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03章 京華煙雲十三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803章 京華煙雲十三

  這些藩王的擔心並沒有出錯,雖然在昆明池內崇禎熱情的招待了這些親戚,也欣賞了半日歌舞,大家看起來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似乎大家早已經將早上的那點不快拋之腦後了。


  可是眼看著宴席將散時,朱由檢揮手讓女樂退下,舉起了麵前的酒杯向著坐在兩側的宗室們感慨道:“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今日朕與諸位叔伯兄弟們飲宴為樂,看著大家都在朕麵前歡聲笑語的,朕心中實在是開心的很。


  不過朕心中也頗為遺憾,在這麽喜慶的日子裏,唐王、靖江王和慶王他們居然遠在海外,難以享受這樣的節日氣氛,也不知他們現在在做些什麽呢?”


  坐在崇禎右方下手第一位的福王趕緊接過話頭說道:“這幾位藩王若是知道此刻陛下還惦記著他們,必定會對陛下感激不盡的。


  能夠為陛下分憂,這本是臣子們應該盡到的義務,更別提他們還有著宗室身份,他們若是不為陛下出力,還有誰能為陛下出力?民間不是有著這樣的俗語: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臣等同陛下之間,終究還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來的。”


  福王朱常洵之所以說上這番話,其實還是希望能夠借此化解早上陽曲王那番言論對於崇禎的刺激,免得崇禎過了今日之後去找陽曲王的麻煩。


  作為崇禎的叔父,親藩排行第一的福王,此時也是宗室之長。雖然皇室和民間的宗族不同,皇族的族長隻會落在現任的皇帝身上,但是以福王的身份地位,加上這些年來擔負著對於宗室的管理之責,現在也漸漸成為了宗室中說話最有分量的宗藩了。


  對於陽曲王等宗室在私下聚會中的言論,他自然是早有所聞。不過現在的福王一點都不想摻和這種事,隻想著安安穩穩的享受著自己的富貴閑人生活。如果說崇禎剛剛登基不久的時候他還有些想法的話,那麽在崇禎登基十餘年後,他就什麽想法都沒有了。


  畢竟在崇禎剛剛登基時,大明還處於內外交困之際,朝中閹黨和東林黨人的鬥爭又這麽激烈,年僅十七歲的朱由檢看起來好像難以把持大局,甚至將他這位叔父都請到了京城。如果有機會的話,福王並不介意插手朝政。


  不過隨著朱由檢在崇禎二年秋親自出征擊退了後金軍入侵之後,福王就幹脆的放棄了這點小心思。和朱由檢不同,作為神宗皇帝最為疼愛的嫡子,他還是接受過一部分正規的皇室教育的。


  他很清楚,隨著朱由檢的親征獲勝,也就讓這位年輕的侄子獲得了軍隊和京畿百姓的認可。在這樣的局勢下,光憑一些文官或是清流的支持,是再難以動搖侄子的皇位了。更何況把持清流的東林黨人和他積怨甚深,就算是崇禎出了什麽意外,這些東林黨人哪怕是選擇一個外藩也不會選擇支持他登上皇位的。


  既然如此,福王也是寧可擁護自己的侄子,也不希望出現什麽其他變故了。畢竟這位皇帝侄子雖然收回了他手中的大部分土地,可也還是讓他投資了不少極有前途的產業,現在他一年從股票債券上獲得的收益,起碼也是過去土地中所得的十倍,因此福王對於目前的生活也就沒什麽不滿了。


  隻不過福王比自己的皇帝侄子要顧念親情的多,對於河南巡撫王琦欺淩開封宗室一事,也是有些憤憤不平。因此當陽曲王等宗室成員在私下聚會大罵王琦時,他也是隻做不知,並沒有出麵去阻止。


  可是今日陽曲王當著崇禎的麵說出這些言論,他就沒辦法完全置之不理了。在京城待了這麽久,福王自然知道這位皇帝侄子可沒外界傳聞的那麽寬厚,甚至對於宗室子弟還要更為苛刻一些。


  而且陽曲王如此憤憤不平,福王也認為是事出有因,這不僅是因為王琦欺淩了開封宗室,也在於這位郡王的封國被皇帝無故奪去,心中也有所不滿所至。


  陽曲國雖然不大,但是作為太原的北麵門戶,是通往大同的交通要道。從太原修建通往大同的鐵路,是無法繞過陽曲的。這原本對陽曲王來說是一件好事,光是靠著這條鐵路他就能獲得不菲的收益了,更別提內務府還在陽曲勘探出了大煤礦。


  可就是因為煤炭加上鐵路的利益太過驚人,不管是內務府還是投資鐵路的山西士紳商人都不願意多一個人分享這樣龐大的利益,於是幹脆就聯手將陽曲王的封國收回了朝廷。畢竟這位隻是一個郡王,而不是藩王。


  對於這種飛來橫禍,陽曲王自然是難以服氣的,隻不過有秦王和韓王的先例在前,他也隻能忍氣吞聲的接受了這個現實。福王也是因此對於陽曲王有所同情,即便這位郡王今日有些口不擇言,他也希望能夠和平的化解陽曲王對崇禎的小小冒犯。


  不過崇禎顯然並不這麽想,聽到福王的話語後,他便幹脆帶著些許醉意借題發揮道:“叔父說的不錯,這一筆的確是寫不出兩個朱字。早上不也是有人對朕說了麽,這大明的天下終究還是姓朱的。所以啊,這宗室成員更應該為天下人做個榜樣,承擔起維護大明利益的責任起來。


  比如像靖江王和慶王那樣,主動前往祖國的邊疆去開拓建設。又或者如唐王那樣,為了維護大明的利益,在蠻夷之邦辛勤謀劃。朕以為,宗室成員,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宗室子弟都應該向他們學習,不要整天在胭脂水粉中荒廢生命才是。


  所以朕打算,過了元宵之後,就派遣宗室子弟前往靖江國、印度大陸看看,一來可以去了解下海外風物;二來也可學習下靖江王、唐王是如何辦事的。這樣今後你們前往九黎州經營自己的土地時,也不至於束手無措,讓海外臣民小看了去,諸位叔伯以為如何?”


  聽了崇禎這番話語,坐在下方的一眾宗室都一臉驚呆的看向了上方的皇帝。在座的宗室誰不知道,靖江王和慶王被移封,完全是屬於被自願。若不是皇帝派唐王去逼迫,誰願意拋棄經營了上百年的封國,跑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域外邦從頭來過。至於唐王,自從皇帝替他報仇之後,就成為了皇帝最為忠誠的宗藩,隻要皇帝下了命令,天涯海角他都是會去的。


  可是在座的宗室同他們不一樣啊,他們可不願意離開繁華的京城,除非是讓他們返回自己原來的封國作威作福,讓他們跑去窮鄉僻壤的海外邊疆開拓建設,這顯然是要了他們的性命了。


  不過他們的沉默顯然阻止不了崇禎的繼續發揮,朱由檢見眾人不願出聲回應自己的問話,便毫不留情的向幾位年長的藩王點名問道:“福王、瑞王、惠王…幾位叔父,你們對於朕的想法可有什麽補充嗎?”


  福王朱常洵心中已經反應了過來,崇禎這是開始對早上的意外事件進行反擊了,他雖然同情陽曲王的遭遇,但並不打算要把自己和對方捆綁在一起,畢竟對方和自己的關係也算不得親近。而且他很明白,自己反正是不可能被發配到海外去的。


  因此隻是稍稍猶豫了片刻,便出聲向崇禎說道:“陛下說的話還是極有道理的,如今這些年輕的宗室子弟不求上進,整日在市井廝混,除了敗壞宗室名聲之外,對大明,對他們自己都沒有什麽好處。的確是應該加以管束,免得損壞了陛下對親族的友愛之情…”


  福王的表態很快奠定了一個基調,殿內的幾位藩王也陸續出聲表示了支持,而那些郡王在這樣的場合下,也隻有唯唯喏喏的附和了。也隻有年紀較輕的晉王朱審烜,雖然出聲附和了皇帝的建議,但他還是有些委婉的指出。


  “…陛下提出這樣的建議,乃是出於對於親族的關心。可是不少宗室自幼居住在內陸,不要說大海,他們就來大一點的湖泊都未必見識過。如果讓他們這些人這麽貿然的出海,臣擔心他們會受不了海上風浪的顛簸,到時候有人因此而生病的話,那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所以臣以為,這個派遣的宗室成員,最好還是慎重的研究一下…”


  朱由檢一邊聽著,一邊玩弄著手中半滿的酒杯,他看著杯中殘酒轉出的漩渦,若有所思的說道:“晉王果然是心思縝密啊,你剛剛說的都很好。派遣宗室成員前往海外遊曆,的確是應該對他們的生活有所保障。


  不過我太祖高皇帝昔日不過是皇覺寺內一小僧,曆經千難萬險方才開創我大明萬裏江山,期間不知經曆了多少生死難關。而永樂皇帝為了江山社稷,五次親征草原,每次對陣北元都是身先士卒,又何嚐計較過自身的安危。


  我輩子孫坐享祖先開創下的基業,難道連坐個船都要瞻前顧後嗎?陽曲王你來說一說,你怕不怕這海上風浪?”


  聽到皇帝突如其來的問話,陽曲王下意識的站了起來,差點將麵前的案幾給打翻了去,不過他迅速出手按住了案幾,可也是發出了極大的聲響,這使得眾人將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眾目睽睽之下,此時的陽曲王卻已經沒有了早上向崇禎發問時的勇氣。就算他再怎麽莽撞,這一刻也明白了過來,皇帝給他挖了好大一個坑。


  不管心中如何懊惱後悔,在崇禎的逼問下,陽曲王此時也隻能硬著頭皮回道:“臣自然是不畏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