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言多必失......(求月票!)
方應物曾經面對和正在面對的敵人和對頭有很多,但從來沒有人得到過「心腹之患」這個評價,而梁芳則是第一個,全因為梁芳真正觸及了他的要害。
其實方應物與汪太監之間有往來不算什麼秘密,都是源自於當年邊境的公事而已,很正常的公事公辦不會引起外人過多聯想。總不能因私廢公,為了故作清純就故意不和太監往來罷?
而梁芳因為東廠插手蘇州府王敬王太監的事情,這才覺察到方應物與汪直之間有超出正常範圍的「友誼」。
雖然梁公公也是沒有直接證據的猜測,但畢竟是事實正確的信息,讓方應物非常心虛的正確信息。
更要命的是,梁芳竟敢先後在天子、萬貴妃面前拿此時做文章、告刁狀,在當前敏感時刻,會對方應物和汪太監造成很大的困擾和風險。
用一句話形容方應物眼下的念頭,那就是:作為膽敢掌握正確信息的人,梁芳必須死!
方應物想得有點多,半天沒有動靜,但此時張永張公公的膝蓋十分疼痛。他跪的地方不太好,膝蓋壓到了一顆尖利小石子……痛的百爪撓心又不便很失禮的挪動地方。
對此張永只能理解道,莫非是方大人故意考驗自己的誠意?此後張公公實在忍不住了,輕輕咳嗽幾聲,終於喚得方應物回神了。
「啊,請起請起!」方應物扶起了張永。口中告罪道:「本官如何當得起你的大禮!方才一時恍惚失神。還請見諒!」
張永忍住揉捏膝蓋的慾望。此時膝蓋疼不疼並不重要,方應物道歉不道歉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應物會給出一個什麼答案。
方應物沉吟片刻,假撇清道:「本官與汪太監沒有多少交情,但看你如此心切,幫你傳句話還是可以的,順手助你一次就算是做善事積德了。」
方應物言外之意怎能聽不出來。張永大喜過望,「多謝方大人提挈之恩,小人終生不敢忘!」
方應物肯幫著張永,自然也不是平白無故的,一是看張永確實也是個有眼光、有行動力的人才,原本時空的成就也能證明張永不是庸人蠢人。既然有順手提挈的機會,方應物不介意給他機會,今後在宮中多一個內應也挺好。
二是從原本時空歷史來看,張永的人品還是能靠得住的。沒有什麼負面品格,相反還有不少正面評價。所以就算今後沒有施恩得報,也不至於變成反噬一口的白眼狼。
三是原本時空歷史中混到頂尖的名人里,張永張公公是「對方應物納頭便拜」成就的第一個達成者,獲得一些福利也是應該的……
方應物與張永談完話便各自分開,此時太子休憩已畢。東宮侍班大臣和講官回到文華殿後廡。參拜之後便繼續開工。如果說午前所講以聖學經典為主,午後主要學習內容就該是軍國政務了。
侍立在旁邊的方應物便打起精神細聽,軍國政務這種新鮮時事總比枯燥玄奧的經典學問有趣罷。
太子聽到的,他方應物也能聽到,作為有志之人,遇到這樣的學習機會非常不錯,也是內廷大臣比外朝大臣優越之處。
此時太子居中而坐,東西各有一班大臣。不過方應物豎起耳朵聽了一會兒,又開始昏昏欲睡了。
哪有什麼新鮮時事,東班大臣講的是老掉牙的《貞觀政要》。西班大臣講的是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皇明祖訓》.……
強忍睡意的方應物偷偷望著坐在廳中的太子朱祐樘,眼見這位少年人無悲無喜一臉木然,心裡深表同情。
忽然太子身子斜了斜,胳膊撐在寶座扶手上,將身子微調成略為舒服的姿勢。但這時候,滔滔不絕的講官卻也停住口,直勾勾的望著太子,而東西兩班大臣也紛紛側目齊齊看向太子。
眾目睽睽,無聲勝有聲,太子訕訕不已,重新坐直了身體,端端正正一本正經的面向侍臣。講官便重新開口,繼續滔滔不絕.……
這一幕看在方應物眼裡,對少年太子更為同情了,自己在廊上站著還能做一做小動作,而太子連小動作都做不了。
講完了一段,中間有休息時間。內監們將太子簇擁進暖閣里,端茶的端茶,捶背的捶背,捏退的捏腿。
而眾侍班大臣也走出廳,在外面活動筋骨腿腳。方應物走到李東陽,疑惑的問道:「東宮學習政務,就是這樣的學法?不通時事猶如閉門造車,能學出什麼結果?」
李東陽嘆口氣道:「原來也是有的,最近卻是沒了。」
方應物追問道:「此乃非常要緊之事,為何沒了?」李東陽很無奈的說:「因為司禮監不給了。」
原來有一段時間,司禮監將重要的軍國政事奏疏批紅之後,會送來供太子閱覽。太子學習政務時,可以在眾講官指導下研習這些詔旨政令。
但近期司禮監不再向太子呈獻章疏批紅,東宮這裡便沒有時事可看了,故而只能翻來覆去的將《貞觀政要》和《皇明祖訓》。
或許有人說,沒有司禮監還有內閣,還可以從內閣要章疏看——這話就外行了,是萬萬不可以的。
內閣處理政事,有個專有名詞叫「預機務」。按照太祖設計的理論制度,所有中外奏疏都應該直接由天子閱覽處理,然後下旨執行。在天子閱處之前,這些奏疏就是機密,別人不能看。
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沒這個精力,所以才出現了負責「預機務」的內閣,代替天子先梳理一遍奏疏。也就是說,內閣具備在御覽之前看到機密和貼條擬旨的特權,然後就是司禮監批紅等程序。
但是這個代替天子預機密的核心特權,也只有內閣具備,別人絕對不能摻乎,即便是太子也不例外。
所以司禮監可以把批紅完畢的奏疏給太子看,因為這已經是定稿了,馬上就要公布出去,給太子看也無所謂;但內閣不能將未經批紅的奏疏給太子看,不然就是譖越,和穿天子冕服坐奉天殿一個性質。
聽到李東陽說完內情,方應物表現的同仇敵愾、義憤填膺,開口罵道:「司禮監膽敢如此輕蔑東宮,當真是小人作亂!」
在另一邊和右諭德吳寬閑談的少詹事劉健聽到方應物的罵聲,轉頭道:「久聞方大人善於克難,勞煩方大人一趟,前去司禮監索要章疏如何?」
方應物愣住了,這位劉洛陽公也太認真了罷?他只是為了融入東宮,這才故意罵了幾句司禮監啊。
想著大罵共同敵人,便很容易引發心理共鳴,拉近和同僚們的距離。可沒想惹事上身,這簡直就是言多必失.……(未 完待續 ~^~)
PS:老牌歷史大神們紛紛歸位占坑,月票榜壓力好大.……希瑞,不,讀者們賜予我力量吧!召喚月票!!!!晚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