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越滄海> 424.第424章 暗中的軍備競賽

424.第424章 暗中的軍備競賽

  開寶二年,註定是平淡而和平的一年,似乎在這一年中,華夏大地上各國之間都沒有發生戰爭。五代以來的喧囂,似乎已經遠離了這個世界。 

  靠著紙幣之利帶來的短平快刺激,趙宋的軍力恢復有了一個巨大的進步。而且從情報來看,似乎宋軍已經開始分批裝備黑火藥手雷這種兵器——只不過從質量上來看,宋人的手雷引信做得還很爛,需要用火摺子提前點火后丟出去,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因為震動而自爆,有時候又是點了丟出去都不爆,穩定性堪稱坑爹。至於威力方面,對於黑火藥手雷來說,也還算是中規中矩。 

  至於那些沒有炮架、只有一個鐵筒或者銅筒子的原始火炮,也開始在宋軍中被製造出來,似乎是開寶二年暮春時分才造了出來,並且將在此後的時間內隨著北宋鹽鐵業的復甦而逐步量產裝備部隊——當然了,這些細節的軍事情報,無論是南邊的吳越還是北邊的遼國,都需要一段時間后才能得知。不過這並不妨礙吳越人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利用這幾年窗口期攀科技。 

  …… 

  得到趙宋也在著力仿製火器的消息后,錢惟昱自然也少不得親自多抓一下吳越軍火的改良進度,年初多次視察湖州的鋼鐵廠,一方面了解情況,一方面給出一些合理的意見。沈默張思訓等人自然也撈到了一番表功的機會——自從大理國的戰事結束之後,錢惟昱一年半來對於軍工部門的關注也少了一些。雖然沈默張思訓這個級別的技術官員都知道錢惟昱定然是有爭天下之心的,不是志滿意得耽於享樂,但是自己的事業能夠被大王直接關注終究是讓科技工作者高興的事情。 

  「大王,這便是軍器監最新研製的新式退炮架,原先已經鑄好的炮無需更改炮管,,僅需要將大炮的固定措施從原本的剛性固定改為在炮外套兩個滑槽鐵箍,然後在兩輪一架的炮車上嵌好,就可以實現將來無需先挖坑挖洞夯土、部署炮兵陣地的快速作戰需求了。要用炮的時候,直接把尾架搭在地上,根據射程需求調節好仰角鎖死。隨後就可以直接進入開炮階段了。用於守城沒什麼差別,但若是野戰,至少可以讓火炮的部署時間從原本的一刻鐘縮短八成——只要開炮時候,記得在滑槽上每隔小半個時辰或者二十炮,便刷一次豬油潤滑,就可以確保開炮時炮車炮架不動,僅有炮身整體後座卸力,再次開火時調整角度也會因此快得多。」 

  張思訓在錢惟昱一來到湖州鋼鐵廠的鑄炮車間后,便開始宣傳著這個吳越炮兵技術的最新進步,雖然這個改良在沈默和幾個負責軍器監的軍方將領來看不算什麼,害得張思訓曾經鬱悶了好久,不過今日總算是逮到了宣傳的機會了。 

  錢惟昱比這個時代的人多了幾百年炮兵應用的經驗,自然看出了這個改良的價值——能夠讓火炮的部署時間縮短八成,就意味著更加靈活機動的戰場應用,不過如果火炮移動不夠快的話,這個改良的效果也就有限了。 

  「此物倒是著實不錯,不過寡人以為若是可以在炮架尾部再加入一對緊緊相鄰、可以拆卸的小輪子,讓炮車可以在馬匹牽引下快速機動的話,方能實現其效果——不如便試試六個炮兵一組,配備六匹挽乘雙用品種的馬匹,人騎馬上,炮車以攬索懸拖,只要能夠比步卒前進更快,便大有可為。」 

  聽了錢惟昱的讚賞,張思訓心中也是喜不自勝。一旁的沈默則更加焦急起來,搶著介紹那些他認為實打實的軍器監鍛冶技術進步。 

  「大王且看,自從大王兩年前從美洲弄來了『橡膠』,咱軍器監便把陳提督帶回的第一批橡膠成品製成了鐵管之間串聯的密封管套,氣密性優良。原本前些年時候,這冶鐵高爐的爐頂廢氣只能是直接點一把火衝天燃燒,現在倒是可以用大鐵管把煤氣收集起來,通過氣密管遠遠輸到百丈外的蓄熱爐鍊鋼區。在熱風室外頭又砌了一層把煤氣噴到那裡后引燃。 

  用煤氣加熱入平爐的熱風時,更夠比原本燒泥潭更加受熱勻稱,雖然無法估量具體的溫度,不過經過試驗可以發現,原本鼓進平爐的熱風本身,約莫也就是熔化錫塊的溫度;現在用了煤氣加熱熱風之後,光是熱風本身的溫度就能吹軟鉛塊,著實提高了不少。而且還好在熱風爐不必再用煤炭,周遭的硫磷雜質也少了不少。還能確保蓄熱爐內再純凈的鐵料都能徹底燒化,絕無粘滯。如此煉出來鋼料的質量又上了一層,而且用於鑄造時質地也更勻稱緻密一些。」 

  沈默一邊說著,一邊引著錢惟昱走到一座鍊鋼平爐旁邊。一看之下,果然幾年來這湖州鋼鐵廠的規劃比之原來合理高效了不少,鍊鋼煉鐵一體化的統籌更加合理,一座座高爐頂部都有鋼架官道四處通到鍊鋼區,然後點火給蓄熱爐提供煤氣。另一邊一排整齊的蓄熱爐中,正有即將出鋼水的,錢惟昱耐著炎熱觀摩了一會兒,出鋼的時候鋼水看著更加稀薄、流動性強,若是用於鑄炮的話便會直接導入一個修好了內范、絕無空隙水汽的模子里,一次性成型。 

  「原本用得還是泥范,如今數年下來已經總結出了經驗,改成鐵范,原本一個模具只可以鑄一門炮,如今可以反覆使用二十遍,炮的尺寸也更加統一,表面需要鏜掉的毛糙也更少。想來日後我吳越大軍的炮兵,實現數百門同場作戰也不是不可能了。」 

  沈默在那裡指點著澆注到鐵模具里的炮鋼,興奮地說道。錢惟昱卻是從話語中捕捉到了其他一些信息:「如今這鑄炮已經會鏜平管壁內膽了么?卻是如何施為的,寡人要看一下。」 

  沈默聞言只好讓張思訓接過表現機會——在機械機關方面,張思訓的天賦一直比他強一些,側重的技術改良點也更加偏向機加工工藝。張思訓馬上恭敬地帶著錢惟昱到了一處左近臨近西苕溪一間正在開工的鏜床車間——裡面是幾台用水車加齒鏈變速機構帶動的鏜床。石英岩砂棒形成的鏜棍是固定在那裡的,而數百斤乃至數千斤的炮管則是在鐵箍連軸的帶動下跟著齒鏈的小輪飛快轉動,主動摩擦著鏜棍。 

  石英岩中的玻璃質就硬度來說是強於鋼鐵的,只是太脆導致了會不斷崩裂而已。不過用在互磨的鏜刀上正好可以藉助其自銳性。唯一的麻煩是一根炮管鏜了不到兩分鐘就要調節一下石英砂棒的偏心尺寸,否則與炮管內壁接觸的部分就基本上都被崩掉空轉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鏜床的法子總歸比鉗工用銼刀手工打磨炮管內壁質量要可靠得多,生產效率也快了十幾倍。如今吳越的工業水平還沒法弄出可以直接在鍛造實心鐵棍上鑽孔的機器,所以大炮這種東西只能是依靠一體化鑄造一次成型,後續工作只是稍微小範圍修修補補一下罷了。鏜掉的炮管內壁不平滑、氣泡凹凸部分的厚度,不僅可以在不減少大炮有效耐膛壓性能的情況下減輕大約兩成的炮身自重,也能夠防止炮彈在不夠光滑純圓的內壁磕磕碰碰,所以對火藥氣密性、彈丸威力和射程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採用新的純液化鋼料澆注、鏜磨內膛外壁之後,使用10斤鐵彈或同尺寸12斤鉛彈的火炮炮身重僅1400斤,炮長8尺,射1000步;全炮含炮車炮架全重2000斤,日後挽架改好后即可馬拉機動。如今另有鑄造5斤鐵彈野戰炮自重600斤、長六尺、射800步;20斤鐵彈野戰炮自重2600斤、長一丈一尺,射1200步。不過20斤彈重的炮便不適合野戰機動部署了,還是以攻守城戰為要,野戰尋常也用不到那麼重的彈丸。」 

  錢惟昱從這批火炮身上看到了M1841和M1857等拿破崙滑膛野戰炮的影子,只不過如今吳越國使用的是正牌馬丁爐的高強度鋼材澆注的,比幾乎同等炮彈分量的拿破崙6磅炮、12磅炮炮身更輕。至於最大的20斤鐵彈規格,換算到歐洲人的度量衡約莫是24磅,也就是和沙俄的大號獨角獸炮一個檔次。只是在彈藥技術上吳越人還沒法和那些現代火炮相提並論——吳越人弄不出榴霰彈和榴彈,只能用實心彈、燃燒彈和純霰彈三種彈藥。所以火炮在野戰中射程大了也只能靠鐵球鉛球砸人殺傷,意義不大。 

  錢惟昱看著新造好的三檔規格野戰火炮,頻頻點頭認可,隨後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追問道:「既然這火炮已經可以用水力鏜床打磨內膛了,那火銃的長管化應該也差不多了吧?那個項目可有進展?」 

  「火銃如今也做出了三到五尺長的數種規格,不過倒不是靠徹底鑄造的——沈大人想了個法子,把銃管澆鑄出個樣範之後,用尺寸和銃管相若的實心芯材圓輥插進去,然後用輕型鍛錘反覆常溫鍛打,確保內膛形狀不變形的情況下,把管材打得更加緻密。不過大王要的燧石發火機構在這等長槍上還不好搞——這長火銃比短手銃膛壓高好幾倍,絕對不能用轉輪機構,不然火藥爆破時從轉輪邊緣的漏氣便會燒傷射手,射程也不遠。故而犯難,或許還要一年半載的試製才能……」 

  「不著急,反正一年半載內絕對是打不起仗來的。慢慢來便是,但凡有進展的,盡皆記下工匠與主官的事迹、實驗經過,朝廷另有重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