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論劍(上)
顧清泉道:“確實如此,隻是咱們都是才入門的弟子,修為尚淺,還是不得不借助兵刃之力,因而有好的兵刃確實如添雙翼。咱們的這點微末修為自然不能跟諸位師伯相提並論,若是遇上了強敵,趁手兵刃的用處可就大了。”杜青峰笑道:“你這也是癡心妄想,靈山之上,何來強敵?好歹我也在此修煉了有年頭了,不曾聽過有強敵一說。”顧清泉笑道:“杜師兄,將來雖是漫長,但咱們終有一日要下山去行走,那時兵刃可就不僅僅用於飛行了。不是我好勇鬥狠,我總是希望兵刃能夠更好一些。”
他召出青金寶劍來,放在桌上。青金寶劍劍刃有如秋水一般寒冷,光澤略現青色,劍身布滿金色亮點,橫在桌上,煜煜生光。隻是無論怎麽看,青金寶劍都比鳴淵寶劍小巧得多了,因而笑道:“師弟,你的寶劍借我拿來看看可好。”韓一鳴道:“請看。”顧清泉伸出手來,握住劍柄,用力一提,鳴淵寶劍紋絲不動。
顧清泉早知此劍有些異樣,因而也不意外,深深吸了口氣,全力握住劍柄,向上一提,將鳴淵寶劍提了起來,隻是太過沉重,別說驅策,連舞都舞不動,隻能拿在手中。不禁大吃一驚。抬起頭來,向顧清泉和杜青峰看了看。杜青峰道:“怎麽?很沉重麽?你臉都紅了。我來試一試。”顧清泉將鳴淵寶劍遞過去,杜青峰寧神定氣,伸手握住劍柄,提了了起來,也是隻能雙手捧著。杜青峰拿了一拿,便鬆開手來,在心中默念禦劍訣,一氣念了數回,鳴淵劍橫在桌上,紋絲不動。烏沉沉的劍鞘在燭光下,布滿灰塵,若不是十分寬闊,幾乎就不惹眼。杜青峰不料鳴淵寶劍如此沉重,不由得大吃一驚,向韓一鳴打量了幾眼。
原來靈山弟子雖各自都有兵刃,偶爾也會驅策別人的兵刃。雖不能得心應手,但都還能驅策得動,杜青峰驅策不了鳴淵寶劍,自然吃驚。韓一鳴看上去文弱不堪,看不出他似拿得動這柄劍。因而杜青峰道:“韓師弟,你這柄劍太過沉重,你能否拿起來給我們看一看?”韓一鳴見二人都十分吃力,心中不由也懷疑起來,對著鳴淵寶劍看了半晌,抬頭見二人都是十分期待,才猶猶豫豫地伸出手去,右手握住劍柄,左手拿住劍鞘,雙手一提,雖說入手有些沉重,卻是不費力就拿了起來。
顧清泉忙道:“師弟,你拉開來讓我們看看可好?”韓一鳴將寶劍自劍鞘中抽出來,斑斕銅綠中,鳴淵寶劍泛著淡淡的紫色的棱紋格現出來。顧清泉與杜青峰都吃驚地張大了嘴,對著劍身細看。兩人一同自劍格直看到劍尖,又自劍尖看回到劍格上來。
兩人看了一陣,都讚歎不已。顧清泉道:“師弟,你這柄劍叫什麽名字?”韓一鳴道:“聽師父說叫做鳴淵。”顧清泉眉頭一皺,道:“不曾聽師尊們提過此劍呀。”又看了一回,道:“可是這柄劍看上去很是不一般,如此寬闊的劍身,隻有千年之前的寶劍才是如此形狀。”伸出手指,摸了摸劍刃,道:“《呂氏春秋》中曾記載:相劍者,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且韌,良劍也。看鳴淵的色澤,已是良劍。”杜青峰也道:“向來隻聽說靈山上有四把利刃,劈風、碧水、青霜、紫霓,人人皆知是當年各位師伯的配劍,也是早年祖師所煉。各位師伯修行得道之後,若不下山,便不再配劍了。對弟子們也開通得很,人人皆知若是能夠用這四柄劍修行,事半功倍。隻是靈山到如今九十來個弟子,竟沒有一個能夠與其中任何一柄劍有緣,實在是可惜。”
韓一鳴忽然想起白天挑選兵刃之時,曾見過杜青峰說的四柄寶劍,便道:“我今日也曾拿過劈風和碧水,也拿不起來。”顧清泉道:“是呀,我挑選兵刃當日,也曾拿過。劈風劍脫手而出,再也尋不見,碧水卻是軟劍,如水一般,明明將它拿在手中了,卻隻能提起劍柄,劍刃完全提不起來。青霜劍更是怪異,挨近它已覺得寒氣逼人,伸手去拿,好比拿了一塊冰,幾乎連指骨都凍僵了,哪裏還能用。紫霓小巧靈便,但我伸手去拿,總是差那麽一寸夠不著。拿了好些回,都是可望而不可及。最後師父說我與它們無緣,隻得挑了青金劍。還虧了我費了好些心思,終還是沒有這個緣分。”
杜青峰笑道:“那是自然,當初你向我們這些做師兄的打聽靈山四劍時,我便與你說過,全是白費心思。你偏偏不信。若是隨手便能將四柄寶劍拿到手中,早輪不到你我了。前麵多少師兄,早將它們納入囊中了。”顧清泉笑道:“師兄,人人上山之時,都會有這種貪念。見了好東西,又是無主之物,有緣便能據為己有,誰人不動心思?”
杜青峰道:“你說的也是。當初我來的時候,也聽司馬師兄說過這四柄寶劍非同一般之處。很是心動,司馬師兄是靈山派的大師兄,聽說修行也有五百年以上了。他親眼見過幾位師伯用四柄寶劍時,非同一般的犀利與厲害。因而他與我說的時候,我心裏也很是動了一動。隻不過挑選兵刃的時候,師傅對我說過要有緣法才能挑中。我便隨緣了,不過心中還有些悵然。人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總是盼望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但知道自身資質平常,並不敢去奢想。待得過後明白證實無緣無份了,又有失之交臂之感。”
三人說了一陣,已有當值的師兄送了飯菜來。杜青峰將自己的飯菜也要了過來,與他們一同坐下,接著道:“我對兵刃並不如顧師弟這般在意,過了些時日,便拋之腦後了。其實世間之事,大多如此,隻不過當時在意罷了,過後想想,卻也不是那麽重要,非要弄到手不可。與其挖空心思、想方設法地去算計,還不如放開手,順隨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