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85.第85章 援軍入城 管亥退避三十里

85.第85章 援軍入城 管亥退避三十里

  西門處的廝殺結果很快就傳到了李賢以及管亥耳中。 

  李賢對劉備的實力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管亥卻是勃然大怒。 

  西門外可是有五千兵馬,卻奈何不得一千六百名官軍,任他們來去自如。 

  一個狂妄的李賢就已經夠難纏的了,如今不知道從哪裡又冒出來一個劉備,管亥只覺得心煩意亂。 

  有心調集兵馬,將李賢與劉備盡數幹掉,可營中即將告罄的糧秣卻讓管亥冷靜了下來。 

  必須速做決斷了,再這麼拖下去,一旦城內的孔融緩過勁來,與城外的官軍內外夾擊,那時候黃巾豈不是兩面受敵? 

  吃不飽肚子,就算有金山銀山又能如何? 

  金銀換糧秣,換了糧秣又去哪裡呢? 

  管亥心中有太多的疑問,好在他麾下的人馬來源複雜,有各行各業的青壯,其中就有出過海的漁民。 

  高句麗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管亥詢計問策,終於從三個人口中得知了情況。 

  那裡盛產金銀,這是其一,那裡民眾羸弱,這是其二,女多男少,這是其三! 

  管亥頗為心動,聽上去倒是一個為黃巾軍天造地設的所在,難道說,上天真的要給黃巾軍留下一條生路嗎? 

  原本沒有劉備軍馬的威脅,管亥倒不覺得高句麗非去不可,他自持軍力強盛,天下雖大,卻不懼任何軍馬。 

  然而,劉備的出現讓管亥意識到,天下多豪傑,黃巾軍燒殺劫掠,已成眾矢之的,太平道在中原也已喪失了根本,唯有另闢蹊徑,才可「枯木逢春」,柳暗花明。 

  李賢指點的高句麗,雖說聽上去很不靠譜,可仔細想來,卻也是當下里最好的選擇了。 

  在劉備的壓力促使下,管亥再度相邀李賢。 

  「一萬斤錢貨,五百石糧秣,約定不變,你以為為何?」 

  李賢淡然輕笑,「說生意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我李賢卻不想斤斤計較,就這麼定了吧」。 

  管亥目光直視李賢,一字一句地說道:「錢貨今日就可交付,你的米粟何時才能兌現?」 

  「既然要交易,你我雙方就得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管亥深以為然,「你要什麼誠意?」 

  「兵退三十里,我奉上米粟三十石,如何?」 

  三十石糧食只夠大軍吃一碗稀粥的,不過對於軍糧告罄的黃巾軍來說,每一粒糧食都顯得至關重要。 

  管亥思慮一番,便應諾了下來。 

  如今的形勢已經很清晰了,朝廷的援軍抵達之後,黃巾軍要想再攻下都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與其徒耗城下,倒不如退避三舍,換取米粟。 

  一炷香的功夫過去,都昌城內的守軍驚訝地發現,城下的賊寇收起旗幟,緩緩地退卻了。 

  孔融得知之後大喜過望,這該死的管亥終於走了,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了下來。 

  這些時日以來,管亥雖然一直沒能攻破城池,可城內的任何人都不敢小覷與他。 

  那可是整整三萬多名賊寇呀! 

  黃巾一日不退,孔融就一日不敢懈怠,即便城外來了兩股援軍,他也依舊不曾大意。 

  畢竟,誰也不知道賊寇會不會狗急跳牆。 

  倘若管亥真的豁出去了,就算劉備與城外的官軍齊齊出手,又能如何? 

  城內的守軍早已經疲憊不堪了,若是賊寇亡命搏殺,最大的可能又是兩敗俱傷。 

  賊寇識相退卻,這已經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孔融並不指望誰能夠把管亥徹底殲滅。 

  只要解了都昌之圍,一切都可從長計議。 

  當然,目前當務之急卻是酬謝援軍! 

  管亥離開的時候,帶走了李賢軍中的三十石糧食,而李賢也收穫了三百斤錢貨。 

  管亥說的很清楚,他不想白拿別人的東西,這錢貨權當是交易的「定錢」了。 

  李賢也沒有矯情,管亥給多少他就收多少。 

  三萬多賊寇,足足撤離了一個時辰才完全脫離了都昌城。 

  北門這邊倒是平安無事,面對劉備那邊兒的西門倒是險些出了亂子。 

  張飛脾氣火爆,之前沖陣的時候,要不是關羽及時來援,險些就吃了大虧。 

  如今賊寇要撤退,張飛哪能輕易放他們離開? 

  「大哥,你就再讓我衝上一陣吧,我保證,這一次我一定會多加小心!」 

  劉備緩緩搖頭,道:「三弟,不要節外生枝了,早些入城才是正經事」。 

  張飛不依不饒,「大哥!」 

  劉備臉色一正,他手指賊軍方陣,凝重地說道:「你們瞧瞧黃巾的陣勢,退而不亂,這說明他們依舊擁有不俗的戰力,我們這一次是來救援都昌的,只要解了都昌之圍,就算是大功告成。」 

  張飛很是不爽,卻又無可奈何,只得悶悶地離開了。 

  劉備從來不是行險之人,能夠穩妥地達成目標,他絕不願意用險。 

  太史慈心中不屑,可又不好多說什麼。 

  不管怎麼說,人家劉備也算是自己請來的援軍,過河拆橋可不是太史慈的作風。 

  至於城內的北海相孔融會如何答謝,那就是官面上的事情了。 

  太史慈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與劉備接觸的這些日子裡,努力保持謙讓恭謹…… 

  等到黃巾軍撤離之後,李賢便領著麾下兵馬來到北門之外。 

  城頭的守軍很是客氣,他們驗過李賢的官方印信之後便大開城門。 

  北海相孔融親自出門迎接。 

  孔融熟讀儒家經典,信奉知恩圖報的處世哲學,因而,即便李賢官小位卑,可他依舊給予了足夠的禮數。 

  「維中不辭勞苦跋涉數百里,救援都昌有功,我一定會如實上奏朝廷」 

  孔融這麼表態,李賢當然不能不識相,他當即說道:「孔北海仁義有為,黃巾不過是一時猖狂罷了,我李賢雖然只是小小的游繳,卻也知道,天下不可一日無北海」。 

  這一句馬屁可謂拍的恰到好處。 

  孔融雖然是文人,可並不代表他不喜歡這種吹捧。 

  尤其是這種高水準的馬屁最能打動人心了。 

  這李賢倒是個妙人兒!孔融對李賢好感陡升,他笑道:「都進城休整一番吧,都昌雖然被困了這麼久,可糧秣酒肉卻是不缺的」。 

  李賢抱拳行禮,「多謝北海」。 

  孔融連連揮手,「我孔文舉應該謝你才對」。 

  兩人又是一番寒暄謙讓,最終攜手入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