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章,並州
冀州袁紹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幫助,但漢室宗親最近的日子可沒有那麽好過,可以說劉姓分封在地方的宗親都遭受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幽州牧劉虞原本還掌控著幽州西部,與北方遊牧遊牧民族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甚至還從鮮卑人那裏得到了兵力支持。
就在袁紹得到金光的那一刻,鮮卑人突然開始變卦,不願意在北方牽製公孫瓚,甚至還將劉虞派遣的使者驅逐出境,差點就死在了漠北。
荊州與益州同樣過的不是很安分,先是荊州牧劉表境內出現了數萬叛軍,一時間荊州七郡是狼煙四起。
而益州牧劉焉所麵臨的情況更為嚴峻,原本已經被招安的五鬥米教再次發動了起義,叛軍直接將劉焉圍困在州城,一時間劉焉丟掉了益州的控製權。
如果劉焉不能在短時間內打破叛軍封鎖,益州改名換姓無非就是時間問題。
可以說,自從袁紹得到那一道金光開始,整個大漢江山開始向著一條不一樣的道路走去,劉漢即將走入終結。
不過是一月時間,袁紹已經完成了冀州的整頓,在幽州與青州邊界屯放了數萬兵馬。
相對於幽州與青州的敵人而言,他的駐軍其實並不多,頂多能夠發揮出警戒的作用,袁紹也深知這一點。
他認為即使將自己的主力全部放在邊界也不一定扛得住公孫瓚的進攻,還不如誘敵深入,將敵人引誘至埋伏地點。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別說幽州的公孫瓚本部,哪怕是青州陳子重部他也沒有戰勝的希望,所以袁紹現在迫切的想要在兗州或者並州打開一個口子。
其中兗州就成為他的首選,畢竟兗州可謂是一塊人傑地靈之地,還能夠便於他進軍豫州。
隻要他能夠掌控兗州,那麽豫州完全就是手到擒來,若非袁氏在豫州並沒有掌控太多兵馬,否則豫州早就會變天了。
但袁氏在豫州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四世三公不是吹噓出來的。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整後,陳子重也終於將正規軍恢複到十萬編製,這下才真的將糧食意外的物資消耗殆盡。
這也意味著他的大擴軍計劃也要終止,他想要繼續爆兵的話,就需要將視野投入其他地方。
比如徐州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經過此前試探,徐州的外強中幹完全暴露了出來,不過是數萬人馬就可以在徐州腹地肆意縱橫。
嚴綱認為自己隻需要本部五千騎兵加上數萬步卒就可以將徐州拿下,不過陳子重並沒有同意這個方案。
相對於徐州而言,他擁有絕對性優勢,既然可以平推過去就沒有必要冒險以少量兵力前去征討徐州,洛陽的那位暫時也沒有出手的打算。
陳子重在通知公孫瓚後,命令嚴綱率領本部騎兵前去支援公孫瓚,而他則與二郎南下徐州,這也是他與公孫瓚商量好的事情。
原本公孫瓚是沒有打算兩邊同時用兵的,畢竟大軍在外的消耗可謂是成倍上升,但陳子重這個開掛小能手,直接將後勤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這也給了公孫瓚兩麵開戰的底氣。
就在他得到陳子重的信息後不久,嚴綱率領的五千騎兵也盡數來到了令支陳,這也是公孫瓚所設立的指揮所。
令支距離薊縣不遠也不近,還可以地方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可謂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再加上陳子重留下的後勤基地。
完全可以養活十萬以內的軍隊,這才是公孫瓚選擇這裏為指揮所的原因。
公孫瓚將手中的一萬餘騎兵盡數調給嚴綱,命令嚴綱攜帶十日份幹糧沿著官道向並州方向開進。
雖說嚴綱部都是騎兵,一路上都是快速飛馳而過,但畢竟走的是官道,不過是兩日功夫,公孫瓚部西進的消息就已經傳到了袁紹耳中。
並州諸勢力聞風而動,與幽州交界的郡縣開始進入封鎖狀態。
不過公孫瓚本來就沒有打算與並州打持久戰。
五日後嚴綱率領正式踏入並州領地,在一日時間連續攻克三縣城,兵峰直指雁門郡。
要知道這可是已經進入警戒狀態的縣城,就這樣依然被嚴綱率領騎兵連克三城,而且守城的大多是邊軍,可不是普通的將士。
這意味著在麵對嚴綱部,邊軍將士幾乎是一擊即潰,基本沒有還手的能力。
否則很難解釋嚴綱部為什麽勢如破竹的原因。
冀州袁紹同樣不理解嚴綱為什麽能夠以騎兵連克三城,這三座縣城每座縣城至少有兩千邊軍,正常情況下至少可以防守三四天時間。
而且攻城部隊至少要付出兩倍以上的損傷。
現實卻是嚴綱部在連克三城後,連帶傷員所產生的的減員不過七八百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攻城時所造成的。
這倒不是邊軍戰鬥力已經下降到不堪入目的地步,純粹是不對等武器裝備所造成的。
嚴綱的本部騎兵全部是重騎兵,這些人基本都是一人三騎,隨軍行動的輕騎兵數量超過了一萬人,他們隨身攜帶兩具弓弩。
在開戰之初,輕騎兵直接以弓弩強行壓製守軍,重騎兵在靠近城牆後拋棄戰馬利用隨身攜帶的梯子翻牆進入城內。
等到城門打開的時候,這座城池完全陷落就是時間的問題。
期間所產生的的死亡極其有限,而且大多數都是輕騎兵在進入城池後所產生的,畢竟他們不是重騎兵,在麵對突然襲擊依然可以保護自身。
攻下第一座城池僅用了一個時辰的功夫,此時第二個城池還連城門都沒有關閉,縣令甚至還認為嚴綱部肯定會被第一座城池給擋住。
然而兩個時辰後,數以萬計的騎兵就出現在城外。
雖然他成功關閉了城門,卻隻防守了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可以說嚴綱部連城門都沒有打開,城內的守軍內部嘩變,一部分將士打開城門投降,嚴綱部基本沒有損失。
在投降將校的帶領下,第三座城直接就拱手被嚴綱部拿下。
這才讓嚴綱在傍晚時分兵臨城下,將郡治給圍個水泄不通。
此時雁門郡的守軍不過三四千人,如果是鮮卑人來攻的話,恐怕城中居民會奮死反擊。
但此次攻城的是幽州公孫瓚,這就降低了他們反抗的欲望。