碼一章,再開單章求個月票可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