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第642章 對答
兗州,趙雲的青州騎軍之所以遇上曹操的步卒完全是一個巧合。
青州軍在付出巨大的代價之後,順利擊潰曹軍。
幾乎第一時間,出使遼東的鄧芝回到了徐州,此時,李賢業已迴轉。
跟隨鄧芝一同來到徐州的還有遼東官員張溫,張溫在遼東一向以無雙的才華以及卓越的辯才聞名。
這一次公孫度雖然有與李賢修好議和的意思,但是,遼東軍上下卻對冀州怨念十足,若不是李賢,這幽並之地將全是遼東的,又哪會像現在這般?
天子劉協坐在殿內最中央的位置,很不爽的看著張溫那鳥氣衝天的模樣,便是李賢都感覺到了其中的桀驁,穿越數年來,李賢還是第一次如此迫切的想虐一個人!
「遼東張溫見過皇帝陛下」張溫隨手作了個揖,連腰都只彎下了一點點。
「嗯,免了吧」即便心中萬分不爽,但劉協作為一國之君,這點容忍之量還是要有的,起碼在表面看來是這樣的。
「今日的天氣很是不錯,陛下覺得呢?」
這廝在搞什麼飛機?為了防止自己落入對方的口舌圈套,劉協很小心的回了句「是很不錯,若能一直如此,倒是百姓之福」。
張溫一滯,「陛下如此體恤百姓,真是大漢的福氣。不過臣下在來徐州的路上,發現徐州青壯並不寬裕。」
「唔,難道公孫度想贈朕十萬青壯?」
張溫訝然,剛才他只想以徐州缺少青壯的由頭打擊打擊李賢的信心,哪知道卻被天子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就在張溫不知如何開口的時候,徐庶嘴裡道「惠恕(張溫字)遠來是客,臣恭請陛下賜酒」。
劉協大笑「元直所言極是,來人,為張溫看酒!」
酒至半酣,張溫假裝喝醉了酒,嬉笑自若,神情很有幾分傲慢。
李賢微微一笑,他想到接下來馬上就要上演一出「龍爭虎鬥」的戲碼,而主角秦宓則會把張溫辯個啞口無言,抱著看好戲的態度,李賢好整以暇的等待主人公的出場。
果不其然,就在張溫狂態大發的時候,秦宓恰到好處的出現了。
秦宓本是劉璋麾下,因為看穿了劉璋的懦弱無為,所以跳槽到了李賢麾下,畢竟,天子劉協尚在,投奔李賢,尚有大義的名頭。
此番,能言善辯的張溫出使而來,李賢第一時間想到了秦宓。
有的人是天生的對手,從未相會過的兩人剛一碰面,火藥味就濃厚無比。
率先開炮的是自以為「大漢第一辯」的張溫,「聽說秦校尉升職之前曾以學識冠絕蜀地?」
秦宓笑答「不敢當,他人抬舉罷了」。
「自古以來成為學士,但心中未曾「學事」的人兒不知凡幾,秦校尉以為如何?」
「蜀中三歲的小孩子都知道求學上進,這道理我當然也懂」
「請問秦校尉都懂些什麼?」
「別的我倒是不敢說,不過對於天文地理、古今興廢、三教九流、諸子百家,鄙人可以說是無所不知」
張溫以為自己已經夠猖狂的了,沒想到來到徐州之後竟然見到一個更狂的,「先生既然這樣說,那麼某便以天為題來請教你」。
秦宓做了個隨意的手勢,而李賢卻明白真正的肉戲來了。
「天有頭嗎?」
秦宓知道對方要讓自己難堪,但憑著自己淵博的知識,他自然不肯在李賢面前丟臉,可就在他張口欲答的時候卻聽到一道清朗的聲音說道「有頭!」
轉頭一望,卻是李賢,李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條件反射的說出了口,現在騎虎難下,可不能丟了己方的顏面。
「喔?李使君也有興趣對答,那麼敢問使君,頭在哪裡?」
「西方」李賢昂首挺胸,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秦宓哈哈大笑,嘴中道「詩曰:乃眷西顧」。
讚賞的看了秦宓一眼,李賢心道,果然是青史留名的辯才,確實有幾分才華!真是不服不行。
第一個問題被人輕而易舉的化解了,但張溫卻毫不灰心「天有耳朵嗎?」
「有!」李賢看向秦宓。
秦宓以為李賢是在考究他的學識,他微微一笑「上天居高而聽低。詩曰:鶴鳴於九泉,聲聞於天。天若是沒有耳朵怎麼能聽見鶴叫?」
張溫有點兒急了,「天有腳嗎?」
「有!」李賢大喜,這可是在百官面前露臉的機會呀,既然秦宓這個牛人如此牛叉,那麼他也就放心的搶答了。
「詩云:天步艱難。沒有腳怎麼能走路呢?」秦宓果然沒讓李賢失望。
張溫已經有些咬牙切齒了,他是來炫耀學識的,怎麼反倒成全了一對君臣?看那二人眉來眼去的模樣,只怕再問下去也是枉然。思來想去,張溫忽然詭異一笑「天有姓嗎?」
這可是詩經裡頭沒有的,李賢雖然知道答案,但卻笑而不答,直望向秦宓。
好個知禮婉名的李使君,秦宓彎腰向天子拱了一禮,嘴裡道「怎麼沒有,天子姓劉,天自然姓劉!」
張溫的心在滴血,不過他也不愧辯才的稱號,只片刻,就見他說到「太陽是從東方升起吧?」
秦宓一想,遼東可也在東方呀,不過這倒也不難「是啊,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然後再從西方落下!」
張溫漲紅了臉,悶悶的拱了拱手,算是認輸了。
能夠看到張溫吃癟,李賢自然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氣,便是天子劉協都覺得神清氣爽。
不得不說,雖然李賢為人跋扈了些,可是,從未欺君罔上,該有的孝敬從未短缺過,最起碼,比這些目中無人的混賬要好很多。
張溫這一次出使徐州,為的就是察看徐州的民心向背,順道再見一見天子劉協,哪曾想,一路上他雖然見到了無數的青州百姓,可他們都是在田地里忙著耕種,並沒有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模樣。
青州確實富庶呀!不愧是李賢的根基之地,張溫心中大為讚歎,其後在酒宴之上,他便老老實實的喝起了酒,不再出言挑釁,狂士雖然狂妄,卻懂得做人的道理,敗了就是敗了,如果拿不起放不下,只會讓人笑話。
張溫雖然狂妄,但他卻不傻,公孫度可以容忍他的失利,卻不能容忍他毫無來由的失利。
「據說青州已經遣人前往新羅,同時拓展多條戰線,李賢也算是兵多將廣,尤其是朝野上下,並不見一分頹色!由此來看,聯盟勢在必行!」
不久之後,張溫便返回了遼東,而作為李賢的使者,秦宓又被派到了遼東。
這一次,公孫度倒沒有為難的意思,他很是順當的與李賢訂下了盟約。不過在盟約訂下之後,公孫度忽然對秦宓說道「遼東在高句麗有細作,只要李使君願意,遼東軍隨時可以剿滅管亥根基」。
秦宓並不買賬,嘴裡道:「使君若能夠討伐逆賊,自然是社稷之福,回去之後,我會稟明天子,言明厲害」。
公孫度怔了片刻,忽然大笑起來,「好,好一個青州秦宓!」
與遼東修好的消息傳遍徐州之後,舉國上下都鬆了一口氣,穩住了遼東,就意味著徐州可以一門心思的穩定內部,修復戰爭給民生帶來的創傷。
徐州的敵人已經足夠多了,沒有必要搞的舉世皆敵。
中和殿內
「黃皓,你說朕要是在這個時候向使君請求出宮走走,他會不會應允?」
黃皓駭了一跳,以往劉協從來不會做這些破壞規矩的事情,怎麼今日卻要冒險?
「陛下,這恐怕不妥吧,大將軍有言在先,天子須得在國都多待些日子,也好穩住民心呀」。
劉協煩躁的搖了搖頭,嘴裡沒好氣的說道「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可是朕只要待在這中和宮一天,就會不斷的想起先帝對我的臻臻教誨」。
黃皓恍然,原來只是想散散心,這就好辦了,「陛下要是真想出去散散心,依奴婢之見,最好還是再安心等上一些時日。」
劉協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嘴裡道「朕知道了,那就再等些日子吧」。
黃皓瞥了瞥劉協的臉色,腦子裡不停的盤算著種種計劃,片刻之後就見他笑眯眯的說道「陛下安心等待,三五日之後,奴婢必給陛下一個交待」。
「好,三五日,寡人還等得起」,劉協感嘆一聲,心中卻道,這黃皓心思陰沉,眨眼間就猜到了我的真實目的,怕是不簡單。
不過,劉協明白,就算黃皓是他人的眼線,他也不敢將其除去,因為他這個天子並無實權。
「陛下,太中大夫來敏入宮求見」
「宣!」
多久,來敏便來到中和宮。
「陛下今日的氣色很是不錯,莫非心有喜事?」
來敏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劉協的異常。
如果是漢武帝,說不定會給來敏套上一個目無尊上,擅揣帝心的罪名。
可是,劉協卻沒有那個譜,舉國上下都知道來敏「放蕩不羈」,是個真性情的人物。
「先生慧眼如炬,寡人心情甚佳,對了,不知先生意欲何為?」
「今日出門之前,下臣算了一卦,覺得天子有話對我說,所以我自請上門」
劉協啞然失笑:「竟有此事?」
接著,在來敏似笑非笑的目光中,劉協說道:「先生神機妙算,朕今日是想向先生請教一下管子治國之道」
來敏搖頭晃腦的說道「管子治國,管仲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富民強齊,使齊桓公得以稱霸天下。陛下,你能等那麼久嗎?」
劉協頜首微笑「等,有什麼說法,不等的話,又有什麼說法?」
來敏擊掌大笑,旋即探長了腦袋,向劉協小聲的說道「陛下能等,可大漢卻等不得!」
劉協眉毛一擰,嘴裡道「還請先生賜教。」
來敏隨手捻了一個果實,輕輕的拋了幾拋之後便聽他說道「陛下聰慧,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又何必讓我這個老傢伙獻醜呢?」
「先生多慮了」
「既然真要聽,那我就說上一說。管仲能用四十年的時間輔佐齊小白,只因為當時齊國的環境與我大漢大不相同」
劉協微微點頭,之前他心裡雖然有個模糊的概念,但還沒能分析到這個地步,眼下既然有人為他分析,他也就樂得享受別人的成果。
「齊國的東面是大海,北面是貧窮的燕人,南面是弱小的衛國,只有西面是尚未強大的晉國,而我大漢呢?軍閥割據,互不隸屬,天子雖貴為國君,卻無實質之權,如果陛下用管仲的方法治國,你覺得要用多少年的時間可以讓蜀漢富強起來?」
劉協默然不語,而來敏卻似乎找到了感覺,他朗聲高喝「十年?還是二十年?」
「曹操已佔關中,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占富庶之地,如今,天子尚在,此等小人不敢大舉入侵,但是一等到他們穩定了局勢,只怕到時候大漢危矣!」
「先生的意思是?」
「曹操佔據的中原之地雖然久經戰亂,但畢竟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只要肯發展起來,他們的潛力十分巨大,而且陛下不要忘了,管仲可是活了八十歲」
來敏的提醒讓劉協瞬間醒悟,作為皇帝,他不能忽略了政策執行者的重要性,況且李賢在徐州的地位絕對是無可比擬的,「先生所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呀」。
來敏吃了個果子,又大大咧咧的打了個哈欠,這才懶懶的說道「管仲治國的理念是富民之道,他認為政策的制定要從百姓的角度出發,只有百姓接受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百姓的一件,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做,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
說完這段話之後,來敏拱了拱手,嘴裡道「高祖劉邦之所能夠取得天下,就因為他順應了民心!」
劉協連連頜首,他知道民心的重要性,這玩意兒,如果用對了,絕對是件大殺器,只可惜,天子政令不出皇宮,否則的話,倒可以在上面下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